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嗯,这个人又来了)
威马逊登陆海南的强度由于没有足够的风速数据来支撑,只能用大概的区间去判断。气象局年鉴数据是72米每秒,很多风吧爱好者都认为登陆海南的强度在2分钟65-68之间。到底是不是这个强度?登陆广东徐闻的时候强度是不是只有风友们认为的55?我们今天从徐闻的风速和气压数据来客观的讨论一下:

从徐闻多个风力发电站测得的数据来看:威马逊二次登陆徐闻前一小时左右,徐闻和安风电场录得最大10分钟连续风速51.8米每秒,此时出现在登陆前一小时(19点左右)此时距离风眼正中心48公里。
徐闻勇士风电场录得次最大10分钟平均风速51.44,出现在登陆徐闻之后大约一小时的20:30分钟左右。此时位于风眼右侧(东北象限),距离风眼正中心24公里。按照威马逊风眼直径30km来算,这时候风速计距离眼墙内侧10公里左右。比较接近此时的真实强度。

由于威马逊19:30分登陆徐闻的时候没有录到登陆气压数据,只有登陆1个小时后的20::30分台风中心横穿了国家气压站后留下935.4hpa的海平面气压数据。
登录徐闻后1小时气压935百帕,距离内眼壁10公里最大10分钟平均风速51.44以上。可以推测,威马逊登陆徐闻的时候气压数据肯定低于935百帕,10分钟最大平均风速肯定超过51.44米/秒。
所以综上,预估登陆徐闻的气压在920百帕,十分钟平均55米/秒左右。对应2分钟60-62米/秒。
-----------------------------------------------------
那么如果登陆徐闻的时候风速2分钟平均60米每秒(个人推测),那么是否可以反推登陆海南的时候的强度?
从形态变化来判断,威马逊登陆海南后,台风形态明显减弱,风眼温度开始攀升,对流开始减弱,云顶温度迅速上升。是个明显的减弱过程,并不是我们之前所说的维持强度登陆徐闻。
(下图为威马逊登陆前的巅峰云图)

威马逊15点30分登陆海南的时候有合格的wmg+cmg。底层扫描显示底层非常强悍!

这是2014年之前,我国有气象记录以来扫描到的最强的雷达波


(下图为威马逊登陆徐闻时刻的云图)

(19:20分登陆徐闻前10分钟,云图形态已经是惨不忍睹,w环也开始断了,底层也没有登陆海南前那么强悍。

登陆徐闻时刻,雷达波显示风眼中心底层已经有所堵塞,但是眼墙结构依然完好无损。

通过对比我们可以发现,威马逊登陆海南和登陆徐闻的强度完全不在一个档次。
结论:威马逊登陆徐闻后1小时仍然有距离风眼24公里10分钟51.44米/秒和气压935的实力,那么登陆徐闻时刻十分钟55米每/秒合理吧?对应2分钟风速60-62米/秒也没什么问题吧?
如果19点30分登陆徐闻的2分钟强度在60米每秒,气压920百帕成立的话,从云图变化来看,登陆海南后威马逊呈现不断减弱态势,那么4个小时前登陆海南的威马逊强度少说也在2分钟68米/秒以上吧!
再结合北仕岛距离风眼35公里录得持续10分钟58.7米每秒的风速数据(海拔175米,此时对应气压950hpa,随后风速计被毁),和徐闻各个风电场录得的风速/距离数据接近。可以推算这时候,威马逊真实10分钟风速在62米/秒左右,对应2分钟68-72米每秒都有可能,登陆气压900-,完全没有问题。
所以个人推测:
威马逊登陆海南的强度为2分钟68-72米/秒,气压895-900百帕。
威马逊登陆徐闻的强度为2分钟60-62米每秒,气压920-925百帕
威马逊登陆海南的强度由于没有足够的风速数据来支撑,只能用大概的区间去判断。气象局年鉴数据是72米每秒,很多风吧爱好者都认为登陆海南的强度在2分钟65-68之间。到底是不是这个强度?登陆广东徐闻的时候强度是不是只有风友们认为的55?我们今天从徐闻的风速和气压数据来客观的讨论一下:

从徐闻多个风力发电站测得的数据来看:威马逊二次登陆徐闻前一小时左右,徐闻和安风电场录得最大10分钟连续风速51.8米每秒,此时出现在登陆前一小时(19点左右)此时距离风眼正中心48公里。
徐闻勇士风电场录得次最大10分钟平均风速51.44,出现在登陆徐闻之后大约一小时的20:30分钟左右。此时位于风眼右侧(东北象限),距离风眼正中心24公里。按照威马逊风眼直径30km来算,这时候风速计距离眼墙内侧10公里左右。比较接近此时的真实强度。

由于威马逊19:30分登陆徐闻的时候没有录到登陆气压数据,只有登陆1个小时后的20::30分台风中心横穿了国家气压站后留下935.4hpa的海平面气压数据。
登录徐闻后1小时气压935百帕,距离内眼壁10公里最大10分钟平均风速51.44以上。可以推测,威马逊登陆徐闻的时候气压数据肯定低于935百帕,10分钟最大平均风速肯定超过51.44米/秒。
所以综上,预估登陆徐闻的气压在920百帕,十分钟平均55米/秒左右。对应2分钟60-62米/秒。
-----------------------------------------------------
那么如果登陆徐闻的时候风速2分钟平均60米每秒(个人推测),那么是否可以反推登陆海南的时候的强度?
从形态变化来判断,威马逊登陆海南后,台风形态明显减弱,风眼温度开始攀升,对流开始减弱,云顶温度迅速上升。是个明显的减弱过程,并不是我们之前所说的维持强度登陆徐闻。
(下图为威马逊登陆前的巅峰云图)

威马逊15点30分登陆海南的时候有合格的wmg+cmg。底层扫描显示底层非常强悍!

这是2014年之前,我国有气象记录以来扫描到的最强的雷达波


(下图为威马逊登陆徐闻时刻的云图)

(19:20分登陆徐闻前10分钟,云图形态已经是惨不忍睹,w环也开始断了,底层也没有登陆海南前那么强悍。

登陆徐闻时刻,雷达波显示风眼中心底层已经有所堵塞,但是眼墙结构依然完好无损。

通过对比我们可以发现,威马逊登陆海南和登陆徐闻的强度完全不在一个档次。
结论:威马逊登陆徐闻后1小时仍然有距离风眼24公里10分钟51.44米/秒和气压935的实力,那么登陆徐闻时刻十分钟55米每/秒合理吧?对应2分钟风速60-62米/秒也没什么问题吧?
如果19点30分登陆徐闻的2分钟强度在60米每秒,气压920百帕成立的话,从云图变化来看,登陆海南后威马逊呈现不断减弱态势,那么4个小时前登陆海南的威马逊强度少说也在2分钟68米/秒以上吧!
再结合北仕岛距离风眼35公里录得持续10分钟58.7米每秒的风速数据(海拔175米,此时对应气压950hpa,随后风速计被毁),和徐闻各个风电场录得的风速/距离数据接近。可以推算这时候,威马逊真实10分钟风速在62米/秒左右,对应2分钟68-72米每秒都有可能,登陆气压900-,完全没有问题。
所以个人推测:
威马逊登陆海南的强度为2分钟68-72米/秒,气压895-900百帕。
威马逊登陆徐闻的强度为2分钟60-62米每秒,气压920-925百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