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历史吧 关注:745,432贴子:3,397,727
  • 12回复贴,共1
说到骑兵速度就不得不提马的速度:
野马时速可达60公里家马时速在25~30公里纯血马时速60公里纯血马是世界上最快的马 有记录说时速可达 70公里 最快的马分短途和长途,目前世界上短途跑的最快的马是英国的‘纯血马’它跑每1千米需要53.4秒。它最大的特点是体格大,奔跑速度快,这种马的个头有1.63米。
马的奔跑时间与速度有关,以蒙古马为例,正常蒙古马一天行走8小时可行走60公里,这是蒙古马最正常的行走速度.当然马的奔跑速度要比这快,比如汗血马的冲刺速度为60公里每小时,所以古代为了传递公文等需要修有驿站.一般加急公文的速度是日行300里,最快的加急公文是日行600里(日行六百里是多次换人换马的结果).
从上面的数据分析可以看出,骑兵的正常行军速度是每日百里,在情况紧急不惜跑残战马的前提下,一天最多可急行军二百多里,而骑兵的冲刺距离是300米到1000米,千米冲刺只要两分钟。
提到日行百里,不由想到前不久在某吧里看到的哲别战例,不得不感叹中国人真是浮夸成风,无论哪个朝代的历史,都会有大量夸张失真的地方,有些不太明显,而有些则明显不符合常理,明眼人一年就知道是假的。那上面说史书记载,哲别征伐某小国时,多日强攻不下,于是退兵五百里,守军得知蒙古军退兵五百里就放松了警惕,哲别得到消息后,一夜急行军五百里,于清晨率大军突然杀到城下,于是守军就投降了。蒙古军队夜行五百里,敢情蒙古军队骑的都是赤兔啊,就是赤兔夜行五百里后也跑废了啊。


IP属地:湖北1楼2015-08-08 21:32回复
    转自重庆晚报数字报 赛马=“杀马”?
      原帖  据新华社透露,在10月26日速度赛马比赛中受伤的湖北队赛马“金银庄主”当晚已被实施安乐死。该马在比赛中左前腿踝关节骨折,筋腱断裂,痛苦异常。对它实施安乐死是本着人道主义考虑,所有程序都按照国际惯例。    质疑  ——“金银庄主”的死不是偶然,十运会速度赛马就出现了“1死11伤”的惨剧,这哪里是赛马比赛,完全是“杀马游戏”。  ——比赛没问题,是距离设置有问题!国际速度赛马比赛的极限一般是8公里,全运会为什么要设置12公里超长赛道?奥运会也没这个项目!  ——就算要进行这种超远距离赛马比赛,也必须规定只能选耐力好的马参赛,而不该选纯血马——纯血马虽然跑起来速度快,可耐力不行容易受伤。但为了成绩,参赛队都选择纯血马参赛,这种做法太不讲“马”道,也显得很不人道。
    “国际速度赛马比赛的极限一般是8公里,全运会为什么要设置12公里超长赛道?奥运会也没这个项目!”可见在保持高速度的同时,马只能跑不到10公里,这还是在骑手身体矮小,身高不足170体重不足100斤的前提下,如果换成普通人的130斤体重,再加上二十斤左右的装备重量,马能快速跑的距离只会更短,所以行军时骑兵快速前进的可能性几乎为零,正常情况下骑兵只能让战马以行走速度前进,也就是日行百里,这才是保持骑兵持续机动能力和战斗力的最佳行军速度。


    IP属地:湖北2楼2015-08-08 21:45
    收起回复
      转自二战吧
      “回复上军将: 三日行军,欧洲人/马每日80公里,东亚人/马60公里(历史上蒙古人实行轮换制),徒步行军四十公里;十日行军欧洲人/马会降到四十公里,亚洲降到三十,徒步行军四十公里;十日以上,骑马不如步行,因为马力不持久,马要跑路必须吃粮食,吃草不行,后勤压力大”


      IP属地:湖北9楼2015-08-08 23:28
      回复
        近代骑兵远距离机动的世界记录是布琼尼在苏俄内战期间创下爱的。40多天,连续机动1100公里。这就是世界记录了。而步兵才是可以持续机动的。


        IP属地:湖北10楼2015-08-08 23:31
        收起回复
          补充说明一下,苏联重马负重能力强耐力好,体型巨大公马体重在900公斤以上。当然当时苏联人骑的不一定是这种马,只能说苏联马有体型大耐力好的优秀基因。


          IP属地:湖北11楼2015-08-08 23:38
          回复
            转自二战吧
            天未明月未央: 回复 中国本溪 : 蒙骑十一师(后蒙骑四师)1947年7月9日以4天时间跃进360华里,大部乘马乏垮,少数人因马跨掉队,遂组织40名战斗员乘好马继续跃进40里执行战斗任务,7月21日再歼东苏旗保安队,缴获军马1200余匹,骆骆7峰,被击毙7人,97人缴获投降,9人逃走。参看这个跨马记录,朱可夫不换马还真够呛。举报 | 2012-10-23 12:38回复


            IP属地:湖北12楼2015-08-08 23:51
            收起回复
              总结一下,在500里范围内,骑兵的行军速度是步兵的一到三倍,而在500里以上时,骑兵行军速度对步兵已无多大优势,唯一优势就是在短时间内的冲刺速度远超步兵,而到了1000里以上的距离时,骑兵行军速度已经被步兵反超了,从科学的角度分析,战马长距离行军速度变慢的原因主要有两点:
              一是马的散热能力差,这就造成了马的耐力低和恢复能力慢,举个例子人在做剧烈运动时,心率170次/分的强度在十小时内可重复百次(单次1分钟)左右,而马却不可能在十小时内,保持冲刺速度累计超过五十分钟。当然最主要的还是,能把自己跑死的人万中无一,而能把自己跑死的马却比比皆是。说白了人可以理性分配自己的体力,战马却做不到,这是人类智商上的优热性,任何训练都无法改变这一点。
              二是马的食量大,需要大量的时间进食和消化,而人在有干粮和水时,可以在行军过程中解决饮食问题。
              这两个原因就决定了,虽然战马拥有远胜于人的短期速度,在中短距离行进中远胜人类,但是在消耗体能储备的超远距离行进中,战马远不如人类,距离越远战马表现越差。


              IP属地:湖北14楼2015-08-09 00:51
              收起回复
                通过对比骑步兵的远程行军能力,就可以合理解释为什么在后金入侵时,远在千里之外的四川的秦良玉,为什么能及时赶来和后金军队作战了,秦良玉手下的白杆兵才是晚明最强的一支山地步兵,也是晚明战斗力最强的军队,徒步千里以后还能迅速投入战斗,这样的军队在冷兵器时代屈指可数,事实上在秦良玉年少时,他未婚夫就曾经带领白杆兵,参加过万历三大征中征讨杨应龙的战争,在战斗中也有出色表现,只不j过忠于朝庭的土司只有给上级穿嫁衣的份,嗯还有一个重要职能就是让手下做炮灰。


                IP属地:湖北17楼2015-08-09 09:45
                回复
                  一公里就是1000米,一市里和一华里意思是一样的,都指500米.但古代的里和现在的里长度有不同.周制以八尺为一步,秦制以六尺为一步,300步为一里.古代的一步相当于现代的0.231米,周秦时期的一里也就相当于现代的415米左右.清光绪年间再次制定度量衡,以五尺为一步,两步为一丈,180丈为一里,一尺相当于现代的0.32米,一里就等于576米.一里等于500米是1929年的事.


                  IP属地:湖北27楼2015-08-11 00:50
                  回复
                    转自虎扑
                    法国超马好手 Serge Girard 的记录
                    1997: trans-USA (Los Angeles to New York) - 4,597 km in 52 days, 23 hours, 20 min (world record)(每天88公里) 1999: trans-Australia (Perth/Sydney) - 3,755 km in 46 days, 23 hours, 12 min (former world record, beat by Achim Heukemes)(每天81公里)
                    2001: trans-South America (Lima/Rio de Janeiro) - 5,235 km in 73 days, 3 hours, 40 min (world record)(每天67公里)
                    2003/2004: trans-Africa (Dakar/Cairo) - 8,295 km in 123 days, 2 hours, 40 min (world record)(每天74公里)
                    2005/2006: trans-Eurasia (Paris/Tokyo-) - 19,097 km in 262 days (probably world only attempt)(每天72公里)
                    2009/2010: one year: 27,011 km in 365 days (world record)[1](每天74公里) ====
                    然后再搜索然马在上千乃至万公里的表现 东北小伙骑马下江南 一月行程1200公里(未换马 每天40公里) http://sports.sina.com.cn/outdoor/


                    IP属地:湖北30楼2015-08-11 01:37
                    回复
                      2012-12-04/10073265.shtml 3神人3年骑行8000公里 从北京骑马到伦敦看奥运(图)(原文未说明有无换过马 每天7公里)
                      http://www.chinanews.com/ty/2012/07-23/4050361.shtml 俄籍华人骑马近万公里抵京续:将策马赴伦敦 一个人骑马从莫斯科以东1000公里的乌法市出发,耗时18个月行程近万公里,跨过西伯利亚到达北京。
                      http://csbbs.fangyuan365.com/forum.php?mod=viewthread&tid=42413 (一路上李荆换了9匹马 每天18公里)
                      1.2万公里 北京-伦敦 英国女子骑马“传递”奥运 英国女子梅甘·刘易斯则以骑马的形式“传递”奥运。她2008年10月从中国北京出发,骑马一路西行,预计23日(2012年)到达英国伦敦,全程超过1.2万公里。 http://news.sina.com.cn/w/2012-07-23/071924825576.shtml (先后更换7匹马 每天8公里)
                      加拿大一青年将骑马长征1.6万公里穿越12国 一名25岁的加拿大牛仔8日从卡尔加利孤身上路,展开跨美洲之旅,全程只有2头马相伴,预计2年后抵达他的出生地巴西。 http://www.chinanews.com/gj/2012/07-10/4019841.shtml (2匹马轮换 每天21公里) ===========
                      考虑到马要负荷人的重量 但是马也有轮换 姑且可以给马的成绩x3 那么可以盖棺定论 百公里内马胜 千公里内打平 万公里左右人胜


                      IP属地:湖北31楼2015-08-11 01:39
                      回复
                        40年和44年的比赛不是网文,但成绩真实性还不如网文,因为那实际上是鬼子的政纸宣传活动,打着尊重蒙古文化传统的旗号,收买蒙古人心的,体育赛事的公正性是值得肯定的,但一旦变成了政纸活动,就会失去公正性变成作秀,政纸活动虽号称公平公正,但却是出了名的弄虚作假目的决定成绩,所以那两次比赛的成绩,不是由参赛马匹的实力决定的,而是由蒙古人的心理期望值决定的,事实上50年的那场比赛也有相同性质,只不过主办者换了个人而已,而且那个年代的民众 意识和科技水平,也让主办者能够轻松地在比赛过程中作弊。
                        这也是为什么在那些比赛中,蒙古马的表现堪称逆天,但和它们前后相差不过十年的蒙骑十一师,在实战行军中的表现却非常差,事实上后者才是蒙古马在远距离机动中的真实水平。一人三马的古代蒙古骑兵,行军速度和持续行军能力,肯定要比现代的蒙骑十一师强得多,但也不会有质的飞跃,三到五成的差距应该最接近事实。


                        IP属地:湖北34楼2015-08-11 12:53
                        收起回复
                          以前的老帖子了,一直没人说到,步兵打胜仗后到底能不能追上骑兵。这个话题值得讨论啊,我们的老祖宗被这个问题苦恼了几千年,表现一直差强人意,骑步兵战力对比和速度比拼,真的和史书上说的悬殊那样大么?


                          IP属地:湖北38楼2018-06-15 11:52
                          收起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