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吧 关注:783,492贴子:11,985,133

【积分赛】曹操崛起路上的垫脚石之张杨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先谢郭嘉
原帖因百度抽风不能回复,特此重发


1楼2012-12-13 14:05回复
    曹操在一路崛起的过程中,将无数人踩在了脚下。
    这些人中有雄霸河北的袁绍,有虎踞淮南的袁绍,有武勇无双的吕布,也有堪称天下枭雄的刘备——当然还有一些,是我们虽然知道名字,按却并不在意其生平的小人物。
    今天我们要说的就是这样一个人
    张杨
    楼 主对张杨的评价不是很高,看过他的本传之后,只能分析出他是【乱世之中随波逐流的一方诸侯】这个结论。他没有什么战略眼光,也没想过要结束乱世一统天下, 他的心思不在匡扶汉室,但又似乎还存有一点忠心,所以虽被掳却不投降匈奴。一辈子有过英雄了得,也干过烧杀抢掠,在三国志有传的人物中,算是比较复杂的一 个
    他没有留下多少故事,也没有留下几声唏嘘,他和许多三国人物一样,是一个谜面并不充分,谜底并不唯一的谜题,或许我们最终无法找到答案,但仍然希望能通过对他短暂一生的分析,得到一点启示


    2楼2012-12-13 14:05
    收起回复
      2:对献帝的态度
      其实张杨的部将对于勤王这件事,是没有什么兴趣的。张扬传记载的情况是“天子之在河东,杨将兵控安邑,拜安国将军,封晋阳侯。杨 欲迎天子还洛,诸将不听;杨还野王”,张杨因此错失时机,但之后他仍然有机会,建安元年(公元196年),献帝被杨奉、董承、韩暹劫持返回故都洛阳。途中 出现粮食供应不济的情况,张杨主动带着粮食在路上迎接,并和献帝一起来到洛阳,而且还派人重新修缮了部分残败不堪的洛阳宫殿。正当人们以为张杨就此可以在 朝中担任要职的时候,张杨却表示:
      “天子当与天下共之,幸有公卿大臣,杨当捍外难,何事京都?”(《三国志·张杨传》)。
      认为:“张杨与王邑这两位深明大义,具有实力的太守,却又爱避嫌疑,不愿意留在洛阳,蒙干预朝政之名,均回了他们职责所在的郡(河内郡与河东郡)。”(黎东方《细说三国》)显然是不对的,原因如下
      第一:深明大义纯属狗屁,张杨在这个乱世之中历尽浮沉,能借此保全性命并得到一小块势力范围,自非易于之辈,岂能因为为了避嫌就放弃到手的利益?
      第二:张杨和当时洛阳的掌权者有矛盾。(董昭传载:建安元年,太祖定黄巾于许,遣使诣河东。会天子还洛阳,韩暹、杨奉、董承及杨各违戾不和)
      所以楼主认为,张杨其实是害怕自己呆在洛阳会遭到政治对手的软禁,所以选择了离开
      整体而言,张杨对于献帝的态度,还是蛮恭敬的,也为献帝做了一点实事,但对他最重要的,还是自己的势力,所以他抛弃了献帝,回到了河内
      从这一点来看,张杨的政治眼光是比不上曹操的,同样过来勤王,且同样身为外郡太守,且比张杨来得更晚的曹操,不但大模大样的将洛阳直接占领,还直接主持迁都,完成了“奉天子以讨不臣”计划中最重要的一环


      5楼2012-12-13 14:06
      回复
        3:对吕布态度
        虽然张杨是处于群雄逐鹿的时代,但真正跟他打过交到的人,并不算特别多(其实不少,不过楼主的对比对象是曹操和刘备,所以自然觉得不多了)。尤其是在老上司们(丁原,何进,董卓)一个个先他而去之后
        诸侯中跟张杨关系最好的人,就是吕布了
        在灵帝时期,张杨和吕布都是丁原的手下。两个人的地位差不了多少,一个是“武猛从事”,一个是“主簿”,关系应该不错,因为后面的分析中我们可以看到,张杨对吕布——非常够意思。
        后汉书·吕布传中记载
        乃 将数百骑,以卓头系马鞍,走出武关,奔南阳。袁术待之甚厚。布自恃杀卓,有德袁氏,遂恣兵抄掠。术患之。布不安,复去从张杨于河内。时李傕等购募求布急, 杨下诸将皆欲图之。布惧,谓杨曰:“与卿州里,今见杀,其功未必多。不如生卖布,可大得傕等爵宠。”杨以为然。有顷,布得走投袁绍,绍与布击张燕于常山
        哦,好像这个是说张杨打算出卖吕布的意思,不过不要紧,我们可以看下面的资料
        资治通鉴
        初平三年(壬申,公元一九二年)吕布自武关奔南阳,袁术待之甚厚。布自恃有功于袁氏,恣兵钞掠。术患之,布不自安,去从张杨于河内。李傕等购求布急,布又逃归袁绍
        去掉了对张杨方面的描写,仅仅写了吕布的反应
        三国志·吕布传·注引《英雄记》
        杨及部曲诸将,皆受傕、汜购募,共图布。布闻之,谓杨曰:“布,卿州里也。卿杀布,于卿弱。不如卖布,可极得汜、傕爵宠。”杨于是外许汜、傕,内实保护布。汜、傕患之,更下大封诏书,以布为颍川太守
        哈,原来张杨是想要保护吕布,才装出一副想要出卖他的样子的。
        观众甲:凭什么认为最后一种叙述比前两种可信呢?我怎么看都是前两个更加可靠,最后张杨“杨于是外许汜、傕,内实保护布”的说法更像是场面话啊、
        单凭这三个资料,确实是无法分辨到底张杨心里想的是什么,或者说甚至可以认为张杨其实就是打算出卖吕布换取荣华富贵都没有任何问题。
        不过之后张杨的所作所为,又推翻了观众甲童鞋之前形成的看法
        大 家都知道,吕布是先投袁术后投袁绍的,在袁术那里呆不下去了,就跑到了袁绍那里,到袁绍那里当雇佣军立下一点功劳之后,又得瑟起来了,所以自然很快,他就 在袁绍那里呆不下去了,这个时候他已经是过街老鼠人人喊打,他第二次选择了投靠张杨(是露,布走河内,与张杨合——吕布传)
        大家想一想,如果张杨在吕布第一次投靠自己的时候,是打算出卖他,吕布还会第二次来自投罗网吗?
        所以楼主个人的看法是,张杨没有打算过要出卖吕布,虽然也未必“外许汜、傕,内实保护布”,但可以肯定,应该是提供了一个容身之处的。吕布最终选择了离开张杨投奔袁绍,估计与“李傕等购募求布急,杨下诸将皆欲图之”有点关系,但可以肯定的是,张杨没有出卖吕布的意图。
        不过这一次,吕布没有在张杨这里呆太久
        接下来就发生了曹父被杀的事件,曹操亲征徐州,吕布被张邈和陈宫邀请去兖州做上了州牧。
        本来以为自己的好兄弟终于守得云开见月明了,岂料这一次分开,竟成永诀
        后来吕布的事迹,写在这里就等于是混字数了,楼主表示这种低劣的手段,实在是——好想拿来用一下啊(可惜过两天还要写吕布,这里用了以后就没东西了,我总不能发个贴还像写史书一样“见张杨传”吧)
        吕布最终被曹操兵围下邳,而就在他穷途末路的时候,好兄弟张杨,依然策应支持(杨欲救之,不能。乃出兵东市,遥为之势——张杨传)
        当然这一对好兄弟都没有什么好下场
        吕布被自己的部将侯成,宋宪,魏续等出卖
        张杨也被自己的部下杨丑刺杀(这个杨丑,史上没有太多记载,楼主推测他极有可能是董昭发展的暗线,起到劝解张杨投降曹操的作用,如果不能成功,那就直接杀掉张杨也行。后来眭固被史涣击败后,曹操能迅速整合张杨残余的势力【尽收其众】,也可能有这方面的原因)。
        张杨的眭固手下杀死了杨丑,最终却打不过曹操的大军,终于,张杨的残余势力被曹操所收编,他彻底从这块土地上消失了。


        6楼2012-12-13 14:06
        回复
          三:楼主个人的感慨
          可能,张杨就是这样一个人
          他随波逐流,因此无论是谁掌权他都接受其命令;
          他没有政治眼光,总是错过发展壮大自身并赚取名望的机会;
          他冲动气盛,所以在和别人结怨的情况下选择离开政治中心自谋发展;
          他对兄弟肝胆相照,所以在吕布危难的时候多次相助,最终也因此被部下所害
          或许,他只是和你我一样的普通人,在三国这样的丛林时代,是没有容身之地的


          7楼2012-12-13 14:06
          回复
            继续插


            IP属地:四川8楼2012-12-13 14:07
            收起回复

              郭嘉曹操
              2012年12月12日


              9楼2012-12-13 14:07
              回复
                试试能不能 回复


                IP属地:四川10楼2012-12-13 14:08
                回复
                  我阅读楼主之文的第一章,只能看出本为肉参的张杨,还是被袁绍将麹义,从于夫罗中手中救出,怎么有仇?于夫罗叛变与袁绍有何关系?
                  绍罪六也。绍与故虎牙都尉刘勋首共造兵勋降服张杨累有功效而以小忿枉加酷害。《后汉书.公孙瓒传》
                  你指这条吗?
                  张杨虽在后汉书无传,但却以近乎附传的形式存在于董卓列传内:
                  建安元年春,诸将争权,韩暹遂攻董承,承奔张杨,杨乃使承先缮修洛宫。七月,帝还至洛阳,幸杨安殿。张杨以为己功,故因以“杨”名殿。乃谓诸将曰:“天子当与天下共之,朝廷自有公卿大臣,杨当出扞外难,何事京师?”遂还野王......乃以张杨为大司马......皆假节钺......操乃诣阙贡献,禀公卿以下,因奏韩暹、张杨之罪。暹惧诛,单骑奔杨奉。帝以暹、杨有翼车驾之功,诏一切勿问。《后汉书.董卓传》
                  我看第二章你应有小修改。
                  杨性仁和,无威刑。下人谋反,发觉,对之涕泣,辄原不问。
                  这条本传已有的《英雄记》,我认为楼主可再多加分析。
                  张杨这等小小人物,楼主除了漏掉上引一段外,要运用的史料基本都有。见解、逻辑方面也无大问题。
                  9分 


                  IP属地:中国香港11楼2012-12-13 14:09
                  收起回复
                    12分


                    13楼2012-12-13 15:11
                    收起回复
                      写的还不错。和我对张扬的看法差不多。这人最多也就是个“当将军的料”。虽有那样的政治机遇,(挟天子),他没有用好。不过这除了他自己能力之外,和他的集团的组成也有关系。就像书上说马超自己统兵时期一样。他那样的集团没几个人才。尤其缺乏智囊团。没有人给他指点迷津,他是把握不足机遇的。所以他也就象颗流星,一闪而过。其地位在天子身边,“重要”了一下,随之就退出历史舞台了!


                      14楼2012-12-13 15:23
                      收起回复
                        好贴


                        15楼2012-12-13 17:31
                        收起回复
                          看到说董昭跟郭嘉列传就不亚于诸葛亮,其他写的不错,本人喜欢挑小毛病


                          来自Android客户端16楼2012-12-13 17:59
                          收起回复


                            IP属地:上海17楼2012-12-13 18:38
                            回复


                              IP属地:安徽18楼2012-12-13 19:27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