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楼梦吧 关注:448,211贴子:10,044,532

回复:女娲炼石已荒唐,又向荒唐演大荒!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朝罢谁携两袖烟,琴边衾里总无缘。
晓筹不用鸡人报,五夜无烦侍女添。
焦首朝朝还暮暮,煎心日日复年年。
光阴荏苒须当惜,风雨阴晴任变迁。
宝钗的(更香迷),从这个迷语中可以看出宝钗心急如焚,嬉戏娱乐都没有兴趣,晚上焦虑的睡不着觉,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心急如煎熬,时光一去不复返,留给宝钗引导宝玉的时间不多了,宝钗心里着急呀,期限就是宝玉二十岁之前,如果宝玉科举之前不能走入正道,宝玉就废了。


IP属地:湖北来自Android客户端31楼2023-03-16 11:25
回复
    天外书传天外事,天外事就是神仙的故事,红楼梦带有神话情节,书中有个规律,就是作者明文写清楚此人出生日月的角色,那一定对应的就是天上神仙的生日和节日,或者和神仙的故事有关系。
    这些神仙都是来守护神瑛侍者(宝玉)的,袭人的生日是二月十二,花朝日,就是花神的生日,花神袭人的使命就是照顾神瑛(宝玉)的日常生活,花神代表的就是善良、美丽、温柔、体贴、贤惠。
    贾母的生日是八月初三,灶王奶奶(灶公娘娘)的生日就是八月初三,灶王奶奶代表的就是一家之主,难怪贾母藏了那么多的财产,灶王奶奶贾母负责宝玉的经济开销。
    宝钗的生日是正月二十一,娲皇的补地节就是正月二十一,娲皇负责煅炼神瑛侍者宝玉(宝钗负责引导宝玉入正道),娲皇有抟土造人,女娲补天造福于民之无量功德,代表的就是做人的品德。
    元春的生日是正月初一,正月初一是弥勒佛的生日,代表的是福运富贵,弥勒佛的特征就是肥胖,元春就是因肥胖致病而死,暗示的就是弥勒佛是元春的真身。探春说元春:怨不得他福大。福谐音佛,作者就是在暗示元春的弥勒佛的身份。弥勒佛元春的使命就是保护神瑛侍者的人身安全,可保宝玉接近二十年的性命,就是宝玉中举之前的性命,负责鉴定神瑛十九岁中举之前是正还是邪,就是元春判词中的二十年来辨是非,鉴定的就是神瑛(宝玉)中举前是善还是恶、是正还是邪。
    五月初三,龙点睛,东海龙王开金库的日子,赛龙舟。东海缺少白玉床,龙王来请金陵王,金陵王指的就是王家,龙王指的就是薛蟠,蟠龙。龙王开金库意寓的就是薛家有钱。东海龙王就是薛蟠的真身。
    七月初七,巧姐的生日,七夕节、乞巧节、牛郎织女的故事。后面又是一座荒村野店,有一美人在那里纺绩。美人纺绩代表的就是织女下凡,刘姥姥就是牛郎骑的老牛下凡,巧姐一见刘姥姥就哭,意寓的就是见到心爱人身边的老牛很伤心,板儿代表的就是牛郎,神话中牛郎就是骑着老牛去追织女,红楼梦中刘姥姥去救巧姐,牛郎织女有缘无份,所以巧姐在刘姥姥家躲避一段时间后,最终嫁给了别人,与神话故事吻合。为什么黛玉对刘姥姥有非常大的敌意,因为牛是食草动物,专吃草的。
    九月初二黄历值神是朱雀,黑道日,诸事不宜。朱雀性火,是天之灵兽,四灵之一,破坏力极强,象征凶猛和高贵,常以凤凰形状出现,周身熊熊烈火环绕,驻守南方的凶神,故又叫火凤凰。凤姐性格火辣,心黑手辣,与神话故事吻合,所以凤姐即朱雀降世。
    三月三,上巳节,黄帝的诞辰,二月二,龙抬头,三月三,生轩辕。上巳节为汉族水边饮宴、踏春游春的节日。探春的性格坦率大气、个性要强、极有担当、精明能干、志向远大。我但凡是个男人,可以出得去,我必早走了,立一番事业,那时自有我一番道理。一个女儿家说出这样的话,可见探春的远大志向,立一番事业暗示的就是轩辕黄帝的帝王之志。我们家已有了个王妃,难道你也是王妃不成,这句话其实就是在暗示探春真身的帝王身份。
    三月初九,贾琏的生日,三月九日称为杨公忌日,诸事不宜,避而远之。贾琏这种人确实要避而远之,杨公就是贾琏的真身。
    整部红楼梦,作者就是运用春秋笔法创作出的一部旷世奇书,设想幻化,以虚寓实,要写眼前,却着墨设想未来,要写现实,却描绘神话传说,笔下之虚,扑朔迷离,虚中之实,更具神韵。


    IP属地:湖北来自Android客户端32楼2023-03-16 11:30
    回复
      天外书传天外事,天外事就是天上神仙的故事,红楼梦中许多人物和天上的神仙有关系,这就是春秋笔法,设想幻化,以虚寓实,要写现实,却设想神话传说,是正是邪一目了然。
      三月初一是王夫人的生日,天上神仙南方玄真万福天尊二殿楚江王圣诞,地狱有十个阎王,楚江王就是掌管地狱第二殿。楚江王殿为光明正大殿,审的就是在阳间犯罪的罪犯,审的都是违伦常,乱法纪,造孽无数,至死不悔之恶徒。
      楚江王,所以楚江王就是王夫人的真身,作者安排王夫人姓王,贾府中的一些违法乱纪、风流孽鬼都是由王夫人处理的,和神话故事相吻合, 所以王夫人处理的那些违法乱纪之风流孽鬼是正确的。


      IP属地:湖北来自Android客户端33楼2023-03-16 11:31
      回复
        说到这里,就必须提到元春的判词,元春的判词是红学界无解的难题,世人否定后四十回,就永远解不开元春判词之迷,解开元春的判词,就会证明后四十回就是原著,世人看不懂这些人下凡的目的,当然就不能理解其中的意思。
        这些都是神仙下凡安排好了的,都是来帮助神瑛侍者入世补地陷(济世)的,地陷东南就是补天之材神瑛侍者入世的信号,都有自己使命的,坏事的就是神瑛侍者在天上待命的时候,一手遮天(张道士口中的遮天大王就是宝玉),五色石五颜六色,有各种各样的颜色,代表的就是花心,神瑛不无正业、游手好闲、沾花惹草跑到西方灵河岸边将天上的草神惹了,为什么说绛珠草是草神呢?因为黛玉和袭人的生日一样,作者这样安排是有道理的,花神是众花之首,黛玉当然就是众草之首了,绛珠草就是这一干风流孽鬼的首领,这一干风流孽鬼看到首领草神要下凡,于是就都要下凡,草神绛珠率领这一干风流孽鬼,浩浩荡荡,杀向人间下凡做乱。
        神瑛侍者在天上侍命期间,跑到西方灵河岸边,游手好闲、不无正业、沾花惹草,入世将一干风流孽鬼带到自己身边,在人间不无正业、游手好闲、沾花惹草、撩妹调情,犯下了很多风流公案,走入了邪道,破坏了娲皇补地陷(济世)的计划,补天之材毁于风月,神仙不会让宝玉继续在人间做恶,宝玉不是自愿出家的,宝玉是被一僧一道强行押走的犯人,风流公案的凶手,被神仙打回原形,就是情更疯上的那块顽石。


        IP属地:湖北来自Android客户端34楼2023-03-16 11:33
        回复
          说到这里就必须提到后四十回,世人前八十回都看不懂,又如何能够看懂后四十回呢?后四十回的写作方式和前八十回一样,都是运用的春秋笔法。天外书传天外传,两番人作一番,世人看不懂什么意思,如果明白宝钗的前世是娲皇就能够看懂是什么意思了,意思就是:从天上传到人间的一本天书天上神仙的故事,天上的人和人间的人就是同一个人,天上的娲皇和人间的宝钗就是同一个人。


          IP属地:湖北来自Android客户端35楼2023-03-16 11:35
          回复
            九十五回,(且说元春自选了风藻宫后,圣眷隆重,身体发福,未免举动费力。)身体发福暗示的就是元春的前世弥勒佛肥胖。
            稍刻,小太监传谕出来,说:“贾娘娘薨逝。”是年甲寅年十二月十八日立春,元大妃薨日,是十二月十九日,已交卯年寅月,存年四十三岁。
            这段情节就是读者诟病后四十回的理由,说元妃怎么可能比宝玉大这么多呢?明显这是续书。
            只能说读者根本不懂什么是春秋笔法,作者为什么会这样写呢,作者聪明的很,关于皇家的事情,作者敢乱写吗?年龄如果和宫中的某位妃子对上号了,麻烦就大了,有隐晦的。
            春秋笔法的特点就是假中藏真、真中藏假,象这种一眼假的数字游戏,很好识破的,假中必有真,把数字倒过来就是真实年龄,三十四才是元妃的真实年龄,保证不会错的。
            书中很多错误其实就是作者故意为之,错误就是作者留下的疑点、伏笔、暗示,就是告诉读者这段情节要仔细思考,真事隐。
            比如黛玉进京的年龄,差不多有两年的时间误差,这两年难道隐藏着不能写的秘密,贾雨村说黛玉写敏字,避讳写为密,暗示的就是秘密,疑点很多的,贾敏死后,贾家为什么无人去吊丧?林家的家产不知去向?为什么黛玉不守孝?为什么林如海和脏官贾雨村关系密切?为什么元春不喜欢黛玉,为什么两个舅舅避而不见黛玉,为什么黛玉带着一个极老的婆子和一个极小的丫鬟?为什么黛玉和雪雁沒有感情?雪谐音血,雁南飞指南方,南方的血,贾母说林家的人死绝了,林如海差不多和秦可卿是同一个时间段死的,秦可卿用的是坏事了的义忠亲王的棺木,棺木为林,难道林如海是坏了事的义忠亲王的同党。无人吊丧,家产不知去向,与脏官关系密切,坏了事的义忠亲王,林家的人死绝了,不能守孝,出远门带一个极老的婆子和极小的丫鬟,到底带的是仆人还是累赘?林家的仆人那里去了?作者分明就是在暗示林家已经沒人了,南方的血,细思极恐。黛玉进京年龄的问题,就是作者修改剧本的结果,林家遭到灭族之灾,林家的人死绝了,南方的血,作者将黛玉进京的时间提前了。
            贾母给黛玉安排一个丫鬟叫鹦鹉,接着就消失了,不正常就是暗示,有些读者说鹦鹉就是紫娟,错,作者就是怕读者这样认为,所以才安排了一个会学舌的真鹦鹉在黛玉那里学黛玉念诗,鹦鹉就是一只鸟。暗示的就是鹦鹉学舌,查无此人,学舌无人谐音血色无人,南方的血,有些读者非常怀疑林家的家产被贾家呑了,作者运用春秋笔法(讳亲者耻)告诉读者:林黛玉带着南方的血被贾家收养。


            IP属地:湖北来自Android客户端36楼2023-03-16 11:38
            回复
              谈到元春的判词,就必须提到后四十回,如果看不懂后四十回,元春的判词就是永远无法解开的迷团。
              元春是弥勒佛的化身,是和娲皇一起下凡帮助神瑛补地陷(济世)的,元春的使命就是负责神瑛的人身安全,可保神瑛考取功名之前的性命,第二十五回,魇魔法姊弟逢五鬼,其中有一僧一道来救宝玉,就是奉弥勒佛元妃旨意来救的宝玉。
              第一一六回,宝玉看时,又象有迎春等一干人走来,心里喜欢,叫道:“我迷住在这里,你们快来救我!”正嚷着,后面力士赶来,宝玉急得往前乱跑,忽见那一群女子都变作鬼怪形像,也来追扑。宝玉正在情急,只见那送玉来的和尚手里拿着一面镜子一照,说道:“我奉元妃娘娘旨意,特来救你。”登时鬼怪全无仍是一片荒郊。
              这段情节和前八十回的情节完全吻合,宝玉在生死关头,弥勒佛元春就会派人来救宝玉。
              弥勒佛元春还有一个任务,任务就是元春的判词。


              IP属地:湖北来自Android客户端37楼2023-03-16 11:40
              回复
                这些神仙都是来帮助神瑛完成补地陷(济世)任务的,不可能陪神瑛(宝玉)在人间胡闹一辈子的,这个任务有期限的,也就是宝钗(娲皇)天天着急的原因,期限一到,任务就会失败,这个期限藏在元春的判词之中。
                红学界元春判词无法破解,激动人心的时刻到了:遂往后看。只见画着一张弓,弓上挂着一个香椽,也有一首歌词云:二十年来辩是非,榴花开处照宫闱。三春争及初春景,虎兔相逢大梦归。
                二十年来的意思就是接近二十年的时间,就是指神瑛(宝玉)的年龄,十九岁多。辨的意思是分辨、鉴定。是非就是对和错、好和坏、善和恶、正和邪。虎和兔是两种动物,虎代表的是凶恶,兔代表的是善良,虎和兔放在一起让元春鉴定,是凶恶还是善良,元春(弥勒佛)的任务就是鉴定宝钗(娲皇)炼石(引导)的宝玉(神瑛)是否成功,有没有将宝玉(神瑛)引导(炼石)成为一个合格补地陷(济世)的有用之才。元春(弥勒佛)鉴定完神瑛(宝玉)是正还是邪之后,就会返回天庭,就是元春的归期。望家乡,路远山高,指的就是天高地远之意。榴花指的美丽富贵的意思。
                读者都知道,这次娲皇炼石(引导)神瑛(宝玉)失败了,原因就是宝钗引导宝玉机会太少了,宝玉的大部分时间都被身边的夜叉海鬼带鱼缠住了,第五回,宝玉神游太虚,只听迷津内响如雷声,有许多夜叉海鬼,将宝玉拖将下去,迷津指的就是沉迷风月,夜叉海鬼就是西方灵河岸边的这一干风流孽鬼,风流草神绛珠就是这一干风流孽鬼的头目,如海中的夜叉海鬼带鱼将神瑛(宝玉)死死的缠住了。
                弓谐音功指的就是功名,香椽谐音香缘,香缘指的是和寺庙的缘分。元春的鉴定结果决定宝玉(神瑛)的未来。
                宝钗说过移了性情,就不可救了。宝玉就是沉迷风月移了性情,无可救药了。
                元春(弥勒佛)鉴定宝玉如果是善良的兔子,弥勒佛就会安排宝玉考取功名后,宝钗和袭人就会辅助宝玉(补地陷)经邦济世,做一名为民讲理的好官,造福于民。
                元春如果鉴定宝玉是凶恶的老虎,神瑛(宝玉)的归宿就是归彼大荒,进山门就是出家当和尚的意思,宝玉的下半辈子就是与香结缘,去做一名情僧去吧。为什么元春鉴定宝玉是只老虎呢?假宝玉就是这段风流公案的凶手,林黛玉就是假宝玉装疯卖傻活活气死的。假宝玉终不忘世外仙姝林黛玉,这句诗作者运用的就是春秋笔法中的明褒暗贬,林黛玉代表的就是风月,代表的就是沾花惹草,代表的就是撩妹调情。假宝玉和风流孽鬼的头目在一起鬼混,是移了性,无可救药了,假宝玉终不忘的就是沉迷风月。这样的人如果出去当官,难道不是凶恶的老虎吗?这样的无用之才还能去补地陷(济世)吗?天下古今第一淫人去做官就是去残害百姓,不知道会有多少良家妇女、妙龄少女会被宝玉祸害。
                宝玉根本就不愿意出家为僧,他就是一个贪得无厌的贪痴,叹人间,美中不足今方信,指的就是宝玉吃着碗里看着锅里的德行,他贪恋天下美色的心永远得不到满足。有诗为证:“引觉情痴”。喜笑悲哀都是假,贪求思慕总因痴。这句诗说的很清楚了,假宝玉哄女孩儿们开心和为女孩儿们悲伤难过都是假的,他就是一个虚情假意、贪恋天下美色的贪痴。
                这样的凶恶的老虎,弥勒佛(元春)是不会让他留在人间做恶的,宝玉是被一僧一道强行押走的犯人,风流公案的凶手,原文就是证据。
                抬头忽见船头上微微的雪影里面一个人,光着头,赤着脚,身上披着一领大红猩猩毡的斗篷,向贾政倒身下拜。贾政尚未认清,急忙出船,欲待扶住问他是谁。那人已拜了四拜,站起来打了个问讯。贾政才要还揖,迎面一看,不是别人,却是宝玉。贾政吃一大惊,忙问道:“可是宝玉么?”那人只不言语,似喜似悲。贾政又问道:“你若是宝玉,如何这样打扮,跑到这里来?”宝玉未及回言,只见船头上来了两人,一僧一道,夹住宝玉道:“俗缘已毕,还不快走?”说着,三个人飘然登岸而去。
                这段情节,作者运用的就是春秋笔法,世人是看不懂的,这就是微言大义,一字定褒贬。这个字就是宝玉身上披着一领大红猩猩毡的斗蓬中的“红”字,读者都知道,宝玉累教不改的坏毛病就是爱“红”,爱红代表的就是好色,这就充分证明宝玉是不愿意出家为僧的,贪恋天下美色的贪痴还沒玩够。
                假宝玉就是被一僧一道强行押走的犯人,风流公案的凶手,赤着脚就证明宝玉被一僧一道虐待,下着雪赤着脚,富贵闲人假宝玉你何曾受过这样的苦,夹住就是现代社会的绑架,害怕假宝玉跑了。“俗缘已毕,还不快走。”这就是呵斥,还不快走,小心棍棒伺候。哈哈!这段情节多么象林冲进了野猪林啊!
                归彼大荒,就是打回原形之意,回去做一砣无用的垃圾去吧!这就是补天之材(神瑛侍者)堕落成顽石的故事。由来同一梦,莫笑世人痴。写到这里,世人醒否?


                IP属地:湖北来自Android客户端38楼2023-03-16 11:42
                收起回复
                  后四十回中神仙送玉的情节,就是作者提前的预告,神仙说只要一万银子,拿了就走。作者运用的就是春秋笔法,虚掩伪饰,意在言外,神仙的意思是只要一挽淫子,拿了就走。挽就是夹住的意思,捉拿天下古今第一淫子归彼大荒。


                  IP属地:湖北来自Android客户端39楼2023-03-16 11:49
                  回复
                    我所居兮,青埂之峰,我所游兮,鸿蒙太空。谁与我逝兮,吾谁与从?渺渺茫茫兮,归彼大荒!
                    这首诗,世人无人看懂,砖家觉得是在夸赞顽石,多么的潇洒,多么的自由,无拘无束。错、大错特错。
                    这首诗作者运用的是春秋笔法,讽刺顽石是个无用之材,一字定褒贬,这个字就是游手好闲的“游”字,
                    二十二回,(南华经)内:巧者劳而智者忧,无能者无所求,蔬食而邀游,泛若不系之舟。南华经就是作者提前为这首诗埋下的伏笔。心灵手巧的人劳累,聪明智慧的人忧虑,无用的废物一生没有追求,吃饱喝足了到处去游荡,就象一条没有绳索系住的小船在水中漂游。
                    我站在!情更疯之上!这里呀!是大荒山呀!这里呀!就是我的家啊!我所游荡的地方啊!就是那无边无际的天空啊!天上是多么的好玩啊!有没有人啊?陪我一起去游荡啊?天空是多么的辽阔啊!哎呀!不好!怎被打回原形了呢?(归彼大荒就是被神仙打回原形的意思)
                    哈哈!这个无用的废物在人间还没游够,跑到天上游手好闲去了。
                    天外书传天外事,两番人作一番人。真正看懂红楼梦,就会明白这首诗的含义了:天上传到人间的一本天书,天上神仙的故事,书中天上的神仙(娲皇)和人间的(宝钗)写的就是同一个人。
                    女娲炼石已荒唐,又向荒唐演大荒。为什么称“又”呢?
                    顽石(宝玉)就是娲皇(宝钗)炼废了的一砣垃圾。
                    空对着,山中高士晶莹雪。现在终于明白这句话的意思了,山中高士娲皇对着的对象就是补天原石(五色石),最后一块补天石报废了,娲皇沒有补天石可炼,只好空坐着喽。
                    假宝玉(神瑛侍者)就是神仙公司开除的一名不合格的员工,神仙公司的老板就是娲皇(宝钗)。跟劳资滚,滚回深山老林,去做一砣无用的垃圾去吧。


                    IP属地:湖北来自Android客户端40楼2023-03-16 11:50
                    回复
                      六十二回,袭人道:“二月十二是林姑娘,怎么沒人?就只不是咱家的人。”探春笑道:“我这个记性是怎么了!”宝玉笑指袭人道:“她和林妹妹是一日,所以她记得。”
                      看到这里就有疑问了,二月十二是花朝日,万花之神的生日,花袭人姓花,很明显花袭人就是万花之首,怎么会有两个花神?
                      这就是春秋笔法中的真中藏假、以浅藏深,藏在深处的就是黛玉在天上的身份,读者都知道黛玉是绛珠草下凡,是草不是花,作者安排黛玉和袭人生日是一天,目的就是告诉读者,黛玉在天上也是个头目,花神袭人是万花之首,黛玉就是万草之首。
                      绛珠草因还泪一事,就勾出多少风流冤家都要下凡,造历幻缘,那绛珠草也在其中。原来勾出的这些风流冤家就是西方灵河岸边的一干杂草,绛珠草就是这一干风流孽鬼的首领万草之首,绛珠草领的头,于是这些风流孽鬼就都要下凡做乱,风流孳鬼的首领和假宝玉这两人就是这段风流公案的凶手。


                      IP属地:湖北来自Android客户端41楼2023-03-16 11:53
                      回复
                        作者提醒读者:更于篇中间用“梦”“幻”等字,却是此书本旨,兼寓提醒阅者之意。本旨就是主旨、本意,如果理解为在做梦那就是大错特错。
                        以梦幻写实就是春秋笔法常用的写作手法,要写现实,却描绘梦幻世界,千万不要上当。第五回,宝玉神游太虚幻境就是现实。补天之材(宝玉)毁于风月的祸首就是秦可卿,书中有许多暗示的,因为篇幅很长,我就不作详细的分析了,我就说一说最关键的地方。
                        宝玉和秦可卿的关键情节被作者删掉了,删掉的目地就是让读者不解其中味,大约将近三年的时间,这段时间删掉后,剧情明显不连贯,不过作者还是没有修改秦可卿的判词,秦可卿就是上吊自杀的。
                        后面又画着高楼大厦,有一美人悬梁自缢。其判云:情天情海幻情深,情即相逢必主淫。漫言不肖皆荣出,造衅开端实在宁。
                        情天情海指(离恨天、灌愁海),(孽海情天)就是太虚幻境。幻情就是梦幻之情,指宝玉和秦可卿的梦幻之情。漫言的意思是(不用说、不要说、别说)的意思。不肖指的就是荣府中古今不肖无双的天下古今第一淫人。
                        太虚幻境之中和她产生了很深的感情,即然两情相悦二人必定就会在一起偷情,不用说都是因为荣国府出了一个古今不肖无双的顽劣子孙,造成祸事的起因的确就在宁国府发生了。
                        秦可卿就是将补天之才(宝玉)引入风月迷津的祸首。忽警幻道:“尘世中多少富贵之家,那些录窗风月,绣阁烟霞,皆被淫污纨绔与那些流**子悉皆玷辱。更可恨者,自古来,多少轻薄浪子,皆以好色不淫为解,又以情而不淫作案,此皆饰非掩丑之语也。好色即淫,知情更淫。是以巫山之会,云雨之欢,皆由既悦其色,复恋其情所致也。吾爱汝者,乃天下古今第一淫人也。”
                        警幻说的话指的就是假宝玉,更可恨的是,从古至今以来,有多少轻薄浪荡之子,都用好色不淫当借口,又用情而不淫去犯罪,这些话都是掩饰自己丑事的漂亮话。好色就是淫,有了第一次就会更淫。警幻说的话,就是假宝玉以后平日的所做所为。
                        于是就强拉袭人同领警幻所训之事。这就是有了第一次就会更淫。以后的丑事,作者就用春秋笔法隐晦的一笔带过。
                        (好事终):画粱春尽落香尘,擅风情,秉月貌,便是败家的根本,箕裘颓堕皆从敬,家事消亡首罪宁,宿孽总因情。
                        在彩绘的房梁上吊自尽,结束了青春,抖落了含香的灰尘。她擅长的就是男欢女爱,擅于卖弄风骚,这就是贾家败落的根本原因,祖业衰败都是跟着贾敬学的,家道消亡的祸首就是宁国府的秦可卿,归根结底罪恶的根本就是前世的孽情。
                        (好事终)的好事指的就是偷情,两口子吵架常说:“都是你在外面做的好事。”就是指对方在外面偷情的意思。好事终的意思就是:偷情的终结、再也不能偷情了。
                        秦可卿的判词,作者明确告诉读者秦可卿的真实品行,就可以想象出当时的情节了,宁国府发生了淫乱,牵扯其中的有贾珍、宝玉、秦钟、柳湘莲。秦钟和秦可卿并不是亲姐弟,没有血缘关系,作者给秦钟起的名字就是暗示,秦钟谐音情种,秦钟就是秦可卿的情种,秦可卿死后,秦家灭门了,真正的原因就是秦钟的丑事传到家中,被他父亲活活的打死了,他父亲也气死了。
                        为什么柳湘莲也会牵扯其中呢?书中四十七回,原文(那柳湘莲原是世家子弟,读书不成,父母早丧,素性爽侠,不拘细事,酷好耍枪舞剑,赌博吃酒,以至眠花卧柳,吹笛弹筝,无所不为。因他年纪又轻,生得又美,不知他身分的人,却误认作优伶一类。那赖大之子赖尚荣与他素习交好,故他今日请来坐陪。)
                        这段情节,作者介绍柳湘莲就是一个吃喝嫖赌之人,长的英俊潇洒,职业不是优伶却从事着优伶的事。柳湘莲即花柳相连。
                        原文:(宝玉便拉了柳湘莲到厅侧小书中坐下,问他这几日可到秦钟的坟上去了。湘莲道:“怎么不去?前日我们几个人放鹰去,离他坟上还有二里。………湘莲道:“这个事也用不着你操心,外头有我,你只心里有了就是。眼前十月初一,我已经打点下上坟的花消。你知道我一贫如洗,家里是没的积聚,纵有几个钱来,随手就光的,不如趁空儿留下这一分,省得到了跟前扎煞手。…)
                        作者写到这里,疑问就出现了,秦钟和柳湘莲如此要好的关系,为何前文一字不提,可见柳湘莲与秦钟和宝玉的这段交往,是被作者删除了,柳湘莲不是优伶却从事着优伶的事,贾珍必定会经常唤柳湘莲来府中作陪,所以三人的交往就是在宁府中发生的,这个时间段,也是秦可卿与这几个人关系最为密切的时期。


                        IP属地:湖北来自Android客户端42楼2023-03-16 11:55
                        回复
                          六十六回原文:(次日又来见宝玉,二人相会,如鱼得水。湘莲因问贾莲偷娶二房之事,宝玉笑道:“我听见茗烟一干人说,我却未见,我也不敢多管。”……湘莲就将路上所有之事一概告诉宝玉,宝玉笑道:“大喜,大喜!难得这个标致人,果然是个古今绝色,堪配你之为人。”湘莲道:“即是这样,他那里少了人物,如何只想到我。况且我又素日不甚和他厚,也关切不至此。路上工夫忙忙的就那样再三来定,难道女家反赶着男家不成。我自己疑惑起来,后悔不该留下这剑作定。所以后来想起你来,可以细细问个底里才好。”宝玉道:“你原是个精细人,如何即许了定礼又疑惑起来?你原说只要一个绝色的,如今即得了个绝色便罢了。何必再疑?”湘莲道:“你即不知他娶,如何又知是绝色?”宝玉道:“他是珍大嫂子的继母带来的两位小姨。我在那里和他们混了一个月,怎么不知?真真一对尤物,他又姓尤。”湘莲听了,跌足道:“这事不好,断乎做不得了。你们东府里除了那两个石头狮子干净,只怕连猫儿狗儿都不干净。我不做这剩忘八。”宝玉听说,红了脸。湘莲自惭失言,连忙作揖说:“我该死胡说。你好歹告诉我,他品行如何?宝玉笑道:“你既深知,又来问我作什么?连我也未必干净了。”湘莲笑道:“原是我自己一时忘情,好歹别多心。”宝玉笑道:“何必再提,这倒是有心了。”)
                          这段情节,作者透露了很多信息,二人相会,如鱼得水,如鱼得水用于男欢女爱,作者运用春秋笔法,曲笔委婉加以掩饰,细节肮脏污秽,害怕读者呕吐。宝玉的人品实在太差,柳湘莲打听未婚妻的情况,宝玉又不想娶尤三姐,宝玉完全可以稍加掩饰,反而却说自己在宁府和她们鬼混了一个月,还是一对尤物,只当是说我玩了一个多月的尤物,你还要么?宝玉这么说,柳湘莲还敢要吗?柳湘莲不愿做机友的剩忘八,尤三姐就是假宝玉害死的,难怪假宝玉重游太虚幻境之时,尤三姐提着剑追杀宝玉。
                          柳湘莲说你们东府里除了那两个石头狮子干净,只怕连猫儿狗儿都不干净。宝玉听说,红了脸。柳湘莲揭了宝玉的老底,宝玉才会红脸,宝玉说你即深知,深知的就是宝玉和秦可卿的关系,柳湘莲英俊潇洒,秦可卿擅长男欢女爱,擅于卖弄风骚,岂会放过柳湘莲,秦可卿和柳湘莲也有一腿,柳湘莲对宁府知根知底,才会说出宁府没有一个干净的。后文描写贾珍、贾蓉、贾莲他们三人和二尤之间的混乱行为,就是在暗示当年秦可卿和宝玉、秦钟、柳湘莲、贾珍他们之间的混乱行为。
                          上梁不正下梁歪,箕裘颓堕皆从敬,都是跟着贾敬学的,惜春的身世就是个迷,恐怕也是乱伦的结果。七十四回,惜春道:“古人曾也说的,不作狠心人,难得自了汉。我清清白白的一个人,为什么教你们带累坏了我!”尤氏心内原有病,怕说这些话。听说有人议论,已是心中羞恼激射,只是在惜春分上不好发作,忍耐了大半。哈哈!这段情节,作者透露了一个重要信息,(尤氏心内原有病,怕说这些话,听说有人议论,已是心中羞恼激射。)宁府太乱了。


                          IP属地:湖北来自Android客户端43楼2023-03-16 11:57
                          回复
                            三十四回,薛蟠本是个心直口快的人,一生见不得这样藏头露尾的事,……又骂众人:“谁这样脏派我?……难道宝玉是天王?他父亲打他一顿,一家子定要闹几天。那一回为他不好,姨爹打了他两下子,过后老太太不知怎么知道了,说是珍大哥哥治的,好好的叫了去骂了一顿。…”
                            薛蟠透露了一个信息,宝玉为金钏挨打之前,还挨了一次打,之前的一次挨打被作者删掉了。
                            贾珍治的宝玉,贾珍和宝玉年龄相差太多,除了家庭聚会,平时不会太多接触,对于荣府的香玉,贾珍会尽量让着宝玉的。
                            读者都知道贾珍和秦可卿之间是有奸情的,卧榻之侧岂容他人酣睡,宝玉是最不爱读书的,为什么那段时间宝玉和秦钟一起读书就那样兴奋和积极呢?目的就是去会秦可卿,经常会出没宁府,一定是贾珍发现秦可卿和宝玉关系不正常,贾珍才会治宝玉。于是就散布了一些闲话,被贾政知道了打了宝玉一顿。贾珍散布的闲话肯定是说:“一个当叔叔的有事没事总往侄儿媳妇那儿跑干什么。”贾政打了宝玉,老太太知道了是贾珍治的,好好的叫了去骂了一顿。老太太骂贾珍一定是这样说的:“宝玉到蓉儿媳妇那里一定去找秦钟,你在外面嚼什么咀,害他老子捶了宝玉一顿。”因为这一次挨打有关秦可卿的真实死因,所以作者一起删掉了。


                            IP属地:湖北来自Android客户端44楼2023-03-16 11:58
                            回复
                              现在,分析一下秦可卿从病到死用了多长时间。第十回,秦可卿开始病了。原文:(贾蓉看了,说:“高明的很。还要请教先生,这病与性命终久有妨无妨?”先生笑道:“大爷是最高明的人。……依小弟看来,今年一冬是不相干的。总是过了春分,就可望全愈了。”…不知秦氏服了此药病势如何,下回分解。)
                              第十一回,原文:(尤氏道:“他这个病得的也奇。上月中秋还跟着老太太,太太们顽了半夜,回家来好好的。到了二十日后,一日比一日懒,也懒待吃东西,这将近有半个多月了。经期又有两个月沒来。”刑夫人接着说道:“别是喜罢?”………)
                              农历八月十五中秋,上月中秋到了二十日后,秦可卿就应该是农历九月初六开始病的。
                              接着凤姐去看秦可卿,风姐儿说道:“……如今才九月半,还有四五个月的工夫,什么病治不好呢?……”
                              接着贾瑞上场了,原文:(且说贾瑞到荣府来了几次,……这年正是十一月三十日冬至。到交节的那几日,……贾母叫凤姐儿说道:“…明日大初一,过了明日,你后日再去看一看他去。………”到了初二日,吃了早饭,……秦氏说道:“好不好,春天就知道了。如今现过了冬至,又沒怎么样,或者好的了也未可知。………”)
                              接着就是凤姐毒设相思局,贾瑞被冻了一夜,原文:(这屋内又是过门风,空落落,现是腊月天气,夜又长,………)腊月指岁末十二月。
                              接着瑞大爷被泼了一身尿粪就病了,原文:(不觉就得了一病,……诸如此症,不上一年都添全了。……百般请医疗治,…玉竹等药,吃了有几十斤下去,也不见个动静。倏又腊尽春回,这病更又沉重。)
                              读者注意,贾瑞病了接近一年的时间,吃了几十斤的药后,倏又腊尽春回,贾瑞病了接近两年的时间,秦可卿病后,根本就没有死。这就是作者删掉情节的时间。
                              接着,谁知这年冬底,林如海的书信寄来,…写书特来接黛玉回去。冬底指冬末,就是当年十一月十六日至下年正月十三。
                              十三回原文:(话说凤姐儿自贾莲送黛玉往扬州去后,心中实在无趣,…这日夜间,…二人睡下,屈指算行程该到何处,…只听二门上传事云板连叩四下,将凤姐惊醒。人回:“东府蓉大奶奶没了。”凤姐闻听,吓了一身冷汗,出了一回神,只得忙的穿衣,往王夫人处来。彼时合家皆知,无不纳罕,都有些疑心。)
                              凤姐听说秦可卿死了,当时的反应吓了一身冷汗,出了一回神,这就说明凤姐对秦可卿的死感觉突然和奇怪,出了一回神就是感觉莫名其妙。一家无不纳罕,都有些疑心,纳罕就是诧异惊奇的意思,疑心就是怀疑之心。如果秦可卿当时有病,合家会有莫名其妙的奇怪,怀疑之心吗?从这段文字描述,充分证明秦可卿是在正常人的情况下,突然死亡的。
                              原文:(择准停灵七七四十九日,……这四十九曰,单请一百单八众禅僧在大厅上拜大悲忏,超度前亡后化诸魂,以免亡者之罪,另设一坛于天香楼上,是九十九位全真道士,打四十九日解冤洗业醮。)
                              另设一坛于天香楼,就充分证明秦可卿就是在天香楼上吊自缢的,古代的规矩就是人在那里死的就要在那里超度。
                              十四回,宁府正在办秦可卿的丧事,苏州去的人昭儿来了。昭儿道:“二爷打发回来的。林姑老爷是九月初三日已时没的。二爷带了林姑娘同送林姑老爷灵到苏州,大约赶年底就回来。……”
                              疑点出现了,黛玉回扬州的时间是冬底,就是十一月十六曰至下年正月十三这段时间走的,凤姐和平儿还在家里计算贾莲的行程该到那里了,秦可卿就死了,怎么马上就又到了九月初三,难道是时光穿梭吗?又是大半年时间被作者删掉了。加上贾瑞病的两年和黛玉回扬州大半年时间,作者删了差不多三年的时间。
                              就是说秦可卿当时的病早好了,又活了三年的时间,这三年时间就是作者删掉的情节,就是秦可卿的真实死因,秦可卿淫丧天香楼。
                              且看秦氏死时宝玉的反应。(却说宝玉因近日林黛玉回去,剩得自己孤凄,也不和人顽耍,每到晚间便索然睡了。如今从梦中听见说秦氏死了,连忙翻身爬起来,只觉心中似戳了一刀的不忍,哇的一声,直奔出一口血来。)
                              心中被戳了一刀,又是吐血。哈哈!贾珍也没宝玉如此夸张吧,爱的有多深,侄儿媳妇。一帘幽梦同谁近?千古情人独我痴。幽梦对情人,作者不要太明显了吧。


                              IP属地:湖北来自Android客户端45楼2023-03-16 12:00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