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语吧 关注:1,562,124贴子:11,428,541

【话题】我该读什么原著(名著)?

取消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偶尔还是看到有人问这个问题,趁着有点余暇,分享我的想法。

我很好奇:
(1)问这个问题的人,是否仍然在上学,老师需要他们去读,读完了写读书报告?这样,他们就是非读不可了!
(2)获得了别人的推荐以后,是否真的有读?还是只是问问而已,没有付诸实行?
(3)真的有读的话,是否读得下去,还是半途而废?

除非你是上面(1)所说的,属于非读不可,否则你要问问自己,想读原著的目的是什么?
(A)如果你是一个学生,想改善自己的成绩,我劝你不要浪费时间去读。除非你是英语专业,课程要求你读原著,否则你大部分的科目都是用中文授课,你接触英语的时间不多,应该利用有限的时间去刷题。你要做的是搞明白真题里的文章,是阅读理解题也好,是填充题也好,而且不要只看自己水平的 —— 你是初中的,找高中的去看;你是四级的,找六级的去看。。。—— 你会发觉,要是你能够读懂越级的文章,你考试里碰到的文章便好像变得易懂了!
(B)如果你是已经工作的,就该读些与自己专业相关的书籍和文章,以及报章杂志,增进自己对专业和时事英语的认识,别老是想着读一点小说什么的,英语水平就会好起来。比如,疫情期间,lockdown、work from home、jab 等等都是日常与老外沟通要用到的词汇。我最近读一份文件,里面谈一些原则的时候提及 interoperability、comparability 和 inclusiveness。你在小说里碰到这些用词的机会很低,但是如果你读专业的书籍,就很容易会接触到。

那么谁该读原著呢?就是你真的对文学有兴趣!下面我再展开来聊


IP属地:中国香港1楼2024-05-12 20:34回复
    我个人认为,要读原著的话,不要说自己的词汇量有多少,然后问适合读哪一些。无疑,词汇量会影响你的理解能力,但词汇量是个什么概念?试想想,由 1 数数到 20,有多少个单词?20个?好吧!你告诉别人你懂得20个单词,别人告诉你他懂得下面20个单词,有可比性吗?
    nefarious,desultory,sedulous,proscribed,demotic,
    homily,exculpate,unconscionable,plutocracy,extraneous,
    alacrity,debauchery,halcyon,riposte,translucent,
    facetious,vendetta,toady,diatribe,insinuate

    那么该怎么挑选呢?最简单的方法,就是去书店/图书馆找一些来读,看看能不能读下去!而且要选一些自己有兴趣的,比如关于历史故事、科幻故事、爱情故事。。。不少人以为自己的词汇量达到某个水平,就可以看某些原著,结果发现没有人劝你放弃,你自己自然会放弃


    IP属地:中国香港3楼2024-05-12 21:02
    回复
      2025-07-02 07:20:22
      广告
      先说说兴趣这回事,或者可以简单分享一下自己的经验

      我为什么会对文学有兴趣呢?说得浪漫一点,是“情不知所起,一往而深” 但其实也可以说是培养出来的。念小学的时候,除了英语课以外,都是用中文授课。学习英语就是靠抄写、背诵、默書,考的是记忆力。对于文学的接触,或者只有英诗朗诵比赛,念的是儿歌,现在还能记得两句:
      Ding dong bell,
      Pussy’s in the well.(别想歪的)

      上中学了,除了中国语文课和中国历史课以外,都是用英语授课。其中有深刻印象的,是地理老师尝试讲解 relief rain 的时候提到 steep slope,用尽表情和手势,全班同学依然一脸茫然
      至于英语课,会有指定的故事书要读,读完了做读书报告,就像我在一楼说的一样。到了现在,我还记得初一的故事书是 Emil and the Detectives,初二是 Tom Sawyer,初三是 The Hound of the Baskervilles。不过这对我来说并不是文学,因为我们另外有英国文学课(现在改称英语文学)。【待续】


      IP属地:中国香港4楼2024-05-12 21:29
      回复
        【续想当年 】
        初一和初二的英国文学课,主要有两册故事集,比英语课的课文艰深。到了初三会选读一本文学作品,我读的是 Five Great Plays of Shakespeare,我哥哥读的是 Animal Farm(后来我也自己拿来读了)。此外还会读诗。

        初一的英语文学老师也是个训导老师,十分严肃,同学们都很怕他。他吩咐我们回答问题的时候不能够用 because 开头,总要说 it is because。他也要求我们念 he 和 she 不可以扯高音,要压低来念。初二和初三的英语文学老师却是刚从大学毕业出来工作的,那时候觉得念文学的人貌似都很有气质

        为什么我经常批评某位吧友,自诩读了多少万字,查了多少次字典,现在词汇量多少,不用再查字典云云?因为真的很 LOW 念文学的人哪会拿这些东西出来炫耀的?

        当然,有不懂的生词要查字典,但生词多的是,除了 keywords,可以不查就不查。为啥?哪有那么多时间?其它科目都是英语生词呢 数学也就算了,你以为物理、化学、生物没有生词吗?经济、历史、地理还有一大堆!特别是生物学的拉丁单词,一点也不容易记得住,尤其是你还没懂什么叫做词根,photosynthesis、carnivore、herbivore 都不容易拼。nitrogen 和 sulphur 就算了,还要搞个 nitrogen sulphide,还是 sulphate?还有sulphur dioxide,sodium hydroxide,好乱啊 我对于这些不太感冒,所以最后“忍痛”选了文科

        回头再说文学,从初中开始,老师已经不是教什么单词语法,而是赏析 —— 某篇故事里营造了诡异的气氛(eerie atmosphere),作者又用上了悬疑手法(suspense)。另外有一些我记得的英诗:
        He was a rat, and she was a rat,
        And down in one hole they did dwell,

        The Owl and the Pussy-cat went to sea
        In a beautiful pea-green boat,

        Slowly, silently, now the moon
        Walks the night in her silver shoon;
        This way, and that, she peers, and sees
        Silver fruit upon silver trees;
        老师会教我们 personification、rhyme 和 alliteration。其实就像学习中国文学一样,要知道作者要传递的信息和使用的修辞!【待续】


        IP属地:中国香港7楼2024-05-12 22:55
        回复
          在继续回首从前之先,可以分享一下我最近看完了的一本书,是清华大学李稻葵教授用英语写的《China's World View》,与我之前读过,由澳洲原总理 Kevin Rudd 写的《The Avoidable War》比较,更加通俗易懂。

          为什么我会看这两本书呢?因为对中美关系的发展有兴趣,希望从阅读中获得一些知识。要是像某吧友一样,用“词汇量”来衡量,就会说这两本书是欧美小学生的程度(因为对他来说,欧美小学生词汇量高,能看懂所有书)。我还是那一句话:要看书的话,看些与自己工作、生活和兴趣相关的,不要为了满足自己扭曲的心里,企图用“词汇量”来安慰自己比别人强


          IP属地:中国香港9楼2024-05-13 12:23
          回复
            【续想当年 】感觉是“白头宫女在,闲坐说玄宗”,哈哈哈!
            +++
            真正开始喜欢英语文学,是从高中开始。当时成绩比较好的同学都集中在一班,要念英语文学,然而一年过后,有多于一半的同学选择放弃了。授课的老师也是刚从大学毕业,可惜不太懂得教学,虽然回想起来,是我们习惯了背诵资料应付考试,老师又没办法启发我们。
            +++
            我多次强调英语文学的目的并非只是积累单词,即使你看了多少作品,除非你刻意去背诵某些片段,你多数记得的只是情节(plot)。更加重要的是,从一个实用的角度来看,我可以告诉你,除非你移民了去外地,很多作品里面学会的单词是用不出来的!
            +++
            许多古今中外文学作品这么吸引读者,是因为它们涉及的是人生经验(human experience):生离死别、喜怒哀乐、各种场景、各式经历,总能够引起一些共鸣。在成长的时候学会用英语怎样形容一些经验和感觉,是很奇妙的。对我来说,学习文学赏析(literary criticism),更是对提升英语能力有莫大的帮助!


            IP属地:中国香港13楼2024-05-13 21:12
            收起回复
              从一开始,我们就要学习分辨 plot 和 theme,而这个 theme 又是怎样表达出来的。不知道多少次,有人发 Jane Austen 写的 Pride and Prejudice 上来问:
              It is a truth universally acknowledged, that a single man in possession of a good fortune, must be in want of a wife.However little known the feelings or views of such a man may beon his first entering a neighbourhood, this truth is so well fixed in theminds of the surrounding families, that he is considered the rightfulproperty of some one or other of their daughters.
              大家纠结的是单词、语法以至怎样翻译。读不明白的就有挫败感,然后放弃。可是我相信,除非你把这一段背下来,许多年后,你不会记得,更加在工作和生活上用不上来。然而,对于念英语文学的人来说,这里的 irony 凸显了 money and marriage 这个主旨,而 irony 更是 Austen 的强项。


              IP属地:中国香港14楼2024-05-13 22:11
              收起回复
                要训练英语阅读,为啥一定要看原著呢?要看完一本小说,需要花挺多时间。我最近看过的,已经是好几年前的事了,是 Jack London 的 The Call of the Wild。能够看完,因为是篇幅不太长,而且真的很有吸引力。现在我主要是读诗,花的时间相对少,但收获丰富。另外就是读报,虽然我不是足球迷,但刚刚读完了一篇关于英超利物浦教练高普(Klopp)的文章,觉得真的不错!


                IP属地:中国香港16楼2024-05-13 23:05
                收起回复
                  2025-07-02 07:14:22
                  广告
                  @追心hard 在14楼提出了一个很好的问题。读文学作品是不是需要“长期刻意练习”的呢?绝对是!
                  +++
                  如果你自己不停学习,提高英语能力,加上长大后人生阅历也丰富了,读文学作品会有更佳的体会。我在5楼的回复里提到,我们一般是不会看中译本的。唯一例外的,是高一的时候要念莎翁的《罗密欧与朱丽叶》。当中的故事大家都清楚,可是那些台词不是一般的艰深,即使我们采用的版本已经有英语注释,但仍然不容易,所以有同学找来中译本给大家分享。然而,多年以后,我再重头读一次,竟然不觉得有困难。之后也看了 Macbeth,也不觉得有难度。我的书柜里还有 Julius Caesar 和 Anthony and Cleopatra 等着我看的!
                  +++
                  不过,最大的挑战是英诗。即使我已经读过了许多首,对于没读过的,我也没有把握读懂!


                  IP属地:中国香港17楼2024-05-13 23:26
                  收起回复
                    @璐村惂鐢ㄦ埛_00QQAZ5馃惥 先感谢吧主把我这个帖子加精


                    IP属地:中国香港22楼2024-05-14 22:21
                    回复
                      @fremine
                      关于 metaphor:我们以前学习的就是一般的 metaphor 和 extended metaphor,没有那么复杂的。不过既然你来了我的帖子查询,我就帮你找找看。因为你召唤的救兵未必帮得上忙,反而 Ray 有机会学过 以下是我的理解,仅供参考。
                      +++
                      你发的这个分类,是 1970年代某个学者提出的,他所说的 literal term 就是本体,figurative term 就是喻体。
                      第一类是最常用的,就是本体和喻体都写出来。我可以想到的例子是:
                      《罗密欧与朱丽叶》里,Romeo 形容 Juliet:“It is the east, and Juliet is the sun";还有 As You Like It 的开场白 ”All the world's a stage, And all the men and women merely players“。
                      +++
                      第二类是只有本体,没有喻体。我自己想一个例子出来:
                      "My boss barked at me this morning." 本体是 my boss,喻体是 a dog,但没有明言,只是 implied。
                      +++
                      第三类是只有喻体,没有本体。我想到的例子是 Robert Frost 的诗 The Road Not Taken。整首诗在说喻体道路(road),但本体(way of life)没有明言,只是 implied。
                      +++
                      第四类是本体和喻体都没有明言,我认为是十分罕见的。你书上的例子是 Emily Dickinson 的诗 I like to see it lap the Miles,本体是火车,喻体是马。


                      IP属地:中国香港23楼2024-05-14 22:45
                      收起回复
                        我回复19楼的吧友说:“看文学作品也有另外的好处” —— 就是有助了解别国的历史和文化,当然,前提是你对这些知识有兴趣。
                        +++
                        我最近有空的时候会去油管看一个哈佛大学博士生讲英诗的视频,他的讲解比较有系统。当谈及不同年代的英诗的时候,总会牵涉到当时的历史和文化背景。
                        +++
                        英语文学是很受基督教文化、希腊文化和罗马文化影响的。比如这个博士生讲解 John Milton 的史诗 Paradise Lost,就是建基于圣经故事。十二册当中,我只速读过两册,其中记得的,不过是撒旦说的:“ Better to reign in Hell, then serve in Heav'n",这何尝不是在现实里一些人的座右铭吗?
                        即使是哈利波特,虽然只是童话故事,但也有基督教的元素。在 Harry Potter and the Deathly Hallows 里面,Dumbledore 的祖坟上刻着 ”Where your treasure is,there will your heart be also“,其实是摘自圣经的。


                        IP属地:中国香港24楼2024-05-14 23:27
                        收起回复
                          上面有吧友提出的意见很好。文学不一定是高大上的,而是雅俗共赏的。比如说,歌词也是一种诗,不会很难懂。有人是可以靠着听歌学习英语的。
                          +++
                          文学作品也可以接地气,即使是许多年前的,放在今天仍然有切身关系。下面这首诗,是我升读高中后,算是第一首学习的作品。诗里有些生词(特别对于高中生来说),但整体的意思还是挺明显的,就是螳螂捕蝉、黄雀在后。老师教这是两句一段押韵的 rhymed couplet,可算是文学范畴里的专业名词,但单单学会这些没有用,而是要把它们与作品要表达的信息联系起来。多年后再读此诗,才猛然醒觉诗人用上这种结构,就像是一面镜子,切合主题所要表达的对比。而当中谈到 sins(最后一段),也是源于圣经:He that is without sin among you, let him first cast a stone at her(你们中间谁是没有罪的,谁就可以先拿石头打他)。看看当今时代地缘局势的变化,有人站在道德高地,声讨别人,但他们真的 without sin 吗?


                          IP属地:中国香港26楼2024-05-15 14:36
                          回复
                            如果真的想尝试阅读原著小说,看看自己有没有这种能力,或者会不会培养出兴趣,我建议可以从短篇小说入手。
                            许多年前我看了一套电影,取材自 James Joyce 的短篇小说集 Dubliners ,我便买了这本书。我在另外一个精品贴里面讨论过其中一个故事 Araby。
                            有时候看电影会引起看原著的欲望。我看了 The Hours 之后便读了那本原著小说,也因为里面提及 Virginia Woolf 写的 Mrs Dalloway,我也买来读了。
                            +++
                            我在高中念的其中一本读本,就是短篇小说集 Modern Short Stories。里面的作品,许多都是出自名家之手,包括 Jack London,E M Foster,Ray Bradbury,Henry James 等等。几年前有一套(不叫好也不叫座)的电影 The Secret Life of Walter Mitty,也是里面的其中一篇故事。
                            另外的一本读本是 John Steinbeck 的 Of Mice and Men,是一部中篇小说。


                            IP属地:中国香港27楼2024-05-15 20:51
                            回复
                              2025-07-02 07:08:22
                              广告
                              【续更】
                              我在13楼提到,读英语文学对我自己提升英语能力有莫大的帮助,另外历史课也让我学会许多有用的英语。
                              +++
                              初中升读高中的时候,成绩优秀的同学都倾向选择理科(他们当时的英语成绩也是很好的),认为文科生是比较弱的,只靠背诵资料。某程度上来说,念文科的确需要强记忆力。但慢慢地,理科生会发现他们的英语成绩,特别在作文方面,会比不上文科生,尤其是议论文。为什么呢?
                              +++
                              大部分的学科考试,都有标准答案的(即使不止一个)。就算是文科科目,比如说历史事件的起因、影响,地理面貌的特征、形成过程等等,都是有可以背诵的答案。然而,英语文学的考试是没有标准答案的,言之成理则可,而且问题多样化,要靠临场发挥,要有起承转合,每一条题目至少要写满两页 foolscap paper,密密麻麻的,才算是有分量。所以我们从小就开始写“论文”
                              +++
                              在没有互联网上丰富资源的年代,我们要学会分析一部文学作品,一方面是靠老师指点。例如我读第一篇短篇小说,是关于一个农场主人的,老师会说某一段反映他是 a man of integrity。她又会教我们一些名词,如 homelessness、helplessness、hopelessness,和一些看上去有点相似但意思不一样的单词,如 ruthless、reckless、relentless,又或者一些叙事维度的单词,如 temporal、spatial,以及一些形容感受的单词,如 traumatic、nostalgic。我举这些例子,是说明我没有记得多少文学作品里的单词,但怎样分析它们的单词我却一直记住!
                              另外,我们也会找一些分析文学作品的书,当时主要是 York Notes 和 Cliff Notes(现在网上的资源多的是)。比如我上面提到的中篇小说 Of Mice and Men,如果单看故事,里面的其中一个男主角四肢发达、头脑简单,喜欢毛茸茸的东西,所以曾经把一头死老鼠放在口袋里,大家会以为小说的名称与这有关。可能是的,但如果你看关于这本小说的 notes,会告诉你这个标题来自 Robert Burns 的一首诗:
                              The best laid schemes o' Mice an' Men
                              Gang aft a-gley
                              简单来说,就是人算不如天算,而小说情节的发展,也确实印证了这一点。


                              IP属地:中国香港29楼2024-05-16 21:12
                              收起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