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梅戏吧 关注:27,719贴子:535,907
  • 8回复贴,共1

无字不颤 名不虚传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视频来自:百度贴吧


IP属地:四川1楼2024-05-09 09:49回复
    严凤英大师研究专著记载:严大师唱腔艺术的“本色”,主要表现在其唱腔中少用装饰音而具有通俗易懂、易于流传的特点。严凤英的唱段节奏明快、非常上口、本色质朴,虽然也有一些装饰音的使用,但总体风格朴实无华。比如流传很广的“树上的鸟儿成双对”选段,严凤英并没有采用高深的演唱技巧,而采用切近人情的叙说勾勒出男耕女织、恬淡温馨的田园生活来,表现对丈夫的情和对腹中娇儿的爱,对自己脱离苦海的喜悦和对未来美好生活的憧憬,内容丰富,旋律清新活泼、好听易学,这一唱段因而家喻户晓。


    IP属地:四川来自Android客户端2楼2024-05-09 10:34
    回复
      严大师唱腔的特色是天然、真淳,这种特色富有永远的生命力,万古长青。大师的唱腔,并非没有技巧,并非不豪华,而是大师已经把这些放下,或者说,已经融会贯通,到了看不出技巧的程度了,我们能看到的,就是天然、真淳。


      IP属地:四川来自Android客户端3楼2024-05-09 10:35
      回复
        颤音,就是装饰音的一种,又叫炫技的唱法。在黄梅戏中,炫技的唱法不是不能用,少用或者特定人物感情状态下使用一点可以增加色彩,在黄梅戏唱腔中,用的多了,轻佻、不稳定,就显得浮躁。


        IP属地:四川来自Android客户端4楼2024-05-09 10:36
        回复
          这是某黄梅戏剧院最近在广州演《女驸马》的开篇唱段第一句,由所谓的领军接班人徒弟演唱,简直是无字不颤,连别人家唱歌都不带这么处理的。
          这种情况本质上就是艺术上抄近路,不愿意勤修苦练、不愿意慢功出细活的必然结果。
          为啥子说嗲嗲将黄梅戏引上了一条邪路呢?
          就是这个道理。


          IP属地:四川来自Android客户端5楼2024-05-09 10:37
          回复
            这种滥用颤音、帕金森式的演唱致使通透、连贯、圆润、富有韵味的黄梅戏被肢解的支离破碎。


            IP属地:四川来自Android客户端6楼2024-05-09 10:41
            回复
              亲生母亲仙逝、兄长被逼远走他乡、心上人不知在何处、身边的亲人不但不真心对她还要来欺辱,此时冯素珍的内心是凄凉的,唱腔应该是带有愁绪的、忧伤的,而且这种愁绪是缠绵的、剪不断的。
              这种激昂的、情绪高亢的帕金森式的演唱,是因为演员自己不懂戏呢,还是因为好不容易骗到了几个人能捞着钱了就兴奋的发疯呢?


              IP属地:四川来自Android客户端7楼2024-05-09 11:19
              回复
                这种滥用颤音、帕金森式的演唱致使通透、连贯、圆润、富有韵味的黄梅戏被肢解的支离破碎,也使得冯素珍缠绵的愁绪被肢解的支离破碎。


                IP属地:四川来自Android客户端8楼2024-05-09 11:21
                回复
                  演唱者气息不稳,托不住了,会出现声音飘忽不定的结果。跟师傅学的,蝇营狗苟的事多了,不练功了,自然就是这个样子。


                  IP属地:四川来自Android客户端9楼2024-05-14 09:38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