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演义吧 关注:305,327贴子:14,869,171

回复:《三国演义》到底教给了人们什么?

取消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26.装模作样
要说这装模作样倒让人忍俊不禁。
装模作样就是故意摆弄出一种姿态,或哗众取宠,或粉饰掩藏,或掩人耳目,或收买人心~
装出一副并非真实的自己张别人展示,这看上去有点愚蠢可笑,自欺欺人。
但根据情况的不同而不同,有时候装模作样不仅可以扭转局势,化敌为友。还可以获得功名,名利双收。最重要的是拉拢人心,为己所用。
装模作样,虽然是不光明正大的行为,但它的作用却意义非凡。
卧龙吊孝,诸葛亮真的是怀着一颗悲天悯人的菩萨心肠去吊唁周瑜么?
诸葛亮其人何其之聪明,从他三气周瑜来看,他长远的目光已经能料到周瑜会死于非命。这也是他的一盘棋!
既然知道周瑜命不久矣,通往升天,也想着这个绊脚石的去除,巴不得已。为何还要装模作样?
无疑就是收买人心。让江东群众以为周瑜之死实乃咎由自取,而人言诸葛与公瑾不和,不过以讹传讹。
那一番说辞,热泪盈眶。那一番行动,激动异常。
那江东群众心想:真的是感人肺腑,果然有情有义。
这个作用应该是缓和了孙刘两家的矛盾,让东吴不会因为周瑜的死而过度迁怒于刘备,从而争锋相对。
生活中,有时候装模作样也不可避免。
对朋友,对爱人。对典型的就是对老板,对下属。
当老板的那是最擅长装模作样,收买人心了。
给你点好处,夸奖几句,让你激情饱满,努力工作为他赚钱,他心里乐滋滋的!


IP属地:江苏来自Android客户端95楼2016-12-12 20:00
收起回复


    IP属地:江苏来自Android客户端96楼2016-12-12 20:01
    回复
      2025-07-04 02:06:47
      广告



      IP属地:江苏来自Android客户端98楼2016-12-12 20:26
      回复
        27.没有大落哪有大起?
        潼关之战是三国十大战役之一。
        在马超VS曹操的这一局中,在战术和战略上的演绎可谓精彩纷呈。
        战术上,西凉骑兵靠的是快马长枪,让曹操军硬战吃尽了苦头。
        曹操面对寒风凛冽的天气,泼水撒土,一夜之间筑成坚寨,以抗西凉骑兵。
        兵法中的天时运用的奇妙。
        战略上,曹操的反间计成功让西凉军内部发生矛盾,看准了人心的弱点,一举拿下。这一计的运用不可谓不奇。
        每个人都会心理弱点和天生的疑心,怎么利用这个弱点将计就计。
        和敌人套近乎,假来往,让敌人自己怀疑,不久自生矛盾,漏洞百出。曹操虽然获得了最终的胜利,但割须弃袍的污点却是他一辈子也挥之不去。
        他玩玩没想到的是马超的西凉铁骑如此之凶悍,打的他措手不及,仓皇逃窜之间几乎丧命。
        若非曹洪,曹操就要为这次轻敌而付出惨重的代价。
        其实,纵观曹操一生,有许多次濒临死亡的时刻,在鬼门关外徘徊。
        吕布,张绣,关羽,马超等。
        但曹操很少怨天尤人,抱怨命运。恰恰是每一次的脱险让他感慨万千,感谢上天。
        他也知道有许多人想杀他,拿他的头颅立功。但每一次的死里逃生都让他在心志上更加成熟稳重,开脱明朗的一番。
        “你们想杀我,老天就留我,我就死不了,怎么的?”
        经历过一次次的刀光剑影,险象环生。曹操每一次都犹如浴火重生的凤凰,胜不骄,败不馁,输了也会仰天大笑。
        对,胜败乃人生常事,没有什么。下一次再赢来便是!
        就是在胜败,生死之间的大起大落,曹操,才是一代纵横寰宇的枭雄。
        不要躲避失败和伤病,它们是你成功的良师益友!是上天锻炼你的考验!


        IP属地:江苏来自Android客户端100楼2016-12-12 20:40
        收起回复
          28.还是要靠自己
          周瑜的假借道,实取地的假途灭虢之计,真的很卑鄙。
          试想,别人替你做事,替你圆梦,还是那句话,凭什么?
          人家为了什么?
          替我打西川然后给我,只为了要荆州。西蜀那么大的地块,沃野千里,人杰地灵,还比不过一两个荆州?
          你取来给我,真是好人好心。谁信!
          害人之心不可有,防人之心不可无。
          对待你的敌人更是要十二分谨慎。
          可以说,如果刘备,诸葛亮真的贪小便宜,那最后就是引来周瑜的大军进城,损兵折将,丟城陷地。自己还有生命之忧,什么梦想霸业,毁于一旦。真是贪小失大!
          无论是敌人,还是陌生人。不要想平白无故的别人会给你好处,给你便宜占。人家凭什么给你?即使给你,也是带有阴谋诡计的目的,都是聪明人,谁也不会做亏本让利的买卖。
          拿人的手短,吃人的嘴软。
          西川还是要自己去打,事还是要自己去做。


          IP属地:江苏来自Android客户端101楼2016-12-12 20:51
          回复
            29.先礼后兵
            在争取西川的战略要点上的第二步,为刘备的西进事业开辟了一个切入点的关键人物是何许人也?
            西川张别驾,张松。
            张松带着搬请救兵的心态来到中原,被曹操打发后心灰意冷。无功而返之际他也没思量着找刘备,而且刘备主动示好,主动出击,才为了后来的三分天下打下基础。
            真的,刘备和诸葛亮很聪明,探知张松被曹操打发后的第一时间就是前去埋伏,以示友好。以好酒好食,接近于国宾之礼重待这个落魄的别驾。
            这哪里是出于好心?分明是带有计划的行动。
            先礼后兵,让张松为自己言行举止感激涕零,盛情难却。感之以义,动之以情。用收买人心这种软手段来间接的使张松献图,为自己效力。有了进取西川的条件和正当名声,一者霸业可成,二者出师有名。
            最后如愿的挺进西川,还是先礼后兵。再待刘璋突变,不守信用,再以兵变夺权。
            是你先不仁,那就别怪我无义,
            真是双管齐下,一举多得。
            在生活中我们对待他人以礼,总会有意想不到的回报。就算没有回报,我们礼在前面,兵在后面。敌不动我不动,敌若动我即动,到那时,仁至义尽,出师有名,正义凛然,也怪不得我无情无义了。


            IP属地:江苏来自Android客户端107楼2016-12-13 14:53
            回复
              31.顾全大局
              曹操VS孙权的合肥会战虽没赤壁之战规模宏大,但却书写了许多三国故事。
              张八百,甘百骑,周不死。从结果来看无非是不幸中的万幸,互有胜负,以和为贵。
              然而若非曹操的一纸书文,及时的解决了内部矛盾,同仇敌忾,一致对外,恐怕就是另一种结局了。
              李典,乐进和张辽的素来不和,尔虞我诈是曹操的内部矛盾,也是他的一块心病。
              这个手下不和对做老板的铁定没有好处,无论是取悦哪个,另一个都不会高兴,想让他们干脆的大事化小,小事化了,这仇怨也不是一天两天,哪里说放下就放下呢?
              怎么办?大敌当前,自家闹矛盾,军心不稳,不战自乱。
              关键时刻,还是张辽觉悟高,不能斤斤计较,以私废公。最后上下同心,大破敌人。
              生活中,趋利避害是人的本性。渴望美好是与生俱来的追求。
              没有人愿意受到伤害,受到不公。都想获得最好的那一个,都想顺水推舟。都想着世界能随自己的自愿发展,个性膨胀,随心所欲。
              但人人都这么想了,那该怎么办呢?可能会这样么?
              于是,人与人发生了碰撞。或言语口角,或抡拳飞脚,或刀光剑影,或生死存亡。
              说到底,就是一种报复,一种不满,一种不甘,一种不和,才引发的斤斤计较,水火不容。
              然而细细想来,很多时候都是我们一时冲动,气头上的行为,过于偏激,草率而做出的行动,很多时候我们都感觉不好,但又碍于情面,难以抉择,不进不退。
              很多时候,想想因为一些小事和别人动真格的也没比较,小家子气的感觉。
              所谓:
              忍一时风平浪静
              退一步海阔天空
              顾全大局,做个大家。


              IP属地:江苏来自Android客户端110楼2016-12-13 19:33
              回复
                上面的图重复了一个,换成这个。


                IP属地:江苏来自Android客户端113楼2016-12-13 20:08
                回复
                  2025-07-04 02:00:47
                  广告
                  34.天时地利人和很重要
                  关羽水淹七军
                  陆逊火烧连营
                  玩的不就是天时地利么?
                  关羽根据地利,放水淹七军,擒于禁,斩庞德,锋芒所致,曹操胆寒,威震华夏。
                  陆逊根据天时,六月酷暑,分析出了刘备靠树木茂盛处砸营的要害,一把火断送了江东的威胁,此皆乃审时度势,明察秋毫,依据天时地利人和之发展而发展,故而立不世之功也!
                  由此可见,顺天应人的重要性是建功立业的法则,顺天者昌,逆天者亡。
                  利用自然环境,合乎自然的发展规律而采取对应的措施。
                  就比如我们做生意,这个生意就是要赚钱,那怎么赚钱,有什么可以发财的门道。那你就要观察市场,看清市场的选择,迎合群众的潮流,投其所好。做一个热门,发掘空间和升值空间巨大的行业,开拓进取。是为天时!拍影视剧也这样!
                  地利,在农业和建筑业的发展上这一点也必须考虑得当。比如建筑,你必须要选择一个好的地段,经济飞黄腾达,人流络绎不绝。无论是地段的风水,还是周围的配置,都要保证你的地皮,你的建筑都是人性,完美,优雅的至上选择,高标准,好房子。让人有选择的理由。
                  不然,你选择一块荒芜偏僻的地段开发建筑,有谁去买?买了好不好住?
                  而人和,就是团结。大到社会团结,小到亲朋邻居的团结,如此去维护,如何去平衡,这些都是生活,创业的必备课。


                  IP属地:江苏来自Android客户端115楼2016-12-14 14:09
                  回复
                    心有畏惧
                    随着文明的发展,科技引导人类的进程,许多人对着神鬼迷信的说法不以为然,一棍子打死的说都是假的。
                    我这个人不是很迷信,但也不是完全不相信。
                    古人对于神鬼多是敬畏,而有一些人把神鬼的出现化为人心使然,因缘报应。
                    最典型的就是《聊斋志异》,里面不乏把人和鬼进行了颠倒,人不再是人,鬼也不一定是鬼。人不一定是好的,鬼也不一定是坏的。
                    每一个冤鬼的背后都有一个难言之隐,隐藏在青面獠牙下的善心和原始的人性和披着人皮却行着畜牲之事的所谓人形成鲜明对比。
                    蒲松龄善于叙述一段故事来讽刺人,社会。有时候反传统的美化鬼怪。
                    在聊斋志异中,我们发现很多人的悲惨结局都是咎由自取,因果报应。恰恰是鬼怪的遭遇惹人同情。
                    我想蒲松龄就是表达一个意思,好人坏人,不是不报,时候未到。
                    不要披着人皮却做着畜牲,那样你连鬼都不如,终究会有因果报应。
                    就像孙策无所畏惧,不顾百姓和母亲的反对屈杀于吉,惹起众愤,还不思悔改。最后呢?
                    因果报应来了,被于吉的冤魂缠绕,死于非命。
                    举头三尺有神明,心有畏惧是对人行为的一种约束。
                    也许你不信世上有鬼怪之说,但你应该相信因果报应一说。
                    而古人编出来恶许多鬼怪故事更多的作用是在起到一种教育的作用,教育人谨言慎行。否则就会有鬼怪缠身。
                    所谓,不做亏心事,不怕鬼敲门。


                    IP属地:江苏来自Android客户端121楼2016-12-14 18:20
                    收起回复
                      38.知己知彼,反施彼身
                      空城计是三国演义里的一门绝唱,多次被演绎成影视剧,戏剧,评书。
                      面对风云突变的形势,仍然有泰山崩于前面不改色的沉着。
                      更难得的印证了知己知彼,反施彼身的这个智慧。
                      诸葛亮调用了身边的几乎所有兵力,留有空城一座,面对司马懿滚滚而来的虎狼之师,如何抵挡?
                      斗智斗勇此刻并不能派上用场,而是斗心,看谁更了解对方。
                      司马懿看诸葛亮城门大开,必定是设有埋伏,故作此态。
                      诸葛亮知道司马懿了解他的谨慎性格,不会弄险。
                      但诸葛亮偏偏弄险,将计就计。最后逼退司马懿!
                      知人而对,诸葛亮比司马懿更上一层楼。
                      当一个人很了解你,你也了解他,你们彼此有了心灵相通。
                      难得的不是去了解别人,而是让别人了解自己。利用好别人对自己的了解再去反制别人,随机应变,便宜行事。能让别人惊慌失措的感觉:
                      “这还是你么?你应该不会做这种事啊”?
                      达到了这种始料未及的效果,知己知彼,反施彼身。
                      这应该就是兵法说的奇!


                      IP属地:江苏来自Android客户端128楼2016-12-15 19:13
                      收起回复


                        IP属地:江苏来自Android客户端129楼2016-12-15 19:14
                        回复
                          40.正视弱点
                          邓艾偷渡阴平,宛如神兵天降,蜀国不战而降。
                          想想,一个阴平小道竟然成了魏国成就霸业的道路,蜀国的祸害,真是痛断肝肠,悔恨莫及。
                          原文:
                          左右告曰:“闻武侯在日,曾拨一千兵守此险隘。今蜀主刘禅废之。”
                          看到这里,我在想是刘禅间接的导致了蜀国的灭亡。
                          这个故事也告诉我们,对于自身弱点绝不能忽视,也不能掩盖,纵然这个弱点很不起眼,也要想法设法去弥补,强化。不要因为自己的一点弱点就成为他人的把柄,让人反攻。
                          刘禅对于阴平的忽视就是灭亡的开始。他真的不应该自作主张的把那一千守军给撤掉啊,不然邓艾哪里过得来。
                          一点小的失误就铸成了不可挽回的大错,怨天怨地怨谁,还是怨自己。
                          所以,优点不要过于张扬,缺点更不能去掩藏,尽量的把弱点转化为优点,不给他人留下一个话柄,一丝反攻的机会,做到无懈可击。
                          就像做手机行业,竞争激烈的商场之上更是要做到无懈可击,让顾客满意,让对手没话。不然你的一次失误就给了他人进步的机会,踩你上位。而你若不能及时纠正,只有一错再错,一再堕落,最后败的一败涂地。


                          IP属地:江苏来自Android客户端132楼2016-12-15 19:47
                          回复
                            远之则怨,近之则不恭
                            董卓,曹操,司马昭,他们三人都有一个共同的特点。
                            位极人臣,位高权重。一发而动全局,拥有扭转乾坤的权利和一呼百应的名气。
                            然而他们都只是臣子,虽为臣,却操控君主,不把皇帝放在眼里,独断专行,自成一家。
                            他们野心勃勃,不甘人下。名为臣,实为帝。
                            他们笑里藏刀,鹰顾狼视。
                            党羽密布,权倾朝野。
                            然而乱臣贼子的背后拥有一段进程,慢慢由白到黑,由忠心到野心的蜕变。
                            他们曾经都被君主高官厚禄的相待,礼贤下士,亲密无间。
                            也曾为君主排忧解难,遮风挡雨。慢慢的获得了君主的信任,而后倍受宠爱,一家独大。
                            就是在这种过于亲近的关系之中,狼子野心的本性慢慢的勃发出来。
                            董卓欺君罔上,曹操挟天子以令诸侯,司马昭之心路人皆知。
                            历史有一个共同点,大部分乱臣贼子多是由君王过于亲近信赖,最后发展的一发不可收拾,权大势大,架空自己,连自己都掌控不了,而后毁于贼手。
                            现实也是这样,对人坦诚信任固然不错,但这种坦诚信任也该有个尺度。
                            小心驶得万年船。你怎么不反过来想想,人家为什么和你走的如此亲密?你能给人家什么?人家又从你身上得到哪些好处。而指不定和你交心是假,赚你是真。
                            利益面前,而那些表面上笑容可掬,和乐融融,内心里勾心斗角,阴谋诡计的少么?
                            走的过于近了,我们往往会疏忽懈怠,放松警惕。然而突然某一天你所信赖的出卖了你,你所寄托的辜负了你,这种意想不到的伤害的滋味都有尝过。
                            很多时候,我们不要想着别人替你做什么,给你什么。还是要靠自己赚来的,拼来的才稳固安全。那样,我们才不会受制于人,也避免被人伤害。
                            害人之心不可有,防人之心不可无。
                            与人交际,不可过于远,也不可过于近。


                            IP属地:江苏来自Android客户端137楼2016-12-16 18:36
                            回复
                              2025-07-04 01:54:47
                              广告


                              IP属地:江苏来自Android客户端147楼2016-12-30 20:54
                              收起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