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吧 关注:784,812贴子:11,987,834

回复:【原创-巨坑】汉末和三国时的官职与爵位

取消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一八九年,董卓以韩融为大鸿胪。
一九零年,杨彪由光禄大夫迁为大鸿胪。同年,董卓进入长安后,转任少府。《后汉书·卷五十四》:“卓使司隶校尉宣播以灾异奏免琬、彪等,诣阙谢,即拜光禄大夫。十余日,(杨彪)迁大鸿胪。从入关,转少府、太常,以病免。”
一九二年左右,周奂为大鸿胪。同年,周奂被李傕等人所杀。《资治通鉴第六十卷》:“傕、汜屯南宫掖门,杀太仆鲁馗、大鸿胪周奂……”
一九五年左右,荣郃为大鸿胪。《资治通鉴第六十卷》:“帝复使公卿和傕、汜,汜留杨彪及司空张喜、尚书王隆、光禄勋刘渊、卫尉士孙瑞、太仆韩融、廷尉宣璠、大鸿胪荣郃……”
一九六年左右,陈纪为大鸿胪,陈纪于一九九年在大鸿胪任上去世。《后汉书·卷五十二》:“建安初,袁绍为太尉,让于(陈)纪;纪不受,拜大鸿胪。年七十一,卒于官。”
二零二年左右,曹操以段煨为大鸿胪。《后汉书·卷七十二董卓列传》:“(建安)七年,乃拜腾征南将军,遂征西将军,并开府。后征段煨为大鸿胪,病卒。”
二零八年,曹操以韩嵩为大鸿胪。《资治通鉴第六十五卷》:“曹操进军江陵,以刘琮为青州刺史,封列侯,并蒯越等,侯者凡十五人。释嵩之囚,待以交友之礼,使条品州人优劣,皆擢而用之。以嵩为大鸿胪,蒯越为光禄勋,刘先为尚书,邓羲为侍中。”


124楼2013-06-23 21:43
回复

    大鸿胪下属:
    1.大鸿胪丞:一人,官秩比一千石,大鸿胪官属,为大鸿胪的副官。《后汉书·百官志二》:“丞一人,比千石。”
    2.大行令:一人,官秩六百石,大鸿胪官属,主管治礼郎。大行令手下有丞一人,治礼郎四十七人。大行令一职初置于汉和帝永元十年(九十八年),这个官名和大鸿胪在西汉景帝时的名称是一样的。治礼郎负责为大鸿胪处理具体地日常事务。《后汉书·百官志二》:“永元十年……和帝嘉纳其言,即创业焉大行令一人,六百石。本注曰:主诸郎。丞一人,治礼郎四十七人。”
    此处关于大行令和治礼郎的名字有些疑问。按《太平御览》引《东观汉记》:“大鸿胪,汉旧官,建武元年复置,属官有丞一人、大行丞一人,有理礼员四十七人,主斋祠、傧赞九宾之礼。”可见或许在汉和帝之后的某些时期中,并没有大行令,只有大行丞;而治礼郎也或许被改称为理礼员。


    本楼含有高级字体126楼2013-06-24 07:07
    回复

      粗略地总结一下汉朝的行礼制度。先上一段光武在太山(泰山)封禅的,以供参考。《汉旧仪》:“建武三十二年二月辛卯,登封太山。皇帝北面,尚书令奉玉牒检进,南面跪。太常曰:‘请封。’皇帝亲封毕,退复位。太常曰:‘请拜。’皇帝再拜。命人发坛上石,尚书令藏玉牒,封石检也。大行礼毕,群臣皆呼万岁。”这里很明确地记载了太常是怎么引导皇帝完成封禅大典的。其他的行礼制度也类似于封禅。首先,太常引导皇帝完成行礼;皇帝完成后,群臣高呼万岁。然后,大鸿胪引导诸侯和归顺的蛮夷完成行礼。最后,谒者再引导百官完成行礼。行礼的时候,太常、大鸿胪和谒者都要用洪亮的声音喊出下一步应该要进行的礼节(如请封、请拜),大鸿胪和谒者还要喊出行礼人(诸侯、蛮夷、大臣)的官爵和姓名,而后行礼人(皇帝、诸侯、蛮夷、大臣)才能进行行礼。


      127楼2013-06-24 07:07
      收起回复

        一八五年左右,刘虞为宗正。一八八年,刘虞被迁为幽州牧。
        一九五年左右,刘艾为宗正。二一六年,宗正刘艾使持节(皇帝钦赐的持节的使者,使持节的地位高于持节)行御史大夫(暂代御史大夫)封魏公曹操为魏王。《后汉书卷七十二》注袁宏纪(《后汉纪》)曰:“傕、汜绕营叫呼,吏士失色,各有分散意。……宗正刘艾亦曰:‘臣前为陕令,知其危险。旧故有河师,犹时有倾危,况今无师。太尉所虑是也。’”《裴注三国志·魏书一》裴松之引《献帝传载诏》:“今进君爵为魏王,使使持节行御史大夫、宗正刘艾奉策玺玄土之社,苴以白茅,金虎符第一至第五,竹使符第一至十。”从时间上来看,刘艾似乎担任了二十多年的宗正,应该是汉末担任九卿时间最长的人。


        129楼2013-06-25 20:27
        收起回复

          大司农
          《后汉书·百官志三》:“大司农,卿一人,中二千石。本注曰:掌诸钱谷金帛诸货币。郡国四时上月旦见钱谷簿,其逋未毕,各具别之。边郡诸官请调度者,皆为报给,损多益寡,取相给足。丞一人,比千石。部丞一人,六百石。本注曰:部丞主帑藏。”
          大司农官秩中两千石,主管全国(除皇室外)的财政和税收,并掌管设在京城的国库和粮仓;曹操执政的时候,大司农还掌管全国的屯田事务(各屯田官均受大司农管辖,具体见下文典农中郎将部分)。
          郡国在四季的第一个月(正月、四月、七月、十月)的初一,必须向大司农上交记有本地税收情况的账簿;如果郡县没有征收到额定的钱粮,大司农会将郡县拖欠朝廷的数目详细地记录在册。靠近边境的郡国,如果请求朝廷调度钱粮,必须先上报给大司农,大司农再根据各郡国的详细情况,调度资源以互相补充各自的不足。以上两点是由大司农直接负责,而其它的任务则由大司农的下属负责。
          大司农的前身为周朝时的太府下大夫,秦朝时更名为治粟内史(韩信刚投靠刘邦的时候,被封的官职就是治粟内史),西汉景帝后元年(前一四四年)更名为大农令,汉武帝太初元年(前一零四年)更名为大司农。魏西晋皆有大司农一职,东晋哀帝时被并入都水使者,晋孝武帝时复置。北齐时大司农的官署被更名为司农寺,大司农被更名为司农卿,后隋唐宋皆为司农卿,元朝为司农(司)卿,明初时将司农寺(司)并入户部,大司农一职也就此消失。《宋书·百官上》:“大司农,一人。丞一人。周则为太府,秦治粟内史;汉景帝后元年,更名大农令;武帝太初元年,更名曰大司农。晋哀帝末,省并都水,孝武世复置。


          本楼含有高级字体130楼2013-06-26 19:13
          回复

            一八八年左右,张驯为大司农。张驯于初平中年(一九一、一九二年左右)在大司农任上去世。《后汉书卷七十九·儒林列传上》:“张驯字子鉨……光和七年,征拜尚书,迁大司农。初平中,卒于官。”
            一九二年左右,士孙瑞为大司农。《裴注三国志·魏书六》:“(士孙)瑞字君荣,扶风人,世为学门。瑞少传家业,博达无所不通,仕历显位。卓既诛,迁大司农,为国三老。”
            一九五年左右,朱儁为大司农。同年,朱儁被郭汜强行留在军中作为人质,之后他因为气愤所以发病而死。《资治通鉴第六十一卷》:“汜留杨彪……大司农朱儁、将作大匠梁卲、屯骑校尉姜宣等于其营以为质。朱儁愤懑发病死。”
            一九五年,张义为大司农。同年,张义被李傕等人所杀。《资治通鉴第六十一卷》:“傕等复来战,奉等大败死者甚于东涧。光禄勋邓渊、廷尉宣璠、〔璠,孚袁翻。〕少府田芬、大司农张义皆死。”
            一九九年,郑玄被曹操征为大司农。不过,郑玄在赴任途中就称病还家,他一生之中并没有真正地当过官。
            二一三年左右,王邑为大司农。《裴注三国志·魏书一》:“秋七月,始建魏社稷宗庙。天子聘公三女为贵人,少者待年于国。献帝起居注曰:使使持节行太常大司农安阳亭侯王邑,赍璧、帛、玄纁、绢五万匹之邺纳聘,介者五人,皆以议郎行大夫事,副介一人。”


            131楼2013-06-26 19:59
            收起回复

              大司农下属:
              1.大司农丞:一人,官秩比一千石,大司农官属,为大司农的副官。《后汉书·百官志三》:“丞一人,比千石。”
              2.大司农部丞:一人,官秩六百石,大司农官属,掌管帑藏(帑为收藏财物的府库,帑藏即国库)。西汉汉平帝时,十三州每州都有一大司农部丞,负责劝课(劝导、鼓励)农桑;东汉光武复国后全部被撤除,只留下了京城中的大司农部丞负责国库。《后汉书·百官志三》:“部丞一人,六百石。本注曰:部丞主帑藏。”
              3.太仓令:一人,官秩六百石,主管太仓。太仓是设在京城之中的大粮仓;郡国通过运河输送到京城的粮食,全部都储藏在太仓之中。太仓令手下有丞一人,官秩三百石,其余属吏九十九人。《后汉书·百官志三》:“太仓令一人,六百石。本注曰:主受郡国传漕谷。丞一人。”
              证明太仓为京城之中粮仓的史料;《汉官仪》:“逮至文景,国家无事,家给人足,京师之钱,累百巨万,贯朽而不可校。太仓之粟,陈陈相因,充溢露积,腐败而不可食。”《资治通鉴第六十一卷》:“自四月不雨至于是月,谷一斛直钱五十万,长安中人相食。(汉献)帝令侍御史侯汶出太仓米豆为贫人作糜,饿死者如故。”
              一八八年左右,赵韪担任太仓令。同年,赵韪弃官更随刘焉入蜀。《资治通鉴第五十九卷》:“董扶及太仓令赵韪皆弃官,随焉入蜀。”
              4.平淮令:一人,官秩六百石,主要负责官府织造地纺织品的买卖,以及对官府的纺织品进行染色。平淮令手下有丞一人,其余属吏一百九十人。《后汉书·百官志三》:“平准令一人,六百石。本注曰:掌知(通织)物贾(贾为买卖的意思),主练染,作采色。丞一人。”
              5.导官令:一人,官秩六百石,主要负责舂御米(舂;把东西放在石臼或乳钵里捣掉皮壳或捣碎。御米;供宫廷和朝廷使用的粮食),以及制作干粮(干糒,可能为军队使用)。导官令手下有丞一人,其余属吏一百一十二人。《后汉书·百官志三》:“导官令一人,六百石。本注曰:主舂御米,及作干糒。导,择也。丞一人。”


              本楼含有高级字体132楼2013-06-26 21:37
              回复

                另外,西汉时,盐官、铁官从属于大司农;东汉则从属于各自的郡县。廪牺令、洛阳市长、荥阳敖仓官(以上三个官职河南尹部分详解)也是同样,西汉从属于太司农,东汉则都从属于河南尹。曹操设置的司盐都尉、司竹都尉、司金中郎将等职(这些官职后文详解),皆不从属于大司农。按上文曹操以谒者仆射兼管盐官,司盐都尉很可能从属于谒者仆射。司金中郎将直接听命于曹操,司竹都尉不知具体从属何人。


                135楼2013-06-27 18:53
                回复

                  少府:
                  《后汉书·百官志三》:“少府,卿一人,中二千石。本注曰:掌中服御诸物,衣服宝货珍膳之属。”
                  少府官秩中两千石,管理宫中的服饰、器物、珍宝、膳食等,有点类似皇室的总管家。太后所居住的寝宫永乐宫(又称长乐宫,永乐宫坐落在北宫之中),也有少府一职,负责永乐宫中的事务,其职能类似于九卿之中的少府,官秩应和大长秋一样,为两千石。《资治通鉴第五十九卷》:“(一八八年)五月,(灵帝)以永乐少府南阳樊陵为太尉;六月,罢。”
                  东汉的少府较之西汉,其所掌控的职权被大幅削减。虽然看起来东汉少府的下属很多,但绝大部分都是文属(名义上从属于)少府,只有太医令、太官令、守宫令、上林苑令是职属(实际上从属于)少府,像侍中、尚书、御史、宦官、兰台这些都是直接听命于皇帝(权臣)的。西汉时,少府还负责征收来自山川湖泊的赋税(打猎、捕鱼、伐木之类也必须上交赋税),这部分赋税被称为“禁钱”,用来支付宫廷的开支;东汉时,“禁钱”和其他赋税一起,由大司农统一征收。西汉时从属于少府的考工令(见前文),东汉时转属于太仆;西汉时从属于少府的都水使者(负责灌溉和漕运,后文详解),东汉时转属于各自的郡国。西汉时,少府属下有六丞,东汉只有一丞。此外,西汉少府下属的很多工作,东汉时都转交给了宦官;如前面所说,宦官只是名义上从属于少府。
                  少府是秦官,两汉都有少府,职能却有不同,上文已经交代过。魏晋时,原先文属于少府的侍中、尚书、御史脱离了和少府名义上的从属关系。东晋哀帝末年,少府被并入丹阳尹(东晋京都建康在丹阳郡之中);晋孝武帝时复置。南朝有少府一职,北朝则更名少府为太府。隋朝有少府卿,唐宋皆无。元朝时曾短暂地设置过少府监,之后不久便废除;此后明清皆无少府。《宋书·百官上》:“少府,一人。丞一人。掌中服御之物。秦官也,汉因之。掌禁钱以给私养,故曰少府。晋哀帝末,省并丹阳尹。孝武世复置。”
                  一八九年左右,许相为少府。同年,中常侍张让等人诛杀何进后,矫诏以许相为河南尹,以故太尉樊陵为司隶校尉,企图控制洛阳的局势。但是,不久后,樊陵和许相就被袁绍所杀。《资治通鉴第五十九卷》:“让、珪等为诏,以故太尉樊陆陵为司隶校尉,少府许相为河南尹。……袁绍与叔父隗矫诏召樊陵、许相,斩之。”
                  一九零年左右,阴修(《后汉书·袁绍传》中为阴循,《资治通鉴》中为阴修,以阴修为准。《后汉书·卷七十四》校勘:少府阴循至将作大匠吴循按:集解引钱大昕说,谓献帝纪“循”皆作“修”,魏志亦作“吴修”,当以“修”为正。)为少府。同年,董卓以阴修为使者,让阴修出使关东。不久后,阴修被袁术所杀。《资治通鉴第五十九卷》:“董卓遣大鸿胪韩融、少府阴修、执金吾胡母班、将作大匠吴修、越骑校尉王緕安集关东,解譬袁绍等。……袁术亦杀阴修。”
                  一九一年左右,杨彪为少府。同年,杨彪被迁为太常。
                  一九五年左右,田芬为少府。同年,田芬被李傕等人所杀。《资治通鉴第六十一卷》:“傕等复来战,奉等大败死者甚于东涧。……少府田芬、大司农张义皆死。”
                  一九七年以后,孔融为少府。二零八年,孔融于少府任上被曹操所杀,孔融死得时候还兼太中大夫。《后汉书·卷七十》:“及献帝都许,征融为将作大匠,迁少府。每朝会访对,融辄引正定议,公卿大夫绵隶名而已……曹操既积嫌忌,而郗虑复构成其罪,遂令丞相军谋祭酒路粹枉状奏融曰:‘少府孔融……大逆不道,宜极重诛。’书奏,(孔融)下狱弃市。时年五十六。妻、子皆被诛。”练恕的《后汉公卿表》:“建安二年丁丑,以将作大匠孔融为少府。”
                  二一八年以前,耿纪为少府。同年,耿纪起兵反叛,事败后被杀。《后汉书卷九·孝献帝纪》:“二十三年春正月甲子,少府耿纪、丞相司直韦晃起兵诛曹操,不克,夷三族。”


                  本楼含有高级字体138楼2013-06-27 20:50
                  收起回复

                    7.黄门侍郎:无定员,官秩六百石,又称给事黄门侍郎,名字中虽然有黄门,却不是由宦官所担任的。黄门侍郎和侍中职能类似,也是随侍于皇帝左右的顾问官。和东汉章帝之前的侍中一样,黄门侍郎可以供职于宫禁之中(给事禁中),为皇帝传达诏命和听取尚书的奏事(关通中外)。诸侯王在宫中朝见皇帝的时候,黄门侍郎引导诸侯王入座。《后汉书·百官志三》:“黄门侍郎,六百石。本注曰:无员。掌侍从左右,给事中(给事禁中,不是指官职,东汉没有给事中一职,西汉和曹魏有),关通中外。及诸王朝见于殿上,引王就坐。”《宋书·百官上》:“(尚书郎)奏事则与黄门侍郎对揖。黄门侍郎称已闻,乃出。”黄门为黄闼(宫禁的门),因给事黄门之中,所以称之为给事黄门侍郎。《宋书·百官下》:“然则黄门郎给事黄闼之内,故曰黄门郎也。”
                    汉献帝刚继位的时候,置侍中和给事黄门侍郎各六人。后来给事黄门侍郎曾在短时间内更名为侍中侍郎,不久后又恢复为给事黄门侍郎。袁绍等人杀尽宦官之后,所有原先由宦官负责的事务改为由侍中、黄门侍郎等负责。这些侍中、侍郎都是各诸侯和朝中重臣的心腹,所以宫中的机密自然也保不了密。因此王允执政后,禁止了侍中和黄门侍郎出入宫禁。《后汉书卷九·孝献帝纪》引《献帝起居注》:“自诛黄门后,侍中、侍郎出入禁中,机事颇露,由是王允乃奏侍中、黄门不得出入。不通宾客,自此始也。”前汉时,黄门郎(《汉书·百官公卿表》中称之为给事黄门郎)属黄门令。
                    同侍中,魏国的黄门侍郎不收入在内。
                    一八七年左右,曹纯为黄门侍郎,曹纯是曹仁的弟弟。《裴注三国志·魏书九》引《英雄记》:“纯字子和。……年十八,为黄门侍郎。二十,从太祖到襄邑募兵(曹操到陈留郡募兵讨伐董卓,时间为一八九年),遂常从征战。”
                    一八九年四月,何进以荀攸为黄门侍郎。《资治通鉴第五十九卷》:“(何进)以(何)顒为北军中候,(荀)攸为黄门侍郎,(郑)泰为尚书,与同腹心。”
                    一九二年左右,钟繇为黄门侍郎兼廷尉正。《资治通鉴第六十卷》:“傕、汜见操使,以为关东欲自立天子,今曹操虽有使命,非其诚实,议留操使。黄门侍郎钟繇说傕、汜曰:‘方今英雄并起,各矫命专制,唯曹兖州乃心王室,而逆其忠款,非所以副将来之望也!’”
                    一九六年左右,荀悦为黄门侍郎。《后汉书卷六十二》:“(荀)悦字仲豫,俭之子也。……初辟镇东将军曹操府(曹操在一九六年曾短暂地担任过镇东将军),迁黄门侍郎。”
                    建安中,丁廙为黄门侍郎(丁廙很有可能是魏国的黄门侍郎,毕竟建安中的时间跨度很大,但我并不是很确定,所以还是收入在内)。二二零年,丁廙和哥哥丁仪一起,被继王位后的曹丕满门抄斩。《裴注三国志·魏书十九》引《文士传》(晋张隐著):“(丁)廙少有才姿,博学洽闻。初辟公府,建安中为黄门侍郎。”
                    二一三年左右,卫臻为黄门侍郎。《三国志·魏书二十二》:“(卫臻)后为汉黄门侍郎。……会奉诏命,聘贵人于魏(二一三年),因表留臻参丞相军事。”
                    另外,金旋、射坚(射援的兄长)担任过黄门侍郎,具体时间不明。二者的事迹见《裴注三国志·蜀书二》


                    146楼2013-06-30 22:02
                    收起回复

                      9.小黄门:无定员(东汉中后期时为二十人,见前文),官秩六百石,由宦官充任。小黄门随侍于皇帝左右。皇帝在后宫的时候(侍中和黄门侍郎不能进入后宫),小黄门为皇帝传达诏命,并听取尚书的奏事。此外,小黄门还可作为皇帝与后宫沟通的使者。公主或王太妃(诸侯王的母亲)如果生病,皇帝则遣小黄门前去探望。《后汉书·百官志三》:“小黄门,六百石。本注曰:宦者,无员。掌侍左右,受尚书事。上在内宫,关通中外,及中宫已下众事。诸公主及王太妃等有疾苦,则使问之。”
                      一八八年左右,蹇硕担任小黄门。同年蹇硕被灵帝任命为西园八校尉之首的上军校尉。一八九年,蹇硕被何进所杀。《资治通鉴第五十九卷》:“(一八九年)八月,初置西园八校尉,以小黄门蹇硕为上军校尉……”
                      另,上文的中常侍绝大部分都是由小黄门迁的中常侍。也就是说,担任过中常侍的宦官之前也担任过小黄门。小黄门和中常侍一样,也可以作为宦官的加官。
                      10.黄门令:一人,官秩六百石,主管宫中的宦官,由宦官充任。黄门令手下有丞、从丞各一人,属吏十八人。黄门令丞是黄门令的副官;黄门令从丞则跟随黄门令出入宫禁。《后汉书·百官志三》:“黄门令一人,六百石。本注曰:宦者。主省中诸宦者。丞、从丞各一人。本注曰:宦者。从丞主出入从。”
                      如前文的黄门侍郎,黄门即黄闼(宫禁的大门)的意思,因为黄门令主管宫中的宦官,故称之为黄门令。黄门令的地位要低于中常侍,和小黄门大致平级,高于其他宦官。何进曾让黄门令收押上军校尉蹇硕,证明黄门令对除了中常侍以外的宦官都有管制权。《后汉书卷六十九》:“(何)进乃使黄门令收(蹇)硕,诛之,因领其屯兵。”
                      前文的中常侍王甫兼任黄门令。《后汉书卷七十八·宦者列传》:“(王)甫迁中常侍,黄门令如故。”


                      150楼2013-07-01 20:54
                      回复

                        东汉所有太傅都录尚书事,所以袁隗、刘虞、马日磾三人都曾以太傅的身份录尚书事。(见前文太傅部分)
                        一八九年,大将军何进和太傅袁隗一起参录尚书事。《后汉书卷八》:“后将军袁隗为太傅,与大将军何进参录尚书事。”
                        一八九年,陈纪为尚书令。《后汉书卷六十二》:“(陈纪)出为平原相,往谒卓,时欲徙都长安。……时议欲以(陈纪)为司徒,纪见祸乱方作,不复辨严(辨严为收拾行李),实时之郡。玺书追拜太仆,又征为尚书令。”
                        一八九年左右,王允为尚书令。一九零年,王允代杨彪为司徒,并仍兼尚书令。一九二年,献帝以司徒王允录尚书事。《后汉书卷六十六》:“献帝即位,(王允)拜太仆,再迁守尚书令。 初平元年,代杨彪为司徒,守尚书令如故。”《资治通鉴第六十卷》:“(献帝)以王允录尚书事,吕布为奋威将军、假节、仪比三司,封温侯,共秉朝政。”
                        一九二年九月,李傕等人以司空杨彪录尚书事。一九四年,杨彪以太尉的身份录尚书事。一九五年,杨彪任尚书令。《资治通鉴第六十卷》:“(一九二年)光禄大夫杨彪为司空,录尚书事。”《资治通鉴第六十一卷》:“(一九五年)戊午,以太常杨彪为太尉,录尚书事。”《后汉书卷五十四》:“及车驾还洛阳,(杨彪)复守尚书令。”
                        一九二年十二月,李傕等人以太尉周忠(和杨彪一起)参录尚书事。《资治通鉴第六十卷》:“十二月,太尉皇甫嵩免,以光禄大夫周忠为太尉,参录尚书事。”
                        一九三年六月,李傕等人以太尉朱儁录尚书事。《资治通鉴第六十卷》:“太尉周忠免,以太仆朱儁为太尉,录尚书事。”
                        一九三年十月,李傕等人以司空赵温录尚书事。《资治通鉴第六十卷》:“司空杨彪免。丙午,以太常赵温为司空,录尚书事。”一九四年十二月,赵温以司徒的身份录尚书事。《资治通鉴第六十一卷》:“十二月,司徒淳于嘉罢,以卫尉赵温为司徒,录尚书事。”
                        一九六年七月,镇东将军、司隶校尉曹操录尚书事。《资治通鉴第六十二卷》:“辛亥,以曹操领司隶校尉、录尚书事。”《三国志·魏书一》:“天子假太祖节钺,录尚书事。”
                        一九六年九月,曹操以荀彧为侍中兼尚书令。二一二年,曹操迁荀彧为光禄大夫;同年荀彧去世。《三国志·魏书十》:“天子拜太祖大将军(九月),进彧为汉侍中,守尚书令。常居中持重,太祖虽征伐在外,军国事皆与彧筹焉。”
                        二一二年,华歆代荀彧为尚书令。《三国志·魏书十三》:“歆至,拜议郎,参司空军事,入为尚书,转侍中,代荀彧为尚书令。”二一三年,曹操建魏国后,华歆被迁为魏国的御史大夫。此后,汉朝的尚书令一职便一直空缺。


                        158楼2013-07-03 20:47
                        收起回复

                          26.御史中丞:一人,官秩一千石,又称御史中执法,掌宪台(御史台)。秦朝时,御史大夫手下有御史丞和御史中丞,御史中丞在殿中(宫殿之中,兰台所在之处)察举不法之事,故称之为“中丞”。西汉延续了这一制度。西汉时,御史中丞外监管刺史,内领侍御史,并接受公卿的奏事(主要为检举和弹劾方面的奏事),然后按奏章上的罪行,向皇帝弹劾有罪之臣。西汉哀帝元寿二年(前一年),御史大夫被改名为大司空(具体见前文司空部分),御史中丞则出殿中,在宫外主持御史台,并更名为御史长史。东汉,御史长史又改回为御史中丞,并文属少府。御史中丞、尚书令、司隶校尉在朝会时有自己的专席,地位尊崇,号称“三独坐”(见前文)。《后汉书·百官志三》:“御史中丞一人,千石。本注曰:御史大夫之丞也。旧别监御史在殿中,密举非法。及御史大夫转为司空,因别留中,为御史台率,后又属少府。”《宋书·百官下》:“御史(中)丞,一人。掌奏劾不法。秦时御史大夫有二丞,其一曰御史丞,其二曰御史中丞。殿中兰台秘书图籍在焉,而中丞居之。外督部刺史,内领侍御史,受公卿奏事,举劾按章。时中丞亦受奏事,然则分有所掌也。元寿二年,(御史大夫)复为大司空。而中丞出外为御史台主,名御史长史。光武还曰中丞,又属少府。”
                          西汉时,御史中丞监管司隶校尉,司隶校尉监管丞相司直,丞相司直监管刺史,刺史监管郡守、国相。《汉官旧仪》:“御史中丞,督司隶,司隶督司直,司直督刺史,刺史督二千石以下。”东汉时,御史中丞或从郡守、国相之中选拔,或以侍御史递补。御史中丞内掌兰台(下文详解),外督各州刺史,坐镇宪台察举各种不法之事,权力很大,地位也不低。蔡质的《汉官典仪》:“丞,故二千石(汉朝的二千石专指郡守)为之,或迁侍御史高第,执宪中司,朝会独坐,内掌兰台,督诸州刺史,纠察百寮,出为二千石。”
                          关于御史中丞和刺史的统属关系。西汉时,刺史是地方上的监察官,所以归中央的总监察官-御史中丞所管。王莽执政时曾废刺史置州牧、部监,官秩两千石,其所受的礼遇如同三公,此时的州牧是地方上的最高军政长官,已脱离了御史中丞的管制。《汉书·百官公卿表》:“成帝绥和元年(刺史)更名牧,秩二千石。哀帝建平二年复为刺史,元寿二年复为牧。”《汉书·卷九十九》:“置州牧、部监二十五人,见礼如三公。”东汉光武建武初年,因为各方战乱还未平息,所以仍保留州牧一职,作为统兵一方的重臣,以平定战乱。战火平息后(建武十八年),光武帝又废州牧,置刺史。但刺史却没有恢复成西汉时的监察官,而是成为了一个真正的地方官。这点可以从马严给汉章帝的奏章中得到证明。《后汉书卷二十四·马援列传》:“(马)严上封事曰:‘……臣伏见方今刺史太守【专州典郡】,不务奉事尽心为国,而司察偏阿,取与自己,同则举为尤异,异则中以刑法,不即垂头塞耳,采求财赂。……故事,州郡所举上奏,司直察能否以惩虚实。今宜加防检,【式遵前制】。……’”马严当时担任的是御史中丞,他所说的恢复前制(前朝制度),就是指以丞相司直督刺史的制度,而丞相司直又受御史中丞管辖(见上一段)。汉末献帝之时,各方的刺史、州牧无不拥兵自重,割据一方,更谈不上受到朝中御史中丞地管制。但,这个推论又不免和蔡质的《汉官典仪》有所矛盾。蔡质是汉灵帝时的卫尉,他的《汉官典仪》史料价值很高。而且《后汉书》中也有几个御史中丞督刺史的例子,如《后汉书卷五·孝安帝纪》:“海贼张伯路复与勃海、平原剧贼刘文河、周文光等攻厌次,杀县令,遣御史中丞王宗督青州刺史法雄讨破之。”我认为,东汉的刺史仅是名义上隶属于御史中丞,就和御史中丞文属少府一个性质。在某些特定的场合,御史中丞作为朝廷督军的使者,可以外出统刺史平乱,此时的御史中丞被称为“督军御史”或“督军御史中丞”。
                          一八九年左右,韩馥为御史中丞。同年,董卓以韩馥为冀州牧。《裴注三国志·魏书一》引《英雄记》:“馥字文节,颍川人。为御史中丞。董卓举为冀州牧。于时冀州民人殷盛,兵粮优足。”
                          一八九年,许靖继韩馥之后为御史中丞。一九零年,许靖弃官投奔豫州刺史孔伷。《三国志·蜀书八》:“灵帝崩,董卓秉政,以汉阳周毖为吏部尚书,与靖共谋议,进退天下之士,沙汰秽浊,显拔幽滞。(董卓)进用颍川荀爽、韩融、陈纪等为公、卿、郡守……而迁靖巴郡太守,不就,补御史中丞。”
                          一九零年,董卓以皇甫嵩为御史中丞。一九零年,董卓打算除掉皇甫嵩,于是征在外领军的皇甫嵩入京为城门校尉。皇甫嵩到了洛阳后,被董卓捉拿下狱。皇甫嵩的儿子皇甫坚寿和董卓向来关系不错,他向董卓为父亲求情,因此董卓放了皇甫嵩。皇甫嵩出狱后担任议郎,不久后又迁为御史中丞。一九二年,皇甫嵩去世。《后汉书卷七十一·皇甫嵩列传》:“嵩不从,遂就征。有司承(董卓)旨,奏嵩下吏,将遂诛之。嵩子坚寿与卓素善,自长安亡走洛阳,归投于卓。卓方置酒欢会,坚寿直前质让,责以大义,叩头流涕。坐者感动,皆离席请之。卓乃起,牵与共坐。使免嵩囚,复拜嵩议郎,迁御史中丞。”
                          一九五年,献帝以钟繇为御史中丞。不久后(一九六年之前),钟繇又被迁为侍中兼尚书仆射。《三国志·魏书十三》:“天子得出长安,繇有力焉。拜御史中丞,迁侍中尚书仆射,并录前功封东武亭侯。”
                          一九六年左右,董芬为御史中丞。袁宏的《后汉纪·孝献皇帝纪卷第二十九》:“封卫将军董承……御史中丞董芬……为列侯,赏有功也。”
                          一九九年左右,严象为御史中丞。同年,严象被迁为扬州刺史。二零零年,严象被孙策的庐江郡太守李术所杀。《裴注三国志·魏书十》:“太祖以彧为知人,诸所进达皆称职,唯严象为扬州,韦康为凉州,后败亡。三辅决录曰:象字文则,京兆人。少聪博,有胆智。以督军御史中丞诣扬州讨袁术,会术病卒,因以为扬州刺史。建安五年,为孙策庐江太守李术所杀,时年三十八。”


                          166楼2013-07-06 18:04
                          收起回复

                            28.兰台令史:无定员,官秩六百石,为兰台之中抄写文书、奏章的官吏,兰台由御史中丞所掌。兰台和辟雍、东观、石室、宣明殿、鸿都门学同为东汉的藏书之所,当然这些地方的职能并不止于藏书。东汉时,东观主要收藏的是古籍和史书,辟雍主要收藏儒家经典,兰台主要收藏的是策书(拜官封爵的简册)和法典,石室主要收藏图籍(地图和户籍),宣明殿主要收藏的是皇帝自己的著作,鸿都门学主要收藏的是辞赋和书画。这些地方的藏书很多都在董卓、李傕、郭汜之乱中被毁。《后汉书卷七十九上·儒林列传》:“初,光武迁还洛阳,其经牒秘书载之二千余两,自此以后,参倍于前。及董卓移都之际,吏民扰乱,自辟雍、东观、兰台、石室、宣明、鸿都诸藏典策文章,竞共剖散,其缣帛图书,大则连为帷盖,小乃制为縢囊。”西汉焦赣《易林·巽之明夷》:“典策法书(策书和法典),藏兰台,虽遭溃乱,独不逢灾。”


                            169楼2013-07-06 21:24
                            收起回复

                              稍微总结一下少府下属。职属(实际上隶属于)少府的都是一些不是很重要的官职,略过不表。而文属(名义上隶属于)少府的却有一些非常重要的官职,这些官职之中,有一些实际的地位甚至高于九卿。大致可以把文属的分为四个部分,其一为侍中、黄门侍郎这样的散官,这些散官因供职于宫禁之中,随侍于皇帝身边,所以对皇帝颇有些影响力。其二为宦官,东汉中后期宦官专权的现象非常严重。因此在宦官专权的时期,宦官版的侍中“中常侍”,宦官版的黄门侍郎“小黄门”,其地位不仅高于侍中和黄门侍郎,甚至高于大部分朝官,和公卿平起平坐,独揽大权。其三为尚书台的官员,尚书台是全国政令的出处,在朝中的位置十分显要,通典甚至称其为文昌天府。尚书令虽然官秩不是很高(两千石,和郡守平级),其所掌握的权力颇大,所以曹操才会让荀彧以尚书令的身份总摄汉朝的政务长达十二年。后期曹操建魏国后,所以政务都放于魏国之中处理,因此尚书令一职才被空缺。其四为御史台的官员,御史中丞和尚书令一样,位卑权重,手中握有弹劾百官的权力。朝中的百官都对御史台的官员敬畏三分。但是,汉末的朝廷混乱不堪,特别是董卓、李傕这种人专政之时,全无法制可言;而后期曹操专政,权力尽归于司空府和相府、魏国。所以,汉末朝廷的御史台简直是形同虚设,没有什么实质的弹劾权。


                              170楼2013-07-06 21:57
                              收起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