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游记吧 关注:240,043贴子:6,814,275

回复:金陵世德堂本西游记序及翻译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如果一定要用庄严高雅的文辞来研究的话,那么西游记这本书的作者是谁几乎是不知道的。
这两句话为什么是这样的承接关系?
话说,流沙是土啊。。。


IP属地:天津17楼2013-07-29 18:57
收起回复
    喜欢看原文,不喜欢翻译


    18楼2013-07-30 23:39
    收起回复
      楼主真心666ε٩(๑> ₃ <)۶ з。


      IP属地:湖南来自Android客户端19楼2016-02-22 16:40
      回复
        偶然看到,提两个小意见。序中大丹之数,乃手民误植,应为大衍之数。子之子史几句,子有双关之义,很难言传


        来自Android客户端20楼2016-09-25 09:42
        回复


          IP属地:陕西来自Android客户端21楼2016-12-20 23:55
          回复
            1


            22楼2017-01-20 12:52
            回复
              唐光禄买到一本流传已久的旧书《西游记》,请人校订,补全缺失的内容,然后再印刷出版。校订和补缺都会造成一些明朝的内容混入其中,以至于有些人错误的认为世德堂百回本《西游记》成书于明代中后期。我的观点不是,世德堂百回本《西游记》与《三国演义》都成书于元末明初,是宋元文化的集大成者,与明朝关系不大。


              IP属地:福建来自Android客户端23楼2017-03-25 09:41
              收起回复
                天潢何候王之国指的应当是明初宁王朱权在江西南昌建立的藩国,在《西游记》附录关于"唐僧身世"的故事里,出现了两个江西的地名一一江州与洪州,指的是九江与南昌。我怀疑与作者籍贯有关。


                IP属地:福建来自Android客户端24楼2017-03-25 09:56
                收起回复
                  胡俨(1361-1443),南昌人,永乐年间得朱棣信任。担任过国子监祭酒,《永乐大典》的编纂。胡俨比朱权长十八岁,朱权对他也是如对长者。他常回南昌,晚年辞官回到南昌,朱权与他来往密切。朱权为他的《颐庵文集》写了两篇序言,给予了很好的评价。他去世前不久,也应朱权之请,为朱权所建南极长生宫写了碑记。作为著名文人,与南昌的藩王有往来本不足为奇,然并不仅此而已,二人有着非常特殊的关系。据查继佐《罪惟录》(卷四)说朱权对朱棣有疑虑,心情不佳,“上使胡俨往察之”,即朱棣派胡俨到南昌考察兼劝诫朱权。因为涉及敏感的政治话题,两人用哑谜式的对话交谈:朱权问“京中柴米今如何”,胡俨回答说“但闻天子圣恩多”。查继佐认为“语似警喻”。其实就是朱权问南京城中政治形势如何,胡俨答说天子正广施恩德。朱权关心的当然主要是朱棣对自己和家人的态度。


                  IP属地:福建25楼2017-03-25 18:34
                  收起回复
                    福建和江西自古以来经济和文化联系都十分密切。江西耕读文化十分突出,文化名人倍出,宋元以来传奇小说等文化产业非常发达。研究《西游记》只注意其中的"福建元素"而忽视"江西元素″,恐怕难以取得好的成果。


                    IP属地:福建来自Android客户端26楼2017-03-26 01:37
                    收起回复
                      孙无空,朱无能,杀无尽,西游记是一部反书
                      描写孙悟空占山为王,反叛天庭,对应的就是燕王起兵造反,打败建文帝,建立永乐朝的故事
                      《西游记》这部书是“王自制”,也是王爷亲自制定的书,玉皇描写的这么无能,对应的就是建文帝,卷帘大将摔碎琉璃盏,建文帝就将发配流沙河,猪八戒调戏嫦娥,建文帝就将他打下界,变作猪胎,周围全是无能之辈,紧要关头,派出自己的亲戚李景隆去剿灭燕王,十万天兵天将都没能剿灭花果山,这说明建文帝是多么无能,李景隆这么多军队去剿灭燕王,反而大败而归,落得建文帝生死不明,燕王成功称帝的结局


                      27楼2017-03-28 13:18
                      回复
                        “治金为柱出神功,长锁蛟龙在此中。迥压鸿庞消蜃气,直临渤解镇龙宫。江波喷浸孤根稳,地脉勾连八索雄。万古旌阳遗迹在,蕊珠楼观势凌空。”这是明代诗人曾棨的《铁柱仙踪》。
                          铁柱仙踪得名于许逊治水镇蛟龙的传说。许真君即许逊,晋代南昌人,曾出任旌阳令。民间盛传,有一蛟龙兴风作浪,为害生灵,许逊施法术,斗蛟龙,收妖孽,铸造铁柱将蛟龙锁在一口深井里,铁柱高出井外几尺,下面安置八条铁索,钩锁地脉。从此风调雨顺,黎民安居。许逊作铁柱谶记数语:“地胜人心善,永不出奸仇;纵有兴谋者,终须不到头。”

                        南昌铁柱万寿宫以“江西福主”地方保护神许真君铁柱锁蛟、治理水患而闻名于世,是人们传颂许真君治水“功迹”之地。铁柱万寿宫“宫观加会馆”的形制,被江右商帮和历代移民带往全国各地乃至海外,南昌铁柱万寿宫作为天下1400余座万寿宫的祖庭,净明道教的圣地。


                        IP属地:福建29楼2017-03-29 07:40
                        收起回复
                          宋代有位诗人谢逸来到南昌,写了一首名为《铁柱观》的诗,其文如下:
                          豫章城南老子宫,阶前一柱立积铁。云是旌阳役万鬼,夜半舁来老蛟穴。
                          插定三江不沸腾,切勿摇动坤轴裂。蒼苔包裹鳞皴皮,我欲摩挲肘虑掣。
                          旌阳挈家上天去,只留千夫应门户。西山高处风露寒,兹事恍惚从谁语。
                          安得猛士若朱亥,袖挂横山打狂虏!
                          《西游记》75回中,作者借孙悟空之口描述金箍棒:
                          “棒是九转镔铁炼,老君亲手炉中煅.禹王求得号神珍,四海八河为定验.
                          中间星斗暗铺陈,两头箝裹黄金片.花纹密布神鬼惊,上造龙纹与凤篆”.


                          IP属地:福建30楼2017-03-29 19:43
                          收起回复
                            这个《序》,有一多半引用了原序。但里面所说的话,不可都信以为真。


                            31楼2017-04-05 18:34
                            收起回复
                              元代旅行家汪大渊名字的由来:汪大渊名叫大渊,字焕章。
                              1.大渊:《周易参同契》真人至妙,若有若无,仿佛大渊,乍沉乍浮。进退分布,各守境隅。
                              2.焕章:《论语·泰伯第八》的第十九章:焕乎!其有文章。
                              “大渊”一名来自丹道书籍《周易参同契》,是道教丹道思想的最高经典之一,作者是汉代的魏伯阳。另一经典书籍则是宋代张伯端的《悟真篇》。《周易参同契》及《悟真篇》,对《西游记》一书丹道思想的成因有极大的影响。


                              IP属地:福建34楼2017-04-12 11:24
                              收起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