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演义吧 关注:304,115贴子:14,794,668

央视三国——温馨感人画面集锦

取消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央视《三国演义》,这部前后共花费了四年之久的超级巨作,总是有太多的东西值得人们去发现,去回味。
如果说,影视是现代人们的一种娱乐消遣的主要方式是没错,但是作为一种新兴而强大的媒介,影视同样载负着传播文化,传播正能量的任务。
我承认无论是一部作品,还是一种技艺,它真正的价值绝不会只是哗众取宠,娱乐大众,一看而过,一笑拉倒的干活。
它能给人惊叹,给人喜悦,给人心潮澎湃,给人以情操陶冶,给人以知识涵养,还有给人以源于内心的触动,精神上的升华。
更是在这更迭不断的文明,时过境迁的岁月里始终绽放出它的独特魅力,这才是好的东西。
央视三国不仅在内容上的刻画秉承传统,韵味十足。就是站在影视技术这一角度,它的影视加工,艺术渲染的手段所表现出来的效果,绝非时下那些个三五月就拍出来的影视剧可比拟。可谓高超!
我的标题是温馨感人,那么央视三国怎么个突出这个温馨感人,它所营造的所谓温馨感人与时下的影视作品又哪里不同?
不照样都有故事?不照样有眼泪,哭哭啼啼,有哭有笑?不照样有男女爱情,缠绵悱恻?不照样有搂搂抱抱?不照样有背景音乐渲染?
那么有如此多的相同点,为何我在时下的影视作品里找不到那种心动的感觉了呢?
央视三国镇楼


IP属地:江苏来自Android客户端1楼2016-06-08 14:51回复
    也就是从央视《三国演义》里学到了什么,感动了什么?


    IP属地:江苏来自Android客户端4楼2016-06-08 14:54
    回复
      2.陈宫和曹操的离别
      道不同不相为谋,这是一个典范。
      那陈宫冒着通敌的风险,放了曹操一拿。不仅如此,凭着一腔热血和建功立业的雄心壮志,他看中了曹操不甘于人下的枭雄气息,楞是铤而走险的跟着曹操后面踏上征程。只是天有不测风云,吕伯奢一事让他真正看清了眼前这个人的真实面孔,那一句“宁教我负天下人,勿教天下人负我”更是火上加油,此刻,他真正的心灰意冷。
      在这片北风那个吹的原野之上,远边,地平线的一端云朵压的很低,风云变幻,就像人的一生总是变幻无常。
      任由秋风萧瑟,人心自凉。
      夕阳挂着天边,留下几缕微弱的霞光,一切都显得那么深沉昏暗。
      野马嘶吼,花叶飘荡。望眼欲穿,无尽无休。这时两人的心理各作打算,却都按耐不住那颗蠢蠢欲动的心。
      这幅镜头取景非常棒,非常漂亮壮观。长天一色,虹光照明。搭配一种晚霞的光线,那种隐约透露出的一股沉重抑郁的氛围十分吻合人物的心境,情景交融,意味深长。



      IP属地:江苏来自Android客户端10楼2016-06-08 18:01
      收起回复
        3.貂蝉已随清风去
        为了大义,她献出自己。为了国家,她牺牲自己。为了大情,她不顾小情。
        在大情小我和大义小情之间,人么,有时候必须作出抉择,也许那很痛苦,但世事本无完美。
        有付出才会有收获,收获的同时也有代价。而貂蝉的代价是她自己,是她那五千年来被人津津乐道,交口传颂的中国古代四大美女之一的闭月羞花的娇容。
        都说红颜祸水,美丽的女人似乎总会带来不幸的灾难,而自古爱美人失江山的列子少么?太多了!
        英雄尚且难过美人关,这美人美丽的脸庞下,祸水隐藏啊?
        显然,貂蝉的美貌可谓倾国倾城,让众多男人拜倒在她的石榴裙下。但是,在三国演义里她的美貌并不是祸国殃民的灾难,而是济世救民的存在。
        对,就是这么一个弱女子,她楞是凭借自己的一番资质成空离间吕布,董卓。间接为汉朝除去了一大患,成为首功。
        一般人也许事后会选择留下,接受荣华富贵的待遇。
        而央视三国却给了貂蝉一个不尊重原著却又改编良好的结局。
        随风而去。
        这一去,远离繁华喧闹,远离金戈铁马,远离尔虞我诈。一匹马,一辆车,两个人,清风卷过一片地,白烟袅袅,一切都显得如此安详美好。
        貂蝉已随清风去,轻轻的来,轻轻的去,不留下一片云彩,化作了一片白云,消失在地平线的尽头。在这战火纷飞的乱世寻得一静谧之处安渡余生,十里桃花,不管那外界纷纷扰扰。闲看天外云卷云舒,清风明月,闲云野鹤。
        之后没有人知道她的去处。




        IP属地:江苏来自Android客户端16楼2016-06-08 22:15
        收起回复
          4.最光荣的牺牲是英雄的宿命
          曹操看中了张绣婶娘,唤她夜晚来账内侍候。那张绣看不下去,旁人有人说法道,曹操本不足虑,难者其人身边之猛将典韦也,如杀之则无患矣。
          张绣设计,先是假惺惺的邀典韦吃酒,喝的烂醉,再叫跟班胡车儿借机盗走典韦趁手武器——双铁戟。
          这典韦没可武器就好比被拔了牙的老虎,有人惧怕。
          恁的,霎时间帐外连珠炮起,火光冲天。人声鼎沸,光影缭乱。典韦一看情势不对,奈何武器没个着实,便舞拳踢脚的冲出帐篷,打过处,叫声不断,血流如注。眼看人势渐多,典韦下意识的揪住身边两个军士,恰似倒提童稚,一顿横扫,左右皆近身不得。奈何明枪易躲暗箭难防,勿的身后枪如雨点,一齐戳来,典韦闪之不及,身披数枪,但见血液飞溅,喷洒满地。那典韦站不多时,倒在地上。眼前仍是一片火海。这时,感伤婉转的《淯水吟》冉冉响起,搭配这悲壮的画面尤显几分伤悲。




          IP属地:江苏来自Android客户端17楼2016-06-08 22:31
          收起回复
            插一张剧图,这人也是三国演义里强有力的武将


            IP属地:江苏来自Android客户端22楼2016-06-08 23:14
            收起回复
              8.这一别
              作为前期曹操最大的对手,河北袁绍。在火烧乌巢之后,形式开始扭转。由原来的主动地位到被动,袁绍的刚愎自用和不听善言,把他原本优于曹操几倍的实力给浪费了。
              说猛将不少,说谋士也有,兵多将广,这四世三公怎么就打不过远远比不过他的曹阿瞒?
              这似乎都茫茫的定数,毕竟袁绍非久立之主。又似乎是人力所为的因果。总之,成王败寇,失败了就别找借口。
              在征战的过程中,风沙漫天,文弱书生自然抵抗不住这般恶劣的天气,身体孱弱,病入膏肓。
              郭嘉拖着病体执意要跟着曹操步入征程的心是值得褒奖的,但有心无力,强弩之末。曹操也爱惜人才,唤人护送郭嘉回去疗养。临别之际,曹操马步上前,这个郭嘉居然挣扎着要随军出征,一个不小心从担子上滚了下来,任由郭嘉在沙地上声嘶力竭,摸爬滚打,曹操心也不动,决意不带。
              风吹的更大了~
              待到曹操回归,却远远的就看到躺在床上的郭嘉,一动不动。
              (央视这段刻画用了冷色调突出悲凉的效果)
              这时的曹操纵有千言万语又与何人说?
              不禁回想起沙场的最后分别,那一别不曾想竟是阴阳两隔,顿时感慨万千,痛从中来。



              IP属地:江苏来自Android客户端31楼2016-06-09 10:41
              收起回复
                19.取景篇之夕阳余晖
                书文隐儒雅,诗歌蕴风流。
                刀剑沙尘封,酒肉且为乐。
                雄心抱慷慨,壮观日与月。
                不道人生事,权贵和声色。
                友人船泊处,相携望起落。
                煮酒青山上,再赏夕阳红。
                霞光落日边,如火燃灿烂。
                圆圆大亮头,晖晖照染透。
                渔家歌早归,白云稀烟朦。
                飞鸟踪象尽,孤鸿远边吟。
                涟漪倒空影,江河映山红。
                流流千层浪,点点闪晶莹。
                芦苇丛中生,小草出浮头。
                绒毛花锦簇,摇曳任风中。
                秋水荡色青,激波击石鸣。
                横卧绕群山,霓虹晕阑珊。遥看云散却,天地一光明。
                这幅镜头是央视三国最为著名的镜头之一,与片头曲“青山依旧在,几度夕阳红”遥相呼应,情景交融,刻画出了自然的美是如此的令人陶醉。同时这幅夕阳西下的眺望,远天一色,静谧而安详,宁静而致远。象征着人生的意味深长。


                IP属地:江苏来自Android客户端64楼2016-06-11 19:30
                收起回复
                  21.绝地的勇者
                  央视三国演义中删掉的剧本中关于孙权杀关羽的一些内容
                  沉重而苍凉的鼓角声中,缓缓摇出威仪赫赫的孙权大帐......
                  孙权居高中坐,志得意满。吕蒙陪坐在旁,微微含笑。
                  潘璋、朱然等二三十名将领虎视眈眈,分立两厢。
                  中军、武士等各在其位,秩序井然。
                  帐上帐下,好一派战胜者的威风气势!
                  帐外远处一声传报:“关羽父子押到——!”孙权在位子上略略动身,愈加兴奋地望着帐门口。
                  稍近的又一声:“关羽父子押到——!”
                  帐门口再一声:“关羽父子押到——!”
                  帐门口处斜射的晨光中出现了关羽的身影,后面跟着关平。父子二人都倒缚双臂,被马忠和七八名武士押着,缓缓步入大帐。
                  孙权和帐内众吴军将领纷纷注视......
                  关羽父子在距孙权四五丈远处停下,气度从容,对孙权和左右吴将皆不屑一顾。
                  孙权高声地:“关将军!孤仰慕将军盛德已久,两番遣使致意,愿与将军结秦晋之好。将军竟两次拒不应允,是何缘故?”
                  关羽厉声斥骂:“碧眼小儿,紫髯鼠辈!我乃大汉将军,与刘皇叔桃园结义,誓扶汉室,岂能与叛汉奸贼为伍!真乃不知羞耻之辈!”
                  潘璋、朱然等将或忿然作色,或面露杀气。
                  吕蒙暗瞥了孙权一眼。
                  孙权并未发作,竟傲然一笑;“将军平时自以为天下无敌,今日如何却被孤所擒?请问将军今日服我孙权否?”
                  关羽凛然地:“误中奸计,一死而已,何必多言!”侧转脸去,不再理睬。
                  孙权打量关羽,沉吟有顷,放轻声音问左右:“关羽乃当世豪杰,义勇无双,孤深爱之,有意以礼相待,劝其归降。卿等以为如何?”
                  主薄左咸:“主公,此事切不可行!”
                  孙权:“为何?”
                  左咸:“当年曹操得此人时,封侯赐爵,三日一小宴,五日一大宴,上马金,下马银,尚且留他不住,终于任其斩关杀将而去,以致今日反为其所逼,竟欲迁都以避其锋。今主公既以擒之,若不立即剪除,岂非自留后患?愿主公三思!”
                  孙权半晌沉吟无语。终于点点头,低低地:“此言是也。”略挥挥手。
                  吕蒙会意,对马忠:“斩!”
                  “是!”马忠等推拥关羽父子向帐外走去。
                  孙权默默目送着。
                  两厢众将无声地注视着。
                  帐外,雪后初晴
                  关羽和关平被马忠和众刀手押着,踏着晨光和未融化的白雪,向远去走去。
                  路两边,吴军将士们一声不响,目送着他们远去。
                  远处晨光初照,一片洁白晶莹、纤尘不染的银妆世界。
                  关羽大义凛然,步履从容地向那里走去,走去......
                  无词歌起:“啊......啊......”
                  歌声中闪现下列画面——关羽与刘备、张飞在桃花盛开的园中结义盟誓;
                  温酒斩华雄的关羽;
                  关羽刀劈颜良;
                  关羽灞桥挑袍;
                  关羽单骑护送甘、糜二夫人远行......
                  无词歌声中,关羽父子被刀手们押着,踏雪向远处走去......
                  闪回——
                  诸葛亮叮嘱再三,方将帅印交给关羽。关羽郑重接过,胸有成竹,极为自信;
                  单刀赴会中的关羽,八面威风;
                  水淹七军中的关羽,不可一世;
                  刮骨疗毒中的关羽,气概如神;
                  败走麦城、痛悔自责的关羽......
                  无词歌。关羽父子被刀手们押向长长的雪路尽头......
                  旁白:“建安二十四年(公元219年)十二月,关羽被俘不屈,为孙权所杀,终年58岁,义子关平同时遇害。”
                  “留守麦城的王甫和周仓得悉关羽遇难。双双自杀殉节。赤兔马也数日不食草料而死。一位叱咤风云的英雄,就此结束了他那极富传奇色彩的一生。”







                  IP属地:江苏来自Android客户端70楼2016-06-12 11:44
                  收起回复
                    22.张飞哭关羽
                    话不多说,这心中感叹,无尽伤感,且付予这无言画面,高山大川,不禁感慨人生悲欢离合,岁月变迁,纵有如潮心思,还将欲说还休。
                    念苍茫起处,狼烟四地嚎鸣。硝火光天罩烟云,刀剑与甲兵,隐林看风云。
                    群雄逐鹿占神州,前看江山残碎地,后有邪贼乱纲领。
                    看兄弟相携,刀枪剑戟。扶那社稷于将倾。踏步流星砍敌骑,驭马挺纵戳威名。蛇矛和龙刀,日月同神灵,但求,忠义贯丹心,不问利禄与功名。再看我兄弟齐心!





                    IP属地:江苏来自Android客户端71楼2016-06-12 11:45
                    收起回复
                      25.如果不带我出阵,我便一头撞死在这里
                      继承了先主的意志,光复大业,王业不偏安,汉贼不两立。
                      诸葛亮意气风发,踌躇满志的开始了他长达数年的恢弘霸业之北伐。
                      临行前,但见刀戈林立,衣甲横行。话语间,气壮山河,吞吐风云。那边,鱼鳞虎甲辉煌显峥嵘,这里,佩剑寒光微露衬雄风。
                      沙场满杀气,灰土尽飞扬。
                      将士脸挂豪情志,慷慨与激扬。
                      北吹不可拂心热,季节难颓人壮行。
                      烈马踢纵欲驰尘,狂啸与厮鸣。
                      胸中蕴藉谋,掌上隐凶机。
                      愤然带吴钩,收取那九州。
                      正当大军气势磅礴的准备出征,人群中往来一来,但见:
                      铁甲银盔竖带,龙虎生气环绕。一把游龙似花枪,翻江倒海戳功名。腰边束围,慷慨阔壮威风。提系宝器,玲珑亮剑谁来冲?
                      话语轩昂,吐九天揽月之志气。
                      眼神炯炯,混沌之中闪光明。
                      苍白胡须还遒劲,老当益壮不减力。
                      白首不言老,男儿当自强。
                      长坂坡英雄,还是赵子龙。
                      赵云:“丞相出征为何不带我?”
                      诸葛亮:“只因子龙将军年事已高,故没有考虑”
                      赵云:“老臣每感先帝知遇之恩,唯恐不能报效。今番北伐,怎么能少了老臣。”
                      诸葛亮:“此去凶多吉少,恐毁了将军一世英名”
                      赵云:“大丈夫得死沙场,足矣”。
                      “如果不带我出征,我便一头撞死在这里。”(最后这句是新三国的台词,我觉得为气氛渲染的很好)
                      旌旗遮满天,长空大地远。
                      这一段对话在这幅壮景下显得悲壮而沉重。
                      “大军,出师北伐”







                      IP属地:江苏来自Android客户端79楼2016-06-13 11:28
                      收起回复
                        兴亡如脆柳,功名类虚舟。









                        IP属地:江苏来自Android客户端81楼2016-06-13 14:10
                        收起回复
                          29.遥远的梦想
                          经历过上方谷一役,诸葛亮心力憔悴,一病不起。
                          那一战,他呕心沥血才把司马懿拖入上方谷,一把大雨无情的浇灭了他的火苗,希望的火苗。
                          “天不助我”,充斥诸葛亮心灵的只有这一句话。
                          至此,他和司马懿的全部对决因为这一场天降大雨而划上句号。
                          本身就已经是瘦弱的病躯了,一顿所食不过二两,日夜操劳,每况愈下。这一回这场雨彻底击垮了诸葛亮,一蹶不振。
                          魏延仓促,禳星不成。诸葛亮最后的一次挣扎以失败告终,这似乎是人祸,又似乎是天意。
                          镜头一转,床上的汉丞相诸葛亮脸色憔悴,面无生色。两鬓白发苍苍,显得迟暮。
                          兀的一晃,浮现在他脑海中的是魏王曹睿和吴主孙权两人的叩首,而台上受拜之人正是自己鞠躬尽瘁死而后已辅佐的后主刘禅,只见他威风堂堂,春风得意。恰似君临天下,四海臣服。
                          好个帝王相。一旁的诸葛亮见到了这幅梦寐以求的画面,十分得意。正是男儿生平志已酬,谈笑自若跨生死。
                          多少天的努力只为这一天
                          多少年的夙愿只为这一刻
                          兀的一晃,顿时眼前空荡一片,不见人影。诸葛亮急了大踏步走来,左顾右盼,楞的不知踪迹。
                          兀的一晃,睁开双眼,还是床塌旁边,一切如旧。
                          原来是南柯一梦,梦想与现实都混淆了,他是有多么的想克服中原,兴复汉室。
                          睁眼闭眼之间,一切化为虚无。人生如梦终非梦。
                          只剩下两行老泪纵横。








                          IP属地:江苏来自Android客户端89楼2016-06-14 11:38
                          收起回复
                            32.定军山的呼唤
                            央视三国最后一场对手戏是围绕着姜维与邓艾展开。
                            话说这本来好好的对手戏因为穿插着另外一个人而衍生了另外一层关系。
                            魏国军将之间的尔虞我诈,不和谐。
                            这也为姜维将在抓住空隙而趁机攻入,图谋兴复大业。
                            话说这人就是魏国的后起之秀,魏国将领钟会。
                            却说有一天夜晚,钟会睡梦之中,忐忑不安,神魂不定。以为是怪力乱神,不由的心理慌张,冒出一身冷汗。一整夜辗转反侧。
                            钟会把这件事当作偶然,却也时刻上心。果不其然,第二天就问左右曰此地可有神仙灵碑否?
                            手下答曰汉丞相,诸葛亮孔明墓碑在此。
                            于是带着众人连忙赶往定军山头去拜揖。
                            突然之间,半空之中祥云弥漫,隐隐约约的充斥着一种神气。
                            云雾之中传来一阵言语曰:
                            “吾乃诸葛孔明是也,万望将军入川不要祸及无辜,涂炭生灵”吓得众人尽皆叩首聆听。
                            言罢,烟云消去。
                            那众人听罢,俱流下一身冷汗,手脚哆嗦。皆称孔明是为神人。
                            (这段表现在故人虽去,但始终在天之灵念及苍生的那种心,跨越阴阳两界,直达人心。此时,纵然是已不在人间的诸葛亮仿佛也能预测未来五百年。果然奇才。
                            莫不叫人感叹,钦佩和感慨。)









                            IP属地:江苏来自Android客户端95楼2016-06-14 23:59
                            收起回复
                              置景
                              置景的寓意和取景还是有区别的。
                              取景是利用现成的资源,就地取材,直接引用的一种拍摄手段。
                              鳞次栉比的房屋,诗情画意的楼台水榭,巍峨壮观的高山大川,清水潺潺的湖泊涧溪。或大或小,或近或远。总之一切能“免费”利用的自然资源都可以作为天然背景的,可谓取景的素材。
                              而置景(或称搭景)指的是游离于自然天成之外的人工搭设的景色。
                              中国古装剧史上最典型人工搭景就是央视《水浒传》演绎出来的“清明上河图”,那种几乎复制于古书之中的一般景色,古韵十足,质地真实。无论是人还物所洋溢出一股真切自然的味道,活灵活现,给人身临古代的既视感。十分不简单。
                              而在央视《三国演义》里最有名的搭景还是铜雀台。此外模仿汉唐的建筑风格,耗费巨资,参考史料,投入大量人力历经多时才出炉的两座仿古的三国影视城不仅在当年三国剧组的拍摄时起到至关重要的文化背景作用,就为时下的影视剧事业拍摄也提供了优越的场景资源,存留至今。历经多年的岁月洗礼,风雨磨合。俨然焕发出一股古城的味道,镌刻着时光的足迹。
                              从古装剧从一领域去点评。
                              比起时下的一些古装剧中泛滥成灾的特效和低廉的场景资源,人工制作的非自然场景,都已经把自然所透露出来的“自然美”给逐渐削弱,而电视剧本身的审美价值,艺术内涵也随着“自然美”的缺乏而缺乏。
                              而类似于仙侠,神话,武侠当中的取景,都可以用简单而不好看,浮华而不真实来形容。
                              但并不尽然,特效上去,技术提高,在搭景方面还是有诸多亮点的。毕竟前人种树后人乘凉。
                              话说,最近的一部古装剧取景最好看的我个人认为还是浙江版《西游记》了。





                              IP属地:江苏来自Android客户端116楼2016-06-17 02:08
                              收起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