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历史吧 关注:643,518贴子:3,346,288
  • 12回复贴,共1

两周之际的小冰期是怎么样的?影响如何?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我国有史以来第一次小冰期出现于西周后期,持续时间大概从西周后期开始一直到春秋中期为止,两百多年间整个华夏大地普遍降温变冷,周孝王七年冬天大范围下冰雹,汉水和长江江面都结起了冰,此后冷空气经年累月南下肆虐,频繁引发不同程度的旱涝冰虫等灾害,使得周朝的农业和经济间歇性瘫痪,导致饥荒不断,人民家破人亡、流离失所者越来越多,由于天灾降低周王室和诸侯的财政收入,他们往往会加重各方面的税赋以作弥补,无疑加剧了民生凋敝、社会崩溃,厉王时周人弃耕、无家可归者已十分庞大,到了他后期,周朝的人口大幅下降,厉王为了补充国库,强行施行专利政策和禁谤令,遭到国人的讨伐逃到河东,共和时天灾依然不断,到周宣王即位之初,周朝甚至到了“周余黎民,靡有孑遗”人口所剩不多的地步,后虽经宣王励精图治一度中兴,但到他晚年和幽王时重新回到了残破败坏的局面。周夷王时,寒冷饥饿迫使北方的戎狄为了生存已经开始不断入侵周朝,虽然周军也打过不少胜仗和入侵过戎狄的地盘,但总体上周朝的北方边界是不断南退的,最为代表的是千亩之战和伐六济戎之战,都是在周朝腹地进行的,最后周朝的西北边镇申缯还利用戎狄的助力攻破京师灭亡了西周,春秋初期更为伯主的郑齐晋无一不与北方戎狄大战过,燕邢卫更是屡遭戎狄入侵几至灭国,中原的统治者们为了击退来犯,不得不大力收割民脂民膏、劳师动众,而周朝的官吏和地方贵族往往会从中吃回扣、以公谋私,朝中的公卿大夫亦唯利是图瞒上欺下,这两者的双管齐下,使周朝陷入了恶性循环,这确是小冰期的间接祸害了。西周后期是我国有详细记载的多灾多难的时代,小冰期的强势到来,我们的先民缺乏足够的相关认知和应对经验,加上生产力水平低下,为此他们付出了沉重的代价,当时统治阶级已历多代,安逸已久、耽于享乐使得他们丧失了忧患意识,大灾一到,他们依旧按部就班地管理这个王朝,遂至恶疾蔓延以致全身瘫痪。西周是分封制的政治体制,诸侯具有较为高度的自治权,这次漫长的天灾有助于他们的势力的滋长,为了达到这一目的,他们会以各种形式获得中央的放权,不断吸收各地的流民,必要时能和朝廷分庭抗礼,周考王去世当年诸侯们联合起来拥立周夷王干预王室的君位废立,周夷王甚至在诸侯们的要求下烹杀了齐哀公,周宣王后期已经出现“诸侯多畔王命”的现象,而中央的公卿大夫为了稳固自己的家族不乏暗中与诸侯勾结的,比如郑桓公,有野心的贵族干起了圈地夺民的行当。在这种情况下,周朝的统治机构基本陷入停滞,加上对外用兵不断失利,天灾的破坏力日益剧增,周人开始还只抱怨天灾到最后直接痛骂周王和诅咒周朝灭亡,到了幽王时甚至到了吃人肉都无法填饱肚子、家畜都饿死的地步,“知我如此,不如无生”,这是周人绝望的一记嘶吼!
西周灭亡,平王东迁,冷空气依然肆虐着中原大地,戎狄依然不断活动,本来属于周王室控制的伊洛流域在平王末年为伊洛之戎入据,济水沿岸为济水戎占据,西戎占据了原属于周朝的陇东高原和关中平原,戎狄与中原的虢、郑、晋、齐、燕、邢、卫、鲁、宋、秦等国发生的战争更是不可胜计…小冰期的直接影响自然体现在各种天灾上,据鲁国史料记载,春秋前期鲁国境内发生了11次严重的虫灾;12次旱涝灾害,其中有两次发源地在国外,分别是前683年秋的宋国大水和前674年的齐国旱灾;3次大饥荒;1次雹灾;1次雪灾;秦晋各一次大饥荒以及不知源地的一次境外蝗灾。古本竹书纪年记载前622年洛水一度断流。#西周##小冰期#



IP属地:广东来自Android客户端1楼2024-06-15 14:24回复
    有关小冰期直接影响的相关记载:
    《御览八十四》引《史记》:周孝王七年,厉王生,冬大雨雹,牛马死,江汉俱冻。
    古本竹书纪年:夷王七年,冬,雨雹,大如砺。
    诗经·大雅·板:(厉王时)天之方难…天之方蹶…天之方虐…天之方懠。
    诗经·大雅·桑柔:乱生不夷,靡国不泯。民靡有黎,具祸以烬。於乎有哀,国步斯频。国步蔑资,天不我将。靡所止疑,云徂何往?…天降丧乱,灭我立王。降此蟊贼,稼穑卒痒。哀恫中国,具赘卒荒。靡有旅力,以念穹苍。(大意是厉王后期社会动乱、举国恐慌,民众不再众多,就像火灾后的灰烬,哀叹这国运多艰呀。国家没钱粮呀,老天不帮忙,没有归宿住处,哪里可以前往呢?…老天降下死亡和祸乱,要灭我们的大王,降下蝗虫,庄稼都遭殃,哀叹国人的土地都受到灾荒呀,没有人贡献力量,又哪能感动上天呀?)
    《御览》引《史记》:共和十四年,大旱,火焚其屋。
    春秋繁露·郊祀:周宣王时,天下旱,岁恶甚。
    《诗经·大雅·云汉》(下文为大旱已久,周宣王向苍天和祖先殷切求雨的内容)
    倬彼云汉,昭回于天。王曰:於乎!何辜今之人?天降丧乱,饥馑荐臻。靡神不举,靡爱斯牲。圭璧既卒,宁莫我听?
    旱既大甚,蕴隆虫虫。不殄禋祀,自郊徂宫。上下奠瘗,靡神不宗。后稷不克,上帝不临。耗斁下土,宁丁我躬。
    旱既大甚,则不可推。兢兢业业,如霆如雷。周余黎民,靡有孑遗。昊天上帝,则不我遗。胡不相畏?先祖于摧。
    旱既大甚,则不可沮。赫赫炎炎,云我无所。大命近止,靡瞻靡顾。群公先正,则不我助。父母先祖,胡宁忍予?
    国语·周语:幽王二年,西周三川皆震。…是岁也,三川竭,岐山崩。十一年,幽王乃灭,周乃东迁。
    诗经·大雅·召旻:旻天疾威,天笃降丧。瘨我饥馑,民卒流亡。我居圉卒荒。…如彼岁旱,草不溃茂,如彼栖苴。我相此邦,无不溃止…池之竭矣,不云自频。泉之竭矣,不云自中。溥斯害矣,职兄斯弘,不烖我躬。(大意是周幽王时平民饿殍遍野、大量流亡,居住地变成荒野,大旱让野草都不茂盛,大周难道不应崩溃吗?池水和泉水都干涸,自身又怎能不遭难?)
    诗经·小雅·苕之华:牂羊坟首,三星在罶。人可以食,鲜可以饱!(大意是周幽王时旱灾致羊饿瘦得只剩羊头,捕鱼器里干净得只泛光,吃人肉也难填饱肚子。)
    诗经·小雅·雨无正:浩浩昊天,不骏其德。降丧饥馑,斩伐四国。旻天疾威,弗虑弗图。舍彼有罪,既伏其辜。若此无罪,沦胥以铺。(大意是周幽王时天灾使人哀叹老天为何不降德却降下死亡和饥饿,残害四方人民,放任掩饰有罪的,却把无罪的百姓一个个沦丧?)
    诗经·大雅·瞻卬:瞻卬昊天,则不我惠?孔填不宁,降此大厉。邦靡有定,士民其瘵。蟊贼蟊疾,靡有夷届。罪罟不收,靡有夷瘳!人有土田,女反有之。人有民人,女覆夺之。此宜无罪,女反收之。彼宜有罪,女覆说之。(大意是周人控诉上天太无情,降下大难,国内无处安定,贻害百姓,蝗虫为害没有止境。痛斥罪恶之人侵吞平民的土地和人口,作奸犯科。)


    IP属地:广东来自Android客户端2楼2024-06-15 14:28
    回复
      春秋·鲁隐公五年:九月…螟。(谷梁传:六、螟。虫灾也。甚则月,不甚则时。)
      春秋·鲁隐公八年:九月…螟。
      左传·鲁隐公:九年春,王三月癸酉,大雨霖以震,书始也。庚辰,大雨雪,亦如之。书时失也。凡雨,自三日以往为霖。平地尺为大雪。
      左传·鲁桓公:元年…秋,大水。凡平原出水为大水。
      春秋·鲁桓公五年:秋…螽。(谷梁传:八、螽。虫灾也。甚则月,不甚则时。)
      春秋·鲁桓公十三年:夏,大水。
      春秋·鲁庄公六年:秋…螟。
      春秋·鲁庄公七年:秋,大水。无麦、苗。(公羊传:四、无麦、苗。无苗,则曷为先言无麦,而后言无苗?一灾不书,待无麦然后书无苗。何以书?记灾也。)
      春秋·鲁庄公十一年:秋,宋大水。(公羊传: 三、秋,宋大水。何以书?记灾也。外灾不书,此何以书?及我也。)
      左传·鲁庄公十八年:秋,有蜮。为灾也。
      春秋·鲁庄公二十年:夏,齐大灾。(公羊传:二、夏,齐大灾。大灾者何?大瘠也。大瘠者何??也。何以书?记灾也。外灾不书,此何以书?及我也。)
      春秋·鲁庄公·二十四年:八月…大水。
      春秋·鲁庄公二十五年:秋,大水。鼓,用牲于社、于门。
      春秋·鲁庄公二十八年:冬,筑郿。大无麦禾。臧孙辰告籴于齐。(左传:冬,饥。臧孙辰告籴于齐,礼也。公羊传:四、冬,筑微。大无麦禾。冬既见无麦禾矣,曷为先言筑微而后言无麦禾?讳,以凶年造邑也。)
      左传·鲁庄公二十九年:秋,有蜚。为灾也。凡物不为灾不书。
      左传·鲁僖公十三年:冬,晋荐饑,使乞籴于秦。
      左传·鲁僖公十四年:冬,秦饥,使乞籴于晋,晋人弗与。
      春秋·鲁僖公十五年:八月,螽。
      左传·鲁僖公二十一年:夏,大旱,公欲焚巫尪。臧文仲曰:“非旱备也。修城郭,贬食省用,务穑劝分,此其务也。巫尪何为?天欲杀之,则如勿生,若能为旱,焚之滋甚。”公从之。是岁也,饥而不害。
      左传·鲁僖公二十九年:秋,大雨雹,为灾也。
      左传·鲁文公三年:秋,雨螽于宋,队而死也。
      春秋·鲁文公八年:冬十月…螽。
      春秋·鲁宣公六年:秋八月,螽。
      春秋·鲁宣公七年:秋…大旱。
      左传·鲁宣公八年:冬,葬敬嬴。旱,无麻,始用葛茀。雨,不克葬,礼也。礼,卜葬先远日,辟不怀也。
      春秋·鲁宣公十年:秋…大水。
      春秋·鲁宣公十三年:秋,螽。
      春秋·鲁宣公十五年:秋,螽。(公羊传:九、冬,蝝生。未有言蝝生者,此其言蝝生何?蝝生不书,此何以书?幸之也。幸之者何?犹曰受之云尔。受之云尔者何?上变古易常,应是而有天灾,其诸则宜于此焉变矣。十、饥。)
      春秋·鲁文公元年:二月辛酉,葬我君宣公。无冰。
      古本竹书纪年:晋襄公六年,洛绝于○。


      IP属地:广东来自Android客户端3楼2024-06-15 14:30
      回复
        学到了


        IP属地:江苏来自Android客户端4楼2024-06-15 14:39
        收起回复
          看来我的学养不够厚,还是要学习


          IP属地:江苏来自Android客户端5楼2024-06-15 14:39
          回复
            好家伙


            IP属地:河北6楼2024-06-15 15:31
            回复


              IP属地:内蒙古来自Android客户端7楼2024-06-15 20:18
              收起回复
                没听过捏,细说


                IP属地:山东来自Android客户端8楼2024-06-16 06:37
                回复
                  秦朝的灭亡原因,大佬怎么看


                  IP属地:四川来自Android客户端9楼2024-06-18 18:54
                  收起回复


                    IP属地:广东来自iPhone客户端10楼2024-06-19 20:40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