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吧 关注:783,493贴子:11,985,150

【科普向,新手入门贴】汉末军职五问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这是一篇关于汉末军职的入门级科普文。包括“何为将军”、“将军军号”、“都督制度”、“中军、外军、州郡兵”以及“将军僚属”等五个贴吧谈论最多的入门级问题。
此为v1.0公测版,对内容有异议的,欢迎提出反对意见,以后版本会尽量修改(如果还有的话)。
我会占六层左右,文章发完前请勿插楼,反正你插了也没用。


IP属地:天津1楼2013-06-25 17:52回复

    第一问:何为将军、中郎将、校尉、都尉?
    “将军”者,即为一军之将。最早的相关记载是《春秋》记载的“晋献公分二军……太子申生将下军”。再之后,直到昭公二十八年,记载的阎没女宽对魏献子所说的“岂将军食之而有不足?”这是“将军”一词最早的出处。此时的将军并非官职,而是对作战时的最高指挥官或者武将的尊称。
    “将军”直至西汉才逐渐作为官职名使用。因为在这个过程中涉及到了西汉的“中外朝制度”这种很复杂的东西,而且与本文内容并不相关,所以略过不提。
    将军虽不常置,但因其职权所在,在两汉地位较高。东汉常用的军号中,即使是最低的度辽将军,也是银印青绶,秩二千石,与太守品秩相同,是仅仅比九卿低一级的高官。更不用说其他诸如大、骠骑、车骑、卫、前后左右等,金印紫绶,地位或在公上,或在卿上的将军们了。
    中郎将,官秩比二千石,是汉代郎官们的直属长官。有五官、左、右等号,各有职责。两汉间、汉末战乱时出现了不少杂号中郎将,以充作使者、监军或军事行动的指挥官,所以中郎将并非将军的副官、属员。
    校尉、都尉,官秩都是比二千石,一般情形下是汉代军队的中上层指挥官,区别是校尉大多为朝廷中军系统,而郡都尉则为地方军事武官。有部分如城门校尉、属国都尉等,虽名为校尉、都尉,但有其专门的职责,与杂号不同,也不是完全的军官,更有如协律都尉者,其权责与军事毫不相关。
    中郎将、校尉、都尉三者虽然在正式的官秩中为同级官员,但在汉末的军阀封赏时,则视为从上至下的三个级别使用,所以常见都尉升校尉、校尉升中郎将的“诡异”进封。


    IP属地:天津2楼2013-06-25 17:52
    收起回复

      第三问:何为都督制度?
      一,都督制度的变化沿革
      都督制度,是又某一将领统率其他同级将领或更高级将领作战的制度。
      其成因是因为汉末军阀割据,各个军阀为了笼络人心,私自将将军、校尉等高级职位作为筹码使用,结果造成了“将军多如狗,校尉满地走”的混乱局面。由于各将军之间,并不存在直接的统属关系,所以当一场战役会同时涉及到几个、十几个甚至几十个将军同时参与时,原有的指挥体系受到了挑战,因此便诞生了督军作战的都督制度。
      此制度也非汉末原创,早在西汉初,便有卫青为大将军,诸将军立号以归的记载,这其实就是汉末都督制度的雏形。
      “都督”一词第一次出现,是《三国志·袁绍传》注中所引用的《献帝传》:“乃分监军为三都督,使授及郭图、淳于琼各典一军。”这与将军第一次的出现的记录何其相似?实质上这种“相似”,便揭露了都督制度出现的本质——军队指挥权的转移。也是从这个时代开始,将军地位逐渐降低。
      都督制度的变化,以记录比较详细的魏国为例,大约经过了三个阶段。
      最初,是“临时的督领众军作战,战后即解除都督的权限”的时期。如夏侯渊督诸将破庐江雷绪、张辽督张郃讨陈兰、曹仁督七军征田银等,都是这种情况。
      不过从夏侯惇“督二十六军,屯居巢”开始,曹魏的都督就逐渐进入了下一个时期。
      这时因为战局需要,诸军要长期驻守于一个地区,造成都督职位的长期化,不再为短时期的临时任命。曹丕代汉之后,大致形成了雍凉、幽并、扬州、荆州四个和当时战区相对应的都督区,并常以征、镇将军为都督,也造成了他们军号地位的上升。
      在司马氏掌权之后,司马氏为了降低地方都督对于中央的威胁,将四个都督区域逐渐分拆得更小,这是第三个阶段。
      其他两国也根据自己面临的情况,划分了都督区。
      蜀汉的都督区,因为受到国土所限,区划比魏国要小,大致有北线的汉中,东线的永安、江州,南线的庲降等地。
      孙吴则据敌情、地形等因素,以州、郡和郡内的要点划分,形成极密或极疏的布局。
      二,都督的权利
      都督最基本的权力为统率军队,无论都督的本职为何职,他都拥有其都督区域内的最高军事指挥权,无论被指挥者地位如何,都在都督的管辖范围之内。
      其次,作为辖区主将的都督,通常会持节或者假节、假节钺,此类都督被称为持节都督。并会拥有一定程度上的军事执法权。《晋书·职官志》载:“使持节为上,持节次之,假节为下。使持节得杀二千石以下;持节杀无官位人,若军事,得与使持节同;假节唯军事得杀犯军令者。”晋承魏制,魏制恐怕未必如晋制之完备,但也可以略窥一斑。但其假节钺(假黄钺)者为最上,毋庸置疑。
      三,对都督的防范:
      防范分为以下几方面:
      1,都督的权利,受到以下几方面的限制:
      a,都督只有指挥、统辖权,没有发兵权,无诏命不得擅自发兵。
      b,都督没有对所辖部将的人事任免权。曹魏即使是牙门将、百人督等级别的武官任免都是由朝廷的中护军决定,都督并没有任免之权。
      c,无驻守的地方行政管辖权。曹魏地方实行都督、刺史的军政分管制度,都督虽偶尔会兼职刺史,但都督之职本身并无地方行政权。
      2,对都督的监察
      都督除了受到当地刺史的监察之外,还会被朝廷派遣的军师(避司马师讳改为军司)作为监军,监督、节制其行动。如大将军军师辛毗节制大将军司马懿;灭蜀时,行镇西军司的卫瓘节制邓艾、钟会等。
      3,质子
      都督出征时需要留下儿子作为“质子(人质)”。如都督投降或叛变,其质子会受到严惩。


      IP属地:天津5楼2013-06-25 17:53
      收起回复

        第五问,将军的幕府僚属有哪些?以及军队编制和构成。
        将军的官署称为幕府(也做莫府),其僚属分为三类,一类是负责处理政务的官署,一类是直接领兵的僚属以及监军。
        其政务官如下:
        长史,千石。是将军的主要副手,负责管理幕府之内的诸曹事务。
        司马,千石。负责辅佐将军管理军队。有时会任命别部司马,单独带领一支部队。
        从事中郎,二人,六百石。负责参与军议。
        诸曹员吏:部门及人员,并无固定数目,视将军的情况、权利而定。《续汉志》:东汉将军府事内有掾属二十九人,令史及御属(文书类的官)三十一人。
        门下贼曹:负责司法、水火灾害。
        门下督盗贼:又作门下督、门下游缴、帐下督。负责巡查护卫、出行导从。
        功曹:负责官吏选用。
        主簿:负责管理文书,此职位一般为心腹担任。
        主记:负责文书记录。
        以上贼曹、门下督、功曹、主簿、主记合称“门下五吏”。
        除了以上外诸职位外,还有及官骑三十人、鼓吹二十人、舍人十人等仪仗、门客,其数目也有可能增减。
        监军类职位有中护军、护军等。汉制,将军出征时要设置一名护军,参与谋划的同时也对将军进行监视。也存在一人同时为多名将军护军的例子。
        统兵官(附军队构成):
        将军所领的部队为军。但在两汉时代,由于将军不常置,所以其所领之“军”,并非固定的编制,这也造成后来的军队人数上下浮动极大,少则千人,多则上万都是有可能的情况。
        将军所统率的部队,有时候也被称为“营”,比如度辽营、大将军营等,这里需要说明一下,营并非编制名称,而是常被作为一支独立行动部队的代称使用,所以其统帅即使不是将军,也有可能被称为营,如护羌校尉的“护羌营”、北军五校的“五营”等。但总体来说,汉末三国时代用来指代一军机会较多。
        关于将军之下的军队编制,现在已经没有明确的史料记载,各方还有争论,常见的参照为《续汉志》所载的东汉编制:
        将军以下为五部,每部设校尉一人为主,军司马一人为辅。但也可能不设校尉,只设军司马。军司马也有副官称为军假司马。
        部下设“曲”。每曲设军侯(曲侯)一人为主,假侯一人为辅。从目前出土汉简有“左部前曲”、“右部中曲”、“左部左曲”的记录来推测,一部之下应有五曲。
        曲下有“屯”。每屯设屯长一人。
        最下层应为什、伍。
        在曹操《步战令》里也提到过军队的低级编制,大体上是“部曲都督”、“部曲将”、“都伯”、“什长”、“伍长”几个层次,其他文献又有“牙门将”、“骑督”、“百人将”等。其之间的关系,以及各名号的实际职权因为缺少文献而无法证实。
        需要注意的是,汉末军队的编制自由度极高,因时因地,会有一定程度上的灵活性。


        IP属地:天津7楼2013-06-25 17:54
        收起回复
          好了,没了,终于解脱了。


          IP属地:天津8楼2013-06-25 17:54
          回复
            沙发,太长不看


            IP属地:美国9楼2013-06-25 17:56
            回复
              前排


              来自手机贴吧10楼2013-06-25 17:56
              回复
                技术贴,顶一个…


                来自手机贴吧11楼2013-06-25 17:57
                收起回复
                  幕后黑手终于行动了,顶一个


                  IP属地:河北12楼2013-06-25 17:57
                  收起回复
                    没节操


                    13楼2013-06-25 17:58
                    收起回复
                      力顶


                      IP属地:广西来自手机贴吧14楼2013-06-25 17:59
                      回复
                        光武麾下杂号大将军多如牛毛


                        15楼2013-06-25 18:02
                        回复
                          等了好多天了,以为你不写了。


                          17楼2013-06-25 18:26
                          收起回复
                            辛苦了。。。顶一个


                            IP属地:北京来自手机贴吧18楼2013-06-25 18:29
                            回复
                              辛苦了,达瓦里希。


                              IP属地:广东19楼2013-06-25 18:40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