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ate吧 关注:918,264贴子:31,066,253

俄罗斯神话科普,斯拉夫传说英雄之壮士歌相关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虽然不是经常出现,但每次都有人问斯拉夫本土神话英雄,俄罗斯神话英雄有哪些,总是只有零零散散的回答,一方面是国内相关科普不多,二是你月也没染指多少,导致其逐渐变成月经,于是,面对这类问题,打算做一个简单的系统性科普。
看不到的楼记得报楼号


IP属地:四川1楼2021-02-07 18:14回复
    斯拉夫神话按笼统划分有三大圈子搭配数个衍生圈的框架,一个是东斯拉夫传说,一个是西斯拉夫传说,剩余一个是南斯拉夫传说,其中我们通常知晓的斯拉夫神话,例如斯拉夫童话和壮士歌,其主要是多来自东斯拉夫,其中东斯拉夫传说主要分为壮士歌,民间童话传说与神话,鬼怪迷信故事三大分类。前两类主要形式是口传,在民俗学发展以后,在17世纪之后,也就是18-19世纪作为书本形式记录下来,之所以分支明确也就是由于衍生圈存在的缘故,而西斯拉夫传说,作为东斯拉夫系的同素异形体,是存在演变的问题,其中包括Kraków神话(波兰南部的克拉科夫传说)和西斯拉夫屠龙传承。最后南斯拉夫传说则只是统称,是包含巴尔干半岛的斯洛文尼亚,塞尔维亚,保加利亚等国在内的传说,它们的先祖起源都可以在东西斯拉夫始祖和斯拉夫往年纪事找到,但是之后衍生的当地民间传说英雄,例如斯洛文尼亚的库尔什尼克,塞尔维亚的斯托伊夏,都是衍生圈的操作了,在这里我们不多讲述。
    其中,壮士歌是以10世纪古罗斯为背景,主要分为基辅(Kievskiy)和诺夫哥罗德(Novgorodskiy)两个系列,其中诺夫哥罗德壮士歌是以商人萨德科为主的故事。而我们日常熟知的壮士歌,实际上是基辅壮士歌。包括壮士歌的三大英雄。而关于壮士歌的起点,被相当一部分认为是斯拉夫文学中最大史诗《伊戈尔远征》,作为十一至十二世纪的英雄史诗,与罗兰之歌,熙德之歌,尼伯龙根之歌并列四大史诗。然而,以基辅罗斯为背景的壮士歌,其故事中的设定年代甚至比《伊戈尔远征》还早,可追溯到10世纪,本质是10世纪-13世纪时期。因此也被称为斯拉夫最古的英雄诗歌。


    IP属地:四川2楼2021-02-07 18:15
    收起回复
      斯拉夫神话按笼统划分有三大圈子搭配数个衍生圈的框架,一个是东斯拉夫传说,一个是西斯拉夫传说,剩余一个是南斯拉夫传说,其中我们通常知晓的斯拉夫神话,例如斯拉夫童话和壮士歌,其主要是多来自东斯拉夫,其中东斯拉夫传说主要分为壮士歌,民间童话传说与神话,鬼怪迷信故事三大分类。
      前两类主要形式是口传,在民俗学发展以后,在17世纪之后,也就是18-19世纪作为书本形式记录下来,之所以分支明确也就是由于衍生圈存在的缘故,而西斯拉夫传说,作为东斯拉夫系的同素异形体,是存在演变的问题,其中包括Kraków神话(波兰南部的克拉科夫传说)和西斯拉夫屠龙传承。最后南斯拉夫传说则只是统称,是包含巴尔干半岛的斯洛文尼亚,塞尔维亚,保加利亚等国在内的传说,它们的先祖起源都可以在东西斯拉夫始祖和斯拉夫往年纪事找到,但是之后衍生的当地民间传说英雄,例如斯洛文尼亚的库尔什尼克,塞尔维亚的斯托伊夏,都是衍生圈的操作了,在这里我们不多讲述。
      其中,壮士歌是以10世纪古罗斯为背景,主要分为基辅(Kievskiy)和诺夫哥罗德(Novgorodskiy)两个系列,其中诺夫哥罗德壮士歌是以商人萨德科为主的故事。而我们日常熟知的壮士歌,实际上是基辅壮士歌。包括壮士歌的三大英雄。而关于壮士歌的起点,被相当一部分认为是斯拉夫文学中最大史诗《伊戈尔远征》,作为十一至十二世纪的英雄史诗,与罗兰之歌,熙德之歌,尼伯龙根之歌并列四大史诗。然而,以基辅罗斯为背景的壮士歌,其故事中的设定年代甚至比《伊戈尔远征》还早,可追溯到10世纪,本质是10世纪-13世纪时期。因此也被称为斯拉夫最古的英雄诗歌。


      IP属地:四川3楼2021-02-07 18:15
      回复
        至于民间童话传说,分为动物童话和魔幻童话,魔幻童话以人类为主,其中最熟悉的英雄就是伊万王子,他相当于我们的王小明同学,在多个故事中出现且设定有偏差,知名度来说是斯拉夫魔幻童话中的最大英雄,而魔幻童话通常是负责表现出人们对真理和正义战胜邪恶的憧憬。魔幻童话中登场的部分角色,其原型可以说都是东斯拉夫神话中的形象。因此伊万王子和壮士歌系的英雄史诗相比,是完全划分开来的单独一系,在这里也不多说。
        剩下的而鬼怪迷信类传说,则是非童话民间口头散文创作,包括普加乔夫民间传说和哥萨克人叶尔马克时期的西伯利亚传说。而围绕斯拉夫神话的历史背景则可以追溯到7世纪斯拉夫人与突厥阿瓦尔人征战之前,既公元2世纪-6世纪,包括基捷日城和白水国的神话。
        有没有被绕晕?
        简单来说就是斯拉夫神话分支树就是
        斯拉夫传说——东斯拉夫传说——(1)伊戈尔远征记,壮士歌——》基辅和诺夫哥罗德——》基辅壮士歌三大英雄
        (2)斯拉夫民间童话——》魔幻童话——》伊万王子。(3)斯拉夫鬼怪迷信传说。


        IP属地:四川4楼2021-02-07 18:16
        回复
          其次是这次介绍的主要体系,壮士歌体系,主要是指基辅壮士歌系,长话短说,你们可以这么理解,基辅壮士歌系在斯拉夫神话中,大致相当于印度神话之中的摩诃婆罗多系,然后从性质上来说,却类似查理曼的骑士传说,涉及到在涅斯托尔的《往年纪事(Pověstĭ Vremęnĭnyxŭ Lětŭ)》登场的、各位蒙古入侵之前实际存在的历史人物的改编创作。其中作为《壮士歌》中心人物存在的主人公君主,“太阳公”弗拉基米尔(Vladimir Krasnoye Solnyshko),历史身份是955年出生的的弗拉基米尔1世,基辅大公伊戈列维奇之子,“圣公”弗拉基米尔,·但有时却会被认为是他的曾孙,罗斯托夫大公弗拉基米尔·莫诺马赫大公,所以这两个弗拉基米尔有时也造成了壮士歌年代的偏差感。圣公弗拉基米尔他的位置相当于查理曼。所以作为第一壮士的伊利亚·穆罗梅茨实际上就相当于第一勇士罗兰,但是从文化英雄这个层面上,他又相当于库丘林和鲁斯塔姆那样的存在。现今用搜索引擎搜他的名字就会冒出来的战斗机,就是以他本人命名的。
          不过说到这类叙事诗歌颂的对象,则是介乎于古代的神话英雄与欧洲封建时代骑士文学当中的骑士之间的所谓“壮士(Bogatyr)”。这个词按照语言学的观点是在壮士歌所诞生的罗斯与东方冲突频繁的时期,从突厥语系当中借用的词汇——在我国史书中出现的元代“把阿秃儿”和清代“巴图鲁”这些头衔也是来源于同一词源。他们在作品当中作为弗拉基米尔公在古代罗斯实际存在、类似欧洲地区的圣骑士/帕拉丁的近卫队(Druzhina)活跃(不过也有下文提到的伏尔加大公这样自己有近卫队的人物),根据故事风格的不同,战斗的对象既有半史实半虚构的各种异国君主,也有超自然的魔怪。


          IP属地:四川5楼2021-02-07 18:17
          回复
            值得注意的是,《壮士歌》的产生年代同时也是斯拉夫民族的基督教化不断加深的过程,因而对鸽子的信仰也挤压了异教神系的生存空间。这些异教神类似于先秦时期的我国,呈现出横向的空间林立,包括《往年纪事》中提到的东斯拉夫基辅万神殿诸神、《年代纪》中的西斯拉夫六军神,以及南斯拉夫的切尔博诺格与达日博格等神灵——以上在壮士歌中全都不会出现。取而代之的则是属地的次等神和精灵,也就是古代神系的残余成分了。次等神,具有最重要地位的是所谓的“大地母亲(Mati Syra Zemlya)”,亦即古斯拉夫的大地母神,其余存在着的还有河神、森林神以及所谓的水精(Rusałka)等等。同时,也出现了在民间故事里更加活跃的芭芭·雅嘎(Baba Yaga)这一形象。与此同时,一些神灵的属性被移植给了作为壮士歌主角的各位英雄人物,比如伊利亚·穆罗姆茨就被认为混有司掌雷电的主神佩伦的成分。
            而若是考虑故事背景设定,根据故事中的时代划分,壮士歌系是存在旧世代三大英雄和新世代三大英雄。下面我们一一介绍。


            IP属地:四川7楼2021-02-07 18:18
            回复
              旧时代的三大英雄,指的是在弗拉基米尔的首席勇士出世前最为活跃的三个英雄,分别是:伏尔加·斯维亚托斯拉维奇大公,巨人斯维亚托戈尔,以及农夫之子米库拉·塞扬尼诺维奇。在伊利亚·穆罗姆茨接受天主的祝福时,得到的启示就是在此后只有这三个英雄能跟他相匹敌。而同时代的英雄人物、统称老一代壮士(Elder Bogatyrs)的则还有杜奈伊·伊凡维奇(Dunai Ivánovich)、参孙·萨莫伊洛维奇(Samson Samóylovich)以及苏汉·奥迪汉特维奇(Sukhan Odikhmántevich)等。


              IP属地:四川8楼2021-02-07 18:18
              回复
                伏尔加·斯维亚托斯拉维奇大公(Volgá Svyatoslávich)
                前文说过,作为《壮士歌》歌颂对象的壮士,一般来说是以天生的神力与武艺,还有各种兵器作为建功立业的主要凭仗;反之,所谓巫术一般来说,则是作为他们的敌人的反派角色使用的东西,比如伊戈尔传说中的著名BOSS“夜莺强盗”就是如此。这种二元对立模型可以说非常有民间故事风格。然而,在老一代的三英杰当中,此处要介绍的伏尔加·斯维亚托斯拉维奇可以说是唯独的例外(所以,“壮士”这个称号据学者分析其实并不经常给他)。他的外号之一就有“巫师伏尔加(Volgá Veshchy)”,其传说被俄罗斯著名语言学家罗曼·雅各布森(Roman Jakobson)归为泛斯拉夫传说中所谓“狼人的巫师大公”一类,可以称得上是整个《壮士歌》体系当中独一无二的近战法爷。
                据壮士歌所述他是太阳公弗拉基米尔的侄子,但其真正的历史原型根据现代人的分析,是诺夫哥罗德的第二代大公、初代基辅大公“智者”奥列格(Oleg Veshchy)。(相同的称号Veshchy在斯拉夫文化有凡间的“智者”和是拥有超自然能力的“先知、巫师”两种含义。)其中而另一个称号为伏尔加·弗谢斯拉夫维奇(Volgá Vseslávich),可能联结至历史上的另一位斯拉夫王公,波洛茨克的弗谢斯拉夫一世(在传说里和他一样有着能施展巫术的能力)。《往年纪事》中写道奥列格大公曾经远征君士坦丁堡并与拜占庭缔结和约(精罗震怒.jpg),而这个事件在壮士歌当中所映射的就是伏尔加大公远征土耳其了,从远征对象的变迁当中,也可以看出编年史与叙事诗产生的迭代关系(精罗震怒.jpg x2)。同时,前文讲到过所谓“近卫队”,根据《壮士歌》,伏尔加大公和太阳公弗拉基米尔本人同列最早召集这种卫队的王公之一;而在历史上,拜占庭帝国开始使用以基辅罗斯人为主的瓦良格卫队,也正是在奥列格在位期间。
                再说伏尔加本人,此名的原始形式为“伏尔科夫( Vólkh)”,有两个可能的含义,其一为“狼(Volk)”,其二为“巫师(Volkhv)”。这两个名字都在伏尔加本人的传说当中可以得到印证,因为他出生时身上就有一道狼毫,并且能够施展包括变身为狼在内的许多巫术。值得注意的是,在斯拉夫的传统当中,变成狼人是巫师最常有的本领之一,而且这种本领一般的征兆就是他们身上会有一道狼毫的印记(帮雷帝开发雅嘎种的宫廷魔术师找到了.jpg)。
                这位英雄的身上并不是只有人类的血脉:他是斯拉夫传统中的巨龙格里尼奇(Gorynić)与人类公主所诞生的后代。(斯拉夫传统当中的龙蛇与狼有着非常广泛的因缘,比如著名的巨蛇神沃列斯,就在一些图画中呈现出狼头人身的相貌;在西斯拉夫也有像这样双重要素的英雄人物、以历史上的王公武尔克·格鲁古雷维奇·布兰科维奇(Vuk Grgurević Branković)为原型的“火龙”武尔克(Zmaj Ognjeni Vuk),可以说是伏尔加的同素异形体。)正是因此,据说在伏尔加大公出生的时候,大地母亲和全俄罗斯大地上的生灵都发出了鸣声,而伏尔加本人刚出生一个半钟头(另一说五年)就能开口说话,向母亲要求盔甲,并且握起一柄300普特(大概五吨左右)的槌矛作为自己的武器。另外一些传说则说到他把母亲的胎膜(在斯拉夫传统当中的重要灵物)当作自己的头盔以及护身符。伏尔加能够通晓世间所有生灵的语言,并且知晓它们的所有特性,还能以魔法变成它们的形状,这其中甚至包括了斯拉夫神话当中的众鸟之父、鹰王斯特拉菲尔(Strafil)。
                而他最有名的事迹,除了在下文会说到的与农夫米库拉的不打不相识的经历,就是上面提过的远征土耳其帝国了。在这个传说当中,伏尔加三次变成动物,侦察皇宫的情况,并且扰乱土耳其沙皇和守卫军的心志。最后一次进入皇宫时,他先把自己变成白鼬,然后以人身卸掉了军械库里所有的武器,以狼身咬死了马槽里所有的坐骑,然后才命令自己的近卫队出击,俘虏了所有土耳其人。


                IP属地:四川9楼2021-02-07 18:19
                回复
                  农夫之子米库拉·塞扬尼诺维奇(Mikúla Selyanínovich)
                  和伏尔加不同,农夫米库拉这个形象并没有明确的历史源头。他的外号“塞扬尼诺维奇”就是“农夫之子”的意思,用轻小说比喻的话就是Lv.99的村民A。在神话学的观念当中,他介乎于代表纯粹自然力量的斯维亚托戈尔、和代表文明与秩序的伊利亚·穆罗姆茨之间,属于两者间的过渡阶段。他被称为“最受大地母亲宠爱的人”,在作战中能取得她给予的力量;甚至有些说法认为他就是从大地中生出来的。在他和斯维亚托戈尔的传说中,米库拉用一个“装着整个世界的重量”的袋子,把斯维亚托戈尔压得站不起身;这个情节也反映了他不是一般的凡人。
                  米库拉经常使用的武器是一张枫木打造的犁,有着“大马士革钢的犁齿,纯银的犁铧,赤金的把手和丝绸的挽绳”;在伏尔加和他第一次见面时,伏尔加本人和他的所有近卫一起,也不能把他放在地上的这张犁举起来;在古代,罗斯人认为它是现在的猎户座的一部分。
                  除了这张犁,米库拉最重要的宝物是他的宝马,这匹宝马有着夜莺的羽毛,能够飞入云霄。而它的后代被米库拉送给壮士歌中四个英雄作为坐骑。他们分别是伊利亚·穆罗姆茨、多布雷尼亚、狄乌克·斯特潘诺维奇(Dyuk Stepánovich)和库里洛·佩兰科维奇(Churilo Plénkovich)。
                  他和伏尔加·斯维亚托斯拉维奇的碰面是有关壮士歌的绘画中非常受人喜爱的画面之一。按照传说,当时伏尔加奉弗拉基米尔大公的命令向自己的三座封地征税,此时在田间碰到了米库拉。由于惊讶于他的强壮魁梧,伏尔加劝说他加入弗拉基米尔大公的手下,并且说明了自己的来意。于是,米库拉和伏尔加大公一起铲除了盘踞在这三个领地的强盗,然后成为了其他壮士的同伴。
                  值得一提的是,一些诗歌把他看作农业的保护神;而在基督教的影响扩大后,圣人尼古拉也以米库拉这个名号,被尊崇为农业的保护者。


                  IP属地:四川10楼2021-02-07 18:20
                  回复
                    圣山的守护者,巨人斯维亚托戈尔(Svyatogór)
                    旧时代三英雄中的最大英雄(大小),也是新时代最著名的英雄伊利亚.穆罗姆茨的衬托者。这位就基本是纯粹的巨人形象了。可以说是力量的象征,如果论STR(筋力)的话,在整个壮士歌的体系当中也可以排上第一;诗歌当中还说出过“天空若是有吊环,就能拽落天空;大地若是有支柱,就能举起大地”,可以说得上是俄语版的“恨天无把,恨地无环”,堪称俄罗斯的李元霸,甚至东斯拉夫的阿特拉斯或是大力神。
                    他的名字与“圣山(Na Svyatyk Gorák))”有关,但考虑到壮士歌的产生年代,也有说法认为它的原始形式是“斯维亚提亚·戈利(Sviatya Góry)”,即“圣乔治/圣格利高里(Svyáty Egóri)”的转写。不过即使词源相近,他和圣人的形象也实在是相差太远了,如果是换了个别的体系的话,甚至可能是巨人、泰坦一类的纯粹反派也说不定。在壮士歌中的斯维亚托戈尔被称为“最后一个巨人”。而在斯拉夫神话的三界体系(亚维,纳维,普拉维)说法中,斯维亚托戈尔正是主神罗德的儿子,作为其名含义“圣山”,也就是世界树生长的位置。他的任务就是守卫亚维世界,防止纳维世界的恶灵侵扰。所以前面提及阿特拉斯和大力,这点还是挺相似。其中也有被女神预言和被铁匠预言的经历,来到天国更是向神许愿获得强大的力量,并实现愿望。
                    他的经典形象是骑着一匹比树林还高的骏马,披头散发,双眼失明——最后一点又一次证明了他的非人类身份。其死亡有多种说法,其中一种说法,就是他由于对自己的吹嘘,被米库拉(另外一些说法则是被鸽子王派来的天使)引诱他背负了一个“装着整个世界的重量”的袋子,于是斯维亚托戈尔就被压进了地底。在南高加索传说当中,第四代萨逊英雄小穆格尔也落得了相似的下场。还有一个说法是,斯维亚托戈尔是遇上了牧神维列斯,并且当着维列斯吹嘘力量大到能反转天地。维列斯让他去搬一块黑色的巨石,他战胜这块巨石之后,自己化作了阿拉拉特圣山,可以说是挑战大地引力的变种版。而最后一种说法则流传得更为广泛,据说伊利亚·穆罗姆茨最初接受天神的祝福时,正好遇见斯维亚托戈尔自知大限将至,走进山中。伊利亚试着挑战他却没有成功,就对他表明了自己的身份;而斯维亚托戈尔则提出两人作为同伴共同骑行,并请伊利亚为自己送终。但伊利亚虽然是人中的勇士,却没有给斯维亚托戈尔的坟墓关门的力气,于是斯维亚托戈尔往伊利亚的胸膛吹入了三口气息,赋予了他更加超乎常人的力气,并把自己的巨剑也送了给他。
                    但很有反差萌的是,这样的斯维亚托戈尔又是壮士歌当中为数不多的爱情故事的主角之一。据说他向北旅行,有启示宣告他会在“诸王之城”找到自己命中注定要娶的女子,而那个女子已经沉睡了三十年(布姐:?)。但当他到达目的地时,只看到了一个浑身黑炭的狰狞怪物。于是斯维亚托戈尔气愤地把五百枚卢布扔在怪物身边,然后用剑在怪物胸口上捅了一下就回去了。谁知其实“黑炭”是少女沉睡时的伪装,斯维亚托戈尔的那一击抖落了这些黑炭;于是她醒来后就带着五百枚卢布和胸口的伤痕作为凭据,追寻着斯维亚托戈尔的踪迹来到俄罗斯。这样,斯维亚托戈尔就得到了一个美丽的妻子——可以说是相当怪味的恋爱喜剧。


                    IP属地:四川11楼2021-02-07 18:20
                    回复
                      说完老的再说新的。新时代的三大英雄就是,就是我们常说的壮士歌三勇士,真正作为壮士歌这一体系的代言人物而存在的三巨头。他们是伊利亚·穆罗姆茨、阿廖沙·波波维奇以及多布雷尼亚·尼基塔奇。在俄罗斯大师维克托·瓦斯涅佐夫(Viktor Mikhaylovich Vasnetsov)的名画《壮士们》中,出现的三位英雄就正是这三人。而在新世代的勇士当中,除去三巨头,还有娶白鸟少女为妻的勇士米海尔.波多克(Михаил Потык)等人,他们都是侍奉太阳公的勇士,不过并非主要英雄,这里就不具体介绍他们了。


                      IP属地:四川12楼2021-02-07 18:21
                      回复
                        伊利亚·穆罗姆茨(Ilyá Muromets)
                        最伟大、最著名的壮士,可以说得上是整个壮士歌体系的代表与最高点。如果在《壮士歌》当中只挑选一个人物来进行科普的话,那基本上也必定是他了。同时也是最受流行文化喜爱的一人,从苏联到俄罗斯年代,他的历险故事改编成过动画、电影、甚至是游戏。
                        论述壮士歌的专著也经常把他比作希腊的海叔、爱尔兰的大狗和芬恩这些英雄。同时还有“最后一个老一代壮士,第一个新一代壮士”这样子,作为壮士歌时间线当中两个世代的连结者的一面。虽然名字可以追溯到圣伊利亚斯,但广泛认为,实际作为他历史原型的是俄罗斯的另一位圣人,圣伊利亚·帕切尔斯基(Venerable Ilya Pechersky),这位圣人在记载当中是个类似查理曼传说中的托宾主教那样的猛男,外号“小靴子(Chobotok)”,这是因为他有一次因为赤手空拳,用靴子打败过包围自己的敌人。但也有看法认为,伊利亚的原型还包括了东斯拉夫神话当中的大神佩伦;比如他和夜莺强盗的战争,就被看成是古印欧神话当中混沌斗争(Chaoskampf)这一概念的演化,即斯拉夫神话当中佩伦与沃列斯的战争的人化再演;并且取代佩伦本人在基督教化的俄罗斯中地位的,就是他名字词源的圣伊利亚斯。
                        和伏尔加、米库拉这些老一代英雄相比,伊利亚可以说是相当“大器晚成”,因为他直到三十三岁,都虚弱得连下地行走都做不到,这么晚的起步连郭大侠都要直呼内行。但途径的三个修士(Kaleki)给他喝了由蜂蜜制成的灵药,让他成为了一个力气超凡的英雄,并且警告他不能和前代的三巨头作战。有些说法认为,这三个修士的真实身份,其实就是鸽王子和作为随从的两位天使。这种“从长久的衰疲振作”的英雄叙事在整个斯拉夫文化当中都可以看见,但伊利亚也算得上是最出名的一例了。正是因此,伊利亚在传说当中一般都是壮年战士的形象,外号之一是“老哥萨克”,他比起真正的“老一辈壮士”年轻,但在弗拉基米尔大公身边的近卫壮士们当中又是毫无疑问的大前辈。
                        作为英雄他最著名的装备包括有迅疾如风、能一步跨过山峦的骏马西夫什科(Sivushko),有的传说称它一步就有五十俄里(约合现代五十公里)之远。常用的武器则是同样让人联想到海叔的棍棒,以及从斯维亚托戈尔那里继承的巨剑。在与夜莺强盗的战斗当中,还使用了弓箭作为武器,射瞎了后者的眼睛。
                        而立下的功勋也是在诸多壮士当中列为第一的。将居于十二棵橡树上的鸟巢,有着狮子与凶兽外貌,并且拥有变形魔法的半精灵恶党、在俄罗斯传说当中最著名的反派形象所谓的夜莺强盗(Solovey Razboynik)击败、焚烧;用巧计杀死了异教徒的巨灵、“巨偶像”伊多利什奇(Ídolishche);游历君士坦丁堡,服务皇帝君士坦丁·布戈育波维奇(Constantin Bogolyubovich);和另一位壮士参孙·萨莫伊洛维奇共同作战,扫灭鞑靼的卡林汗(Tsar Kalín)的大军;打败犹太勇士济多万(Zhidóvin);在不知对方身份的情况下和自己的儿子索洛夫尼科(Solóvnik)战斗(和其他地区(德国、波斯、爱尔兰etc.)的父慈子孝传说不同,这一对是在互相知道身份并且打算回家认亲之后,儿子索洛夫尼科还趁老爸睡觉向他出手(史 诗 级 大 孝 子),然后惨遭反杀……);打败外号“小猎鹰”,并靠着发出可怕吼声击败基辅王庭当中除他本人所有壮士的异教战士索科尼切科(Sokol'nichek);在命运的三岔路口上躲避了死亡的陷阱、击败了死神,如此等等。
                        由于接受了鸽子的祝福,伊利亚·穆罗姆茨是不会被凡人打败的不死身。所以据说到最后,这位英雄也没有被任何勇士击倒,而是在一场战争中,于击败所有敌人之后,才和自己的骏马一起变成了石头。


                        IP属地:四川13楼2021-02-07 18:22
                        回复
                          多布雷尼亚·尼基季奇(Dobrynya Nikitich)
                          单说其故事的创意性,可以说是拥有世上最厉害的帽子的英雄了,身为壮士歌新时代三巨头之一,是仅次于伊利亚·穆罗梅茨的勇士,他通常是被描绘为一位与王室有密切关系的人,为后者完成各种外交任务。作为朝臣,可以说是武士贵族的代表。不但是个卓越的弓箭手、还擅长游泳、摔跤,能够娴熟地演奏古斯里琴,精通板棋,而且手腕圆滑,有三寸不烂之舌,可以说不仅是十八般武艺,连百般技艺也样样精通的天才。
                          他的原型是斯维亚托斯拉夫大公的妻弟多布雷尼亚·,也既是大公之子弗拉基米尔(后来的太阳公弗拉基米尔一世)的舅舅,更是太阳公的导师。只不过,在年代记中还登场了一个多布雷尼亚,所以也是参考因素之一,壮士歌的多布雷尼亚可能是两者的结合体,也或是侧重王室,至少,在壮士歌里的多布雷尼亚是大贵族之子。
                          他的主要事迹是战胜妖龙戈林尼奇,以及和魔女玛林卡的战斗。其中最著名的当然是与妖龙的战斗。
                          传说,多布雷尼亚杀了一头幼龙后,他母亲告诫他,不要到撒拉森山脉那里去,那里是幼龙生活的地方。不要去解救罗斯的俘虏,不要在普柴河里沐浴。多布雷尼亚没有听从他母亲的话,违反了所有告诫。
                          当他在普柴河里游泳时,他遇到了被他杀死的幼龙的母亲,大妖龙戈里尼奇。
                          多布雷尼亚没有武器自保,觉得自己要遭不测。但当戈里尼奇问他应该如何补偿它的时候,多布雷尼亚看准机会游到了岸边。他看到岸边的草地上有一顶牧师的帽子,决定用它来作武器。他用帽子斩断了龙的头。是的,你没看错,就是这么威猛,不禁让人忍不住询问这是哪个牧师留下的神帽。随后,他跳到龙身上,准备将龙杀死。这时戈里尼奇连忙求饶,承诺不会再劫掠罗斯的人民。多布雷尼亚便放了戈里尼奇,双方承诺互不侵犯。然而但当多布雷尼亚回到基辅时,他发现戈里尼奇违反了自己的承诺,抓走了太阳公弗拉基米尔的外甥女扎巴娃·普佳季什娜。
                          弗拉基米尔公将外甥女的事情告诉多布雷尼亚后,希望他能救回扎巴娃·普佳季什娜。多布雷尼亚答应了这件事,并且利用母亲给的魔法鞭子进入了撒拉森山中,准备与龙搏斗。多布雷尼亚和龙大战三日,精疲力尽,准备逃走,但这时天上降下传音,让多布雷尼亚再坚持三个小时。三小时后,多布雷尼亚果然杀掉了龙。龙死之后,龙血迟迟不散,多布雷尼亚和他的战马都陷入了血中。天上的声音告诉多布雷尼亚,将长矛紧插在地上,念动咒语,然后血就流入地下了。多布雷尼亚成功地解救了扎巴娃。
                          以上是大致的过程,而在不使用神奇帽子的第二场决战中,多布雷尼亚身穿碧玉做的红色战袍和黄铁矿做的金色盔甲,与绿色的妖龙形成鲜明对比,其中由利奥诺夫校对的《史诗》选集这一版的原文是这么描述这场决斗的:妖龙发动了一场浩大的搏斗,他们奋战了三天三夜,多布雷尼亚无法打倒妖龙,打算放弃不再纠缠妖龙,突然上帝的声音从天而降:年轻的多布雷尼亚﹒尼基季奇!你已经和妖龙搏斗三天三夜,再坚持三个小时吧,你一定能打败这可恶的妖龙!多布雷尼亚继续奋战了三个小时,终于战胜了极恶的妖龙。往深处走去,里面藏着许多沙皇王孙,以及诸国王侯将相,而且个个软弱无能,多布雷尼亚﹒尼基季奇见此状况,对那些沙皇王孙,和王侯将相们说:你们今天就离开这里,从哪里来,就回到哪里去。而你,年轻的扎巴夫﹒普加季奇诺之女,我如此长途跋涉,就是为了找到你。
                          还以为这个妖龙除了美人和财宝也没其它兴趣爱好,结果连一堆王国的侯相都绑来玩监禁,实属难得有野心的妖龙。
                          本为美人来,任务完成侯顺手搭救外国王子,还解放了受妖龙压迫的俄罗斯——————这就是帽子英雄多布雷尼亚·尼基季奇。


                          IP属地:四川14楼2021-02-07 18:22
                          收起回复
                            阿廖沙·波波维奇(Alyósha Popóvich)
                            如果把壮士歌三巨头和以前介绍过的高加索叙事诗三巨头对应,那么或许可以把伊利亚比作最龙傲天、战斗方式也最王道的巴特拉斯,把多布雷尼亚比作同样拥有神马的索斯鲁科,那毫无疑问阿廖沙·波波维奇最像的就是风流倜傥、命犯桃花的阿沙梅兹了。
                            他的原型是蒙古征服年代的重要战争——迦勒迦河之战中战死的俄罗斯贵族之一,亚历山大·波波维奇。不过传说中他本人的经历就和那位杂鱼没什么关系勒。虽然名字的后半截——“教皇之子(Popóvich)”宣示他的出身是罗斯托夫(Rostóv)教皇费奥多尔(Fyódor,另外一些传说里名字是里奥(Leo))的子嗣,但他另外一个著名的外号却是“妇女的嘲弄者”,指喻其对女性的态度。在新一代的三英杰当中,虽然被称为“大胆者”,但大部分时候都是衬托角色,有时候甚至会做出像勾引同伴多布雷尼亚的妻子(牛头人狂喜&纯爱震怒)这样、和英雄之名完全没有关系的事,个性消极一面较多。从这个方面来说,也有点像是《卡勒瓦拉》三英杰当中年纪最小、人也最轻浮的勒名盖宁。
                            据说他生于日升月落之交,并且从小力气就大得超乎常人,在街上和小伙伴玩耍时经常一不小心就把伙伴弄成残废,无奈的教皇只好让他到弗拉基米尔大公那里历练。而阿廖沙的英勇也为大公所赏识,成为大公手下最强大的英雄之一。不过在遇到危急情况时,阿廖沙更常做的一般都是自己落跑,然后把战斗的重担交给伊利亚·穆罗姆茨和多布雷尼亚二人。
                            话虽如此,他也有着足以夸耀的功绩,也就是和半龙的魔人图盖林·兹梅耶维奇(Túgarin Zmyéyevich)的战斗了。后者的历史原型是十一世纪的波洛韦茨人领袖图戈尔汗(Tugorkan),不过在史诗当中虽然也有异教徒的身份,但已经完全是怪物一类了,不仅身高21英尺,并且全身都喷出烈火和浓烟。对于这场战斗有两种不同的传说:其一是阿廖沙伪装成朝圣者,趁图盖林不备时对他发起袭击砍下了他的脑袋,并且在这之后还取了他的衣物自己伪装成图盖林开弗拉基米尔大公和其他壮士的玩笑;其二则是他的随从埃金姆(Ekim)接住了半龙魔人扔出的巨刀,而阿廖沙则趁机祈求上天降雨,降下的骤雨折断了图盖林的翅膀,并让阿廖沙有机会砍下他的脑袋。总而言之,就算是最著名的事迹,多少还是有种丢人的感觉吧。


                            IP属地:四川15楼2021-02-07 18:23
                            收起回复
                              沙发


                              IP属地:四川16楼2021-02-07 18:23
                              收起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