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时任第十八集团军一二九师卫生部部长的钱信忠同志根据当地中草药资源的分布情况,号召并带领广大医务人员上山采集柴胡,采回清洗后熬成汤药给病号服用,居然收到了很好的疗效。为了方便服用和携带,制药厂的科研人员又设法将其制成柴胡膏,但没有想到,在临床应用过程中,用柴胡做成的膏剂疗效并不好。
1940年,钱信忠建议将柴胡进行蒸馏提取制成针剂。于是,在韩刚的带领下,开始了柴胡注射液的研制工作。
要制造针剂,首先要提取挥发油。由于当时没有专用的蒸馏设备,负责试制的大学生李昕经多次试验,先用白铁皮焊成水蒸气装置,把蒸汽通到放有柴胡的罐中,再连接焊接的冷却器装置收集蒸馏液。开始蒸出的柴胡液是浑浊的,上面漂浮着一层油,之后经第二次蒸馏,终于蒸出了透明的柴胡液体。
经过多次试验后,成品终于试制出来了。但是,可靠性和疗效如何呢?韩刚用自己的身体做了试验,证明柴胡注射液没有毒性反应。随后,又在职工和医院内扩大临床观察,反复做了退热试验,证明该药治疗疟疾及一般热病,其镇痛退热效果显著,且没有明显的毒副作用。至此,中医药史上具有划时代意义的供肌肉注射的第一支中药注射液终于研制出来,并命名为“瀑澄利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