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吧 关注:785,690贴子:11,989,560

回复:【原创-巨坑】汉末和三国时的官职与爵位

取消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补:这段应该放在太常下属-博士的部分。
另,东汉灵帝光和元年(一七八年),灵帝在洛阳鸿都门设立了一所鸿都(鸿都是汉代的藏书之所之一)门学。这所学校不同于太学,太学教授儒家经典,而鸿都门学则教授辞赋、书法、绘画等。鸿都门学的老师称为鸿都文学,而学生则为鸿都学士。因没有具体资料证明鸿都门学到底属于何官管辖(很可能为灵帝直属,因为这其中出来的子弟多被灵帝封以高官),所以暂时让它和太学一起,并在太常属下。《后汉书·孝灵帝纪》:“始置鸿都门学生。”《后汉书·酷吏列传》:“(阳球)奏罢鸿都文学,曰:‘伏承有诏□中尚方为鸿都文学乐松、江览等三十二人图象立赞,以劝学者。……’”《后汉书·蔡邕传》:“ 光和元年,遂置鸿都门 学,画孔子及七十二弟子像。其诸生皆勑州、郡、三公举用辟召,或出为刺史、太守,入为尚书、侍中,乃有封侯赐爵者,士君子皆耻与为列焉。”


172楼2013-07-07 07:32
回复

    五.太子宫
    太子宫即太子所居住的宫殿。西汉时,太子的宫殿专称太子宫,东汉时则称东宫。东宫如前文所说,在西汉的时候代表长安城东的长乐宫,西宫为长安城西的未央宫。汉朝初建之时,高祖刘邦本住在长乐宫之中。刘邦去世后,汉惠帝刘盈为了表示对母亲吕后的敬意,将长乐宫让给了吕后居住,而自己则居住于未央宫。此后西汉的各代皇帝均居住于未央宫,而太后均居住于长乐宫。前文所说得长秋宫和长信宫都是位于长乐宫之中的宫室。而东汉的太子宫之所以称东宫,却不是因为其方位,而是因为按照易经的“四象”,太子应该位于东方震卦之“少阳”之位,故以东宫指代太子宫。《文选·三月三日曲水诗序(颜延之着)》:“正体毓德于少阳,王宰宣哲于元辅。正体,太子也。丧服传曰:父为长子三年。传曰:何以三年,长子正体于上。周易曰:蛊,君子以振民毓德。少阳,东宫也。”《后汉书卷四十上·班彪列传》:“时东宫初建,诸王国并开,而官属未备,师保多阙。彪上言曰:‘……宜博选名儒有威重明通政事者,以为太子太傅,东宫及诸王国,备置官属。……’”东汉之后,中国历代皆以东宫指代太子或太子宫。在《后汉书》书中,有少数地方的东宫还是指代皇太后的长乐宫,如《后汉书卷六十一》:“明年正月,帝乃朝于东宫,太后由此以安。”


    本楼含有高级字体183楼2013-07-09 19:39
    回复

      一八九年之前,朱儁为城门校尉。《后汉书卷七十一·朱儁列传》:“复拜(朱)儁为光禄大夫,转屯骑,寻拜城门校尉、河南尹。……时董卓执政,以儁宿将,外甚亲纳而心实忌之。”
      一八九年左右,伍琼为城门校尉。同年,伍琼被董卓所杀。《三国志·魏书六·董二袁刘传第六》:“初(一八九年),卓信任尚书周毖,城门校尉伍琼等,用其所举韩馥、刘岱、孔伷、张咨、张邈等出宰州郡。”
      一九零年,董卓征召皇甫嵩进京为城门校尉。《资治通鉴第五十九卷》:“(董)卓征京兆尹盖勋为议郎;时左将军皇甫嵩将兵三万屯扶风,勋密与嵩谋讨卓。会卓亦征嵩为城门校尉,嵩长史梁衍说嵩曰:……”
      一九二年左右,崔烈为城门校尉。同年,崔烈被李傕、郭汜等人所杀。《三国志·魏书六·董二袁刘传第六》:“傕、汜入长安城(一九二年),屯南宫掖门,杀太仆鲁馗、大鸿胪周奂、城门校尉崔烈、越骑校尉王颀。”


      200楼2013-07-13 19:53
      回复

        西园八校尉:
        《三国志·魏书八·二公孙陶四张传第八》:“灵帝末,天下乱,帝以所宠小黄门蹇硕为西园上军校尉,军京都,欲以御四方,徵天下豪杰以为偏裨。太祖及袁绍等皆为校尉,属之。灵帝纪曰:以虎贲中郎将袁绍为中军校尉,屯骑校尉鲍鸿为下军校尉,议郎曹操为典军校尉,赵融、冯芳为助军校尉,夏牟、淳于琼为左右校尉。”《后汉书卷八·孝灵帝纪第八》:“八月,初置西园八校尉。注乐资山阳公载记曰:“小黄门蹇硕为上军校尉,虎贲中郎将袁绍为中军校尉,屯骑校尉鲍鸿为下军校尉,议郎曹操为典军校尉,赵融为助军左校尉,冯芳为助军右校尉,谏议大夫夏牟为左校尉,淳于琼为右校尉:凡八校尉,皆统于蹇硕。”《三国志·魏书一·武帝纪第一》:“(一八八年),徵太祖为典军校尉(西园八校尉之一)。”
        西园八校尉为蹇硕担任的上军校尉,袁绍担任的中军校尉,鲍鸿担任的下军校尉,曹操担任的典军校尉,赵融担任的助军左校尉,冯芳担任的助军右校尉,夏牟担任的左校尉,淳于琼担任的右校尉。这其中,蹇硕是宦官,西园的军队却以蹇硕为首,其余七校尉皆受蹇硕管制;蹇硕甚至有钳制大将军何进的能力。《资治通鉴第五十九卷》:“八月,初置西园八校尉,以小黄门蹇硕为上军校尉,虎贲中郎将袁绍为中军校尉,屯骑校尉鲍鸿为下军校尉,议郎曹操为典军校尉,赵融为助军左校尉,冯芳为助军右校尉,谏议大夫夏牟为左校尉,淳于琼为右校尉;【皆统于蹇硕】。帝自黄巾之起,留心戎事;硕壮健有武略,帝亲任之,【虽大将军亦领属焉】。”
        西园八校尉是汉灵帝在一八八年八月设立,其目的应该是为了分化大将军何进的兵权。为什么要分化大将军何进的兵权?这个要牵扯到灵帝两位皇子刘辩和刘协的立储之争。虽然刘辩是嫡长子,但是却不讨灵帝的喜欢,因为刘辩行为轻佻、不庄重。灵帝心目中的太子是刘协。《资治通鉴第五十九卷》:“帝以辩轻佻无威仪,欲立协,犹豫未决。”灵帝之所以犹豫,是迫于何皇后和大将军何进的压力,刘辩是何皇后的儿子,身为母亲和舅舅,当然会力挺刘辩。何皇后性子毒辣,统领后宫,大将军何进虽然无能,却总掌禁军;这些是灵帝所顾虑的。而当时的宦官多少有些被何进压制,因为他们手上没有兵权。宦官们借机怂恿汉灵帝,另设一支由宦官掌握的军队以制衡大将军何进。灵帝也正有此意,于是就成立了以宦官蹇硕为首的西园八校尉。
        西园八校尉最后却没有实现灵帝成立它们的初衷。一八九年,灵帝病重,他将刘协托付给蹇硕,让蹇硕以西园的军事力量拥立刘协为帝。但是,灵帝高估了蹇硕,蹇硕不仅没有成功立刘协为帝,反而被何进所杀,他手下的西园部队被何进全部吞并,西园八校尉也全部被何进废除。《资治通鉴第五十九卷》:“(灵帝)会疾笃,属(刘)协于蹇硕。硕时在内,欲先诛何进而立协,使人迎进,欲与十事;进即驾往。硕司马潘隐与进早旧,迎前目之。进惊,驰从儳道归营,引兵入屯百郡邸,因称疾不入。戊午,皇子辩即皇帝位,年十四。……庚午,(何)进使黄门令数(蹇)硕,诛之,因悉领其屯兵。”


        本楼含有高级字体206楼2013-07-14 21:57
        收起回复

          5.假、行、兼、领:
          假为在本职外代理其他职务,而非正式的任命。《康熙字典》:“又《楚汉春秋》会稽假守殷通。《注》假谓兼摄也。”兼摄谓本职外同时代理其他职务。同时假也有授予的意思,譬如《三国志·魏书一》:“天子假太祖节钺,录尚书事。”
          行即摄行,暂时行使职权。如献帝禅让皇位给曹丕时,本应由御史大夫奉皇帝玺绶告祭高庙,但因为汉朝御史大夫一职空缺,所以由太常张音行使御史大夫的职权,代为告祭高庙。《三国志·魏书二》:“告祠高庙。使兼御史大夫张音持节奉玺绶禅位。……使使持节行御史大夫事太常音,奉皇帝玺绶,王其永君万国,敬御天威,允执其中,天禄永终,敬之哉?”
          兼的意思很简单,就是兼任,指某官兼任某空缺的官位。《康熙字典》:“《前汉·王莽传》县宰缺者,数年守兼。《注》师古曰:不拜正官,令人守兼也。”
          领有治理和统领的意思,所以多用来指管理郡县和军队。此外还有领、录尚书事,上文已经讲过,领就是录的意思。《康熙字典》:“又《仲尼燕居》言游进曰:敢问礼也者,领恶而全好者欤。《注》领,犹治也。又《韵会》统领也。《前汉·魏相传》总领庶职。又《广韵》录也。《刘公干诗》沈速簿领书。《注》领,录也。”


          214楼2013-07-16 21:50
          回复
            今天开始继续更。。。
            前面朝官部分已经加目录整理在了这个帖子里http://tieba.baidu.com/p/2465067970


            222楼2013-07-28 19:32
            收起回复
              军职篇


              本楼含有高级字体223楼2013-07-28 19:35
              回复

                一.总述东汉军制
                东汉的军队大致可以分为中央军和地方军。中央军即位于京城洛阳的禁军,前文朝官部分已经大致介绍过了。卫尉下属的南北宫卫士令、左右都侯、各宫门司马统领一部分禁军,光禄勋下属的虎贲中郎将、羽林中郎将统领一部分禁军,北军中候监管的五校尉统领一部分禁军,城门校尉下属的各城门校尉统领一部分禁军。此外还有像执金吾手下的二百缇骑、五百持戟,太子宫下属的太子卫率统领的太子宫卫士等,也算是零散的禁军。东汉禁军的规模小于西汉的禁军,这是源于光武帝在大致平定战乱后的大规模裁军。【《历代兵制》(南宋陈傅良所着,老实说,此书之中的错漏之处也不在少数):“光武久在兵间,厌武事,且知天下疲耗,思欲息肩,文书调度,一切务从简寡。由是内省营卫之士,外罢徼候之职。”】而且,东汉中央军的制度较西汉中央军的制度也多有不同,这在上文的各处已经分别叙述过了。
                地方军则分布于全国各地,边境的郡国置都尉或属国都尉统领境内的军队,其余郡国境内的军队则由太守统领。其实,东汉刚建立的时候,全国所有郡国都置都尉统领境内的军队。建武六年(三十年)和建武七年,光武帝大致平定战乱后,开始大规模地裁撤地方和中央的军队,他让大部分内地郡国的军士回复平民的身份,以削减军事干支和恢复国内的资源生产力。只在位于国家边境的郡国仍保留都尉或属国都尉一职,用以统领边境的军队,关于属国或属国都尉会在后文详解。【《后汉书·百官志五》:“中兴建武六年,省诸郡都尉,并职太守,无都试之役。省关都尉,唯边郡往往置都尉及属国都尉,稍有分县,治民比郡。”《后汉书·光武帝纪下》:“是岁(建武六年),初罢郡国都尉官。始遣列侯就国。匈奴遣使来献,使中郎将报命。……(建武七年)三月丁酉,诏曰:‘今国有众军,并多精勇,宜且罢轻车(驾战车之兵士)、骑士(骑兵)、材官(善于山地作战的兵士)、楼船士(水军)及军假吏(军吏),令还复民伍。’”】此后的东汉也延续了光武帝时的制度,所以东汉内地的常备军的规模较西汉大有缩减。地方上有叛乱的时候,会暂时设置都尉一职,叛乱平息后则省。【《古今注》:“六年八月,省都尉官。”应劭曰:“每有剧贼,郡临时置都尉,事讫罢之。”】汉安帝时,因为内迁在凉州、三辅一带的羌人屡屡叛乱,所以又设置了右扶风都尉和京兆虎牙都尉。裁撤地方上的常备军应该说是有利也有弊,有利之处在于削减了军费开支,减少了百姓的负担,并加强了地方上的生产力。其不利之处是降低了地方军队的战斗力,难以及时地处理地方上发生的叛乱,并给私兵制的形成提供了便利条件,这些弊端在汉末黄巾之乱后尤为明显。由于重点在介绍官制,所以本文不做太多此类方面的叙述。


                本楼含有高级字体225楼2013-07-28 19:37
                收起回复

                  军之下有部,部由校尉所统领,校尉的官秩为比两千石(包括司隶校尉、城门校尉、北军五校尉、西园八校尉之类的特殊朝官),部的人数大多为数千人不等。部之下有曲,曲由军侯所统领,军侯官秩比六百石,曲的人数不详。曲之下有屯,屯由屯长所统领,屯长官秩比二百石。【《商君书·境内》(又称《商子》,据说为战国时的着名法家商鞅所着):“五(十)人一屯长,百人一将。”】上文五后面应该脱“十”字,同时代的《管子》中说到:“十家为什,五家为伍,什伍皆有长焉。”可见五人制的单位为伍,而非屯,况且一“五人”屯长怎会和“百人一将”相提并论,所以应该是五十人为一屯。汉朝屯的规模我不确定是否为五十人。按《中华军事职官大典》(现代解放军出版社出版的一本工具书),屯之下还有队,队的长官为队率,官秩比一百石。【《史记·张丞相列传》:“申屠丞相嘉者,梁人,以材官蹶张从高帝击项籍,迁为队率。”】按《尉缭子》,五人伍,十人什以上,还有五十人队“属”和百人队“间”。汉朝大多承秦制,或许队率带领的是五十人队,而屯长带领百人队?关于部、曲、屯、队的规模,暂时我还没有找到详细的史料加以考证。网上有人说:【汉代的兵制是以二与五的倍数为计算。最基础的单位为伍,即每五个人有一个伍长;两个伍为什,每十个人有一个什长;五什为队,每五十个人有一个队率;两个队为一屯,每一百人有一个屯长;两个屯为一个曲,每两百人有一个军侯;两个曲成一部,每四百人有一个军司马。通常每五个部为一个营,即为一独立的作战单位,通常统军者乃将军或是校尉。】我认为这纯粹是属于自己脑补了,倘若汉朝有如此明确的编制,为何一干史书中都查证不到呢?当然也不排除我才疏学浅的可能,如果其他人有详细的史料补充,希望不吝赐教。
                  伍长和什长是前秦就已经存在的军职。【《周礼·夏官司马第四》:“五人伍,伍皆有长。”《墨子·备城门》:“城上十人一什长,属一吏士,一帛尉。”《尉缭子·伍制令第十四》:“军中之制,五人为伍,伍相保也;十人为什,什相保也;五十人为属,属相保也;百人为间,闾相保也。”】也就是说军中最底层的编制为伍,五人为一伍,长官为伍长。伍之上还有什,十人为一什,长官为什长。汉朝也存在这两个军职。《汉官旧仪》:“五人为伍,伍长一人。十人为什,什长一人。百人为卒,卒史一人。五百人为旅,旅帅(旅的统帅,并非指特定的军职,下同)一人。二千五百人为师,师帅一人。万二千五百人为军,军将一人。以上卿为将军。”《通典·兵二》载曹操的《步战令》:“伍中有不进者,伍长杀之;伍长有不进者,什长杀之;什长有不进者,都伯杀之。督战部曲将,拔刃在后察,违令不进者,斩之。”
                  三国时期的军制不同于东汉。就以曹魏为例,上文所引的步战令中提到,伍长、什长之上有都伯。另外,都伯之上有百人将。【《裴注三国志·魏书九》:“魏书曰:纯所督虎豹骑,皆天下骁锐,或从百人将补之,太祖难其帅。”】可见,曹魏的底层军队编制为五人伍长,十人什长,五十人都伯,百人百人将。详细的放在以后三国篇再叙述。


                  229楼2013-07-28 20:39
                  回复

                    骠骑将军:
                    《太平御览》引《汉书》:“武帝以霍去病为嫖姚(票姚)校尉,征匈奴,累有功,宠冠群臣,置骠骑将军,秩与大将军同。”《汉书卷五十五·霍去病传》:“(霍去病)善骑射,再从大将军(卫青)。大将军受诏,予壮士,为票姚校尉。”(颜)师古(注)曰:“票音频妙反。姚音羊召反。票姚,劲疾之貌也。荀悦汉纪作票鹞字。去病后为票骑将军,尚取票姚之字耳。今读者音飘遥,则不当其义也。”
                    骠骑将军的前身为霍去病的票姚(《史记》中为剽姚,剽更贴近词意,或为票、剽互通,或为《汉书》传抄之误,但读音应该相同?)校尉。票姚音piǎoyǎo。按颜师古注票音频(p)妙(iao)反(第三声),姚音羊(y)召(ao)反(第三声),古代的字典都是用这种方式解释读音的。颜师古认为,霍去病从票姚校尉升为票骑将军后,其“票骑”仍取的是“票(剽)姚”的字义,即迅捷有力(劲疾之貌),因此“票”的读音应该还是“piǎo”。《汉书·百官公卿表》中并没有列票骑将军,而西汉应该也只有霍去病一名票骑将军。《后汉书·百官上》中都称“骠骑将军”而非“票骑将军”,可见骠骑将军在东汉才被列入常规军职,但是说其为西汉的杂号将军又有些不妥,毕竟西汉没有杂号将军这一称谓。骠骑将军的骠骑现在公认的读音应该念piàojì,骠音piào是现代的读音,骑音jì是古代的读音。如果全按古代的读音,应该念piǎojì将军。其实这些都是小节,字音和制度一样,没有一成不变的道理,不必过于拘泥古制,用今人的习惯和规范也未尝不可。
                    前文已经多少交代过,骠骑将军是东汉的第二高常规军职,位于大将军和三公之下,车骑将军之上,官秩在一万石和中两千石之间。【《太平御览》引《东观汉记》:“其将军不常置,比公者又有骠骑将军。建武二十年复置骠骑将军,位次公,有长史一人。”《汉官仪》:“汉兴,置骠骑将军,位次丞相。”】骠骑将军在东汉、三国、晋朝、南北朝、隋朝都是常规军职,地位和东汉时大致相仿。唐宋以后,各朝代的骠骑将军或置或省,皆非常规军职。
                    这里说明一点,死后追赠的将军号就不列了,以后各将军篇也同理。
                    一八八年,灵帝以董重为骠骑将军。一八九年,董重被何进所逼,于狱中自杀。《资治通鉴第五十九卷》:“(一八八年九月)以卫尉条侯董重为票骑将军。重,永乐太后兄子也。”
                    一九二年九月,献帝(李傕、郭汜)以张济为骠骑将军。《资治通鉴第五十九卷》:“九月,以李傕为车骑将军、领司隶校尉、假节;郭汜为后将军,樊稠为右将军,张济为骠骑将军,皆封侯。”
                    一九四年秋,朱儁为骠骑将军。一九五年,朱儁被李傕、郭汜扣留作为人质,不久后病发身亡。《后汉书卷七十一·朱儁列传》:“初平四年(一九三年),代周忠为太尉,录尚书事。明年秋,以日食免,复行骠骑将军事,持节镇关东。”
                    一九五年,朱儁死后,张济复为骠骑将军。《裴注三国志·魏书六》:“英雄记曰:傕,北地人。汜,张掖人,一名多。(张)济为骠骑将军、平阳侯,屯弘农。”《三国志·魏书八》:“张绣,武威祖厉人,骠骑将军(张)济族子也。”《后汉书卷七十二·董卓列传》:“(一九五年)张济自陕来和解二人,仍欲迁帝权幸弘农。帝亦思旧京,因遣使敦请傕求东归,十反乃许。车驾即日发迈。李傕出屯曹阳。以张济为骠骑将军,复还屯陕。迁郭汜车骑将军,杨定后将军,杨奉兴义将军。”
                    二一九年,曹操表孙权为骠骑将军。之后,直到二二二年,孙权被封吴王、大将军之前,一直为骠骑将军,此前为车骑将军(二零九年,刘备上表请封孙权为车骑将军)。《三国志·吴书二》:“曹公表权为骠骑将军,假节领荆州牧,封南昌侯。”


                    本楼含有高级字体240楼2013-07-31 21:45
                    收起回复
                      这一段补在前文大将军部分。
                      大将军的官署属员有长史一人,司马一人,官秩皆为一千石。【《后汉书·百官志一》:“长史、司马皆一人,千石。《东观书》曰:‘窦宪作大将军,置长史、司马员吏官属,位次太傅。’”】此司马不同于上文提到过的军司马。军司马、军假司马是将军或校尉的副官,官秩比一千石。如独自率领一支别部的司马,则称为别部司马。别部司马手下的士兵人数不等,其大多为权宜所置。【《后汉书·百官志一》:“大将军营五部,部校尉一人,比二千石;军司马一人,比千石。……其(将军)不置校尉部,但军司马一人。又有军假司马、假候,皆为副贰。其别营领属为别部司马,其兵多少各随时宜。”】大将军其余的官署属员还有从事中郎两人,官秩六百石,负责参谋的工作;其余掾属(仓曹掾、属,兵曹掾、属之类,掾属的含义见上文丞相官署属员)二十九人,令史(掾属之下的低级办事官吏)和御属(负责抄写和记录文书的官吏,如主簿之类)三十一人;官骑(属将军府的骑兵,充仪仗队之用)三十人,鼓吹(仪仗队中吹奏乐器之人)二十人,舍人(闲职,类似门客)十人。【《后汉书·百官志一》:“从事中郎二人,六百石。本注曰:职参谋议。《东观书》曰:‘大将军出征,置中护军一人。’掾属二十九人。案本传,东平王作骠骑,掾史四十人。令史及御属三十一人。本注曰:此皆府员职也。又赐官骑三十人,及鼓吹。应劭《汉官仪》曰:‘鼓吹二十人,非常员。舍人十人。’”】其余各将军的府署类似大将军的府署,汉末将军众多,且大多有名无实,所以其府署也多不按常制。下文只详细介绍车骑将军孙权的府署和左将军刘备的府署,其余则参照大将军部分。


                      244楼2013-08-02 21:51
                      回复

                        孙权为车骑将军时的府署属员(各官吏的官秩和职权均可参照上文曹操的丞相官署,如无特殊情况,则不再赘述):
                        1.军师:二零九年左右,张昭为车骑将军孙权的军师,此前张昭为孙权讨虏将军府的长史。张昭这个军师总领孙权将军府中的事务,为孙权处理政务,可谓权力极重,位于孙权将军府的众官吏之首。《三国志·吴书七》:“策临亡,以弟权讬(张)昭,昭率群僚立而辅之。……昭复为权长史,授任如前。吴书曰:是时天下分裂,擅命者众。孙策莅事日浅,恩泽未洽,一旦倾陨,士民狼狈,颇有同异。及昭辅权,绥抚百姓,诸侯宾旅寄寓之士,得用自安。权每出征,留昭镇守,领幕府事。……后刘备表权行车骑将军,昭为军师。”
                        2.长史:诸葛瑾可能在孙权任车骑将军时为将军府长史,或在孙权任讨虏将军时为将军府长史。《三国志·吴书七》:“值孙策卒,孙权姊婿曲阿弘咨见而异之,荐之於权,与鲁肃等并见宾待,后为权长史,转中司马。建安二十年,权遣瑾使蜀通好刘备,与其弟亮俱公会相见,退无私面。”全琮父全柔、孙邵也担任过车骑将军府的长史,具体时间不明,也不知和诸葛瑾孰先孰后。《裴注三国志·吴书二》:“吴录曰:(孙)邵字长绪,北海人,长八尺。为孔融功曹,融称曰‘廊庙才也’。从刘繇於江东。及权统事,数陈便宜,以为应纳贡聘,权即从之。拜庐江太守,迁车骑长史。黄武初为丞相,威远将军,封阳羡侯。”《三国志·吴书十五》:“全琮父柔,汉灵帝时举孝廉,补尚书郎右丞,董卓之乱,弃官归,州辟别驾从事,诏书就拜会稽东部都尉。孙策到吴,柔举兵先附,策表柔为丹杨都尉。孙权为车骑将军,以柔为长史,徙桂阳太守。”
                        3.中司马、右司马:或为中军、右军司马,别部司马的变种,为领兵的将领。诸葛瑾曾为车骑将军孙权的中司马。《三国志集解》:“(诸葛瑾)后为权长史,转中司马。【◎胡三省曰:时权署置诸将,有别部司马,则中司马者盖中军司马也。瑾自长史转中司马,位任盖不轻矣。◎(卢)弼按:○《孙权传》:建安十四年,刘备表权行车骑将军。○瑾盖为车骑将军之中司马也。】”吴国后期权臣滕胤的伯父滕耽曾为车骑将军孙权的右(军)司马。《三国志·吴书十九》:“滕胤字承嗣,北海剧人也。伯父耽,父胄,与刘繇州里通家,以世扰乱,渡江依繇。孙权为车骑将军,拜耽右司马,以宽厚称,早卒,无嗣。”
                        4.从事中郎:职务类似参军,为将军的参谋,官秩六百石。严畯曾为车骑将军孙权的从事中郎。《三国志·吴书八》:“张昭进之(严畯)於孙权,权以为骑都尉、从事中郎。及横江将军鲁肃卒,权以畯代肃,督兵万人,镇据陆口。”
                        5.主簿:张敦、吾粲曾为孙权车骑将军府的主簿。《裴注三国志·吴书七》:“吴录曰:(张)敦字叔方,(卜)静字玄风,并吴郡人。敦德量渊懿,清虚淡泊,又善文辞。孙权为车骑将军,辟西曹掾,转主簿,出补海昬令,甚有惠化,年三十二卒。”《三国志·吴书十二》:“吾粲字孔休,吴郡乌程人也。……孙权为车骑将军,召为主簿,出为山阴令,还为参军校尉。”
                        6.东、西曹掾属:冯熙、步骘曾为孙权车骑将军府的东曹掾。《裴注三国志·吴书二》:“吴书曰:权遣立信都尉冯熙聘于蜀,吊备丧也。熙字子柔,颍川人,冯异之后也。权之为车骑,熙历东曹掾,使蜀还,为中大夫。”《三国志·吴书七》:“孙权为讨虏将军,召(步)骘为主记,除海盐长,还辟车骑将军东曹掾。”张敦曾为孙权车骑将军府的西曹掾,见上面引文。
                        7.书部(令史):大概是掌机要文书之类,类似曹魏的秘书令、中书令。胡综曾任此职。《三国志·魏书十七》:“权为车骑将军,都京,召(胡)综还,为书部,与是仪、徐详俱典军国密事。”
                        其余府署无人可考,所以没有列出,但并不等于孙权没有设置。大致可参见上文大将军部分。


                        本楼含有高级字体245楼2013-08-02 21:52
                        收起回复

                          后将军:
                          一八九年四月,少帝以后将军袁隗为太傅。袁隗是袁绍、袁术的叔父。《后汉书卷八·孝灵帝纪第八》:“(四月)丙辰,(灵)帝崩于南宫嘉德殿,年三十四。戊午,皇子辩即皇帝位,年十七。尊皇后曰皇太后,太后临朝。大赦天下,改元为光熹。封皇弟协为渤海王。后将军袁隗为太傅,与大将军何进参录尚书事。”
                          一八九年,董卓入洛阳后(八月),废汉少帝之前(九月),以袁术为后将军。之后不久,袁术因畏惧董卓而出逃南阳郡。《三国志·魏书六·董二袁刘传第六》:“董卓之将废帝(一八九年),以(袁)术为后将军;术亦畏卓之祸,出奔南阳。”
                          一九二年九月,李傕、郭汜攻入长安后,郭汜自任后将军。《三国志·魏书六·董二袁刘传第六》:“(一九二年),(李)傕为车骑将军、池阳侯,领司隶校尉、假节。(郭)汜为后将军、美阳侯。”《后汉书卷九·孝献帝纪第九》:“九月,李傕自为车骑将军,郭汜后将军,樊稠右将军,张济镇东将军。济出屯弘农。”
                          一九五年七月,献帝从长安东归洛阳,后将军郭汜自任车骑将军,而杨定为后将军。《后汉书卷九·孝献帝纪第九》:“(兴平二年,一九五年)秋七月甲子,车驾东归。郭汜自为车骑将军,杨定为后将军,杨奉为兴义将军,董承为安集将军,并侍送乘舆。”
                          另,黄忠的后将军为汉中王刘备的后将军,非汉朝的后将军。


                          254楼2013-08-08 20:58
                          回复

                            右将军:
                            一九二年,李傕、郭汜等人掌权后,以樊稠为右将军。《三国志·魏书六·董二袁刘传第六》:“(一九二年),(李)傕为车骑将军、池阳侯,领司隶校尉、假节。(郭)汜为后将军、美阳侯。(樊)稠为右将军、万年侯。”
                            一九五年,献帝(李傕、郭汜等)拜袁绍为右将军。《后汉书卷七十四上·袁绍刘表列传》:“兴平二年,拜(袁)绍右将军。”袁绍此前自号车骑将军,这车骑将军比后将军只大不小,也不知袁绍是否接受了朝廷的任命。
                            另,徐晃的右将军为魏国(汉朝诸侯王国)的右将军。《三国志·魏书十七·张乐于张徐传第十七》:“文帝即王位,以(徐)晃为右将军,进封逯乡侯。”张飞的右将军为汉中王刘备的右将军。《三国志·蜀书六·关张马黄赵传第六》:“先主为汉中王(二一九年),拜飞为右将军、假节。”


                            256楼2013-08-08 21:30
                            回复
                              这个补在上文左将军部分
                              刘备为左将军时的府署属员:
                              1.长史:二一四年,刘备平蜀之后,以许靖为左将军府长史。《三国志·蜀书八·许麋孙简伊秦传第八》:“(建安)十九年,先主克蜀,以(许)靖为左将军长史。”
                              2.军司马:二一九年左右,庞羲为左将军刘备的别部司马。《三国志·蜀书二·先主传》:“秋,群下上先主为汉中王,表於汉帝曰:‘平西将军都亭侯臣马超、左将军(领)长史镇军将军臣许靖、营司马臣庞羲、议曹从事中郎军议中郎将臣射援、军师将军臣诸葛亮、荡寇将军汉寿亭侯臣关羽、……’”许靖、庞羲、射援在灵帝时就已为官,而且他们在刘备入蜀之前,都是刘璋手下的重臣,德高望重,故论资排辈,在上表中排到了诸葛亮和关羽之前,并不是因为他们的官职高于诸葛亮和关羽。
                              二一一年,赵云为左将军刘备的留营司马,刘备让赵云留守荆州,代为主持左将军府的军事。《裴注三国志·蜀书六·关张马黄赵传第六》:“先主入益州(二一一年),云领留营司马。此时先主孙夫人以权妹骄豪,多将吴吏兵,纵横不法。先主以云严重,必能整齐,特任掌内事。权闻备西征,大遣舟船迎妹,而夫人内欲将后主还吴,云与张飞勒兵截江,乃得后主还。”
                              3.从事中郎:二零零年到二一四年之间,糜竺为左将军刘备的从事中郎。《三国志·蜀书八·许麋孙简伊秦传第八》:“先主将适荆州(二零零年),遣(糜)竺先与刘表相闻,以竺为左将军从事中郎。益州既平,拜为安汉将军,班在军师将军之右。”
                              二零零年到二一四年之间,孙乾为左将军刘备的从事中郎。《三国志·蜀书八·许麋孙简伊秦传第八》:“先主定益州(二一四年),(孙)乾自从事中郎为秉忠将军,见礼次麋竺,与简雍同等。顷之,卒。”《三国志·蜀书二·先主传》:“曹公既破绍,自南击先主。先主遣麋竺、孙乾与刘表相闻,表自郊迎,以上宾礼待之,益其兵,使屯新野。”
                              二零一年到二一四年之间,简雍也曾和糜竺、孙乾一起,为刘备的从事中郎。《三国志·蜀书八·许麋孙简伊秦传第八》:“简雍字宪和,涿郡人也。少与先主有旧,随从周旋。先主至荆州(二零一年),雍与麋竺、孙乾同为从事中郎,常为谈客,往来使命。先主入益州,刘璋见雍,甚爱之。后先主围成都,遣雍往说璋,璋遂与雍同舆而载,出城归命。先主拜雍为昭德将军。”
                              二一四年,刘备以伊籍为从事中郎。《三国志·蜀书八·许麋孙简伊秦传第八》:“伊籍字机伯,山阳人。少依邑人镇南将军刘表。先主之在荆州,籍常往来自讬。表卒,遂随先主南渡江,从入益州。益州既定,以籍为左将军从事中郎,见待亚於简雍、孙乾等。”
                              二一九年左右,射援为左将军刘备的从事中郎。《三国志·蜀书二·先主传》:“秋,群下上先主为汉中王,表於汉帝曰:‘平西将军都亭侯臣马超、左将军(领)长史镇军将军臣许靖、营司马臣庞羲、议曹\从事中郎\军议中郎将臣射援、军师将军臣诸葛亮、荡寇将军汉寿亭侯臣关羽、……’”
                              4.西曹掾:二一四年,刘备以刘巴为左将军府西曹掾。《三国志·蜀书九·董刘马陈董吕传第九》:“俄而先主定益州,(刘)巴辞谢罪负,先主不责。而诸葛孔明数称荐之,先主辟为左将军西曹掾。”
                              5.兵曹掾:建安中年(二一一年到二一九年之间),杨仪为刘备左将军府的兵曹掾。《三国志·蜀书十·刘彭廖李刘魏杨传第十》:“杨仪字威公,襄阳人也。建安中,为荆州刺史傅群主簿,背群而诣襄阳太守关羽。羽命为功曹,遣奉使西诣先主。先主与语论军国计策,政治得失,大悦之,因辟为左将军兵曹掾。及先主为汉中王,拔仪为尚书。”
                              马良曾为刘备左将军府的掾史,不知具体何曹。《三国志·蜀书九·董刘马陈董吕传第九》:“先主辟(马)良为左将军掾。”马勋曾为刘备左将军府的属吏,不知具体何曹。《三国志·蜀书十五·邓张宗杨传第十五》:“(马)盛衡名勋,(马)承伯名齐,皆巴西阆中人也。勋,刘璋时为州书佐,先主定蜀,辟为左将军属,后转州别驾从事,卒。”
                              此外,诸葛亮曾以军师将军的身份为刘备处理左将军府的事务。其余无人可考的左将军府署并未列出,并不是刘备没有设置这些职位。


                              本楼含有高级字体260楼2013-08-13 22:19
                              收起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