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是新中国成立70周年,首都北京举行了一系列隆重、热烈的庆祝活动。不知道你留意了没有,“首都”“北京”两词是同义反复——在中国,首都即北京,北京即首都。不过,这两个词语的年龄并不一样。
“北京”一词首见于《晋书·赫连勃勃载记》。413年,十六国时期大夏国主赫连勃勃在“朔方水北、黑水之南”修筑了统万城,即今天陕西省榆林市定边县。418年,大夏攻占长安后,群臣劝赫连勃勃在此定都,他说:“东魏与我同壤境,去北京裁数百余里,若都长安,北京恐有不守之忧。朕在统万,彼终不敢济河,诸卿适未见此耳!”赫连勃勃没有采纳群臣意见定都长安,仍定都统万城,建号北京。

位于陕西、内蒙交界处的统万城遗址
“首都”一词出现得很晚。1927年,国府定都南京,称南京为首都,即“首要都城”之意。两相比较,“首都”一词比“北京”整整晚了1500年。“首都”一词涵义较窄,在中国,只有民国时期南京为首都,新中国成立后,北京为首都。但是历史上称为“北京”的都城就多了,除了今天的京师外,先后有大大小小7个都城均称“北京”。今天的京师,在历史上有燕京、大都、中都、北平等称呼,甚至在金国时,还被称作“南京”。
“北京”一词首见于《晋书·赫连勃勃载记》。413年,十六国时期大夏国主赫连勃勃在“朔方水北、黑水之南”修筑了统万城,即今天陕西省榆林市定边县。418年,大夏攻占长安后,群臣劝赫连勃勃在此定都,他说:“东魏与我同壤境,去北京裁数百余里,若都长安,北京恐有不守之忧。朕在统万,彼终不敢济河,诸卿适未见此耳!”赫连勃勃没有采纳群臣意见定都长安,仍定都统万城,建号北京。

位于陕西、内蒙交界处的统万城遗址
“首都”一词出现得很晚。1927年,国府定都南京,称南京为首都,即“首要都城”之意。两相比较,“首都”一词比“北京”整整晚了1500年。“首都”一词涵义较窄,在中国,只有民国时期南京为首都,新中国成立后,北京为首都。但是历史上称为“北京”的都城就多了,除了今天的京师外,先后有大大小小7个都城均称“北京”。今天的京师,在历史上有燕京、大都、中都、北平等称呼,甚至在金国时,还被称作“南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