三国吧
关注: 782,709 贴子: 11,987,258

  • 目录:
  • 中国古代史
  • 18
    从昨天开始,我干元菱也是有云读者的人了,于是果断决定刷新此贴
  • 32
    一楼献祭百度
  • 166
    首先,我才疏学浅,很多书还没看过,有些因题材方向,比方文学,我根本不打算阅读,对那方面有兴趣的朋友,可能要失望了。 其次,我打算简介近三百套我看过,且认为是有点价值的才分享,有些看过但不屑一提的,不会介绍。维基与百度、书本简介目录,这些能找到的资料,我不打算著墨过多,只谈我的读后感、诸本分析比较优劣、如何入门等。个人的读报告,就肯定是主观,有些书可能赞过了头,有些书可能贬至不在这里介绍,求轻喷。 最
  • 94
    应吧主@友盟李飞 邀请。在本吧发表我的成果。 这是本人的总结,如有遗漏,请不吝赐教。 本录的时间止于建安元年,之后的另有一录《汉末三国太守刺史录》
  • 17
    应吧主@友盟李飞 邀请。在本吧发表我的成果。 这是本人的总结,如有遗漏,请不吝赐教。 本录的时间从建安元年启,之前的另有一录《东汉太守刺史录》
  • 32
    应吧主@友盟李飞 邀请。在本吧发表我的成果。 这是本人在《三国职官表》基础上的总结,如有遗漏,请不吝赐教。
  • 3
    本期简介:一期迟来的吧刊,先给关注吧刊的亲们致歉啦。这一期的主打人物是丞相,吧刊组的意见是,不管一个历史人物的所谓粉丝是什么样的,历史人物本身都是无辜的,可以不喜欢,但是希望大家保持起码得尊重。 首发时间:2012-10-21
  • 42
    这篇年表是@成·刚 在很久很久以前交给我的,我加以完善,本年表是初版且是补充,所以仅仅开始于赵,魏,韩始列为诸侯,以后有机会会做更早的,并持续更新本年表内容。http://pan.baidu.com/disk/home?sr=fc 很多地方与《史记》等数不合,甚至有很大差距。在此贴中附上考辩。
  • 13
    本文分为三大部分 1:《史记》中各《本纪》《世家》以及竹书纪年,马王堆楚简记此年事。 2:此年五国伐秦之事简考。 3:此年五国伐秦之事本末 一、 《史记》中各《本纪》《世家》以及竹书纪年,马王堆楚简记此年事 七年,乐池相秦。韩、赵、魏、燕、齐帅匈奴共攻秦。秦使庶长疾与战修鱼,虏其将申差,败赵公子渴、韩太子奂,斩首八万二千。 《秦本纪》 哀王元年,五国共攻秦,不胜而去。 《魏世家》 八年,韩击秦,不胜而去。九年,与
  • 145
    转自轩辕 原作者 三种不同的红色 勿插楼
    星火燎... 11-19
  • 173
    一楼祭妈帝,三牲永享,芳龄永继 @尚书令旬令君
    看iqw 9-7
  • 34
  • 153
    之前的帖子 http://tieba.baidu.com/p/2374618995 是边写边贴的,里面有不少错漏。现在朝官篇写完了,我把修改后的版本加目录重新贴一遍,然后再写军职篇。上面的那个帖子还是作为草稿,边写边贴。 前言 首先说明一点,这篇只包含汉末的官职。时间为一八八年到二二零年。三国的放在后面的篇章再介绍。其次,个人的力量毕竟有限,文中应该有不少遗漏,欢迎看过的各位朋友进行补充。 东汉、魏国、蜀汉、吴国之间官制各不相同,不能一概套用,而且
    九之卿 11-20
  • 76
    这是一篇关于汉末军职的入门级科普文。包括“何为将军”、“将军军号”、“都督制度”、“中军、外军、州郡兵”以及“将军僚属”等五个贴吧谈论最多的入门级问题。 此为v1.0公测版,对内容有异议的,欢迎提出反对意见,以后版本会尽量修改(如果还有的话)。 我会占六层左右,文章发完前请勿插楼,反正你插了也没用。
  • 349
    东汉末年 首先说明一点,这篇只包含汉末的官职。时间为一八四年到二二零年。三国的放在后面的篇章再介绍。其次,个人的力量毕竟有限,文中应该有不少遗漏,欢迎看过的各位朋友进行补充。 东汉、魏国、蜀汉、吴国之间官制各不相同,不能一概套用,而且我打算在每个官职后都补上任职的人和年份,为了避免混淆,就分为四个大篇。 每个大篇又分三个大部分:文官、武官以及爵位。文官、武官之下又分京官和地方官。两汉时以官秩划分官员的
  • 599
    我知道很多人看过柏杨的版本,虽然我个人的水平远不能和柏杨相比,但我自认为我翻的三国史部分是要比柏杨的版本来得更加地细致和通俗。 我的原帖在天涯,另外还有一篇关于三国的随笔,朋友们如果有兴趣可以去天涯帮我顶顶。我除了把文言翻成白话外,还考证了地名、时间,并自己添加了大量注释,有些段落后面还有自己的一些感想和评论。
  • 127
    不提战国策 竹书 先秦诸子等书 只说史记 最近有点忙 我会随时更新 @一骑走天下 快来射我一脸
  • 257
    先来我最爱的樗里子,战国言善用兵者,皆称白起,殊不知樗里疾战绩含金量上,完爆了白起。 秦惠王八年,爵樗里子右更尽出其人,取其城,地入秦。 ---------------------------------------------------------------------分割线哥你好 此战,只能用四个字形容,平平无奇 但是请看下去。 七年,韩、赵、魏、燕、齐帅匈奴共攻秦。秦使庶长疾与战修鱼败赵公子渴、韩太子奂,斩首八万二千。 ---------------------------------------------------------------------又见分割线 此战用 王
  • 60
    序 我本来想发表到东汉贴吧,但发现那里人气太差,考虑再三,还是决定发到三国吧,希望能改善一下经久不衰的黑吹风气。 东汉诸侯国的补表在网上可以搜索出一份来,不知道是何人所作。看起来我再做也是拾人牙慧,其实不然,那份补表拿来研究一下,就会发现两个问题:第一,《后汉书》作者范晔的算术太差,一会儿多算一年,你说是虚岁吧,好吧,下一节又是实岁了,嗯,无法解释,估计范晔在家里从来不管钱的说;第二,原补表作者竟然
  • 151
    一楼祭众黑子 另感谢数位大神的参考文章 最近比较忙,恐怕只能牛至发帖不回帖 插楼者祝你怀孕
    FoxDi 6-11
  • 24
    跟志吧某官腔吧主凌闹翻,遂转战国吧。仅是个人决断,无意引起两吧争端。望17酱、鬼殿收留。 今从全史狼处得文一篇,内中详叙三国志版流及其相关书籍,可作为书单使用,故OCR之,转录于下,期冀有益学人。
    cmxbrood 6-3
  • 156
    先谢郭嘉 原帖因百度抽风不能回复,特此重发
  • 95
    汉中争夺战很多人都认为刘备做乌龟,很简单的赢了,事实上这场战争没那么简单。请看分析 汉中争夺战分为两个阶段,一是刘备攻打夏侯渊镇守的汉中,二是曹操亲自来与刘备争夺汉中。 先分析第一阶段 图中标注的地点的史料依据在最后 首先夏侯渊张郃重兵据守阳平,刘备一边进攻阳平,一边派遣马超张飞进攻武都郡,在我上个讲汉中的帖子提到过,武都是汉中连接陇右以及陈仓道上的重要中转站,张飞军如果能攻占这里,就可以把陈
  • 66
    蜀汉建兴六年(228年)春,诸葛亮出兵伐魏,南安、安定、天水三郡望风而降,曹魏举国震惊,忙派兵抵御。诸葛亮料到魏国会攻打关陇咽喉之地——街亭,
  • 119
    汉中在三国时期是块很活跃的地方,看过三国演义的都能说出几个诸如葭萌关、阳平关的地名来,就算是魏迷,也津津乐道于邓艾的阴平偷渡计划,那么这些关口地名具体位置在哪,又是如何发挥作用的呢?今天我就给大家说道说道。 先上一张汉中地理全图 汉中是一块秦岭与大巴山之间,由汉水冲积而成的平原,因为秦岭和大巴山的险峻,它与关中、巴蜀的交通很困难,但这难不住我国古代的劳动人民,河流总有盈枯,因此他们依靠山间河流冲
  • 66
    一楼祝愿我的朋友@神雕大将武安国 和 @小胖兔1314 百年好合,白头偕老
  • 55
    前两个帖子讲豫章和上庸,可能太偏僻了,这次说个感兴趣的人多的地方------洛阳, 此外吸取教训,尽量精简文字多上图。上个讲上庸的帖子估计都没几个人看完···
  • 92
    一楼献给百度 不要抽我的楼
    w2961489 6-13
  • 114
    欢迎大家一起来畅所欲言,把你知道的三国美食呈现出来,共同分享~~
  • 53
    《三国志.武帝纪》载:建安十一年“秋八月,公东征海贼管承,至淳于,遣乐进、李典击破之,【承走入海岛。】” 特意查了下百度“海岛”的意思 是指内陆周边小的岛屿,其岛上资源贫乏,难以生存。那么管承带着将近一万人是怎么到岛上去生存的? 管承是袁谭的旧属,在袁谭灭亡后属于半民半贼的性质,曹操一直认为其是袁氏残余,积极欲将其消灭,为此曹操一面派乐进、李典、张郃等大将前往讨伐,一面自己亲至淳于修渠引水,以讨伐乌桓
  • 120
    写的有些仓促
  • 46
    中国自古以来就是一个多民族的国家,各族之间有着悠久的历史关系,民族关系有时处在相对平稳的状态,有时又会发生激烈的动荡。我国历史上曾有四次民族
    a57827264 4-12
  • 151
    一楼继续祭傲娇的大妈,伏惟尚飨

  • 发贴红色标题
  • 显示红名
  • 签到六倍经验

赠送补签卡1张,获得[经验书购买权]

扫二维码下载贴吧客户端

下载贴吧APP
看高清直播、视频!

本吧信息 查看详情>>

小吧:小吧主共10

会员: 笑谈三分

目录: 中国古代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