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楼梦吧 关注:448,211贴子:10,044,532

回复:女娲炼石已荒唐,又向荒唐演大荒!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因而步入门时,忽迎面突出插天的大玲珑山石来,四面群绕各式石块,竟把里面所有房屋悉皆遮住,而且一株花木也无。只见许多异草,或有牵藤的,或有引蔓的,或垂山岭,或穿石脚,甚至垂檐绕柱,萦砌盘阶,或如翠带飘飖,或如金绳蟠屈,或实若丹砂,或花如金桂,味香气馥,非凡花之可比。
这段情节描述的是衡芜院,作者这样安排是有暗示的,暗示女娲补天和抟土造人的神话故事,插天的大玲珑石暗示的是撑天的不周山,水神共公和火神祝融打架,水神共公撞倒了不周山,天破了个洞,女娲溶炼五色石补天的故事。四面群绕各式石块,四面就是东南西北四个方位,女娲炼五色石以补苍天,断鳌足以立四极,四个方位的各式石块暗示的就是撑天的四肢鳌足。
里面全是藤蔓,暗示女娲抟土造人的故事,女娲开始用黄泥捏土造泥人,觉得用手捏太慢,取藤蔓于黄泥中,挥舞起来,泥浆落在地上,就变成了人,藤蔓就是女娲造人的工具。
这段环境的描写,运用的就是春秋笔法,主角非正面著墨,而是通过渲染周围的环境,给人以足够的暗示。


IP属地:湖北来自Android客户端16楼2023-03-16 11:00
回复
    贾母忙命拢岸,顺着云步石梯上去,一同进了蘅芜院,只觉异香扑鼻。那些奇草仙藤,愈冷愈苍翠,……及进了房屋,雪洞一般,一色玩器全无。
    作者这段描写也是有暗示的,雪代表冷,冷洞,天气冷蛇就要在洞里冬眠,娲皇人面蛇身,雪(冷)洞就是暗指娲皇冷血蛇身休息的地方。
    春秋笔法,以虚寓实,设想幻化。欲状现实,却描绘幻境。笔下之虚,扑朔迷离,虚中隐实。


    IP属地:湖北来自Android客户端17楼2023-03-16 11:02
    回复
      宝钗道:谁家碧玉箫?鳌愁坤轴陷。女娲补天后,断鳌足以立四极,诗的意思是鳌担心天塌了又会被斩去四足去撑天。宝钗的诗也是女娲补天的故事。


      IP属地:湖北来自Android客户端18楼2023-03-16 11:03
      回复
        六七回,(薛蟠给宝钗带的礼物,外有虎丘带来的自行人,酒令儿,……沙子灯,一出一出的泥人儿的戏,……又有在虎丘山上泥捏的小像,与薛蟠毫无相差。宝钗见了,别的都不理论,倒是薛蟠的小像,拿着细细看了一看,又看看他哥哥,不禁笑起来了。)
        读者都知道,宝钗是不喜欢她哥哥的,为什么会对这个泥人爱不释手呢?作者运用的就是春秋笔法,通过描绘人物的爱好,加以足够的暗示,就是在暗示娲皇就是宝钗的前世,一出一出的泥人儿的戏,娲皇抟土造人,捏黄泥造泥人,宝钗开心的笑了。娲皇喜欢泥人,宝钗喜欢泥人。


        IP属地:湖北来自Android客户端19楼2023-03-16 11:04
        回复
          六十三回寿怡红群芳开夜宴。(宝钗便笑道:“我先抓,不知抓出个什么来。”说着,将简摇了一摇,伸手掣出一根,大家一看,只见签上画着一枝牡丹,题着“艳冠群芳”四字,下面又有镌的小字一句唐诗,道是:任是无情也动人。)
          读者都知道,作者经常用雪、冷暗示宝钗,这句诗也有暗示,常言说(冷血)无情,(冷血)其实就是暗示娲皇冷血蛇身。暗示宝钗的前世就是娲皇。


          IP属地:湖北来自Android客户端20楼2023-03-16 11:05
          回复
            (丰年好大雪,珍珠如土金如铁。紫薇舍人薛公之后)。
            古代根本就沒有紫薇舍人这个官位,作者编造这个官位的目的就是暗示宝钗前世的身份,在这里面隐藏着个谐音暗示:(紫薇舍人)谐音(自谓蛇人),自称蛇人,蛇人就是暗示娲皇人面蛇身。
            薛家是皇商,(皇商)也是谐音暗示(皇上),娲皇称号亦有阴皇、风皇。神话传说中娲皇化生万物,地位非常高,在三皇之上。
            (宝玉听了,不觉洞开心意,笑道:“该死,该死!眼前现成的句子竞想不到。姐姐真是一字师了!从此只叫你师傅,再不叫姐姐了。”宝钗也悄悄的笑道:“还不快做上去,只姐姐妹妹的!谁是你姐姐?那上头穿黄袍的才是你姐姐呢。”)
            这段情节,初看觉得只是一句玩笑,细思就会发现这里话中有话,这句话表面上黄袍指的是元春,作者暗示的就是(穿黄袍的才(钗)是你姐姐,)别忘了娲皇也是穿黄袍的,姐姐就是穿黄袍的娲皇。


            IP属地:湖北来自Android客户端21楼2023-03-16 11:08
            收起回复
              红楼梦中有些迷团是迷中迷,比如贾母的生曰,贾母的生日有两个,如果解不开宝钗前世之迷,就永远无法解开贾母两个生日之迷。
              书中宝钗的生日是明文写清楚了的,贾母特别为宝钗办的,非常热闹,正月二十一。
              六十二回,(探春笑道:“倒有些意思,一年十二个月,……过了灯节,就是老太太和宝姐姐,她们娘儿两个遇的巧。)灯节就是正月十五元宵节,正月十五到正月二十一只有五天时间,探春还专门说了两个遇的巧,并且当时众人都沒提出异议,这就有问题了,前文写宝钗过生日时,根本就没提到贾母也过生日,如果贾母和宝钗的生日只有五天的间隔,贾母是贾府一号人物,相隔几天自己怎么不办生日,明眼人一看就有问题。
              七十一回。(因今岁八月初三曰,乃贾母八旬之庆,……)前文探春的话有问题,贾母的生日是八月初三明文写清楚了的,这就奇怪了,贾母两个生日,砖家无法解释,只能说是误笔。
              读者都知道,书中宝玉的生日作者没写,黛玉的生日没写(只是从袭人口中得知),作者为什么把两个明文写清楚的人混在一起,并且还说遇得巧?作者是有意为之,目的就是让读者看出破绽。春秋笔法中有种写作方法叫表面虚假,内藏真情,真实情况就是里面的宝钗才有两个生日。
              这个破绽就是让读者最终确定宝钗的前世就是娲皇,一锤定音之意。
              作者故意将有两个生日的贾母和宝钗扯到一起,并且还说遇得巧,贾母暗示假母,真母就是真正的大地之母娲皇,在正月十五到正月二十一有两个节日的就是娲皇,正月二十为补天节,正月二十一为补地节,这两个节日都是纪念娲皇的节日,这才是遇得巧。
              作者一系列的暗示,充分证明宝钗就是娲皇转世,娲皇下凡的使命就是炼石补地陷(济世),炼的就是五色石神瑛侍者宝玉,引导宝玉走入正道济世。女娲炼石已荒唐,又向荒唐演大荒。


              IP属地:湖北来自Android客户端22楼2023-03-16 11:10
              回复
                纵观整部红楼梦,作者就是运用春秋笔法完成的一部旷世奇书。如果看不懂宝钗的前世是谁,有些内容根本无法看懂。
                比如山中高士,第一次看红楼梦的时候,我就觉得作者怎么会这样比喻宝钗,一个普通女儿家称高士是不妥的,高士指的是有理想、胸怀大志、品行高尚、博学多才、超凡脱俗、仁义英雄、圣贤,比如姜太公、诸葛亮等,看懂宝钗的前世就明白了作者的用意。
                山中高士指的就是在大荒山无稽崖炼石补天的娲皇,娲皇抟土造人,有补天穿补地陷,救民于水火之无量功德,当之无愧。


                IP属地:湖北来自Android客户端23楼2023-03-16 11:11
                回复
                  宝钗走近前来,悄悄的笑道:“你也过于小心了。这个屋里还有苍蝇蚊子?还拿蝇刷子赶什么?”袭人不防,猛抬头见是宝钗,忙放针线起身,悄悄笑道:“姑娘来了!我倒不防,唬了一跳。——姑娘不知道:虽然沒有苍蝇蚊子,谁知有一种小虫子,从这纱眼里钻进来,人也看不见,只睡着了,咬一口,就象蚂蚁叮的。”宝钗道:“怨不得。这屋子后头又近水,又都是香花儿,这屋子里头又香,这种虫子都是花心里长的,闻香就扑。”
                  说着,一面就瞧他手里的针线。原来是个白绫红里的兜肚,上面扎着鸳鸯戏莲的花样,红莲绿叶,五色鸳鸯。宝钗道:“嗳哟!好鲜亮活计!这是谁的,也值的费这么大工夫?”袭人向床上呶嘴儿。宝钗笑道:“这么大了,还带这个?”袭人笑道“他原是不带,所以特特的做的好了,叫他看见,由不得不带。如今天热,睡觉都不留神,哄他带上了,就是夜里纵盖不严些儿,也就罢了。——你说这一个就用了工夫,还没看见他身上带的那一个呢!”宝钗笑道:“也亏你耐烦!”袭人道:“好姑娘,你略坐一坐,我出去走走就来。”说着,就走了。
                  宝钗只顾看着活计,便不留心,一蹲身,刚刚的也坐在袭人方才坐的那个所在,因又见那个活计实在可爱,不由的拿起针来,就替他作。
                  不想黛玉因遇见湘云,约他来与袭人道喜,二人来至院中,见静悄悄的,湘云便转身到厢房里去找袭人去了。那黛玉却来至窗外,隔着窗纱往里一看,只见宝玉穿着银红纱衫子,随便睡着在床上,宝钗坐在身旁做针线,傍边放着蝇刷子。
                  黛玉见了这个景况,早已呆了,连忙把身子一躲,半日又握着嘴笑,却不敢笑出来,便招手儿叫湘云。


                  IP属地:湖北来自Android客户端24楼2023-03-16 11:13
                  回复
                    三十六回中的这一情节,作者运用春秋笔法告诉读者三个重要的信息,第一个就是宝钗绣鸳鸯,如果看不懂宝钗的前世是谁,就不能理解这一情节的意思,肚兜就是小孩子穿的,因又见那个活计实在可爱,这段情节的重点就是小孩子穿的活计实在可爱,宝钗的前世是娲皇、大地之母,娲皇抟土造的人就是小孩子,是天下所有小孩的母亲,宝钗的这种对小孩子的喜爱是天生的,是不由自主的喜欢,暗示的是大地之母对小孩子的母爱,就如同宝钗见到泥人一样,作者写这一段情节的目的就是暗示宝钗的前世就是大地之母娲皇。
                    第二个就是前文中提到的耗子精偷香芋,这个香芋指的是谁,这屋子里头又香,这种虫子都是花心里长的,闻香就扑。小虫子闻香就扑的就是香玉,叮(盯)的就是香喷喷的宝玉。
                    第三个就是作者埋下的一个伏笔,抄检大观园后,不知道此人到底是人还是鬼,这个腹黑之人在王夫人处随机下话,导致宝玉的丫鬟被撵,所以宝玉诅咒此人短命。
                    请问天下有肉眼看不见的虫子吗?看不见的虫子是细菌,即然肉眼看不见,用蝇刷子打肉眼看不见的虫子,那不是打虫子而是打人。
                    作者编的这个情节就是伏笔暗示:有个小(虫子)人在看不见的地方从纱窗眼里来叮(盯)这个香玉。
                    七十七回,袭人道:“你有什么忌讳的?一时高兴,你就不管有人没人了。我也曾使过眼色,也曾递过暗号,被那人知道了,你还不觉。”
                    哈哈!说曹操,曹操到。不想黛玉因遇见湘云,约他来与袭人道喜,二人来至院中,见静悄悄的,湘云便转身先到厢房里去找袭人去了。那黛玉却来至窗外,隔着窗纱往里一看,只见宝玉穿着银红纱衫子,随便睡着在床上,宝钗坐在身旁做针线,傍边放着蝇刷子。
                    这段情节的伏笔就是:有个闻香就扑的小人,在人看不见的地方,喜欢从纱窗眼里来盯香玉。


                    IP属地:湖北来自Android客户端25楼2023-03-16 11:15
                    回复
                      三十五回,(莺儿笑道:“你还不知我们姑娘,有几样世上的人沒有的好处呢,模样儿还在其次。”宝玉见莺儿姣腔婉转,语笑如痴,早不胜其情了,那堪更提起宝钗来?便问道:“什么好处?你细细儿的吿诉我。”莺儿道:“我吿诉你,你可不许告诉他。”宝玉道:“这个自然。”正说着,只听见外头说道……)哈哈!没有下文了,作者吊人胃口啊,猜,使劲的猜。
                      这段情节作者运用的就是春秋笔法,点到为止,话不说尽,韵味无穷。好处就是对人或事物有帮助的因素。读者注意这句话:世上的人沒有的好处。世上的人就是凡人,即然是凡人沒有的好处,那一定就是神仙,神仙的好处是有隐晦的,天机不可泄露,所以莺儿的话就没有下文了。其实这段情节就是作者在暗示宝钗的真身不是凡人,看懂宝钗的前世是娲皇,就会明白莺儿说的好处是什么意思了,意思就是娲皇的好处就是宝钗的好处,娲皇的好处就是造物造人、补天救世、制乐器(发明了笙簧、瑟、埙等乐器),创造人类社会并建立婚姻制度,等………。


                      IP属地:湖北来自Android客户端26楼2023-03-16 11:17
                      回复
                        看懂了宝钗的前世,才会看懂书中的某些情节,刚开始薛家住进贾府的梨香院,梨香谐音理想,暗示宝钗是有理想,有使命的,宝钗的理想和使命就是娲皇的计划,补地陷(济世),就需要一个有补天之才的人去完成这项使命,宝钗的任务就是将这个补天之材(宝玉)引入正道。
                        补天石就是五色石,五色石五颜六色,有各种各样的颜色,代表的就是花心,娲皇炼石就是让五色石溶化,意寓的就是让五色石重生成为补天穿、补地陷(济世)的有用之材。


                        IP属地:湖北来自Android客户端27楼2023-03-16 11:19
                        回复
                          二十二回,宝钗的生日,宝钗点了两出戏,(西游记)(山门)。宝钗其实就在引导宝玉,宝钗点(西游记)就是在引导宝玉,一个人要有理想,人生要有奋斗目标,百折不挠,勇敢面对一切困难,坚持到底,永不放弃,终会成功。


                          IP属地:湖北来自Android客户端28楼2023-03-16 11:20
                          回复
                            宝钗点了一出(山门)。“那词藻中,有只“寄生草”,极妙,你何曾知道!”宝钗便念给他听道:漫揾英雄泪,相离处士家。谢慈悲,剃度在莲台下。没缘法,转眼分离乍,赤条条,来去无牵挂。那里讨,烟蓑笠卷单行?一任俺,芒鞋破钵随缘化!”宝玉听了,喜的拍膝摇头,称赏不已———又赞宝钗无书不知。
                            鲁智深英雄末路,与赵员外挥泪相离,感谢佛门的收留,在寺庙出家为僧。因不守佛门清规转眼被逐出佛门,孤身一人,来去自由无牵无挂。那里去讨孤身一人闯天下的蓑衣斗笠?俺不怕,穿草鞋拿破碗走遍天下俺都不怕,有本事走到那里都能找到一口饭吃。
                            这个故事,鲁智深充满了英雄豪杰的气概,反映了鲁智深的独立性和胆量,有什么可怕的,有本事的人走到天下任何地方都能找到饭吃。
                            宝钗用这个故事就是在引导宝玉走正道,鲁智深的性格本来就不适合当和尚,不守清规戒律,佛门中是容不下鲁智深的,离开佛门是迟早的事,但鲁智深这人独立性强,有本事,走遍天下都可以自谋生路。
                            宝钗就是在用这个故事引导宝玉,宝玉的性格就是游手好闲、沾花惹草、不无正业,懦弱无能,就是贾府中的一个寄生虫,贾母和元春这两个守护神不可能保他一世吃喝玩乐,如果有一天贾家有什么变故,这个家庭、这个世道能不能容得下宝玉这种人,宝玉有没有孤身一人出去自谋生路的能力,宝钗就是在引导宝玉年轻的时候要学本领,要多读书,男子汉要有英雄气概,能够孤身一人到社会去谋生路的本事。
                            宝钗对宝玉的引导是有效果的,宝玉听了,喜的拍膝摇头,称赏不已,这就证明宝玉是可以走入正道的。
                            但是,就是因为神瑛侍者在天上灵河岸边沾花惹草,将风流孽鬼的头目和一干风流孽鬼招惹到了宝玉身边,这些风流孽鬼就将宝玉缠着,宝钗将宝玉往正路上引,这些风流孽鬼就将宝玉往邪路上拉。风流孽鬼时时刻刻都盯着缠着宝玉。风凉话马上就来:“安静些看戏罢!还沒唱山门,你就妆疯了。”
                            正是因为风流孽鬼的头目将宝玉盯着缠着,所以宝钗引导宝玉的机会就很少,宝钗引导宝玉的时间是有期限的,就是元春辩是非的时间,不能超过宝玉科考,元春和贾母都是天上的神仙下凡,就是神瑛侍者的守护神,可保神瑛(宝玉)十九岁平安,宝玉到时候是正是邪,神仙(元春)自会分辨,是危险的老虎,还是善良的兔子,神仙自会安排神瑛(宝玉)的归宿。


                            IP属地:湖北来自Android客户端29楼2023-03-16 11:22
                            回复
                              三十八回,宝钗笑道:“我也勉强了一首,未必好,写出来取笑儿罢。”说着,也写出来,大家看时,写道:桂蔼桐阴坐举觞,长安涎口盼重阳,眼前道路无经纬,皮里春秋空黑黄!看到这里,众人不禁叫绝。宝玉道:“骂得痛快!我的诗也该烧了。”看底下道:酒未涤腥还用菊,性防积冷定须姜。于今落釜成何益?月浦空余禾黍香。
                              众人看毕,都说:“这方是食蟹的绝唱!这些小题目,原要寓大意思,才算是大才。———只是讽刺世人太毒了些!”
                              骂得痛快,这是一首愤世嫉俗的诗,讽刺的就是封建社会的达官贵族,宝钗口中的读了书不明理的那些贪官污吏,这些人象螃蟹一样不正直横行霸道,欺压百姓,这些道貌岸然的贪官污吏肚子里装的都是一些阴谋诡计的黑心肠。
                              菊称为花中四君子,代表的是正直不屈、品德高尚。姜代表的是辛辣,意思就是这个世道需要一个品德高尚的人才,将这些横行霸道的贪官污吏狠狠的辣(拿)下,消灭这些危害百姓的贪官污吏。
                              横行霸道的贪官污吏最终会被正义的力量消灭掉,还天下百姓一个富裕安稳的生活。
                              宝钗的使命就是引导补天之才(神瑛侍者),希望宝玉能够读书上进,成为一个明理的好官,去铲除这些横行霸道的贪官污吏,补地陷(济世)。
                              只可惜,引导宝玉的机会太少了,因为宝玉身边有一个如海中的夜叉海鬼带鱼盯着缠着,时间紧迫啊,宝钗心急如焚啊。


                              IP属地:湖北来自Android客户端30楼2023-03-16 11:23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