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吧 关注:4,083,857贴子:73,808,688

回复:朱元璋开国后杀的那些人有杀的必要吗?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直接夺兵权不就行了,像赵匡胤那样杯酒释兵权,朱元璋杀了这么多开国功臣,连养老的机会都不给


IP属地:广东来自Android客户端35楼2025-04-12 15:37
收起回复
    蓝玉该杀,胡惟庸是牺牲品也不冤,李善长感觉没必要杀,徐达和傅有得s的不明不白很可惜…


    IP属地:云南来自Android客户端36楼2025-04-12 15:41
    收起回复
      毕竟泥腿子出身,底蕴不足,杀是最简单明了的方法。


      IP属地:山东来自Android客户端37楼2025-04-12 15:41
      回复
        株连特别的广,动不动就几万人,真是拿,下边的人不当人啊,有的只是一个文人。下边的人也是文化人,没有必要去害。动不动就因为一个文字游戏就置于死地。大搞纹紫狱。其实说白了就是本性残暴。他的后代继承了他的优良传统。


        IP属地:辽宁来自Android客户端38楼2025-04-12 16:01
        收起回复
          我七十岁了——司马懿也是七十岁


          IP属地:陕西来自Android客户端39楼2025-04-12 16:06
          回复
            必要 别说天下朝廷这种大公司,就是现在一群草根 创业好不容易把公司上市,几个创始人也会斗一斗


            IP属地:湖北来自Android客户端44楼2025-04-12 16:40
            收起回复
              可以看一看《坐天下很累》这本书,里面详细列举了朱元璋的失误


              IP属地:天津来自Android客户端45楼2025-04-12 16:55
              回复
                人家造反就差没写在脸上了


                IP属地:四川来自Android客户端46楼2025-04-12 17:08
                回复
                  我这里有人类最进步的世界观、价值观、人生观,希望大家能点我一起借鉴!


                  IP属地:广东来自Android客户端47楼2025-04-12 17:34
                  回复
                    🤔


                    IP属地:葡萄牙来自Android客户端48楼2025-04-12 18:32
                    回复
                      哪有什么该杀不该杀,刘邦除了那几个国中之国的异姓王一百多位功臣不都平稳落地了吗,刘秀李世民不也做到了与功臣同富贵,赵匡胤在五代那种人心长草经典下克上的年代,不还是让那些军头和平交权了吗成就千古美名。为什么唯独到他朱重八这里就不行了呢?说白了还是心眼儿小,想让他老朱家多吃多占,共同创业可以,共同富贵全看心情。
                      格局和胸怀差的不是一星半点。


                      IP属地:河南来自Android客户端50楼2025-04-12 18:45
                      回复
                        朱元璋:我的座右铭是:来一个,杀!来两个,杀杀!来三个,杀杀杀!


                        IP属地:广东来自Android客户端51楼2025-04-12 18:52
                        回复
                          维护皇权


                          IP属地:江苏来自iPhone客户端52楼2025-04-12 19:27
                          收起回复
                            太子还在,那就不需要沙。。。甚至他让老四上也不需要。。。让个文弱孙子上那就一定要沙


                            IP属地:广东来自Android客户端54楼2025-04-12 20:22
                            收起回复
                              高启才华高逸,学问渊博,能文,尤精于诗,乃是明初三大家之一。本来一直隐居,明朝初建,朱元璋要求他出仕修撰元史,之后还让他教授王子,但是高启淡泊功名,不久请辞,朱元璋还想任命他当户部侍郎,但是高启坚持不受而去。结果朱元璋记恨住他的这种不合作态度,总认为他们这种读书人看不起他出身低微,在他这种变态扭曲心理作祟底下,几年后终于找到由头报复。高启到处游历,到了苏州,刚好苏州知府用了张士诚的故宫当府衙,他写了一篇《上梁文》祝贺,却因为里面有一句“龙蟠虎踞”,被认为是为张士诚招魂,最后一代才子居然落得一个腰斩的悲惨结局


                              IP属地:广东来自Android客户端55楼2025-04-12 20:25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