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游原著吧 关注:4,365贴子:39,109

说一说吴闲云

取消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吴闲云是哪位,我觉得大家都熟,不用介绍了。前两天有人说我是看吴闲云的闲云党,这两天闲的没事干,翻了几页《煮酒探西游》,加上前一段看到吧里前辈所编撰的逐条批驳吴闲云的理论。自觉在接受各位前辈和吧友的熏陶以后,现在与我刚进吧之时对原著的认知大不相同。现在决定以此贴推翻吴闲云的所立的整个体系。遂有此贴


来自Android客户端1楼2018-03-05 18:36回复
    简单来说个人觉得,吴闲云此人的东西从小处着手,意义不大。阴谋论的显著特征之一就是模棱两可,难以找到实锤的决定性证据(你所谓的证据,他会据他的因来说,那些都是假的)须从大处核心着手,抛开各种所谓的唐僧不是陈光蕊的亲生儿子,玉帝故意让孙悟空偷吃蟠桃,佛教吃了唐僧九世之流哗众取宠夺人眼球的玩意,吴闲云整本书的核心是什么?个人认为只有两条
    1,佛道相争,取经佛教东来抢地盘的阴谋
    2,西游中各种角色的寿命极限在三灾之下正常寿命只有五百年,延寿的药物和资源极其有限,为夺长生的资格故各种蝇营狗苟
    吴大湿基本来说,整本书就是为了证明这两条再由这两条衍生无数各种吸睛的观点,也就是说,这两条推不翻,那吴闲云怎么扯怎么有道理,这两条一旦推翻,他整个体系就不攻自破,各种错误的观点全部不值一驳。


    来自Android客户端2楼2018-03-05 18:37
    收起回复
      那么首先来说第一条,佛道相争,佛教传经是为了东来抢道教天庭的地盘。
      在吴大湿的书中,佛教领袖是如来,道教天庭领袖是玉帝,佛教道教互相争夺信仰,才有了西行取经(或吴大湿所说的传经)那么事实真是这样吗?我们来看原文


      来自Android客户端3楼2018-03-05 18:37
      收起回复
        佛祖听言,呵呵冷笑道:“你那厮乃是个猴子成精,焉敢欺心,(((要夺玉皇上帝尊位?他自幼修持,苦历过一千七百五十劫。每劫该十二万九千六百年。你算,他该多少年数,方能享受此无极大道?你那个初世为人的**,如何出此大言))))!不当人子!不当人子!
        第一玉帝吹为如来……


        来自Android客户端4楼2018-03-05 18:37
        回复
          佛祖闻言,回首((瞻仰))。须臾,果见八景鸾舆,九光宝盖;声奏玄歌妙乐,咏哦无量神章;散宝花,喷真香,直至佛前谢曰:“多蒙大法收殄妖邪。望如来少停一日,请诸仙做一会筵奉谢。”如来((不敢违悖))),即合掌谢道:“老僧(((承大天尊宣命来此:))),有何法力?还是天尊与众神洪福,敢劳致谢?
          如来回首瞻仰玉帝,不敢违悖玉帝,承大天尊宣命来此,我觉得只要不傻都能看出来这二位为统属关系而非什么对等关系。
          需要说一下,西游中的玉帝也不是单纯的道教玉帝,本身代表上天,玉帝就是天,西游世界权利最高之人(法力战力未必)浮游三界,监观万天,统率三家


          来自Android客户端5楼2018-03-05 18:37
          收起回复
            如来道:“(((我管四大部洲,无数众生瞻仰))),凡做好事,我教他先祭汝口。
            如来表示,四大部洲本身就归我管,我东进抢谁的地盘?


            来自Android客户端6楼2018-03-05 18:39
            收起回复
              ;五祖投胎,达摩现象。自古以来,皆云三教至尊而不可毁,不可废。伏乞陛下圣鉴明裁。”太宗甚喜道:“卿之言合理。再有所陈者,罪之。”遂着魏征与萧瑀、张道源,邀请诸佛,选举一名有大德行者作坛主,设建道场,众皆顿首谢恩而退。自此时出了法律:但有毁僧谤佛者,断其臂。 次日,三位朝臣,聚众僧,在那山川坛里,逐一从头查选,
              遂到化生寺里,聚集多僧,打造禅榻,装修功德,整理音乐。选得大小明僧共计一千二百名,分派上中下三堂。诸所佛前,物件皆齐,头头有次。
              唐朝本身僧人就不少,各种关于佛教的自古以来,李世民还禁止毁谤佛法,如来还需要东进扩张吗?


              来自Android客户端7楼2018-03-05 18:39
              回复
                怎么得一个有法力的,去东土寻一个善信.教他苦历千山,询经万水,到我处求取真经,永传东土,劝他众生,却乃是个山大的福缘,海深的善庆。谁肯去走一遭来?
                …………………………………………玉帝道:“天怎样装?”哪吒道:“自混沌初分,以轻清为天,重浊为地。天是一团清气而扶托瑶天宫阙,以理论之,其实难装;((:但只孙行者保唐僧西去取经,诚所谓泰山之福缘,海深之善庆,今日当助他成功)))。”玉帝道:“卿有何助?”哪吒道:“请降旨意,往北天门问真武借皂雕旗在南天门上一展,把那日月星辰闭了。对面不见人,捉白不见黑,哄那怪道,只说装了天,以助行者成功。”(((玉帝闻言:“依卿所奏。”)))那太子奉旨,前来北天门,见真武备言前事
                看来玉帝是吃顶了,帮助如来抢他的地盘


                来自Android客户端8楼2018-03-05 18:39
                收起回复
                  只见那火焰山土地,帅领阴兵,当面挡住道:“大力王,且住手,唐三藏西天取经,无神不保,无天不佑,三界通知,十方拥护。快将芭蕉扇来搧息火焰,教他无灾无障,早过山去
                  …………………………………………
                  菩萨道:“贫僧要见玉帝一面。”二天师即忙上奏。玉帝遂下殿迎接。菩萨上前礼毕道:“贫僧领佛旨上东土寻取经人,路遇孽龙悬吊,特来启奏,饶地性命,赐与贫僧,教他与取经人做个脚力。”五帝闻言,即传旨赦宥,差天将解放,送与菩萨。菩萨谢恩而出。这小龙叩头谢活命之恩,听从菩萨使唤
                  玉帝连续吃顶胳膊肘往外拐系列


                  来自Android客户端9楼2018-03-05 18:39
                  回复
                    行者道:“呆子莫胡说!此乃上天所设之计,你怎么得见?”三藏道:“似这等说,怎生是好?”行者道:“不难!不难!我临行时,四天师曾对我言,但只作善可解。”那郡侯拜伏在地,哀告道:“但凭老师指教,下官一一皈依也。”行者道:“你若回心向善,趁早儿念佛看经,我还替你作为;汝若仍前不改,我亦不能解释,不久天即诛之,性命不能保矣。”
                    ………………………………………………………………
                    那郡侯磕头礼拜,誓愿皈依。当时召请本处僧道,启建道场,各各写发文书,申奏三天。郡侯领众拈香瞻拜,答天谢地,引罪自责,三藏也与他念经。一壁厢又出飞报,教城里城外大家小户,不论男女人等,都要烧香念佛。自此时,一片善声盈耳。行者却才欢喜,
                    …………………………………………………………
                    ”符使道:“直送至通明殿上,与天师传递到玉皇大天尊前。”行者道:“如此,你先行,我当随后而去。”那符使入天门去了。”护国天王道:“大圣,不消见玉帝了。你只往九天应元府下,借点雷神,径自声雷掣电,还他就有雨下也。”
                    …………………………………………………………
                    却说那上界直符使者,将僧道两家的文牒,送至通明殿,四天师传奏灵霄殿。玉帝见了道:“那厮们既有善念,看三事如何。
                    …………………………………………………………
                    那凤仙郡,城里城外,大小官员,军民人等,整三年不曾听见雷电,今日见有雷声霍闪,一齐跪下,头顶着香炉,有的手拈着柳枝,都念:“南无阿弥陀佛!南无阿弥陀佛!”这一声善念,果然惊动上天,正是那古诗云: “
                    人心生一念,天地悉皆知。
                    善恶若无报,乾坤必有私。”
                    ……………………………………………………
                    本郡郡主并满城大小黎庶之家,无一家一人不皈依善果,礼佛敬天。今启垂慈,普降甘雨,救济黎民。”玉帝闻言大喜,即传旨:“着风部、云部、雨部,各遵号令,去下方,按凤仙郡界,即于今日今时,声雷布云,降雨三尺零四十二点。”时有四大天师奉旨,传与各部随时下界,各逞神威,一齐振作。
                    ……………………………………………………
                    按吴大湿的理论,整个天庭都吃顶了胳膊肘往外拐系列


                    来自Android客户端12楼2018-03-05 18:40
                    回复
                      综上所述,第一条所谓的佛道相争,佛教东进扩张。原文来看
                      1,四大部洲本来就归如来所管,如来抢谁的地盘?
                      2,如来本身就是玉帝的下属,玉帝和如来争什么?
                      3,唐朝本身就是佛法昌盛,佛教各种传承和自古以来,如来东进扩张什么?
                      4,西游本身就多次强调僧道衣冠虽别,修行之理却同。三家合一(需要的话随时可以提供原文),哪来的佛道相争?
                      5,取经无方不保,无神不佑,玉帝自己也认为是泰山之福源,海神的喜庆,玉帝同时认为念佛也是做好事,同样为了取经愿意提供各种帮助,请问这样还是相争?他们是怎么争的?


                      来自Android客户端13楼2018-03-05 18:41
                      收起回复
                        现在开始说第二条,西游记中长寿资源非常有限,修炼基本无望长生或者说只能活五百年。这也是吴闲云大湿统领全书的理论观点之一,用这个理论来证明佛道为什么相争,为什么吃了唐僧九世,为什么不惜搞这么多事 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等等等等,接下来我们看原文


                        来自Android客户端14楼2018-03-05 18:44
                        回复
                          首先吴大湿基础论点之一是三灾利害是每个修行者都要经历的,第二是修道参禅者基本寿命有限,五百年是一道坎?那么原文真是这样吗?首先说三灾,
                          ”悟空听说,沉吟良久道:“师父之言谬矣。我常闻((道高德隆,与天同寿,水火既济,百病不生))),(((却怎么有个三灾利害?)))”祖师道:“此乃(((非常之道))):夺天地之造化,侵日月之玄机;丹成之后,鬼神难容。
                          也就是说,在孙悟空认知中,得道之人就是与天同寿,没听说过有三灾利害这回事,而菩提说这是因为非常之道,个人感觉更像是说孙悟空三年无漏成仙体的大品天仙决。相对比金角银角,海上三星需要苦修(注意明确苦修就能长寿,而不是吴大湿说的效率低到几乎没有效果那样),这种属于非常之道,且三灾是可以躲得,而且原文并没有说躲三灾之法只有两种变化术


                          来自Android客户端15楼2018-03-05 18:44
                          收起回复
                            那么说只有这个吗?原文有多少长寿的人或兽或者有多少长寿的方法?是不是真是像吴大湿所说的及其稀少有限,只有蟠桃,人参果,吃人,还有靠中医药用价值的唐僧金蝉子,各种大佬都搞不到?我们来看原文


                            来自Android客户端16楼2018-03-05 18:44
                            回复
                              白发如彭祖,苍髯赛寿星。
                              耳中鸣玉磬,眼里幌金星。
                              西游中是有寿算八百的彭祖的


                              来自Android客户端17楼2018-03-05 18:44
                              收起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