荀彧荀攸政治愿望考
三国时代,武人征战沙场、镇守四方,文人则辅佐霸主,出谋划策。根据自身政治愿望、所学专长、人生际遇、性格特点等诸多不同,三国谋臣所走道路和所作贡献都不尽相同。下面我就以微薄之力简单分析一下魏国谋士代表荀彧荀攸叔侄的政治愿望,让人能够更深入地了解他们。以后有精力再对其他谋士进行分析。
————————————————————————
荀彧
关于荀彧的政治愿望,是汉朝最后一个忠臣?还是魏国第一个功臣?是非曲直、云雾缭绕,一时很难说得明白。
荀彧在年少时曾在时之英俊何颙评为“王佐之才”,认为其有匡扶汉室的才能。出身汉室名门的荀彧自幼就饱览群书,特别注重儒家和兵法,忠君爱国、知恩图报的道理了然于胸,一直追寻的也和诸葛亮一样,跟随新时代的“汉光武”挽救汉家江山,故而荀彧十分赞成毛玠的看法,劝曹操迎天子至许,但却不说“挟”天子,而是“奉主上以从民望,秉至公以服雄杰”,希望曹操得到和重耳和刘邦一样的社会认同。事实证明,曹操听从荀彧意见后,实力与日俱增,不仅在名义上名正言顺,而且因此为自己招揽了很多人才。(史料证明,曹操迎汉帝之后的几年内,人才收集最快,如荀攸、钟繇、郭嘉、董昭、贾诩、刘晔、蒋济、陈群、徐晃等。后来郭嘉劝曹操大量收揽冀州人才,也是吸取了荀彧这次的经验。)
荀彧在冀州时发现了袁绍不能“成大事”,这个词可以理解为无法像刘秀那样中兴汉室,也可以理解为无法像刘邦雄霸天下,建立新的王朝。我认为,荀彧应该认为袁绍无法成为匡扶汉室,因为袁绍本身在政治上经常有极端,犯过很多错误,比如对外戚宦官的态度问题,提议西凉军入京清君侧的问题,废立新帝的问题等,都只是袁家自己考虑,不仅引狼入室,而且还没有驱虎吞狼的能力,所以荀彧看不上他。
在董卓势力正强的时候,荀彧找到了可以完成自己理想的地方,与曹操谋划天下后被其评为“吾之子房”,从此开始大展宏图,在外讨群逆(李傕、杨奉、吕布、袁术、袁绍)、内安社稷两个方面,荀彧都尽自己最大力量帮助曹操。不仅制定了可行的战略分析乱局,而且还成为曹操最信任的留守后方的腹心,在曹操东征陶谦报父仇的时候,张邈、陈宫勾结吕布反曹,荀彧当时就全面负责留守任务,接过凭借智勇保住了根据地,一直到官渡之战时,荀彧还在为曹操做强力后盾。荀彧任职最长的官职是汉尚书令,在他的斡旋之下,不仅能够很好地协调汉帝和曹操的关系,而且大举为朝廷推举人才,虽然这些人才大多都经过了曹操的认可,并收为己用,但在表义上,都是在给汉家搜索人才,为国家培养栋梁。荀攸、戏志才、郭嘉、钟繇、陈群、司马懿、郗虑、华歆、王朗、荀悦、杜袭、辛毗、赵俨、杜畿等或能定国,或能安邦,于谋于政,大为所用,在荀彧的精心编制下,展现了一片即将中兴的景象。
若是曹操不称公称王,而是继续恭迎汉帝,为汉家辅臣,后世定载之为伊尹、吕尚,曹操旗下一帮文武也都可能成为“许都二十八将” 等等,但曹操并没这么做,他在有生之年称公、称王了,并且雄心不止于此,这就与荀彧最初的政治愿望相违。一直立于忠道的荀彧认为曹操对自己言听计从,所以回绝了董昭、王朗等人的建议,苦口婆心地和曹操摆事实、讲道理,从过去谈到现在,再展望未来,曹操念及旧情,想到荀彧的恩德功勋,不忍有所冲突,但是他的心中,荀彧已经完全与自己当时的梦想背道而驰了,而且即将越来越远。最终,曹操决定暂时不作举动。荀彧也就碰巧在当年死去(事实上成为了史学疑案),陈寿写他死去的原因是“忧死”。到了《三国演义》那里,罗贯中做为维护汉室正统的思想,把荀攸也写成追随荀彧之后忧郁而死的汉室大忠臣,结果这两位同族正好也符合了自己的名字,一忧(荀攸)一郁(荀彧)而死。
三国时代,武人征战沙场、镇守四方,文人则辅佐霸主,出谋划策。根据自身政治愿望、所学专长、人生际遇、性格特点等诸多不同,三国谋臣所走道路和所作贡献都不尽相同。下面我就以微薄之力简单分析一下魏国谋士代表荀彧荀攸叔侄的政治愿望,让人能够更深入地了解他们。以后有精力再对其他谋士进行分析。
————————————————————————
荀彧
关于荀彧的政治愿望,是汉朝最后一个忠臣?还是魏国第一个功臣?是非曲直、云雾缭绕,一时很难说得明白。
荀彧在年少时曾在时之英俊何颙评为“王佐之才”,认为其有匡扶汉室的才能。出身汉室名门的荀彧自幼就饱览群书,特别注重儒家和兵法,忠君爱国、知恩图报的道理了然于胸,一直追寻的也和诸葛亮一样,跟随新时代的“汉光武”挽救汉家江山,故而荀彧十分赞成毛玠的看法,劝曹操迎天子至许,但却不说“挟”天子,而是“奉主上以从民望,秉至公以服雄杰”,希望曹操得到和重耳和刘邦一样的社会认同。事实证明,曹操听从荀彧意见后,实力与日俱增,不仅在名义上名正言顺,而且因此为自己招揽了很多人才。(史料证明,曹操迎汉帝之后的几年内,人才收集最快,如荀攸、钟繇、郭嘉、董昭、贾诩、刘晔、蒋济、陈群、徐晃等。后来郭嘉劝曹操大量收揽冀州人才,也是吸取了荀彧这次的经验。)
荀彧在冀州时发现了袁绍不能“成大事”,这个词可以理解为无法像刘秀那样中兴汉室,也可以理解为无法像刘邦雄霸天下,建立新的王朝。我认为,荀彧应该认为袁绍无法成为匡扶汉室,因为袁绍本身在政治上经常有极端,犯过很多错误,比如对外戚宦官的态度问题,提议西凉军入京清君侧的问题,废立新帝的问题等,都只是袁家自己考虑,不仅引狼入室,而且还没有驱虎吞狼的能力,所以荀彧看不上他。
在董卓势力正强的时候,荀彧找到了可以完成自己理想的地方,与曹操谋划天下后被其评为“吾之子房”,从此开始大展宏图,在外讨群逆(李傕、杨奉、吕布、袁术、袁绍)、内安社稷两个方面,荀彧都尽自己最大力量帮助曹操。不仅制定了可行的战略分析乱局,而且还成为曹操最信任的留守后方的腹心,在曹操东征陶谦报父仇的时候,张邈、陈宫勾结吕布反曹,荀彧当时就全面负责留守任务,接过凭借智勇保住了根据地,一直到官渡之战时,荀彧还在为曹操做强力后盾。荀彧任职最长的官职是汉尚书令,在他的斡旋之下,不仅能够很好地协调汉帝和曹操的关系,而且大举为朝廷推举人才,虽然这些人才大多都经过了曹操的认可,并收为己用,但在表义上,都是在给汉家搜索人才,为国家培养栋梁。荀攸、戏志才、郭嘉、钟繇、陈群、司马懿、郗虑、华歆、王朗、荀悦、杜袭、辛毗、赵俨、杜畿等或能定国,或能安邦,于谋于政,大为所用,在荀彧的精心编制下,展现了一片即将中兴的景象。
若是曹操不称公称王,而是继续恭迎汉帝,为汉家辅臣,后世定载之为伊尹、吕尚,曹操旗下一帮文武也都可能成为“许都二十八将” 等等,但曹操并没这么做,他在有生之年称公、称王了,并且雄心不止于此,这就与荀彧最初的政治愿望相违。一直立于忠道的荀彧认为曹操对自己言听计从,所以回绝了董昭、王朗等人的建议,苦口婆心地和曹操摆事实、讲道理,从过去谈到现在,再展望未来,曹操念及旧情,想到荀彧的恩德功勋,不忍有所冲突,但是他的心中,荀彧已经完全与自己当时的梦想背道而驰了,而且即将越来越远。最终,曹操决定暂时不作举动。荀彧也就碰巧在当年死去(事实上成为了史学疑案),陈寿写他死去的原因是“忧死”。到了《三国演义》那里,罗贯中做为维护汉室正统的思想,把荀攸也写成追随荀彧之后忧郁而死的汉室大忠臣,结果这两位同族正好也符合了自己的名字,一忧(荀攸)一郁(荀彧)而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