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音菩萨吧 关注:1,005,406贴子:2,652,736

回复:我的出家修行经历——释心空

取消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崇教寺的课程安排一般是早晨三点多起床修禅,听法然后诵读金刚经,诵完经是晨练时刻,有时会出去经行,还有跑步的,天气不好的时候围着大殿做健身操或者跑步,经行完毕后就是早斎时间。吃完早斎劳动打扫卫生,上午的修行安排一般是听法,然后是午斋,午斋后是午休,下午一般2点多开始读经,有时是男众自己读,有时是和女众一起读,大部分时间是读普贤行愿品和地藏经,晚饭很多人是不吃的,只有几个人吃,吃的比较简单,晚上的课程一般是先自咨,就是自己发现自己今天犯了什么错误或者指出别人犯了什么错误,接着是听老师讲法或者讨论,一天的学修安排是非常紧凑的,基本没有私人的时间,由于我比较喜欢看书,所以自己只能挤出一点休息的时间,但不是睡觉的时间,睡觉的时间是不允许坐其他事情的。


55楼2016-12-15 07:17
回复
    自咨这个环节很好,可以反省自己一天的所作所为,还可以听别人指出自己的错误,但有时也会产生矛盾,有些人会故意挑刺,但这是极少数的情况,我们现代的人生活比较紧凑,就是缺乏停下来思考的时间。人不自省是很难进步的,自己最常犯的一个错误就是两个人讲话,可见小小的舌头多么的难管理,祸从口出,病从口入,能管住自己的嘴巴是非常难的。纠察是被别人指出错误最多的,因为他平时做的就是不断地提醒别人,而有些人心量不大,把个人的情绪加入到了自咨之中,进行口舌之争实在不应当。我在很多时候都是拥护纠察的,因为谁坐在这个位置都不容易,能做到这个位置的人绝对是修为很好的人。


    56楼2016-12-15 07:22
    回复
      在崇教寺基本没有个人的时间和空间,必须遵从学习组的修行安排,除了傅老师讲的法和著作的书,其他法师的著作基本是不允许看的,又一次我在看佛遗教三经这本书,就有几个常住盯着我看,我还以为怎么回事,后来才知道这里只允许看傅老师的书,个别的经书还是允许的。现在佛门真的特别的奇怪,都觉得自己的法是正法,十个道场可能有十个说法,那到底谁的才是正法呢,我觉得还是多读经来的好,学佛法不是看我们意会的有多多,而是看我们看破放下了多少。


      61楼2016-12-15 07:31
      回复
        崇教寺有不如意的地方,但是还是很好地修行场所,毕竟不能完全符合自己的意愿,大约住了20多天,我们就提出离开寺院了,本来计划是一个月的,但是诸行无常,心走了身也要跟着走。自己在修行这段时间也想过出家,但是始终没有下定决心,心里有很多的挂碍,但自己确实很迷茫,即使回到了世俗,自己仍然觉得不会开心,仍然不知道快乐的社会在何方。


        64楼2016-12-15 07:36
        回复
          回到了苏州又回到了以前老板的公司上班,但是仍然和以前一样,对世俗的生活非常的厌烦,每天的忙碌和应酬并不是自己喜欢的方式,甚至在迷茫,自己未来的生活在哪里,自己只有忍耐,但忍耐却让自己更加的痛苦,这样的生活大约持续了半年,自己终于下了决心要去修行,并且打算出家,不再踏入世俗,这次去的寺院仍然是青云寺。


          66楼2016-12-16 10:44
          回复
            这次来到青云寺就是很熟悉了,每天看看经书,念佛,话语也少了很多,宿舍里几个师兄弟每天都在讨论一些问题,但是自己却很少争论,也许是修行了一段时间的缘故,心里确实平静了很多,又或是自己确实对佛法了解的不够深入,不能说的太多,否则说的也是错的。在这里碰到了以前的一个出家师父,他后来还俗了,现在又来到寺院修行,不过现在已经是居士了。


            67楼2016-12-16 10:49
            回复
              就这样,每天念佛,过得很是平静,后来寺里因为一些原因要大家都学法器,并且很多居士短期出家,但是自己仍然没有选择出家,还是决心不够,这个时候,有一个曾经结识的师兄就是原来管理斋堂那个老乡,他后来已经出家了,并且离开了青云寺,接了一个小庙,我和那个还俗的师兄就去了他在村里的小寺院,因为总觉得自己不喜欢大寺院的规矩多和商业化,还是小寺院的清净适合自己。


              68楼2016-12-16 10:49
              回复
                拜别了村长,管寺院的两个人还有老居士我们一起开着三轮车去镇上买电饭锅,可是到了镇上,情况出现了变化,那两个管寺院的人把一千块钱拿了去,可是到了电器店,他们就不肯拿钱了,说什么如果待了几天就走怎么办?找一些理由推脱,介绍我来的老居士一看这种情况,就说我给你买一个电饭锅,问我买好一些的还是普通的,我说就买普通的吧,买了一个180多块钱的美的电饭锅,她是想买300多的那种的,我说不要这么破费了,这是我第一次认识到这两个管理寺院的人的丑恶面目,所以寺院没有没有香火,没有人住寺院护持肯定是有原因的,但是既然已经答应了村长就不能因为这些小事情而失信,既对不起众生,也对不起佛菩萨。


                73楼2016-12-16 16:20
                回复
                  收拾了住的房间,然后就是打扫厨房了,吃和住应该放在第一位,有了电饭锅,寺里面做饭的是烧柴火的大锅,已经很长时间没有人用了


                  75楼2016-12-16 16:21
                  回复
                    寺里面当时那个老居士在后面住,我在前面住,我是一个与人为善的人,当时我们就在一起吃,他不怎么会做饭,也吃肉,而我是吃素的,后来过了几天他就走了,又找了一个寺院,因为他想在寺院赚钱,而这里的人都不喜欢他,因为他在寺院从来不打扫,寺院里面特别的脏,又看到村长给了我1000块钱,心里觉得很不是滋味,这都是贪心作怪吧。


                    76楼2016-12-16 16:21
                    回复
                      打扫了十多天,又让村里管寺院的居士帮忙,做了一些拜垫,买了一些黄布,把寺院装饰了一番,总算有点庄严的感觉了




                      80楼2016-12-16 16:32
                      回复

                        当时寺院没有洗手间,只有一个农家茅厕,西天洗澡只有用水龙头冲了,但是天气冷了就很不方便了


                        81楼2016-12-16 16:32
                        回复
                          别人笑我太孤单,我叹他人看不穿。 吃的虽是清茶饭,过的确如活神仙。
                          万千烦恼皆斩断,经声佛号伴我眠。 每日虔诚跪佛前,恶业消除永不犯。
                          生命本在呼吸间,何必执着又贪婪。 等到到了阎王殿,只感时光太短暂。
                          万事万物皆是缘,缘到则聚缘去散。 时光一去不复返,何苦执着痛伤肝。
                          佛法教人去行善,恶魔却用来赚钱。 别怪菩萨不灵验,实是人性太悭贪。
                          晨钟暮鼓经声传,世间名利皆枉然。 修道不闲时间晚,唯看道心坚不坚。
                          出家并不容易,因为你要放下的东西非常多,别人都羡慕出家人的清闲,却不知出家人并不好当,每日早起早睡,早功课,诵经念佛,并且不沾染世俗的欲望,一般人是做不到的,即使让你在寺院里住上半个月,一般人也很难坚持下来。



                          82楼2016-12-16 16:33
                          回复
                            我每天的学修一般是这样安排的,
                            每天的必修课:佛教早晚课,诵金刚经和佛遗教三经(佛遗教经,四十二章经,佛说八大人觉经)。
                            根据时间安排的学修。大悲咒修习,普贤行愿品,金刚经。读诵印光大师等祖师大德的书。
                            修行要与自己的心相应,不能懈怠,也不能过急,给自己设置太多的压力。佛曾把修行比作弹琴。
                            有沙门夜诵经。其声悲紧。欲悔思返。佛呼沙门问之。汝处于家。将何修为。对曰。常弹琴。佛言。弦缓何如。曰不鸣矣。弦急何如。曰声绝矣。急缓得中何如。曰诸音普调。佛告沙门。学道犹然。执心调适。道可得矣。 佛闻声悲将施诲诱。乃询其在家所为既对弹琴。故佛因以琴声急缓喻之。夫修行之人必使妄念不生。身心虚寂则自然调适可得道果矣。

                            阳光之下诵经文,消业增慧去贪嗔。
                            今生有缘入佛门,绝不再踏苦红尘。


                            83楼2016-12-16 16:35
                            回复



                              在寺院里,我是从来不买菜的,只吃信众供养的蔬菜,多则知足,少则少吃,很多人会担心如果没有供养怎么办?平时准备一些干货做应急就可以了,菜多的时候晒干一些。
                              在佛门中,学道者吃饭时,要观想:计功多少,量彼来处:面对供养,要算算自己做了多少功德,并思量粒米维艰,来处不易。忖己德行,全缺应供:藉着受食来反省自己,想想自己的德行受得起如此供养吗?防心离过,贪等为宗:谨防心念,远离过失,对所受的食物,美味的不起贪念,中味的不起痴心,下等的不起瞋心。正事良药,为疗形枯:将所受的食物,当作疗养身心饥渴的良药。为成道业,故受此食:要藉假修真,不食容易饥饿,体衰多病,难成道业;但是如果贪多,也容易产生各种疾病。所以必须饮食适量才能资身修道。吃一顿饭要把它与佛法结合在一起,能如此,即使硬如钢铁的食物也能消化;反之,就是滴水也难以消化。因此,佛门中过堂有一语:"五观若明金易化,三心未了水难消。"


                              84楼2016-12-16 16:35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