续义传
内容介绍:《续义传》为当代作家灭雷金仙所著,作为《荡寇志》第一百三十七回以后的续书,讲述梁山覆灭后以僧继忠为首的一伙于梁山泊重新啸聚,反抗朝廷,向雷将/散仙复仇,以及其后梁山被金军征讨,残存头领各奔前程的故事。 小说首先讲述梁山泊覆灭,宋江等36人被处决后,宋江托梦请僧继忠继承其志。 其时梁山虽已被毁,但却有小股强人(以顾法为首)在梁山青龙峰重新啸聚,而梁山残部(以李全为首)亦在定州百花山啸聚。 这两股力量各自发展,其中青龙峰招纳了多名豪杰(包括僧继忠),而百花山则招纳了幕阜山(以阮武为首)的强人和贤士李君一。 其后由于云龙征讨百花山,僧继忠率军支持并击败官军,遂促成两股力量合流,齐聚青龙峰,并重建梁山泊。 此后梁山泊击败薛广基和贺太平的征讨,收伏马陵山强人(以殿清让为首),攻破唐家寨,实力益形壮大。雷将方面,由于云天彪战金兵败被贬官,日渐颓唐,其后更在定州被捕下狱; 而张叔夜则悔悟荡平梁山为不义之战,到太庙忏悔并与宋江阴魂和解,此二人已丧失雷将领袖资格。 惟有陈希真一枝独秀,不仅官军亨通,迈向权力高峰,更进而胁迫赵佶(宋徽宗),夺取军权,并联合正一村、召家村和各地官军,对梁山泊虎视眈眈。 面对宋廷威胁,梁山泊先后收纳西二村(以袁慰庭为首)和泗狮山(以彭帅为首)的造反队伍,进一步扩大力量; 并展开复仇之战,攻破正一村、召家村、蒙阴县、兖州、定州、巨野县、郓城县、大名府,两度击败贺太平的征讨,最后更攻破猴子山和高平山,除灭与陈希真结盟的孙家庄和众散仙。陈希真虽然在战事上连遭挫败,但由于朝中有同党盖天锡等欺上瞒下,反而获得升赏。 其后陈希真更派人行刺赵佶,假意救驾,并乘机向赵佶迫宫。 结果赵佶被迫退位,赵桓(宋钦宗)继位,陈希真自任摄政王,权倾朝野。 但其时金国大举南侵,北宋倾覆,张叔夜殉国,部分投降金国的雷将也落得悲惨下场,而恶贯满盈的陈希真最终也被其师张真人收伏,送至梁山处决,雷将至此全灭。 国难当头,李君一率梁山军赴京勤王,虽然击退金军,但也伤亡惨重。 其后金军围攻郓城县、梁山泊,僧继忠身亡,梁山余部出现分歧,其中一部随李君一到扬州归附南宋朝廷; 另一部则随李全转移至楚州一带抗金。 全书在交代完梁山余部各人的归宿后结束。
内容介绍:《续义传》为当代作家灭雷金仙所著,作为《荡寇志》第一百三十七回以后的续书,讲述梁山覆灭后以僧继忠为首的一伙于梁山泊重新啸聚,反抗朝廷,向雷将/散仙复仇,以及其后梁山被金军征讨,残存头领各奔前程的故事。 小说首先讲述梁山泊覆灭,宋江等36人被处决后,宋江托梦请僧继忠继承其志。 其时梁山虽已被毁,但却有小股强人(以顾法为首)在梁山青龙峰重新啸聚,而梁山残部(以李全为首)亦在定州百花山啸聚。 这两股力量各自发展,其中青龙峰招纳了多名豪杰(包括僧继忠),而百花山则招纳了幕阜山(以阮武为首)的强人和贤士李君一。 其后由于云龙征讨百花山,僧继忠率军支持并击败官军,遂促成两股力量合流,齐聚青龙峰,并重建梁山泊。 此后梁山泊击败薛广基和贺太平的征讨,收伏马陵山强人(以殿清让为首),攻破唐家寨,实力益形壮大。雷将方面,由于云天彪战金兵败被贬官,日渐颓唐,其后更在定州被捕下狱; 而张叔夜则悔悟荡平梁山为不义之战,到太庙忏悔并与宋江阴魂和解,此二人已丧失雷将领袖资格。 惟有陈希真一枝独秀,不仅官军亨通,迈向权力高峰,更进而胁迫赵佶(宋徽宗),夺取军权,并联合正一村、召家村和各地官军,对梁山泊虎视眈眈。 面对宋廷威胁,梁山泊先后收纳西二村(以袁慰庭为首)和泗狮山(以彭帅为首)的造反队伍,进一步扩大力量; 并展开复仇之战,攻破正一村、召家村、蒙阴县、兖州、定州、巨野县、郓城县、大名府,两度击败贺太平的征讨,最后更攻破猴子山和高平山,除灭与陈希真结盟的孙家庄和众散仙。陈希真虽然在战事上连遭挫败,但由于朝中有同党盖天锡等欺上瞒下,反而获得升赏。 其后陈希真更派人行刺赵佶,假意救驾,并乘机向赵佶迫宫。 结果赵佶被迫退位,赵桓(宋钦宗)继位,陈希真自任摄政王,权倾朝野。 但其时金国大举南侵,北宋倾覆,张叔夜殉国,部分投降金国的雷将也落得悲惨下场,而恶贯满盈的陈希真最终也被其师张真人收伏,送至梁山处决,雷将至此全灭。 国难当头,李君一率梁山军赴京勤王,虽然击退金军,但也伤亡惨重。 其后金军围攻郓城县、梁山泊,僧继忠身亡,梁山余部出现分歧,其中一部随李君一到扬州归附南宋朝廷; 另一部则随李全转移至楚州一带抗金。 全书在交代完梁山余部各人的归宿后结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