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吧 关注:783,493贴子:11,985,150
  • 6回复贴,共1

关于《司马芳碑》的一点点小说明

取消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一楼黑喂狗


IP属地:湖北通过百度相册上传1楼2013-10-22 01:39回复
    插楼者,斩。


    IP属地:湖北通过百度相册上传2楼2013-10-22 01:40
    回复
      《司马芳碑》全称《汉故司隶校尉京兆尹司马君之碑颂》, 1952年出土于西安市西大街下水道沟工程中,现藏西安碑林博物馆。据考订,碑主即是司马懿的父亲司马防。附图:


      关于碑文的年代,两种说法。一为东晋,碑文所载扶风王六世孙是司马懿第七子扶风王司马骏的六世孙。一为西晋,扶风王六世孙指的是泰常末年投奔北魏的司马淮。
      这个问题容我 @曹操


      IP属地:湖北通过百度相册上传3楼2013-10-22 01:42
      收起回复
        关于司马防记载如下:
        父防,字建公,性质直公方,虽间居宴处,威仪不忒。雅好《汉书》名臣列传,所讽诵者数十万言。少仕州郡,历官洛阳令、京兆尹,以年老转拜骑都尉。养志闾巷,阖门自守。诸子虽冠成人,不命曰进不敢进,不命曰坐不敢坐,不指有所问不敢言,父子之间肃如也。年七十一,建安二十四年终。
        是时董卓迁天子都长安,卓因留洛阳。朗父防为治书御史,当徙西,以四方云扰,乃遣朗将
        家属还本县。
        《曹瞒传》曰:为尚书右丞司马建公所举。及公为王,召建公到邺,与欢饮,谓建公曰:“孤今日可复作尉否?”建公曰:“昔举大王时,适可作尉耳。”王大笑。建公名防,司马宣王之父。
        董卓西迁为初平二年,司马防时任治书御史。据《百官志》,治书御史、洛阳令、京兆尹分别为六百石、千石、二千石。按照正常的升迁顺序,司马防任洛阳令、京兆尹的时间在初平二年以后。
        据碑文可知,司马防担任京兆尹时,杜畿为其僚佐。这一点反映了河东司马氏和京兆杜氏之间的早期交往,东汉察举制度一个很重要的现象是东汉人非常重视故吏与座主之间的人伦纽带。所以司马家与杜家是世交,早在司马防与杜畿这辈就建立起了累世交好的关系。
        这一点也很好解释了司马懿与杜恕不合,司马昭却嫁妹妹给杜预的疑问。
        司马懿和杜预的父亲杜恕不合,可能是因为杜恕弹劾司隶校尉孔羡辟举司马懿之弟司马通一事选举不实,得罪了司马懿。但这种私人交恶,偶然因素很多,未必会上升到影响家族间交往的程度。
        司马昭此时嫁妹妹给杜预,在两家累世交往的基础上又增加了联姻关系,使两族之间的关系更深一层,从而结成了关系密切的政治利益共同体,也体现了司马昭的手腕。
        除此之外,还有一个词非常扎眼,即中正杜县杜豹字子变里的“中正”二字。
        关于九品中正制度成立时间,比较流行的是延康元年,由陈群所建。此外也存在建安年间曹操创立一说。
        如果碑文中的“中正”即九品中正制度中的“中正”一职,而司马防卒于建安二十四年,那么延康元年说已很难成立。


        IP属地:湖北本楼含有高级字体5楼2013-10-22 01:47
        收起回复
          收工,睡觉去。


          IP属地:湖北6楼2013-10-22 01:48
          回复
            一个制度的两个方面,对候补的考察和对现役的考察。


            IP属地:湖北来自Android客户端10楼2013-10-22 16:44
            收起回复
              @专用灌水1号
              《水经注·水十九》记云:“明渠又东迳汉高祖长乐宫北……故渠北有楼,竖汉京兆尹司马文预碑。”因此有著录者认作汉碑,但多数学者据碑阳末行“晋故扶风王六世孙宁远将军乐陵侯”,认为是东晋时所立。然观其形制、行文及书风,应在东晋以后。日本学者西林昭一释出末行为“宁远将军乐陵侯准”,从而指出司马准明元帝泰常末〔423年〕入魏,文成帝兴光元年(454年)卒,断定《司马芳碑》是魏碑,立于北魏兴光元年之前。


              IP属地:湖北17楼2013-10-22 22:46
              收起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