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音菩萨吧 关注:1,005,405贴子:2,652,504
  • 0回复贴,共1

过去给它一块饼吃,今生被供养三年丨人生所遭所遇,不出因果

取消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宣化上人
今天讲香灯和尚。什么是香灯?管理香和灯的;包括烧的香和佛前点的灯。香灯和尚在道场里管理佛殿清洁,到时上香。看灯没有油,他添一点油;如果灯熄了,他把它点上。
这位香灯和尚是清代安徽安庆人,住于迎江寺,专修净土法门,一心念“南无阿弥陀佛、南无阿弥陀佛……”,心不旁骛、意不颠倒,想要得到念佛三昧。闭着眼睛念佛,不攀缘,不求人布施,也不讲话。
当地的县官来庙上烧香拜佛,香灯和尚念佛不辍,没有招待他;县官大怒,说他是个懒和尚,令随从打了他三十大板。回府后反省,自知打骂、欺压三宝在佛法错因果;为忏悔故,特建精舍,请香灯和尚为住持。住持就是方丈,方丈就是住持;不是分开说大庙叫方丈,小庙叫住持。住持即住持佛法者。
香灯和尚被县官打怕了,恐怕住到精舍会挨更多的打,不敢接受邀请。
庙上的方丈和尚是位开悟得道的人,知前因后果,叫他接受县令的邀请,去精舍做住持。方丈对香灯和尚说:“你在数十年前,修行时有一条狗走来你的寮房,和你摇头摆尾好像要东西吃。你觉得这条狗无缘无故到你房来犯了规矩,你踢了它一脚;故今生还报,被他打了三十大板。后来你又给它一块饼吃,他为了感激你,现在给你建精舍,想供养你。你今年已七十岁,再过三年你将要往生极乐世界。在这三年期间,你可以接受他的供养。”
于是香灯和尚接受县令的供养,安身办道,专心念佛,求生净土。
由此公案观之,我们所有的佛教徒,一生所遭所遇,无非都是前因后果。我们若不错因果,则不会有意外、不如意的事情。因此身为佛教徒,特别要战战兢兢、如临深渊、如履薄冰、慎言慎行!
赞曰:
职司香灯 专心念佛不求外缘 口诵弥陀县令怒打 痛忘死活忏悔供养 三年报德
“职司香灯”:香灯和尚的责任是管香管灯。
“专心念佛”:专心念佛诵经。
“不求外缘”:不向外求缘,不攀缘。
“口诵弥陀”:口念“南无阿弥陀佛”。
“县令怒打”:他专心念佛,县令到庙上来烧香拜佛,他不理不睬;县令大怒,打了他三十大板。
“痛忘死活”:他把死活都不管了,仍然口诵“南无阿弥陀佛”!
“忏悔供养”:县令忏悔,供养他。
“三年报德”:三年报他一块饼的恩德!这条狗因为有机会到庙上听经闻法种善根,所以今生做县令。香灯和尚过去踢它一脚,今生被打三十大板;过去因为给它一块饼吃,今生被供养三年。这是知恩报德的行为,一切都是前因后果。
又说偈曰:
善恶夹杂果报殊 功过参半苦乐途信愿念佛修三昧 礼让克己积万德躬行实践施慈济 净口守身志那谟方丈指破循环理 逆来顺受度娑婆
“善恶夹杂果报殊”:我们做人有一点善、有一点恶,故果报有一点好、有一点不好。
“功过参半苦乐途”:他有功,又有过,故在苦乐两个道路上。
“信愿念佛修三昧”:信愿念佛,修念佛三昧。
“礼让克己积万德”:无论对人对物,要礼貌谦让,克己待人,不可随便打骂,这是积功累德的地方。
“躬行实践施慈济”:要躬行实践,实实在在去做;对人要慈悲,要帮助人。
“净口守身志那谟”:不犯口业四恶:绮语、妄言、恶口、两舌。身不犯杀盗淫三业。没有口业即净口,没有身业即守身,志在念“南无阿弥陀佛”。
“方丈指破循环理”:老方丈给他指破循环的道理。
“逆来顺受度娑婆”:学佛的人要逆来顺受才能教化人。有的人有特别难度的性情,度人的人要忍受。


IP属地:江苏来自Android客户端1楼2025-04-19 08:36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