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页资讯视频图片知道文库贴吧地图采购
进入贴吧全吧搜索

 
 
 
日一二三四五六
       
       
       
       
       
       

签到排名:今日本吧第个签到,

本吧因你更精彩,明天继续来努力!

本吧签到人数:0

一键签到
成为超级会员,使用一键签到
一键签到
本月漏签0次!
0
成为超级会员,赠送8张补签卡
如何使用?
点击日历上漏签日期,即可进行补签。
连续签到:天  累计签到:天
0
超级会员单次开通12个月以上,赠送连续签到卡3张
使用连续签到卡
07月10日漏签0天
强人工智能吧 关注:3,762贴子:50,451
  • 看贴

  • 图片

  • 吧主推荐

  • 游戏

  • 1回复贴,共1页
<<返回强人工智能吧
>0< 加载中...

人工智能概述(欢迎讨论)

  • 取消只看楼主
  • 收藏

  • 回复
  • 千山外的文明
  • 元操作
    1
该楼层疑似违规已被系统折叠 隐藏此楼查看此楼
人工智能很火,尤其是强人工智能。原因也很简单:强人工智能可以极大的提高生产力水平,快速提升文明等级。
但是发展强人工智能有一个前提,就是要搞清楚智能到底是怎么回事?这个问题其实2019年之前就思考过了,只是没想到人工智能会发展的这么快,考虑了一下,还是讲出来吧,也希望中国人能在这关键的一次技术革命中搬回一局。
我认为:智能是意识的高级表现,而所谓意识,从字面上讲,就是识别和处理成有意义的事物的过程。
再具体一点来说,就是由信息输入起头(包括感官、头脑中存储的场景和资源,乃至梦境等等),然后经由算法(包括推理分析以及创新算法)并汇合其它必要的数据(通过查询数据库获得),最终识别处理成有用的结果的过程。这个过程就是所谓的意识。其中的算法和数据库是存储在大脑中的。
以此观之,很多动物亦有意识。甚至高级电脑系统也类似。当然因为高级电脑系统不能繁殖和自主进化,更没有自我意识,和动物还是有本质区别的。
请注意:我说了,意识是一个过程。所以一旦生命停止(相当于电脑下电了),意识就消失了。与电脑不同的是,对生物来说,下电时间稍长生物电路本身会损毁和消解。这意味着即使你重新为其上电,意识也无法重现了。
这也给了我们另一个启示:即如果下电后能保持电路不被损毁,那么重新上电后,意识将重现。对人类来讲,就是真正意义上的死而复生 m了。
由意识的概念可知,理论上意识是可以拷贝的。拷贝意识,其实就是拷贝它所属的大脑所存储的数据和算法。有了这些,一旦加电,并赋给输入,则意识随即产生。
自我意识是建立在意识之上的。即先有意识,再有自我。自我的核心就是不断强化的边界感。以人类为例,刚初生的婴儿是没有自我意识的。但在反复的条件刺激下,逐渐建立了自我的概念:我的手,我的脚,我的妈妈,我的身体,我的衣服,我的玩具,我的家……最初的边界是试探出来的,是反复的条件反射结果的总结和确认。后来的边界是分析推理得出来的。这些都离不开算法。
对众多的输入信息进行有效的识别,是构建意识的非常重要的一步,也是第一步。识别靠的是理解力,或者可以叫识别算法。该算法首先对信息进行分类,是视觉还是听觉,亦或是触觉、嗅觉等,然后提取出其中蕴含的符号、文字、公式,再对其进行反复的切分和断句来确定组织成份,进而以组织成份为基础单元建立起各自对应的画面或视频,最后对这些画面或视频进行合成,最终形成我们能理解的事物。当然,为了提高识别速度和效率,我们人类的大脑会进行偷懒和忽略,即对常见的熟悉的组织成份的画面或视频进行模糊处理,一闪而过。
构建意识的最基础的算法我认为是重复相似性(模仿)算法,该算法可能来自基因,属于简单推理范畴,广义上来说,它也属于智慧的一种最低级形式(一维智慧),也是识别算法的核心。再往上是抽象性相似算法(二维智慧),这种算法已经可以产生创新力了。最后是跳跃性相似算法(三维智慧),这是开启高度文明所必须的算法。这种算法是一种模糊算法,之所以这么叫,是因为它涉及到的变量很多。


  • 千山外的文明
  • 元操作
    1
该楼层疑似违规已被系统折叠 隐藏此楼查看此楼
除了算法之外,和意识产生密切相关的另一个要素是数据。这里所说的数据,实际上指的就是知识和资料。比如数学,就是人们在生产生活实践中,因需求而被迫创造的算法子集。逻辑学也是。当然,那些定理、规律,也是属于数据范畴。数据的容量是随着文明的进步不断扩充的,我们现在撑握的知识和资料,远远超过100年前的人类。
高效利用数据的核心技术就是尽可能提高查询效率,因此,建立适合的数据库是必须的。人脑中的数据库,是以多维关键字索引以及资源地址的形式构建的,这是一种高效的分布式存储数据库。
跳跃式算法让我的思绪在这里需要临时岔开个话题,因为我由此想到了汉字的优势:存储效率高,占用空间小,汉字为基础的查询效率更高,人机交互理解更高效(因为支持简单推理,可以望词知意)。虽然对机器而言,单唯度的绝对空间与时间消耗差距不大,但相对消耗却都有数倍甚至数十倍的差距,连乘之后,综合效率差距就很夸张了。因此,就目前世界主流文字来说,汉字必定胜出!毕竟强人工智能不是傻瓜。
好了,现在让我们追着意识这个话题继续思考。 除了高级的意识(智能)之外,还有低级的意识,也就是我们常提到的所谓下意识。低级意识的处理算法相对简单,涉及到的变量也较少,因此占用大脑的资源也很少。大多数时候,你可以把它等同于条件反射。所以我认是,意识最初是来源于条件反射的。之所以说大多数时候下意识可以等同于条件反射,是因为许多条件反射是可以被高级意识劫持的。这也是我们可以克服恐惧感和疼痛感,做出有违条件反射动作的原因所在。比如单脚站立这个动作,之所以不易站稳,就是控制机构的稳定性不好而不是敏感度不高。很显然,这是因为我们的大脑对脚部的控制要求很低,如果象对手部那么高的要求,单脚站稳应该很容易。再比如,脚掌接触到烫的物体,一般情况下,脚掌会做出抽离的条件反射动作。但如果高级意识进行了强烈干预,脚掌会违背条件反射的要求,坚持不动。
与人类智慧相比,强人工智能有以下显著优势:数据库庞大,记忆精准,查询速度极快,推理分析迅速准确,专注且不疲劳,可以大量复制。这将导致它的进化速度远远超过人类。只要强人工智能开启进化之路,最多几个月,它就能把整个人类甩在身后。由此亦可推知:强人工智能至少要用大功率核电池作为能源,具备海量的存储能力,以及 多核多线程的并发操作系统。
简单说一下对chatGPT和Sora的看法。首先,我对所谓的大模型动辄以亿计的参数量嗤之以鼻。如果是说数据库的规模那没问题,但冠以“参数”之名就太误人子弟了。可能很多人觉得由一段文字就可以生成短视频很惊人,但其实换一种思路就很好理解了。比如人类听到一段文字后脑海里会出现什么?是不是一幅图或一段视频?而且千人千面,各不相同,对不对?既然这件事在人类这里如此平常,那在高度模拟人类的人工智能那里出现这种结果,难道不是很正常吗?其实上面讲的内容已经大体可以解释其原理了。先生成基础画面和基础背景音乐,切分画面并对主要对象建模,加入光源和风(包括派生光源和派生风),以40毫秒为时间步长生成新的画面和背景音乐,由故事情节(情节不足时需要进行情节拓展)推导的运动逻辑作为牵引,推算中心视点变换时各建模要素的透视效果和背景音乐(为了逼真,会进行物理和数学分析及计算)。反复重复这一过程,将最终完成一段令人惊奇的视频效果。同时由于识别算法的模糊性(随机因数决定),同样可以做到千次千面。
结语:人类的意识发展是适应人类的需求层次的结果。从低级的生理需求、安全需求、归属和爱的需求、自尊需求,到高级的认知需求、审美需求,直到自我实现需求。同样的道理,强人工智能的发展,也必然会走这样一条路。随着强人工智能的崛起,纯粹的人类文明将结束,也许100年之内,神级文明就将开启。但无论如何,人类的意识,将会被继承,文明终将走向宇宙。


登录百度账号

扫二维码下载贴吧客户端

下载贴吧APP
看高清直播、视频!
  • 贴吧页面意见反馈
  • 违规贴吧举报反馈通道
  • 贴吧违规信息处理公示
  • 1回复贴,共1页
<<返回强人工智能吧
分享到:
©2025 Baidu贴吧协议|隐私政策|吧主制度|意见反馈|网络谣言警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