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良吧 关注:16,233贴子:239,921

市井帝王的透彻 ——读《史记》浅析刘邦的矛盾心理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看最近吧里水得很,于是把去年(那时果然更稚嫩啊…)十一月写的某篇伪论文翻出来了。之前在刘邦吧发过,这个是后来的修改版,不过一直没敢拿来本吧,很丢脸了[捂]。
算作那时潜水良吧半年的作业吧……  
不少想法有借鉴良吧诸位朋友,深表谢意。
欢迎拍砖=w=


1楼2010-07-29 15:49回复
    市井帝王的透彻
                                                              ——读《史记》浅析刘邦的矛盾心理
         读《史记》中楚汉之际的故事,发现一个奇怪的现象:司马迁笔下这些叱咤风云的人物,都是些矛盾极了的,比如既残暴又恭敬爱人的项羽,兼柔弱与血性的张良,好黄老又优游朝堂的陈平等等。今日我想探究的,是兼为市井流氓和千古一帝的汉高祖刘邦,借其体现的三大矛盾之处,谈谈对其心理状态的个人看法并浅析其矛盾心理的根源。
                                                    一
         沛公不好儒,诸客冠儒冠来者,沛公辄解其冠,溲溺其中。与人言,常大骂。
                                                                      《史记•郦生陆贾列传》
         刘邦素来以爱骂人著称,是标准的市井流氓的形象。但楚怀王心派遣刘邦西进时的理由却是“独沛公素宽大长者”[1],这是第一大矛盾之处。
         若多寻一些例子,便不难发现,骂人是刘邦的个人风格,更是他的驭人之术:
         淮南王至,上方踞床洗,召布入见,布大怒,悔来,欲自杀。出就舍,帐御饮食从官如汉王居,布又大喜过望。於是乃使人入九江。
                                                                      《史记•黥布列传》
         由此可见,刘邦恶劣的“溺冠”并不是无意义的流氓举动,宋人陈普就有诗曰:“莫把溺冠轻议论”。事实上,战争时期刘邦的轻嫚主要是针对酸溜溜而无实际用处的腐儒的,这样一来,读书人若对战事没有真正独到的见解便不敢在他面前造次了,手下人骂不过他也都服服帖帖。刘邦将习惯用作驭人之术,郦食其初见沛公时即是类似遭遇[2]。对于使了相当的手段才招来的淮南王,刘邦故技重施,专挑洗脚的时候召见英布,态度傲慢,把人家给气的;英布一出门,便好吃好喝的全都招待上了,使堂堂淮南王一会儿“大怒”一会儿“大喜”,全盘落入刘邦的掌控中。
         骂骂咧咧是刘邦从市井中带来的习惯,但轻嫚只是表象,并不影响他从谏如流。刘邦无疑是聪明人,悟性高,有自知之明,能够诚实地面对自己的弱点,然后虚心地求教:“为之奈何?”这决定了汉营中的宽容性。而这一点恰是身为贵族、心高气傲的项羽所难以企及的。我大胆地猜测,即使对方的意见刘邦很不爱听,或许骂两声也就过去了,至少不会像楚营中那样,心性难揣的项羽一个不高兴,烹[3]。
         于是流氓痞子腔的沛公被称赞“宽大长者”便也不足为怪了。汉营的气氛就这样活跃起来,魏无知引荐了陈平,萧何追回了韩信,都为汉家的天下立下了汗马功劳。
    


    2楼2010-07-29 15:50
    回复
      有才。


      IP属地:广东7楼2010-07-29 16:16
      回复
        其实我觉得刘邦的疑心是在坐拥天下以后才明显表现出来的,毕竟那时他和老战友已经没有了共同的政治目标,而自己却有要保护的既得利益。另外,比起朱元璋、赵匡胤之类的,刘邦真的很用人不疑了。
        丁公那里我也觉得奇怪,不过也许对丁公的处理办法才是刘邦心目中正常的处理办法。反常的是在项伯哪里……不过鸿门宴之恩不是一般的恩情,对刘邦而言,鸿门宴里面项伯那是真真切切的再生父母啊,况且项伯和张良交情不一般,刘邦怎么也要给张良面子吧。


        8楼2010-07-30 21:02
        回复
          回复:8楼
          嗯,同意。人心不古啊…     啥也没有的时候比较坦荡啊没办法……
          我想来想去,觉得貌似刘邦对下头多数人的处置方式也无所谓苛刻或者恩情,说白了还是汉室利益至上,尤其是对“外人”。 嗯,暂时表达不清楚… 有机会再好好整理一下。
          


          9楼2010-07-30 23:43
          回复
            先加精后看……


            10楼2010-07-31 00:29
            回复
              哇…   好荣幸……~


              11楼2010-07-31 00:29
              回复
                劉邦畢竟只是小小亭長 還任俠放蕩 可以理解


                IP属地:泰国12楼2010-07-31 03:36
                回复
                  呂后霸氣得很啊 和韋后賈后有的一拼


                  IP属地:泰国13楼2010-07-31 03:40
                  回复
                    虽然对韦后贾后不是很了解,但总觉得吕后要正很多…


                    14楼2010-08-02 16:14
                    回复
                      等着被拍砖,久等不来,原来是沉下去了囧…


                      15楼2010-08-18 14:14
                      回复
                        楼主总结的不错


                        IP属地:浙江16楼2010-11-23 17:32
                        回复
                          好,很好,可是咱学不了


                          17楼2010-11-29 09:48
                          回复
                            回复:17楼
                            糊涂点好哇=w=


                            18楼2010-12-04 03:17
                            回复
                              rj有见地,性格不能简单归于一类。不过略微夸大了刘邦。


                              来自掌上百度19楼2011-05-21 04:30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