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志吧 关注:99,367贴子:643,920
  • 1回复贴,共1

三国志现代文/魏书·武帝纪

取消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曹操是沛国谯人,姓曹,名操,字孟德,为汉相国曹参之后。桓帝时期,曹腾任中常侍大长秋,被封费亭侯,曹腾养子曹嵩继承其位,曹嵩官至太尉,但他的亲生父母及出身情况不明,曹嵩生下了曹操曹操年少时机敏警觉,有谋略权术,然而他喜欢行侠仗义,行为放荡不羁,不从事正当的职业,所以当时的人并不认为他有什么奇特之处;只有梁国人桥玄、南阳人何颙认为他与众不同。桥玄对曹操说:“天下将要大乱,不是具有非凡才能的人就无法拯救,能够安定天下的人,大概就是你了!”曹操二十岁的时候曹操被推举为孝廉,担任郎官,后被任命为洛阳北部尉,又升迁为顿丘县令,之后被征召授予议郎之职。
光和末年,黄巾军起义爆发,曹操被任命为骑都尉,前往讨伐颍川的黄巾军。因平叛有功,升迁为济南国相。济南国下属有十多个县,各县的长官大多阿谀依附权贵外戚,贪污受贿,声名狼藉。于是曹操上奏朝廷,罢免了其中八个县官的职务,还禁止并废除了不合礼制的祭祀活动。为非作歹的人纷纷逃窜,济南国境内社会秩序井然。过了很久,曹操被征召返回朝廷担任东郡太守,但他没有赴任,声称自己有病,回到了家乡。
不久后,冀州刺史王芬、南阳人许攸、沛国人周旌等人联合各地豪杰,图谋废掉汉灵帝,改立合肥侯为帝。他们把这个计划告知曹操,曹操拒绝参与。后来王芬等人的图谋失败了。
金城人边章、韩遂杀死了当地的刺史和郡守,起兵叛乱,他们聚集了十多万人马,使得天下动荡不安。朝廷征召曹操担任典军校尉。恰逢汉灵帝驾崩,太子刘辩即位,何太后临朝听政。大将军何进与袁绍商议诛杀宦官,何太后不同意。何进于是征召董卓进京,想以此胁迫何太后,结果董卓还没到,何进就被宦官杀害了。董卓到达京城后,把少帝刘辩废为弘农王,改立刘协为献帝,京城陷入一片大乱。董卓上表举荐曹操为骁骑校尉,想和他一同商议政事。曹操于是改名换姓,从小路向东逃走。出了虎牢关,路过中牟县时,曹操引起亭长的怀疑,被抓起来送到了县里。县里有人暗中认出了他,替他说情,他才得以释放。不久,董卓杀害了何太后和弘农王。曹操到了陈留郡,散尽家财,招募义兵,准备讨伐董卓。冬季十二月,曹操在己吾县起兵,这一年是中平六年。
初平元年春季正月,后将军诸侯起兵,推选盟主袁术、冀州牧韩馥、豫州刺史孔伷、兖州刺史刘岱、河内太守王匡、勃海太守袁绍、陈留太守张邈、东郡太守桥瑁、山阳太守袁遗、济北相鲍信同时起兵,各路兵马各有数万人。他们共同推举袁绍为盟主,曹操代理奋武将军一职。汉献帝初平元年二月,董卓听闻各地起兵的消息后,便将天子(汉献帝)迁徙到长安并定都于此。董卓自己则留驻洛阳,接着纵火烧毁了洛阳的宫殿。此时,袁绍驻军河内,张邈、刘岱、桥瑁、袁遗驻扎在酸枣,袁术屯兵南阳,孔伷驻军颍川,韩馥在邺城。由于董卓兵力强大,袁绍等人都不敢率先进军。曹操说:“我们发动义兵来诛杀暴乱之人,如今各路大军已经会合,各位还有什么可迟疑的呢?倘若董卓得知崤山以东的义兵起兵,他凭借朝廷的威望,占据古代东、西二周所在地的险要地势,向东出兵以控制天下,即便他行事无道,也足以成为大患。现在他焚烧宫殿,挟持天子迁都,天下震动,百姓不知归依何处,这正是上天要让他灭亡的时机。只需一战就可以平定天下,这个机会不能错过。”于是曹操率领军队向西进发,准备占据成皋。张邈派遣将领卫兹分兵跟随曹操一同进军。曹操的军队行进到荥阳的汴水时,遭遇董卓的将领徐荣,与之交战,结果失利,士兵死伤众多。曹操被流箭射中,所骑的马也受了伤,他的堂弟曹洪把自己的马让给曹操,曹操才得以趁夜逃脱。徐荣见曹操所率领的兵力不多,却能奋战一整天,认为酸枣不容易攻打,也就率领军队返回了。曹操回到酸枣后,发现各路军队加起来有十多万人,但他们每天只是摆酒设宴,不考虑进军攻打董卓的事宜。


IP属地:内蒙古来自Android客户端1楼2025-04-15 17:32回复
    番茄能说到言语违规了😂以后会无偿在贴吧进行ai翻译现代文有错希望能指出


    IP属地:内蒙古来自Android客户端2楼2025-04-15 17:33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