封神原著吧 关注:13,735贴子:469,776

反驳某人对于 二郎神 清源妙道真君 杨戬的身世猜测

取消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1,二郎宝卷最早也是明代产物(成型不清楚)
2,麻烦找出以下你推测的情节的 可靠的(确定非近代) 古籍 文字记载。。。
①其父、其兄皆被杀死,(没有)
②二郎斧劈桃山,却发现多年的镇压,杨母以为夫死子亡,再也与二郎没有见面之日,乃自废法力;此刻桃山一破,肉身立刻崩消,只剩元神,并且飞向西方太阳落山之处;二郎肩挑劈开的二山,追赶太阳,只为了母亲元神不被晒化,(没有听说)
③可惜仍是功亏一篑;(只听说过成功解救出来大团圆的古籍记载)
④正要怒上天庭,找舅舅玉帝报仇(按古籍记载。你说“相反的”我也许信)
⑤二、灌江口一带方圆百里不得有天庭所属出现,如需借道,需事先通知,否则格杀勿论 ——————原谅我才疏学浅,毕竟《西游记》原著里,一口一个 贤甥,一口一个“二郎”(就玉帝喊过这个昵称),玉帝的态度可亲热了。二郎神的反应也是“大喜”
元朝杂剧:《沉香太子劈华山》(失传)
——————知道失传就好,毕竟就一个名字,什么身份,为了什么而劈?
宝莲灯故事是不是现代人根据这名字的自创可是未知数了。
①杨戬的身世真有央视版宝莲灯里说的那么悲情么?
首先,瞧瞧杨二郎的礼仪修养。
杨戬出现在封神榜里丝毫没有悲情气氛,闲庭信步一般忽然到了西周相府,
一来就很有礼地“至檐前下拜”,
言简意赅又谦逊地表达自己是“弟子乃玉泉山金霞洞玉鼎真人门下,姓杨,名戬。奉师命,特来师叔左右听用。
”比起黄天化“上殿下拜”,多了几分礼法的严谨,
比起雷震子进来就口称称“谒师叔立功”,又多了几分谦虚,
可见终究是个有着好出身的人。
雷震子名义上虽是周武王王弟,但长于山野,自小是孤儿修行,和义父周文王相处了不过一夜,不通礼法,话说得直白。
黄天化虽也自小被师傅掳走,生长山中,但之前下山救父时,和父亲武成王黄飞虎一家子细叙了亲情,多少懂点人间事务,话说得要婉转些,“奉师命下山,听候左右”,但依然自矜身份,上殿后才下拜。
只有哪吒是从小生长在高官之家,和杨戬一样懂得礼法,“至殿前下拜”,谦称“奉师命下山,听师叔左右驱使”,见出这两人世家子的气度。
何以故?有疑问的人可以去看看电影《孔子》,身为士大夫孔子去见鲁国君主,先从哪里开始下拜?——先在堂下下拜,登堂入室后再拜了一次。此时孔子并未见着君主,之所以下拜乃是一种教养,表示尊重国家名器之意,盖因古代视国家为神器,此拜非拜地位或者君主,而是敬重国家。这种拜礼乃是古君子的修养,非世家子不能知。
杨戬和哪吒都遵守了这一古礼,没有像山野粗人般上殿后才拜,而是先在阶前拜相府正堂,以表示对西岐这个新兴国家的尊重。而且,他们都懂得谦虚,只说前来听用,不说来立功。虽然哪吒性子向来桀骜不驯,却能在这种礼仪细节上滴水不漏,也可见出毕竟是在元帅府里生长了多年。
如果按现代人对西游记所言杨戬“斧劈桃山曾救母”的想象,认为杨戬小时候失去双亲,过了一段艰苦奋斗自力更生的悲惨日子,他的礼仪应该是不可能这般完备的,至少其他玉虚宫弟子就没看出这等教养来,二代弟子们自视极高,除了对着本派之人,从不称“师兄”【陆压这个神奇道人是唯一得以例外的,收到了他们一声师兄称谓】,教出来的弟子在礼貌方面也是五花八门,可见玉虚门下的随心所欲。
而杨戬对人间礼仪如此完美地把握,而这种礼仪又是士大夫和世家贵族才能精通的,可见,杨戬从小受到了皇家礼仪的精细熏陶,他绝对不可能是如黄天化和雷震子一样是没人教养的孤儿,也不可能和宝莲灯电视剧里一样艰苦奋斗,被一个疯疯癫癫的师傅养大,毕竟,玉虚宫是道门,不是世家贵族,教养起他来绝无可能如此精细。
所以,杨戬的老妈虽然曾经一度被压在桃山下,但他是否就因此失去了依仗,而孤苦伶仃,没人照管了呢?从这一套礼仪水平看,显然他是有人详细教养辅导过贵族礼仪的,绝对没有那么悲情。
②【见那天罗地网,密密层层,不能前进。因叫道:“把天罗地网的神将听着:吾乃二郎显圣真君,蒙玉帝调来,擒拿妖猴者,快开营门放行。”一时,各神一层层传入。四大天王与李天王俱出辕门迎接,相见毕,问及胜败之事,天王将上项事备陈一遍。真君笑道:“小圣来此,必须与他斗个变化,列公将天罗地网,不要幔了顶上,只四围紧密,让我赌斗。若我输与他,不必列公相助,我自有兄弟扶持;若赢了他,也不必列公绑缚,我自有兄弟动手。只请托塔天王与我使个照妖镜,住立空中。恐他一时败阵,逃窜他方,切须与我照耀明白,勿走了他。”天王各居四
维,众天兵各挨排列阵去讫。

“四大天王与李天王俱出辕门迎接”这是什么态度?如果只是一个地方小将领凭着点傲气来个听调不听宣,大家看在他有本事和皇帝有点纠结的情况下无视了,也不可能对他这么恭敬啊,四大天王和李天王都跑出军营大门来迎接你一个只有1200兵的地方将领么?
军队是很讲上下尊卑等级森严的地方,绝不会为了哥们义气跑来迎接你一个小统领的,这种礼仪是对亲王太子皇帝的,就算一个普通的庶子皇子来了,元帅也未必出迎,何况小小蜀地的地仙,而真君只派人报上名号旨意,元帅和监军【四大天王在西游记里就是干这个的,所以玉帝下给他们的旨意是“四大天王会同李靖和三太子等”出兵】都跑出来迎接了,说明真君地位是极高的,和皇帝的关系是实打实的,绝不是 近现代人 认为的 那样 无依无靠的悲情的。而且真君是拿着玉帝旨意而不是李天王、四大天王的军令,也不是拿着兵部的通令调遣令来的,和
四大天王、李天王同样都是拿玉帝旨意是一样的出兵身份,人家那是明摆着的皇亲国戚、实权诸侯!
再看这些天王的架势,对着他是禀报的态度——“天王将上项事备陈一遍。”如果是普通将领,天王们只需要下令他来觐见,让手下给他看军报就行了,而天王对真君的态度是备陈一遍,是亲口详细讲述,这是何等态度?
是下级对上级的禀报态度啊!真君是端着亲王甚至太子架势跑来的!人家是谦恭地迎接到军营大门口还一五一十汇报的!
而真君对此没有任何不安还径直说“小圣来此,必须与他斗个变化,列公将天罗地网,不要幔了顶上,只四围紧密,让我赌斗。若我输与他,不必列公相助,我自有兄弟扶持;若赢了他,也不必列公绑缚,我自有兄弟动手。只请托塔天王与我使个照妖镜,住立空中。恐他一时败阵,逃窜他方,切须与我照耀明白,勿走了他。”直接安排起军务来了,虽然一口一个“列公”,很是尊重,但分明是对起码算半个下级的吩咐态度啊!
相应的,监军四大天王和元帅李天王对此毫无异议,“天王各居四维,众天兵各挨排列阵去讫。”毫无反啊抗就各自按真君安排乖乖做事去了!真君自己的军队调遣更是问都不问他们一声,他们连问一声的权力都没有!
这样的真君哪里是宝莲灯里的受气样,还需要跑去天庭做司法大神屈居王母之下挖空心思搞改天条那样事情么?他有兵权,地位又高,和玉帝表面疏远实际上关系是铁打铁的,人家是铁帽子实权亲王,地方诸侯,怕王母个鬼啊!难怪民间传说他压妹的时候,玉帝都下旨意来劝他,月老都跑来证明三圣母婚姻天定了,他都傲然不理会,人家有这底气啊!有资格跟舅舅闹啊!有本事不听玉帝的话啊!而且民间传说
还说王母很爱护他,
③玉帝二话不说立马下旨宣召杨戬,旨意称杨戬为【贤甥】不叫官职。
皇帝公开下旨给臣子,不用官衔用亲人间的称呼,明摆着是给大众秀恩爱的。
咱就是这么正大光明宠外甥的,才不是你们瞎扯的造谣的——说咱和外甥关系疏远有矛盾呢。
这就是给杨戬公开正名了,以后杨戬就是正式的皇亲国戚了。
再上原著:
【玉帝与观音菩萨、王母并众仙卿,正在灵霄殿讲话,道:“既是二郎已去赴战,这一日还不见回报。”】
请看玉帝的称呼,根本不是象有的宝莲灯同人文那样疏远地叫“司法天神”或者“杨戬”、“真君”,而是亲密地叫“二郎”,请注意,整本西游记里就他一个人叫二郎神做“二郎”,其他人是从没有这样叫的,观音叫他是“二郎真君”、“二郎神”、“二郎小圣”,天王叫他“真君”、“小圣”,孙悟空叫他“显圣大哥”,梅山六圣叫他“大哥”“兄长”,没有人直接叫“二郎”,除了玉帝。“二郎”是亲切的口吻,是长辈兄长亲人朋友之流叫的,玉帝开口就是“二郎”,那口气分明是担忧着嘴上这位二郎的。语气亲切,心态担忧,
④杨戬欢天喜地迎接天使进门听旨意,这证明他事先是知情的,跟玉帝通过气了的。
要是跟皇帝舅舅有矛盾,听到有旨意,该发愁或发怒或冷笑或傲慢或警惕或不满或害怕【以为对方陷害】,总之绝不是欢天喜地。
红楼梦里那帮跟皇帝关系疏远的贾府一听皇帝下旨就吓得发抖,杨戬跟众兄弟早做好了准备接旨,一听就【大喜】,说明他早知道旨意内容。
玉帝御旨叫他贤甥,他可也没半点不高兴不乐意么。他的兄弟们属下们也【忻然愿往】,立刻收拾上路。
⑤【真君喝道:“你这厮有眼无珠,认不得我么!吾乃玉帝外甥,敕封昭惠灵王二郎是也。今蒙上命,到此擒你这造反天宫的弼马温猢狲,你还不知死活!”】
⑥观音这人何等乖巧,懂得察言观色,适时建言、【观音合掌道:“贫僧请陛下同道祖出南天门外,亲去看看虚实如何?”】玉帝马上从善如流。
【玉帝道:“言之有理。”即摆驾,同道祖、观音、王母与众仙卿至南天门。早有些天丁、力士接着,开门遥观,】
玉帝可不是半推半就出门来看的,根本就是急不可待地“即摆驾”出来看的
地上阵。
⑦【菩萨开口对老君说:“贫僧所举二郎神如何?——果有神通,已把那大圣围困,只是未得擒拿。我如今助他一功,决拿住他也。”】
菩萨做好人举荐了人家外甥还嫌没做到底,立刻当着玉帝的面吹捧玉帝外甥,故意还来个知音体,两人一问一答还嫌不够,还要自问自答说二郎神“果有神通”,如果玉帝真是讨厌杨戬得要命如同人文和电视剧所演,根本不可能喜欢听见观音这样当众夸杨戬。观音这么聪明人,又怎会自讨没趣惹玉帝厌烦?
⑧更不用玉帝还在二郎神才出发后就担忧之极地说【二郎神去了一天了】,西游记原文是:{玉帝与观音菩萨、王母并众仙卿,正在灵霄殿讲话,道:“既是二郎已去赴战,这一日还不见回报。”】
老大啊,你是在天上啊,你的一天等于地上一年,如果天上真的过了一天,二郎神就已经在凡间走了一年,仗早就打完等不到玉帝来看了。所以,玉帝说的【一天】绝对是指地上的一天,地上的一天等于天上多少时间,天上24小时=1440分钟,1440分钟/人间365日=多少?4分钟好吗?
二郎神在你的时间概念里才走了4分钟,其中还要除去大力鬼王下凡传旨的时间,也就是说二郎神从出发到现在,在天上最多过了两三分钟的时间,你就担心成这样,迫不及待带着全体朝臣去南天门外去观战?
⑨再联系下之前四大天王等监军加托塔天王等兵部总统帅、加哪吒巨灵神木吒等众将领跟孙悟空连场大战,你连看的兴趣都没有,艾玛,我觉得你的满朝文武肯定都在内心吐槽:“陛下,你这是要昭示你有多么宠爱这位刚认回来的外甥,显示你多么惦记他吗?”
①①清朝太平词鼓:
玉皇爷一见是心欢喜,摆下了酒宴请二郎
二郎喝得沉沉醉,那躺在了长生不老床
躺在了床上流热泪,(那)两眼不住地泪汪汪:
人人都有生身母,我二郎无有养身娘
玉皇爷见问眼含泪,(我)叫一声,金花太子杨二郎:
你要有真心救你的母,斗牛宫内问你的姥娘
(。ò ∀ ó。)
4-5 17:00
二郎喝得沉沉醉,那躺在了长生不老床……
…………
————
当着玉皇大帝面躺床上
当着玉皇大帝面躺床上问玉帝话
而且根据前文 玉帝“宴请”二郎神
地点 应该就是在 玉帝的宫里
也就是二郎神杨戬躺在玉帝的宫中的床上 (甚至很可能直接就是玉帝的床上) 问玉帝话。。。
这得是多么实打实的关系好啊!
(。ò ∀ ó。)
4-5 17:02
玉皇爷见问眼含泪,(我)叫一声,金花太子杨二郎:
你要有真心救你的母,斗牛宫内问你的姥娘
——
————这一段不用我说,大家也能自己体会了吧
(。ò ∀ ó。)
4-5 17:13
大家想一想这个情景:
小二郎神立功了,玉帝开心的不得了,宴请二郎神庆祝奖励,
这个宴会肯定只有玉帝二郎神两个人
所以小二郎神喝的酩酊大醉( 未成年不要学着小二郎神喝酒,成年人不要学着玉帝纵容小孩子喝酒), 就直接躺在了玉帝(宫里)的床上,
小二郎不知道自己的母亲是谁,
就边躺在玉帝床上边软糯地(呸,我二哥就算是还小的时候,也不是软萌系的)流泪问自己的舅舅还是外公?玉皇大帝,自己的母亲是谁。


IP属地:湖南来自手机贴吧1楼2018-09-02 10:36回复
    明《二郎宝卷》救母部分节选,杨二郎担山赶日、采取五样香,熬成灵丹给母亲云华喂下,最终云华醒转,母子终获团聚 :
    “二郎担山赶着太阳,要见亲娘,两座名山昼夜担,手拿钢斧要劈昆山,七孔山上,叫声母亲娘。”
    “太山崩裂响一声,海底现出一孤灯。本性翻身回光照,二郎才见他母亲。”
    “若不是,二郎爷,三番两次。
    来往的,追求着,救出母身。
    把灵丹,配完了,才取圣水。
    无根水,灌下去,母才翻身。
    二郎救母来到山厂,【采取五样香,熬成灵丹救他亲娘,无根圣水穿心过肠,响亮一声,翻身就叫杨二郎】。
    二郎配药救亲娘,无根圣水熬五香,
    灌在腹中一声响,醒来才哭山坡羊。
    (。ò ∀ ó。)
    3-22 01:13
    其余如明清戏剧《桃山洞》
    河洛大鼓《二郎劈山救母》
    《新出二郎劈山》《淮海锣鼓词》以及一些民间鼓词,尽管中间情节不尽相同,但最终都是以二郎劈山,救出母亲为结局


    IP属地:湖南来自手机贴吧2楼2018-09-02 10:39
    收起回复
      结论:1二郎神的母亲并没有被晒化!!!被晒化之说 最早!来源于上个世纪八十年代!的中国舞台剧!
      2,在宝莲灯前传播出前,没有任何玉帝连坐如惩罚追杀了二郎神一家人(除杨母)的说法。
      3,古籍记载完整的,都是大团圆结局,成功解救,包括你口中的二郎宝卷
      4,二郎神由王母养大,是天庭长大的孩子!人家二郎神不仅仅与天庭没有大仇,而且天庭还有养育之恩(同古籍《二郎宝卷》等)
      一言蔽之:二郎神 清源妙道真君 杨戬 与天庭和玉帝没有仇 ,而且关系还很好。


      IP属地:湖南来自手机贴吧3楼2018-09-02 10:41
      回复(64)
        西游记作者对二郎神的态度:
        行文中还写出了“二郎爷爷”这种称谓,且是作者旁白(≈作者亲口喊)
        ①”李天王闻言,又把照妖镜四方一照,呵呵的笑道:“真君,快去,快去!那猴使了个隐身法,走去营围,往你那灌江口去也。”二郎听说,即取神锋,回灌江口来赶。
          却说那大圣已至灌江口,摇身一变,变作二郎爷爷的模样,按下云头,径入庙里,鬼判不能相认,一个个磕头迎接。他坐中间,点查香火,见李虎拜还的三牲,张龙许下的保福,赵甲求子的文书,钱丙告病的良愿。
        ②直,各各出营叫道:“孙悟空哥哥,大哥有请。”行者上前,对众作礼,遂同上山。二郎爷爷迎见,携手相搀,一同相见道:“大圣,你去脱大难,受戒沙门,刻日功完,高登莲座,可贺!可贺!”行者道:“不敢,向蒙莫大之恩,未展斯须之报。虽然脱难西行,未知功行何如。今因路遇祭赛国,搭救僧灾,在此擒妖索宝。偶见兄长车驾,大胆请留一助


        IP属地:湖南来自手机贴吧5楼2018-09-02 10:48
        收起回复
          @无或山人


          IP属地:湖南来自手机贴吧6楼2018-09-02 10:49
          收起回复
            玉帝御旨叫他贤甥,他可也没半点不高兴不乐意么。他的兄弟们属下们也【忻然愿往】,立刻收拾上路,行动力超快,【霎时过了东洋大海】到了花果山,谁家对跟自己不对付的上司这么服帖,准备这么充分的行动力这么十足的?明摆着杨戬跟他手下那一票人乐意听命得很。


            IP属地:湖南来自手机贴吧7楼2018-09-02 10:54
            回复
              🆙


              IP属地:湖南来自Android客户端23楼2018-11-10 10:47
              回复
                封神 杨戬=二郎神

                but
                杨戬≠二郎神




                IP属地:湖南来自Android客户端30楼2018-11-10 20:03
                回复
                  封神 杨戬=清源妙道真君=二郎神。


                  IP属地:湖南来自Android客户端31楼2018-11-10 20:11
                  回复
                    明《狯园》:
                    “又传六月廿四日是神诞生之辰。先一夕,便往祝厘,行者竞夜不绝,妓女尤多。明日即剧钱为荷荡之游矣。吴城轻薄少年,相挈伴侣,宣言同往二郎庙里结亲。”
                    ——————
                    拿宝莲灯说事的,你拿这段反击他就可以了


                    IP属地:湖南来自Android客户端33楼2018-11-11 13:28
                    回复(2)
                      沉香救母的舅舅二郎,原来是华岳二郎。
                      和二郎神一点关系也没有


                      IP属地:湖南来自Android客户端34楼2018-11-11 13:39
                      回复
                        《狯园》:


                        IP属地:湖南来自Android客户端41楼2018-11-11 17:08
                        收起回复
                          🆙


                          IP属地:湖南来自Android客户端45楼2018-11-15 16:52
                          回复
                            该楼层疑似违规已被系统折叠 查看此楼


                            IP属地:湖南来自Android客户端47楼2018-12-04 18:33
                            回复
                              https://tieba.baidu.com/p/5600073660封神三部曲吧,科普链接。〔转载须事先一一经我允许。PS好友也一样〕


                              IP属地:湖南51楼2018-12-16 15:39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