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游原著吧
关注: 4,365 贴子: 39,109

欲知造化会元功 须看西游释厄传

  • 目录:
  • 古典文学
  • 1
    【转】蔡铁鹰教授:西游记作者确为吴承恩辩
  • 9
    孙悟空(心猿),孙悟空又名孙行者、悟空,被花果山众猴尊为美猴王,玉帝封其为“齐天大圣”,有七十二般变化。
  • 8
    唐三藏路阻火焰山 孙行者一调芭蕉扇
  • 2
    《西游记》作为一部神魔小说,既不是直接地抒写现实的生活,又不类于史前的原始神话,在它神幻奇异的故事之中,诙谐滑稽的笔墨之外,蕴涵着某种深意和主旨。 通过孙悟空的形象来宣扬“三教合一”的心学思想。
  • 4
    借神魔世界反映现实社会,揭露明代社会的黑暗
  • 4
    唐僧,俗姓陈,小名江流儿,法号玄奘,号三藏,被唐太宗赐姓为唐。
  • 8
    第一回 灵根育孕源流出 心性修持大道生
  • 6
    在吴承恩时代,道教成为一个恶势力,与朝廷统治者勾结,失去民间道教的进步意义。
  • 10
    在吴承恩创作《西游记》之前,唐僧西天取经的故事就早已流传民间,但吴承恩的《西游记》并非民间流传故事的简单拼凑。吴承恩在创作中对民间流传的故事进行了大量的改造。《大唐三藏取经诗话》是较为完备和最早记录《西游记》中故事的作品,吴承恩将《大唐三藏取经诗话》中猴行者的白衣秀才形象进行了重新改造,塑造了满腔热血和充满热情的孙悟空形象。猴行者是为了修成正果而主动帮助和尚西天取经的虔诚的佛教形象,而孙悟空则是崇
  • 8
    故事来源 《西游记》的成书与《三国演义》《水浒传》类似,都经历了一个长期积累与演化的过程。但与前两者演化的特征并不一致:《三国演义》《水浒传》是在历史真实的基础上加以扩展与虚构,是“实”与“虚”的结合而最后以“真”的假像呈现于读者面前;而《西游记》的演化过程则是将历史上的真实事件不断地神化、幻化,最终以“虚幻”的形态呈现在读者面前。
    fellMC 10-19
  • 9
    灵根育孕源流出 心性修持大道生
  • 12
    东胜神洲傲来国海边有一花果山,山顶一石,受日月精华,产下一个石猴。石猴勇探瀑布飞泉,发现水帘洞,被众猴奉为“美猴王”。猴王领群猴在山中自由自在数百载,偶闻仙、佛、神圣三者可躲过轮回,与天地山川齐寿,遂独自乘筏泛海,历南赡部洲,至西牛贺洲,终在灵台方寸山斜月三星洞,为菩提祖师收留,赐其法名孙悟空。悟空在三星洞悟彻菩提妙理,学到七十二般变化和筋斗云之术后返回花果山,一举灭妖魔混世魔王,花果山狼、虫、虎
  • 12
    《西游记》是中国古代第一部浪漫主义章回体长篇神魔小说。 今见最早的《西游记》版本是明代万历二十年金陵世德堂《新刻出像官板大字西游记》,未署作者姓名。 鲁迅、董作宾等人根据《淮安府志》“吴承恩《西游记》”的记载予以最终论定“吴承恩原著”。
  • 19
    1.孙悟空是黄毛,而且有獠牙 2.孙悟空没有吃过人 3.孙悟空的真实身高是七尺 4.三昧真火对孙悟空造成不了任何伤害,孙悟空是因为眼睛怕烟沙才败给红孩儿和黄风怪的 5.沙僧的兵器是一根木头短棍 6.原著黄狮精被孙悟空打死并不冤,黄狮精不仅抢别人的女人还带军队进城 7.沙僧打破的是玻璃盏 8.孙悟空的金箍棒叫做定海神珍,而不是神“针” 9.原著大鹏没电视剧里那么强,大鹏根本没打到灵山跟罗汉交手,而且诡计很多 10.孙悟空悟性比唐僧高 11.原
  • 16
    原著的部分篇章,作者善用咦!有这般事的承前启后的转折作用。 例如: 咦!原来有这般事,他那道房与厨房紧紧间壁。 咦!有这般事,可可的老妖在楼下睡觉。 咦!有这般事,那三个魔头,在宫中正睡,忽然惊觉。说走了唐僧,一个个披衣忙起,急登宝殿 咦!有这般事,原来那东廊下有一个小道士。
  • 57
    简单整理在西游记里出现的普通食物,可能会有遗漏,欢迎补充
  • 17
    明代《西游记》的刊本上,并未署作者之名。清初汪象旭《西游证道书》始署撰人为元初长春真人丘处机,其后陈士斌的《西游真诠》、张书绅《新说西游记》、刘一明《西游原旨》和张含章《通易西游正旨》等均从之。本世纪20年代,由鲁迅、胡适等学者推定,其作者为淮安吴承恩。于是,解放后,国内出版的《西游记》均署名为吴承恩。然而,吴承恩的出现太突然了,而且铁证几乎等于零,难免招致非议。尽管如此,却也由于缺乏铁证,大家只好沉默。不过,科学
  • 56
    吴闲云是哪位,我觉得大家都熟,不用介绍了。前两天有人说我是看吴闲云的闲云党,这两天闲的没事干,翻了几页《煮酒探西游》,加上前一段看到吧里前辈所编撰的逐条批驳吴闲云的理论。自觉在接受各位前辈和吧友的熏陶以后,现在与我刚进吧之时对原著的认知大不相同。现在决定以此贴推翻吴闲云的所立的整个体系。遂有此贴
  • 11
    作者:万晴川 赵玫 内容提要 明清民间宗教宝卷中保留了大量西游故事片段,反映了民间宗教家们接受和解读西游故事的特点。首先,他们把西游故事作为宗
  • 15
    西游记唐僧师徒取经途中,每每了紧要关头,全仗悟空的变化之功,才能逢凶化吉遇难呈祥。在悟空的变化中尤以变化小巧飞翔之物最为精彩。单论这一点,天
百度小说人气榜

  • 发贴红色标题
  • 显示红名
  • 签到六倍经验
更多定制特权

吧主申请名人堂,解锁更多会员特权

  • 本吧专属印记
  • 定制名片背景
  • 名人自动顶贴
  • 定制头像边框
收起特权

赠送补签卡1张,获得[经验书购买权]

扫二维码下载贴吧客户端

下载贴吧APP
看高清直播、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