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吧 关注:177,841贴子:1,685,627
  • 1回复贴,共1

为什么我们明白很多道理,却还是过不好这一生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我们看过很多书,收藏过很多视频,懂得很多道理,为什么还是会感到焦虑和无助?而且还会觉得自己怎么这么没用,不上进,有时候想着既然自己怎么没用,干脆躺平,破罐子破摔算了。同学,先别急,我来给你讲明白,你就能客服焦虑和内耗了。
我们就从神经学的原理入手给大家详细讲解。我们在看到一个道理有用,天然的会以为我们就懂得了这个道理,你确实是懂了这个道理,但是懂得不代表能做到。知道和做到中间还有很长一段距离。
这就是大脑的欺骗性,它会让我们以为知道就是做到了。比如我们学习背诵法,老师很专业的给讲了几个步骤和要注意的点,你的大脑在脑海里一推理,确实可以做到快速记忆。大脑也给你了正反馈,你很兴奋,感觉自己掌握了真理。
大脑正反馈和知道这个学习方法之间只有一次神经元链接。过不了多久你很快就忘记了。你就有陷入自我怀疑的境地,还是会焦虑。
在这方面,不理解大脑的学习机制。就很容易陷入学习盲区。在科学家看来,学习任何一门技能,本质上都是大脑中的神经元在建立连接,用神经科学的术语解释,就是通过大量的重复动作,大脑中两个或者多个原本并不关联的神经元受到反复刺激之后产生了强关连
了解了大脑的学习机制,我们就要跟据大脑机制做出相对应的练习。
知道这个道理,仅仅是认知和大脑进行了一次关联,产生了正反馈,你虽然当时很兴奋,感觉自己掌握了真理,但是你并没有去做到,做到和大脑之间的神经元不产生链接,也没有正反馈。
就像我知道要写一篇文章,我去做了一次之后,大脑给我的正反馈,让我觉得很爽,感觉自己帮助了别人,有价值。那我还会继续去做,学习和实践需要大量的重复联系就会养成习惯。
实际上,从大脑的学习机制角度来看,无论养成任何一个习惯,还是学习一项技能,背后都是神经元从少到多、从弱到强的关联过程。但是大家也千万不要责怪自己,这也不行,因为趋难避易是人的天性,这种选择取向深深地刻在我们的基因里。
好在 我们可以觉醒,从现在开始把认知当作技能。知道和想通一个道理时,不要高兴的太早,想想后面还有大量的练习和体悟,这样心就不浮躁了。在基于了解底层原理的基础上,用更成熟的心态去包容自己的每一次失败,即使做不好,也要持续的输出行动力,彼时机缘和自己足够多的时间和耐心,总有一天我们都能体验体悟带给我们的震撼。


IP属地:河南来自Android客户端1楼2024-05-14 13:03回复
    知行合一


    IP属地:山东来自Android客户端2楼2024-05-14 16:22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