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历史吧 关注:215,069贴子:419,447
  • 0回复贴,共1

俄罗斯开拓印度洋出海口的历程,屡次被英国阻挠

取消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18世纪初熟谙西方的沙皇彼得一世,秉承“不惜用野蛮的手段对付野蛮,以促使野蛮的俄罗斯加紧仿效西欧文化”的理念厉行改革,使落后的俄罗斯踏入了现代世界的门槛。百余年时间,实力剧增的沙俄先后囊括三大洋出海口,然彼此间却相互隔绝,极难沟通。狭窄封闭的波罗的海和黑海出海口,战时极易被封锁阻塞;濒临太平洋的海参崴,在凛冽的寒冬,功效锐减。因而印度洋温暖的出海口成为俄罗斯聚焦的重点,实力羸弱的中亚和伊朗沦为俄国凌辱的羔羊。
19世纪前期的伊朗处于恺加王朝统治时期(1794-1925),而国家的积弱不振为外国殖民势力所乘,北方沙俄的泰山压顶之势尤其令人窒息。1828年《土库曼恰依和约》,伊朗损失阿拉斯河以北全部土地,输入伊朗的商品税率“值百抽五”……,同晚晴时的中国貌似同病相怜。

19世纪中期后,沙俄谋夺中亚的意图已昭然若揭,其宰辅戈尔恰科夫甚至公然宣称:沙俄为保卫边境安定,不得不征服正在劫掠俄国人的中亚游牧民族。1865.5切尔尼亚耶夫少将率1900余俄军侵入浩罕国;1868.4俄突厥斯坦总督考夫曼率3500余军队进攻布哈拉汗国,拔除重镇撒马尔罕……
中亚博弈格局中,英国是沙俄的劲敌。就英国而言,沙俄如自陆路经略印度,不论自何方向都绕不开兴都库什山脉横贯全境的阿富汗,如能扶植一个掌控阿富汗全境的傀儡政权,则是对南亚次大陆最有效的屏蔽保护。而野心勃勃的沙俄欲谋夺暖洋出海口,更对阿富汗极尽拉拢。当英国拒绝阿富汗巴拉克宰王朝多斯特·默罕默德夺取锡克帝国白沙瓦的要求后,阿富汗倒向沙俄,直接促使英阿战争的爆发,但兴都库什山却成了英殖民者不可逾越的障碍。

博弈夹杂着妥协。1895年3月英俄达成帕米尔地区谅解备忘录,兴都库什山北麓与帕米尔高原南缘间的狭长地带为两国的“隔离缓冲区”(此即瓦罕走廊由来),由此中亚的均势格局成型,英俄均无法再觅得可轻松攫取的区域,沙俄南下印度洋的夙愿似乎无限搁置……
图解3
一战前英国对德国的海军扩建深感威胁,沙俄亦不想巴尔干的利益被奥匈蚕食,均无意在亚洲继续投入精力的两国遂在1907.8订立协议:伊朗北部约79万平方公里为俄势力范围,东南部约35万平方公里为英势力范围。1911年伊朗立宪革命时期沙俄更是直接占领伊北部区。然随着罗曼诺夫王朝的覆灭,伊朗的军事、财政、关税等权利均被英国掌控,俄国再次失去南下印度洋的窗口。

图解4、5——苏联入侵阿富汗
20世纪70年代的苏联,奉行积极进攻战略。由于西线欧洲经久处于难以有重大突破的对峙状态,苏联遂将更多的精力放在南线,意图在“欧洲软腹部”链接南亚次大陆,控制南下印度洋的战略通道。1978.4亲苏的阿富汗人民民主党发动政变,1973年上台的前首相达乌德被杀。随后苏联军政人员以顾问名义掌控阿富汗政府和军队,阿富汗已成苏联“卫星国”。这激起了阿民众的愤怒和反抗,眼见阿富汗新政府对席卷全境的武装起义已失去弹压能力,苏联决定直接出兵干涉。

1979.12.27晚,苏联空降大批部队突袭占领阿富汗首都喀布尔,随后控制主要城市和交通干线。虽至1988年苏军已近20万众,却在燎原之势的抵抗中丝毫看不到取胜的前景。内外交困下的苏联决定撤军,1989.2.15驻阿苏军总司令罗莫夫最后一个跨过苏阿界河。苏联遭遇重大挫折,解体更无力南向拓境…


IP属地:河北1楼2017-05-28 18:03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