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史吧 关注:5,126贴子:16,402
  • 2回复贴,共1

孙中山不是完人——读《晚清七十年》有感之 三zhuan

收藏回复

  • 218.11.2.*
孙中山不是完人——读《晚清七十年》有感之三

  无论是在大陆还是在台湾,孙中山都被人们普遍的尊敬:在大陆被尊称为“国父”;在台湾独享“总理”之誉。在国民党统治大陆时,“总理遗教”成为不可挑战、不可置疑之“真理”,享有永远的“伟大”、“光荣”与“正确”。

  实际上,“孙中山”之名为今日世俗所通用。但是被称为“中山先生”的这位先生本人,却一辈子未尝自称为孙中山。他的名字有10来个,但是他在历史上活动的名字则叫“孙文”他自己生前所习用,以及有关他的一切公私文件,均用“孙文”。

 
美国语伴学英语更容易夜生活—从此不再单调乙肝能过性生活吗?十年近视,10秒解决! 
  “中山”之名的真正来源,今日已不可考。有人说他一度用过日本化名之一曰“中山樵”;也有人说那是日本人替他取的,含有贬抑中国的意味。梁启超在本世纪之初,与孙氏作保皇与革命斗争时,向康有为作报告,亦偶用“中山”一辞,亦有不敬之意。

  二次革命之后,中山或中山先生之名渐始普遍。首用“中山先生”这一称呼而含有敬意的,据说是章士钊。此事由待续考。

首尝寡头政治

  在民国初年,孙中山觉得,解决中国问题之道,舍弃枪杆子出政权,武力解决,打出个“寡头政治”的中央集权的政体来,别无他途可循。而且,他在这方面的构想与尝试,较之袁世凯抢先一步。1913年,“二次革命”失败以后,孙中山再次逃亡日本,是年9月27日,孙氏乃用强制办法,把那个原为三权相制德国民党,改组成一个由他个人独裁专制的“中华革命党”。自此以后,国民党变成了一个由领袖个人独裁专制的政党了,从而也开创了“一个政党一个领袖”的先例。

  这也就是为什么后来孙中山一次又一次的迷信武力能够解决所有问题,一次又一次地挑起“二次革命”、“护国”运动、“护法”运动的原因。

不择手段 甘于卖国

  孙中山为了达到自己的目的,往往不择手段,甚至卖国都在所不惜。1914年一次世界大战爆发以后,日本人利用欧洲列强无暇东顾之机向当政的袁世凯提出“二十一”要求。袁世凯既不敢接受,也不敢贸然拒绝,只是一面采取拖延谈判时间,一面让当时身任大总统和国务院双重秘书的顾维钧暗中向国际社会泄密,以期引起国际社会的关注与干涉。这是与孙中山一起流亡海外的其他国民党领袖如黄兴等,为顾全大局,主张暂停反袁活动,一直对日。但孙中山竟不顾民族利益,与日本侵略主义者暗中来往,甘心以袁世凯都不愿接受的“二十条”要求主动出让给日本,以换取日本对其个人及其政党的援助。

  而且相似的事情还不止这一件。1905 年10月,孙中山自日本赶到西贡,舟过吴淞口,孙与专程来访的法国在华驻屯军参谋长做最机密的来往,其后中山并派专精英语人员,偕同法国军官三人,前往与法国殖民地越南接壤的广西、四川、三省作实地调查。当时法国政府垂涎中国西南地区已久。

自立政府 分裂中国

  在袁世凯帝制失败暴卒之后,孙中山又卷入一个闹成南北大分裂的“护法运动”。

  1917年,在连续发生“府院之争”、“张勋复辟”之后,由于旧国会已经被解散,因此段祺瑞组建新政府时宣布旧国会已经不存在,并与梁启超组建“临时参议院”。这样,孙中山乃借助南方军阀陆荣廷、唐继尧之力量在广州割据自立,自任大元帅,组建军政府,发起所谓的“护法运动”。造成南北两个政府之对立。自此以后,中国就一直保持保持了南北两个政府,无法统一以至于今日。

与会党、军阀勾结一起

  在辛亥革命以前,孙中山在没有充分准备的情况下,利用会党力量发动起义,最终都以失败告终。

  在辛亥革命胜利以后,孙中山旧习不改,还是喜欢利用别的毫无把握的力量来达到自己的目的,只不过这次不再是会党,而是军阀而已,如在护法运动中与陆荣廷、唐继尧等军阀勾结,在北伐中利用陈炯明等。

不爱惜革命力量

  在辛亥革命前,孙中山亲自领导了“十大起义”,这些起义都是没有经过充分准备,仓促之间进行的,其中最惨烈的就是1910年的广州“黄花岗起义”。这次起义牺牲了七十二烈士的生命,这七十二烈士基本上都是同盟会的精英,以至于这次起义失败后,同盟会元气大伤。

枉顾民命

  1918年,广东督军莫荣新与之发生冲突,孙氏竟登上军舰要炮轰都督署。那舰长为了怕伤及平民,不愿开炮,不愿开炮,孙氏大怒,竟亲自操炮轰之——这恐怕是民国内战史上,主帅亲自开战的唯一例子吧!

  写作此文的目的,并不是要贬抑孙中山先生。毫不讳言的是,孙中山是中国民主革命的先行者,他一手缔造了“民国”,被称为“国父”当之无愧。但是由于我们习惯于把人塑造成神,把本来就有缺点和不足的人物宣传塑造为十全十美。而且我们往往完全把辛亥革命胜利的功绩归功于孙中山,忽视了杨衢云、黄兴、宋教仁等人的功绩。因此,我写作此文的目的就是为了还孙中山先生一个真实。我相信,孙中山先生地下有知,也不会怪罪于我

唐德刚 《晚清七十年》岳麓书社  1999年9月第一版



1楼2006-03-29 17:40回复
    孙文不是完人,莫非是阉人


    禁言 |3楼2006-05-31 09:04
    回复
      ........


      禁言 |5楼2006-06-03 14:01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