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菩提>
原文对菩提的描写有这么几句

很多朋友猜测菩提即佛祖的化身,也是有道理的。重点就是这几句话。
这里面有几个关键词, 大觉金仙、西方妙相、历劫明心大法师
**大觉金仙**
首先大觉金仙的来历:
金仙最早的记载大约是来源于魏晋南北朝佛教,当佛教融入中国的时候,与传统的仙文化产生融合。由于佛教的佛常以金色的金身为主,故又为金仙,那时的佛教也是主动承认了这点,毕竟方便传道,刚入华时佛教徒连自己的称号都自称为贫道,道人等!
《妙法莲华经》“五百弟子记证金仙,多宝佛塔涌其前。”
随着时代的发展,到了崇信道教的宋朝。终于在宋徽宗时达到鼎盛,在《宋史》中宋徽宗下诏书“诏:佛改号大觉金仙,余为仙人、大士。僧为德士,易服饰,称姓氏。寺为宫,院为观。”
其实大觉金仙不是宋独创,早在唐就将佛最高境界化为大觉金仙。
《吕祖全书》:“又在罗汉之上特较菩萨乘为稍逊耳!谓之入圣域而未优。至于了悟真空心性之旨,则命在其中,即谓之大觉金仙。”
像《全金元词》中也道:“尼父名扬至圣,如来证、大觉金仙。”
甚至连佛教最后都不得不低头,像《大佛顶如来密因修证了义诸菩萨万行首楞严经文句》:“又佛名大觉金仙。故称仙音。佛之音声。称性周偏。铁围诸山所不能障。但有缘者皆得共闻。今欲觉悟诸菩萨故。所以偏至十方界也。”
这里讲为什么佛的声音是仙音,是因为佛又名大觉金仙。后面道教为了自保自身洁净就与之划清界限,将金仙道化为佛教。
《玄宗直指万法同归》:“道有玉清、上清、太清,佛有法身、报身、化身,释迦有文殊、普贤,弥陀有观音,势至。此太极函三之义也。三者,干元也。干属金,故道曰:金丹、金鼎、金公。佛曰:金刚、金仙、金相。”
如《玉皇经》所述:“梵天一切金仙、大乘菩萨。”此时的金仙指“佛陀”果位。
**西方妙相**
这一看就与西方有关嘛
**大法师**
这个法师的称为倒是佛家和道家都有,无法分辨,不过都是应该是指得道或者修行有成的高人
不过,我倒是不认为一定是如来佛祖的化身,也可能是西方的某个大能化身,或许涉及到西方高层的博弈。
这个疑问先留着,看后面的剧情看哪个会被牵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