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吧 关注:783,494贴子:11,985,137

街亭之战纵横探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一楼献给百度
不要抽我的楼


1楼2012-08-26 17:25回复

    二楼诅咒所以插楼全都断子绝孙


    2楼2012-08-26 17:25
    回复
      就是围观


      来自iPhone客户端3楼2012-08-26 17:26
      收起回复

        前奏
        建安十二年,蜀汉先主刘备三顾茅庐请得诸葛亮出山【1】。自此之后,半辈子颠沛流离的刘备的人生来了一个一百八十度的大转弯,联吴抗曹于赤壁,与周瑜共取南郡,然后攻打荆南四郡【2】,取得大半个荆州。然后诸葛亮随刘备入蜀,定巴蜀诸郡,从攻成都。自此之后,刘备军团打得愈发顺风顺水,斩夏侯,拒曹操,夺汉中,取上庸,俘于禁,淹七军,打得襄樊城池崩坏,曹仁龟缩不出,连曹操都打起了迁都的主意【3】。然而东吴与西蜀却也摩擦不断,截阿斗,袭三郡,倾国之兵袭扰关羽后方,最后斩关羽拿下荆州。刘备自然不甘示弱,率领大军沿三峡打得东吴节节败退,“书生”陆逊危急之时挂上帅印,火烧刘备连营七百里,一刹那风云变幻,风雨欲来的蜀国被打回原型,刘备也于白帝城病逝。危急时刻诸葛亮接过弱蜀,正式掌权,从此蜀汉命运也寄托在了诸葛亮的手中。
        ———————————————————————————————————————
        【1】
        《三国志.诸葛亮传》“由是先主遂诣亮,凡三往,乃见。”
        【2】
        《三国志.先主传》“先主表琦为荆州刺史,又南征四郡。武陵太守金旋、长沙太守韩玄、桂阳太守赵范、零陵太守刘度皆降。”
        【3】
        《三国志.关羽传》“羽威震华夏。曹公议徙许都以避其锐”
        


        4楼2012-08-26 17:26
        收起回复
          一. 治蜀安内
          短短十数年间,蜀国连丧万人敌关羽、张飞,庞统法正,连丢荆州、上庸。襄樊、夷陵两战主力丧失数万,蜀汉一片“疲敝”之景。建兴元年,朱褒,雍凯,高定一齐叛乱【1】。此时蜀汉外有北魏这样的强敌,与东吴更是刚大战一场,关系冷却。内部也叛乱不断,身处内忧外患之中,诸葛亮接过这个烂摊子,开始休养生息,恢复国力。
          首先诸葛亮确定了联吴抗曹的基本策略,因为以蜀汉现在的国力,断无法两面作战。纵然东吴陆军的战斗力不值一晒,但东吴一贯擅于偷袭,倘若攻魏之际再次故技重施,荆州之痛难免重演。因此诸葛亮先派遣使者与东吴修好【2】,然后开始着手蜀汉内政,发展农业【3】,兴修水利【4】。使得本来已经奄奄一息的蜀汉重新又恢复了活力,呈现出国库充盈之景【5】。
          ————————————————————————————————————————
          【1】
          《三国志.后主传》“建兴元年夏,牂牁太守朱褒拥郡反。先是益州郡有大姓雍闿反,流太守张裔于吴,据郡不宾。越嶲夷王高定亦背叛。
          【2】
          《三国志.后主传》“遣尚书郎邓芝固好于吴,吴王孙权与蜀和亲使聘,是岁通好。”
          《三国志.邓芝传》“权遂绝魏,与蜀连和,遣张温报聘于蜀,蜀复令芝重往”
          【3】
          《三国志.后主传》“二年,务农殖谷,闭关息民。”
          【4】
          《水经注.江水》“诸葛亮北征,以此堰农本,国之所资,以征丁千二百人主护之。”
          【5】
          《袁子》“亮之治蜀,田畴辟,仓廪实,器械利,蓄积饶”


          5楼2012-08-26 17:26
          收起回复
            二.平定叛乱
            内政,外交已经具备,诸葛亮该腾出手来收拾后方的南蛮叛乱了。南蛮被卢弼成为“最为难治”的叛乱,可见其反复无常的程度令人咂舌。面对这样的少数民族,诸葛亮自然不能用通常方法,他**兵力,率众南征,心中却已经早有对策。
            此时蜀军中有一人,就是大名鼎鼎的马谡。此子日后言过其实如何,纸上谈兵如何,暂且不论。其才学渊博却非虚假。诸葛亮常常与他谈论兵事,彻夜不休。关键时刻,马谡给诸葛亮提出了一个关键建议:攻心为上。
            卢弼称西蛮夷“反覆无常”,从日后其叛乱次数就完全可以看出。如若强行动兵,固然能胜,但是于日后北伐之际不免再次袭扰后方。如何尽量根除祸患是诸葛亮所要面对的难题。此时,马谡则向诸葛亮提出,南蛮之地十分险阻,即使能够得胜,难保明日再次反叛。如果想要根除祸患,光“攻城”不行,要“攻心。【1】
            方案既定,开始实行。
            南蛮首领本是雍凯,而后却出了个孟获取而代之【2】,而这个孟获也颇令当地心服【3】,诸葛亮若想依据“攻心为上”的方针,那首选便是这个孟获。
            孟获可能有几分勇武,但论行军打仗却不是诸葛亮堂堂之师的对手,几回合交锋下来,孟获被俘,然而孟获观看诸葛亮的营垒却并不心服,决心回头再战【4】,诸葛亮决心以攻心为主,自然乐得释放孟获,上演了一个七纵七擒的好戏。
            自此,南中四郡皆平,短短数月,内患已除。
            ————————————————————————————————————————
            【1】
            《襄阳记》“建兴三年,亮征南中,谡送之数十里。亮曰:“虽共谋之历年,今可更惠良规。”谡对曰:“南中恃其险阻,不服久矣,虽今日破之,明日复反耳。今公方倾国北伐以事强贼。彼知官势内虚,其叛亦速。若殄尽遗类以除后患,既非仁者之情,且又不可仓卒也。夫用兵之道,攻心为上,攻城为下,心战为上,兵战为下,愿公服其心而已。”亮纳其策,赦孟获以服南方。故终亮之世,南方不敢复反。“
            【2】
            《华阳国志》“定元部曲杀雍闿及士庶等,孟获代闿为主。”
            【3】
            《汉晋春秋》“闻孟获者,为夷、汉并所服”
            【4】
            《汉晋春秋》“募生致之。既得,使观于营阵之间,问曰:“此军何如?”获对曰:“向者不知虚实,故败。今蒙赐观看营阵,若只如此,即定易胜耳。”亮笑,纵使更战,七纵七禽。
            


            6楼2012-08-26 17:27
            收起回复
              三.驻兵汉中
              平定叛乱之后,诸葛亮移兵汉中【1】,准备挥师北伐。临发之际,也献上了千古绝唱《出师表》。蜀国兵力自襄樊,夷陵两战后精锐丧失,诸葛亮虽然拼凑了十万大军,但却绝大多数都是乌合之众,比起关羽,刘备麾下的老兵远远不如【2】。之前诸葛亮也曾跟随刘备诸军团分定巴蜀诸郡,从攻成都。但当时刘备麾下猛将如云,政治上一把手的诸葛亮自然不必调发到战场上。但而今关张这样的万人敌都已凋零殆尽,纵观蜀汉军事上拿的出手的统帅便只有诸葛亮自己一人,因此诸葛丞相也只好披坚执锐,亲自上阵。
              北伐不同南征,南蛮纵然再难治,也不过是少数民族中的佼佼者。而北边将要面对的则是国力强过自己数倍的魏国。
              纵观当时蜀汉上下,拿得出手的将领只有赵云,王平,魏延三人。赵云功勋资历有余,统兵却似乎略逊关张。王平沉稳却不果断,魏延果断却不沉稳。如何调发三人是诸葛亮决战魏国的关键。
              ————————————————————————————————————————
              【1】
              《三国志.诸葛亮传》“五年,率诸军北驻汉中”


              7楼2012-08-26 17:27
              收起回复
                四.诱反孟达
                内乱已除,东吴已安,兵甲已足,万事俱备,似乎还欠一东风,外应。
                关羽威震华夏之际固然潇洒的紧,然而他也不会料到自己的盟友东吴会脑残到在其兵势正盛,兴复汉室有望之际从背后捅上一刀。于是之后荆州丧失,败走麦城,一代武圣狼狈不堪。原本属于蜀汉的上庸也被迫归顺曹魏。曹魏将房陵,西城划给孟达,合为新城郡。自此孟达驻守新城,归在了曹魏治下【1】。
                然而孟达此人,于诸葛亮却也甚是佩服【2】。新城此地北临汉中,西望襄樊,若能使孟达叛魏,对于北伐是一大帮助。诸葛亮,李严,孙权分别写信给孟达,诱其叛乱。孟达或许念蜀旧情,或许仰慕孔明,抑或是想在乱世之中自己创就一番事业,总而言之言而总之,孟达举新城之众竖起了反魏大旗【3】。
                ————————————————————————————————————————
                如此,万事俱备,东风也已丝毫不差。
                【1】
                《水经注.·沔水注》“魏文帝合房陵、上庸、西城,立以为新城郡,以孟达为太守” 笔者按:此处上庸,房陵是实领,而旧西城已改魏兴郡,由申仪驻守。
                【2】
                《华阳国志》“亮还至汉阳,与魏降人李鸿相见,说新城太守孟达委仰于亮无已。亮方北图,欲招达为外援,谓参军蒋琬、从事费诗曰:“归当有书与子度相闻。”
                【3】
                《华阳国志》“诸葛亮将北伐,招达为外援,故贻书曰:“嗟乎孟子度!迩者刘封侵凌足下,以伤先帝待士之望,慨然永叹。每存足下平素之志,岂虚托名载策者哉!”都护李严亦与书曰:“吾与孔明并受遗诏,思得良伴。”吴主孙权亦招之。达遂背魏通吴、蜀”
                


                8楼2012-08-26 17:27
                收起回复
                  五.挥师北伐
                  磨刀霍霍已久,军队集结,出师北伐。
                  新城一路,已有孟达。此次出军,分为祁山,其谷两路。这次出兵,倘若正面决战纵然胜利也不免吃亏,况且万一魏军这次也来个龟缩不出,送女人衣服之景【1】难免提前上演。此番曹魏守备并不十分充裕,调开曹魏主力似乎也非难事,但需要选一名合适的将领。
                  适才说到,赵云,魏延,王平是蜀中将领中的佼佼者,调开魏军主力任务重大,王平资历似乎稍显不足,魏延心比天大,这种任务显然不适合他,况且魏延作为实打实的大军前锋【1】还需作战。因此只有派出当时的老将赵云来完成这个任务。
                  诸葛亮选取一批战斗力较弱的部队交给赵云,他的任务是佯攻其谷,使魏军将其误认为蜀国主力,并且牵制住前来攻打的魏军。而真正的主力,却以悄然从祁山进入魏国境内。
                  ———————————————————————————————————————
                  【1】
                  《魏氏春秋》“亮既屡遣使交书,又致巾帼妇人之饰”
                  【2】
                  《三国志.魏延传》“五年,诸葛亮驻汉中,更以延为督前部”
                  


                  9楼2012-08-26 17:27
                  收起回复
                    六.威震关中
                    诸葛亮这边固然准备十足,魏国这边却也反应神速。驻扎宛城的司马懿顾不上请示朝廷,擅自出兵千里迢迢飞奔宛城剿灭孟达【1】。魏明帝立刻派遣曹真总督雍凉战线【2】,并且派出了张合率领五万精锐部队全速开向雍凉。
                    对于曹魏的这套动作,除了司马懿一路出乎意料以外,其它的诸葛亮早已有所准备。曹真总督雍凉后丝毫不敢怠慢,率领大军扑向蜀军的其谷“主力”。【3】然而这一切,早已经在诸葛亮的预料之中。
                    赵云军队出其谷,果不其然的使曹真误以为他是蜀军主力。而诸葛亮真正的主力大军,已经从祁山开出。魏军主力被吸引至其谷后,曹魏凉州空虚,关中无兵,诸葛亮大军浩浩荡荡攻向凉州,天水,南安,安定三郡反叛曹魏,响应诸葛亮。一时间曹魏主力错位,三郡叛乱,关中响震,西部战线几欲崩溃【4】。
                    ————————————————————————————————————————
                    【1】
                    《晋书.宣帝纪》“上庸城三面阻水,达于城外为木栅以自固 。帝渡水,破其栅,直造城下。八道攻之,旬有六日,达甥邓贤、将李辅等开门出降。斩达,传首京师。
                    【2】
                    《三国志.曹真传》“帝遣真督诸军军郿”
                    【3】
                    《三国志.赵云传》“明年,亮出军,扬声由斜谷道,曹真遣大众当之。”
                    【4】
                    《华阳国志》“亮身率大众攻祁山,赏罚肃而号令明,天水、南安、安定三郡叛魏应亮,关中响震。”
                    《魏略》“始,国家以蜀中惟有刘备。备既死,数岁寂然无声,是以略无备预,而卒闻亮出,朝野恐惧,陇右、祁山尤甚”
                    《三国志.诸葛亮传》“亮身率诸军攻祁山,戎阵整齐,赏罚肃而号令明,南安、天水、安定三郡叛魏应亮,关中响震。”
                    《三国志.姜维传》“太守闻蜀军垂至,而诸县响应”
                    综合各传记,可知当日之形势矣
                    


                    10楼2012-08-26 17:28
                    收起回复
                      七.决战街亭
                      曹真一路已经被赵云牵制在其谷动弹不得,而凉州也已经扫荡完毕,接下来就该进发雍州。此时要面对的,是五子良将之一的张合。张合身经百战,此时在曹魏绝对算得上一等一的将领,将其抽调至雍凉,并且率领了足足五万军队【1】,可见曹魏对此战的重视。而此时的蜀军,已经威震关中,扫荡凉州,就差这最后一战。
                      蜀军三员能堪大用的将领,赵云正拖住曹真的主力,而诸葛亮的第一步计划则是固守西线,循序前进,谋求战机。魏延以破敌占长,王平以防守占长,固守前线阻援的人物自然要有王平来完成。而此时诸葛亮却做出了一个出乎所有人意料的决定,他提拔了之前在南中之战表现活跃的马谡作为这次战斗的首领,王平屈居副将【2】。不过马谡熟知兵法,王平经验丰富,沉稳老辣。诸葛亮也为两人布置好了作战的计划。如此,赵云拖住曹真,王平辅助马谡拖住张合,诸葛亮、魏延率领大军逐步前进,攻克长安似乎已成定局,然而,似乎而已。
                      —————————————————————————————————————
                      【1】
                      《魏略》“乃部勒兵马步骑五万拒亮”
                      【2】
                      《华阳国志》“亮使参军襄阳马谡、裨将军巴西王平及张休、李盛、黄袭等在前”


                      11楼2012-08-26 17:28
                      收起回复
                        八.功败垂成
                        马谡一干人到达街亭后,本该按着诸葛亮先前的布置安营扎寨。但没想马谡这个愣头青竟然事到临头违背的诸葛亮的计划,舍弃水源,上山扎营。王平见状连忙阻止,然而马谡自负熟读兵书,如何肯听王平这么个大字不识一个的武夫说话。于是自负的马谡上山之后开始布置各种繁杂事务【1】,妙算无需牵制阻援,大破张合指日可待。
                        然而马谡终究是马谡,张合到达之后,一看马谡这个扎营法,马上果断的断绝了马谡的水源。此时自负神算的马谡方才如梦初醒。然而为时已晚,张合不会给马谡留下丝毫的机会,他立即向马谡军展开进攻【2】,被断了水源的蜀军口渴难耐,如何还能打仗,一时间精锐的蜀军如同一盘散沙一般一击即溃,士卒星散,各奔东西【3】。
                        马谡空有一身学问却毫无作战经验,本该老实的按照孔明的布置去做,抑或是听进王平的建议,此战好歹完成任务,然而终究太过自负,不听孔明调度【4】,王平劝谏自己兵败不打紧,蜀军绝好的形势便被破坏了。
                        马谡前军的精锐溃败,诸葛亮统帅中军登时暴露在张合骑兵的威势下,如果与其决战自己纵然得胜也不免损失惨重,得不偿失。况且赵云一路坚持已久,万一一个支持不住曹真杀将出来,与张合左右夹击,那蜀军则险上加险,街亭一路兵败之后,诸葛亮的全盘计划已然乱套,迫不得已,只得退兵。
                        街亭这边王平且战且退,倒是一时间逼的张合不敢进攻,他渐渐收复一些被打散的士兵后率军返回汉中【5】。其谷一路,赵云以老弱病残之师拖住曹真良久,然而终于时日太长支持不住,而且听闻街亭兵败,他也只好亲自断后,倒也安然撤退,没有什么大的损失。
                        【1】
                        《三国志.王平传》“谡舍水上山,举措烦扰,平连规谏谡,谡不能用”
                        【2】
                        《三国志.张合传》“南山,不下据城。郃绝其汲道,击,大破之”
                        【3】
                        《三国志.王平传》“大败于街亭,众尽星散”
                        【4】
                        《三国志.诸葛亮传》“亮使马谡督诸军在前,与郃战于街亭。谡违亮节度,举动失宜,大为郃所破。
                        【5】
                        《三国志.王平传》“惟平所领千人,鸣鼓自持,魏将张郃疑其伏兵,不往逼也。于是平徐徐收合诸营遗迸,率将士而还。”
                        【6】
                        《三国志.赵云传》“云、芝兵弱敌强,失利于箕谷,然敛众固守,不至大败。”
                        


                        12楼2012-08-26 17:28
                        收起回复
                          尾声:诸葛亮出兵,从孟达反叛到曹真主力错位,三郡叛魏应亮,直打得魏国关中震动,朝野恐惧。然而人算不如天算,南中表现出色的马谡关键时刻掉了链子,违反孔明调度,不听王平劝谏,一意孤行,终究街亭兵败导致全局计划被毁,乘兴而来,败兴而去,世事无常不由令人扼腕叹息。


                          13楼2012-08-26 17:29
                          收起回复
                            C罗的帖。。。果断插之


                            14楼2012-08-26 17:31
                            收起回复
                              我艹,怎么发个技术贴就秒沉了


                              15楼2012-08-26 17:31
                              收起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