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质吧 关注:53,598贴子:764,639
  • 0回复贴,共1

锆石U-Pb测年中,7/6(²⁰⁷Pb/²⁰⁶Pb)年龄为0

取消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锆石U-Pb测年中,若6/8(²⁰⁶Pb/²³⁸U)和7/5(²⁰⁷Pb/²³⁵U)年龄存在,但7/6(²⁰⁷Pb/²⁰⁶Pb)年龄为0,可能由以下原因导致:
1. 样本过于年轻
机理:²⁰⁷Pb(由²³⁵U衰变)的生成速率远低于²⁰⁶Pb(由²³⁸U衰变)。对于极年轻的锆石(如<10 Ma),²³⁵U衰变产生的²⁰⁷Pb可能极少,导致²⁰⁷Pb/²⁰⁶Pb比值接近零,计算出的年龄趋近于零。
验证:检查6/8和7/5年龄是否一致且符合年轻样本特征(如火山岩锆石)。
2. 普通铅校正不当
问题:未正确扣除普通铅(非放射成因铅)会导致比值异常。若普通铅含量高且校正失误(如使用错误初始铅同位素组成),可能使²⁰⁷Pb/²⁰⁶Pb比值显著偏离真实值。
解决:检查数据是否应用了合适的普通铅校正方法(如Stacey-Kramers模型或实测空白铅)。
3. 仪器误差或数据质量
可能性:²⁰⁷Pb信号强度过低(接近检测限)时,测量误差可能被放大,导致比值异常。
验证:查看分析报告中²⁰⁷Pb的计数统计误差(如1σ误差范围),确认数据可靠性。
4. 热事件导致铅丢失
开放系统行为:若锆石经历后期热扰动(如变质作用),不同同位素系统可能部分重置。铅丢失可能优先影响某条衰变链(如²³⁵U→²⁰⁷Pb),导致7/5年龄与6/8年龄不一致,而7/6比值异常。
判断依据:检查年龄是否在谐和图上偏离一致线,或是否存在多阶段热历史。
5. 软件计算或公式误用
技术问题:数据处理时若未正确选择年龄计算公式(如对年轻样品误用²⁰⁷Pb/²⁰⁶Pb法),或软件参数设置错误(如未启用低比值模式),可能输出不合理结果。
建议:核对计算流程,确保使用适合年轻样品的²³⁸U-²⁰⁶Pb或²³⁵U-²⁰⁷Pb年龄。
总结与建议
优先验证数据质量:确认²⁰⁷Pb信号强度、误差范围及普通铅校正方法。
结合地质背景:若样本为新生代火山岩,年轻年龄合理;若为古老锆石,需排查铅丢失或分析问题。
交叉验证:通过LA-ICP-MS与SIMS结果对比,或结合其他定年方法(如(U-Th)/He)辅助解释。


IP属地:北京1楼2025-04-15 09:20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