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志吧 关注:99,373贴子:643,887

回复:读史随笔

取消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荀氏家传:攸字公达,为军师。军国选举及刑狱法制皆使君掌焉。


IP属地:江苏92楼2017-03-14 16:42
回复
    其封丹为武阳侯,国东海郯之武强聚,户千一百。


    IP属地:江苏来自Android客户端93楼2017-04-07 12:38
    回复
      傅咸陈事云:正始中,何晏典选举,内外众职,各得其才,杰然之美,于斯可观也。


      IP属地:江苏来自Android客户端94楼2017-04-18 23:37
      回复
        尚书令官品第三,俸月三十五斛,领总摄诸曹,出纳王令。


        IP属地:江苏来自Android客户端95楼2017-04-19 14:42
        回复
          宽中有俊材,以博士授太子,成帝即位,【赐爵关内侯】,食邑八百户,迁光禄大夫,领尚书事,甚尊重。会疾卒,谷永上疏曰:“臣闻圣王尊师傅,褒贤俊,显有功,生则致其爵禄,死则异其礼谥。昔周公薨,成王葬以变礼,而当天心。公叔文子卒,卫侯加以美谥,著为后法。近事,大司空硃邑、右扶风翁归德茂夭年,孝宣皇帝愍册厚赐,赞命之臣靡不激扬。【关内侯郑宽】中有颜子之美质,包商、偃之文学,严然总《五经》之眇论,立师傅之显位,入则乡唐、虞之闳道,王法纳乎圣听,出则参冢宰之重职,功列施乎政事,退食自公,私门不开,散赐九族,田亩不益,德配周、召,忠合《羔羊》,未得登司徒,有家臣,卒然早终,尤可悼痛!臣愚以为宜加其葬礼,赐之令谥,以章尊师褒贤显功之德。”


          IP属地:江苏来自Android客户端96楼2017-09-09 21:43
          回复
            于是玺书拜援伏波将军,……二十年秋,振旅还京师,军吏经瘴疫死者十四五。赐援兵车一乘,朝见位次九卿。
            马援之前位次当远不如九卿。


            IP属地:江苏来自Android客户端97楼2017-12-16 03:45
            回复
              孫臏修能於楚,龐涓自魏變色,誘以刖之


              IP属地:江苏来自Android客户端98楼2017-12-16 03:53
              回复
                予以空偽,承乏东岳,忝素六载。
                范书陶谦传,陈志陶谦传有误。


                IP属地:江苏来自Android客户端99楼2018-01-03 21:20
                回复
                  采詩,漢代又謂之舉謠言。後漢書羊續傳:「為南陽太守,……採問風謠,然後乃進。」又郅壽傳:「聖王聽歌謠於路。」又劉陶傳:「詔以謠言舉刺史二千石,由是諸坐謠言徵者,悉拜議郎。」又蔡邕傳:「又令三公謠言奏事。」又范滂傳:「後詔三府椽屬舉謠言。」又李郃傳:「和帝分遣使者至州縣觀採風謠。」三國志魏書武紀注引魏書:「靈帝詔書敕三府舉奏,……民為作謠言者,免罷之。」後漢書蔡邕傳注引漢官儀:「三公聽採長吏臧否,人所疾苦,還條奏之,是為舉謠言者也。」


                  IP属地:江苏来自Android客户端100楼2018-01-03 22:20
                  回复
                    袁贺字元服
                    祖父名原為侍中,安帝始加元服,百官會賀,臨嚴,垂出,而孫適生,喜其加會,因名曰賀,字元服。


                    IP属地:江苏来自Android客户端101楼2018-01-06 05:37
                    回复
                      袁绍遣袁遗领州,败散,奔沛国,为兵所杀。
                      时当袁忠为沛相,则袁遗当为奔袁忠。
                      王朗为会稽太守为初平四年。不知袁忠奔王朗为初平四年或兴平元年。
                      又孙策据会稽,王朗留孙策处,袁忠投交趾,似袁忠与袁术不睦?


                      IP属地:江苏来自Android客户端102楼2018-01-06 06:01
                      回复
                        漢書金日磾傳:「日磾兩子賞、建俱侍中,與昭帝略同年,共臥起。」後漢書姜肱傳:「肱與二弟仲海、季江,俱以孝行著聞,其友愛天至,常共臥起,及各娶妻,兄弟相戀,不能別寢。」注引謝承書:「兄弟同被而寢。」


                        IP属地:江苏来自Android客户端103楼2018-01-08 02:55
                        回复
                          鮑宣州牧,行部多宿下亭,司直舉劾,以為輕威損命,坐之刑黜。


                          IP属地:江苏来自Android客户端104楼2018-01-09 19:44
                          回复
                            世公轉換南陽,與東萊太守蔡伯起同歲,欲舉其子,伯起自乞子瓚尚弱,而弟琰幸以成人,是歲舉琰,明年復舉瓚。瓚十四未可見眾,常稱病,遣詣生,交到十八,乃始出治劇平春長,上書:「臣甫弱冠,未任宰御,乞留宿衛。」尚書劾奏:「增年受選,減年避劇,請免瓚官。」詔書:「左遷武當左尉。會車騎將軍馮緄南征武陵蠻、夷,緄與伯起同時公府辟,瓚為軍曲候。瓚歸臥家,軍功除新陽長,官至下邳相。


                            IP属地:江苏来自Android客户端105楼2018-01-09 22:03
                            回复
                              漢人叔侄亦稱父子。孫志祖讀書脞錄六:「古人稱叔侄亦曰父子,漢書疏廣傳:『父子並為師傅。』謂廣為太子太傅,其兄子受為少傅也。後漢書蔡邕傳:『陽球飛章言邕及質,邕上書自陳,如臣父子,欲相傷陷。』晉書謝安傳:『朝儀欲以謝玄為荊州刺史,謝安以父子名位太重。』質乃邕之叔父,玄亦安之兄子也。


                              IP属地:江苏来自Android客户端106楼2018-01-23 20:28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