仙剑电视剧吧 关注:73,300贴子:3,493,260

从《仙剑奇侠传》到《又见逍遥》中国仙侠剧原地踏步的20年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全文共5000+字,谨代表个人观点


IP属地:上海来自iPhone客户端1楼2024-05-08 00:08回复
    《又见逍遥》是一部非常优秀的游戏改电视剧,相比起它的前辈《仙剑奇侠传1》,它的制作更精良,打戏和特效更华丽,剧情也更加还原游戏,这些都是它能够在游戏玩家群体里,相较于仙1获得更为好评的原因,等待了这么多年,游戏粉终于等来了一部能够让他们满意的游改剧。而也正是《又见逍遥》的出现,仙1的口碑似乎又出现了回落,那些隐忍了许多年的口诛笔伐也在新剧播出的这段时间不断地涌现了出来。毕竟,有了新作的比较,那么对于前剧不足之处的批判也显得更为顺理成章。
    如果让我们来形容一下《仙剑奇侠传1》,那得到最多的评价一定是“白月光”、“国产仙侠剧难以超越的巅峰”、“我心中的逍遥哥哥和赵灵儿”,而这也应当是大部分90后00后在想起这部剧时的第一印象。从某些角度而言,它是当之无愧的“经典”之作。
    当然,同样也会有不少人持有反面看法,他们认为这部剧肆意魔改原作,将人物关系弄得很混乱,也没有还原出游戏角色的绝招,并由此剧而诞生的优越党们一直借本作的名义打压抹黑其他的仙侠剧作品,再加上以现在的眼光来看,仙1剧情中有不少的台词和剧情“恶俗”且“三观不正”,因此是彻头彻尾的“烂剧”、“垃圾作品”。
    不去讨论是否其中一方的“童年滤镜”太深从而过度神话了仙1的地位,又或者另一方“恨得太露骨”忽略了作品本身的优点而进行的无下限贬低。今天我想要讨论的主题是,以仙1的成功为前提,聊一聊它为什么成功 。(注:以下观点建立在仙1的成功前提上,如果认为仙1不算成功,下面的内容不必看了)


    IP属地:上海2楼2024-05-08 00:11
    回复
      首先先来说一下《仙剑奇侠传1》到底算不算是一部成功的、经典的作品,我认为毫无疑问是的。一部绝对平庸之作不可能在时隔20年之后还会引起广泛的争议,能够在网络上掀起骂战的作品,本身就拥有很高的话题度。仙1这么多年能在讨论度上经久不衰,并在影视与观众心中留名,已经是当之无愧的“经典”了。
      不然的话,新剧《又见逍遥》也不会翻唱仙1的老歌作为电视剧主题曲,也不会将原本游戏里没有的、属于仙1的剧情和人物关系融合到剧情里面。有时候,这些文艺创作者们要远比观众更清楚作品的价值。
      对于文艺作品来说,“魔改”到底对不对?我们要先弄清楚“作品改编”的几种形式:
      1、完全遵从原作的内容改编,这里指的是不对原作任何剧情、任何人物关系、任何内容进行修改。一部剧如果以这种方式拍出来,那么它的口碑除了演员的演技会有一定影响之外,其他方面应当全面和原作挂钩。也就是说只要不是演员的表演太过于离谱,那么这部剧的口碑崩盘,绝对和原作脱不了干系,剧烂说明原作就烂。
      2、大致还原原作剧情,在某些特定情节与人物关系上面,做出基于原作设定的合理化改编,或者补充人物关系,或者扩写故事内容。像这样的剧,如果改得好了,自然能够收获到原作粉丝的好评,也会成为作品的加分项。但若是剧情改编得比较不如人意,那恐怕得迎接原作粉更大的不满了。
      3、基于原作框架,在不影响故事主线和剧情具体走向的情况下,做出大幅度的改编。包括且不限于将人物形象与性格大幅修改,加入大量原作没有的故事情节,仅保留原作中一些关键的重要节点,有些时候可能会连结局都做出修改。一般像这样的剧,就很容易引起两极分化的讨论了,如果是对原作完全没有了解的观众,可能会在一定程度上更容易接受这种改编,这样剧的好坏也就主要取决于编剧的水平,而与原作脱离了。但这样也会比较得罪原作粉,毕竟这一类群体的最大忌讳就是对自己喜欢的内容进行各种各样的修改。同样的,如果能够顶着这种负面影响杀出重围,那么这部作品也就离成功不远了。
      4、仅保留原作世界观,对整个故事甚至是连角色的名字都大刀阔斧的改编。这种作品一般很难获得好评,除非它已经优秀到了一定的地步,就连原作粉都不得不承认它的好,但这显然是很难的,要是编剧真有这水平那还来改编做什么,自己去原创一部新的作品不是更好吗?典型的例子就是艺画开天的动画版《三体》以及网飞出品的《三体》电视剧版,以及其他一些将原本的“仙侠”拍成“仙偶”的剧。


      IP属地:上海3楼2024-05-08 00:11
      收起回复
        综合来看按2的思路来拍是最容易获得成功的,因为这种方式既给了原作粉足够的尊重,也能够将编剧自己的想法表现出来,属于是双赢的结局。《又见逍遥》正是采用的这种改编模式,在保留了游戏精华内容的同时,还加入了许多游戏里没有的剧情,将原本的故事扩充开来,最终拍出了让大部分观众都满意的剧情。
        模式1是最难的,要将一部作品原封不动的还原成影视剧,这是几乎不可能完成的操作,毕竟艺术表现形式的不同就注定了在翻拍时会做出必要的改动。仔细想想,就连四大名著这么经典的作品,翻拍成影视也需要各种修改才行。我个人认为腾讯版《三体》电视剧的26集周年纪念版是比较接近这个模式的,尽可能做到了还原原作小说,也没有乱改剧情,当然严格意义上来说它应该是介于模式1和2之间,只是用它来举例。
        模式4基本上拍出来就要被骂的,既不想遵从原作,又想借助原作的世界观与热度,拍出来的剧能好才是稀奇事了。
        而选择了第3种改编模式的《仙剑奇侠传1》电视剧,也正因它精彩的改编,成为了当年观众们心中念念不忘的“白月光”。
        模式4之所以不容易成功,正是因为若是脱离了原剧情,影视编剧其实很难再写出比原作更精彩的故事情节出来。但仙1的编剧高明之处在于,他们并没有将原作内容改的乱七八糟毫无逻辑,而是保留了很多原作的精彩剧情,并在其之上,加入了属于自己的内容,让它更好的融入到原作世界观里且不违和。
        我们在看一部电视剧的时候,看的究竟是这部剧本身,还是在看它背后所代表的原作游戏、原作小说呢?答案是显而易见的,我们看的这部剧,他好就是好,差就是差,跟别的因素无关。
        也正因此,就算仙1并未完全遵循游戏的内容来拍摄,但他依然能够凭借着自身优秀的剧情抓住观众的心,即使近20年过去,观众也还记得那个潇洒的逍遥大侠、那个扬州城里的十年之约、以及那漫天飞舞的红色蒲公英。
        这是脱离了原作,但又和原作密不可分的,独属于电视剧版仙1观众的集体记忆。
        只要这些记忆还存在,那么它就不会被人遗忘,这部剧也能因此影史留名。


        IP属地:上海4楼2024-05-08 00:11
        回复
          或许,在多年后,曾经的观众们不会再有时间和兴趣去点开原剧慢慢细看,但当耳边回响起熟悉的旋律,某个视频网上突然出现了相关的内容剪辑/剧情分析,他们依然会跟着哼唱几句,点开视频津津有味的看下去,跟着解说,和弹幕评论一起分享自己的观点。
          这就是来自童年白月光的杀伤力,让它即使度过近20年的漫长时光,也能够为和自己相关的剪辑/解读视频提供百万的播放量。
          这也是在现在这个时代,很难再找回的纯粹的悸动。
          回过头来我们考虑一个问题,这部剧是否真的是因为过大的“童年滤镜”光环,才会让小时候、年轻时的我们对其中所谓“三观不正”的情节视而不见,仍然将其奉为经典呢。
          诚然,只要是一部口碑尚可的老作品,观众们或多或少会对其有些“童年滤镜”,但扪心自问,影响到观众判断的,真的是这所谓的滤镜加成吗?剧的内容并没有变过,但它的评价却一直在随着时间而变化。那么,变的到底是剧,还是人呢?
          大多数人在思考问题的时候,总是会下意识忽略时代的变化,忽略掉社会风气、审美水平、接纳能力的变化,以及自己的变化。
          一部作品在若干年前能够被时代所接受,但过去多年,一些人发现了作品中的问题,便开始带着批判的眼光进行指责,这并没有错。好的作品确实能够经得起任何时代的考验,但这个世界上,能够达到这个要求的文艺作品太少了,更不用说仙1这种并非严肃文学的通俗作品。
          曾经觉得并无不妥的插科打诨,在现在看来多少有些低俗,是否也正说明了我们时代的进步呢?越来越少的脏话粗鄙之语出现在影视作品里,不也是这个社会整体素质提高的体现。(这里持保留意见。)
          人会随着自己的阅历增加而成长,因此以现在的眼光看过去,会发现很多在以前未曾注意到的问题,这是非常正常的一件事。
          站在秋天的我们回望,是无法看到春天的朝阳的。又有谁能够在多年后的现在,在看一部影视剧时完全体会自己曾经的感受呢?
          很多观众都会有这样的体会,曾经非常喜欢的一部剧、一本小说、或是一首歌,换个时间再去去听,会发现自己完全失去了对它们的兴趣,甚至还会怀疑曾经的自己为何会喜欢这些作品。它们并没有变,变的是我们自己。
          仙1的争议也在于此,当看过越来越多优秀作品的人们,再去看当年的作品,便会愈发感觉到其中诸多的不美妙之处。但这些能算作它的错吗,然也,此非作品之罪也。


          IP属地:上海5楼2024-05-08 00:11
          收起回复
            当我们换一个角度,跳开两部剧本身来思考,20年前的仙1能火遍大江南北,20年后的又见逍遥却远远没有当年的热度,是仙剑这个IP的影响力在20年后变弱了吗?还是说两部剧的内容确实存在着巨大的差距呢?我认为都不是的,只是时代的变化、科技的发展、以及人们娱乐方式的增加,等多方面的因素综合才促成了这一结果。
            在05年的时代,网络、手机等事物都远没有现在这么发达,如今的人们可以在闲暇时间自由选择各种娱乐方式,无论是玩游戏、看视频,还是自己挑选各种美剧、日剧、韩剧、国产剧来看,人们的选择变得五花八门,多种多样,且看电视剧已经不再是大多数人的兴趣爱好。
            观众群体的数量的减少,观众看剧选择的变多,如今的影视剧要在这样的环境下脱颖而出,成为大热之作难度已经上升了不少。不光自身要有过硬的实力,还需要配合大量的宣发、热搜与自来水的宣传。很可惜又见逍遥的宣传完全没有跟上剧本身的水平,再加上剧名没法使用仙剑奇侠传这个名字,以及剧开播前的超大debuff(仙1珠玉在前),导致又见逍遥开播期间数据一直不高,没法获得更大的关注。
            而在仙1的时代,看电视还是大部分人的主流娱乐活动,仙1播出的时段也比较好,那时也还未有真正意义上的仙侠剧出现,仙剑奇侠传1的播出兼具了天时地利与人和,优秀的剧情加上观众的口口相传,让它最终获得了空前的成功。与之类似的是,仙3同样也是通过这个模式火起来的,而等到智能机出现,大家的娱乐方式变多之后,仙侠剧的后来者就很难再复刻这条路了,当然也和后期的仙侠剧质量下降有关,但播放媒介的变化确实影响到了一批影视剧的命运。


            IP属地:上海6楼2024-05-08 00:12
            回复
              最后,回到最本质的问题上。一部仙侠剧拍出来,究竟应该给观众怎样的体验,才能算作是优秀的仙侠剧呢?观众们对一部剧的喜欢,到底是在认同它的什么?
              我认为其一来自于优秀的剧情。
              其实不论别人怎么说仙1魔改原作,也不能否认它的主要剧情还是来自于游戏。
              直到现在,电视剧《仙剑奇侠传1》的百科第一句仍然是“《仙剑奇侠传》改编自PC游戏史上最为经典的游戏作品。 ”
              是的,正是因为游戏《仙剑奇侠传1》的剧情本身足够经典,才会让翻拍自游戏的仙1和又见逍遥剧情能够“青出于蓝”,改编得如此成功。
              只要不对它的核心剧情和思想主旨进行改动,编剧再怎么加剧情,都会成为锦上添花。
              除了剧情外,优秀甚至可以说超神的OST也是影响影视作品口碑的一个关键因素。无需多说,仙1的原声音乐可以说和剧的契合度达到了惊人的120%。无论何时,当BGM响起,总是能够将观众的情绪完全代入到剧里面,这点也是后来的很多仙侠剧无法做到的。一系列和剧情完美贴合的音乐,足以将它们一起推上神坛。
              剧情和音乐都到位了,剩下的自然就是编剧、导演以及演员的发挥了。
              很多人觉得仙1的人物有些ooc,和原作的人物形象十分不符。但实际上,演员演的并不是游戏里的那个角色,他们演的是剧本里的角色。演员不需要还原游戏人物,但他们一定要演出剧里角色的风采和特色。李逍遥不是游戏李逍遥,但他又确实是李逍遥本人。酒剑仙不是司徒钟,但他是酒剑仙莫一兮。……
              他们只需要演好剧本里给自己设计的形象就好,那样他们才是生活在剧里那个世界的真实的人。
              我们看仙侠剧,向往着仙剑世界,幻想自己也能像里面的角色一样,“御剑乘风来,除魔天地间”。而仙1的角色们,演绎的就是我们年少的梦,所以人们才会喜欢这部剧,才会记住他,在多年后,还能拿出来回味。


              IP属地:上海7楼2024-05-08 00:12
              回复
                还有一点就是,仙1剧很好地拍出了那种“玄之又玄”、“不明觉厉”的感觉。以蜀山酒剑仙和剑圣悟道那段剧情为例,如今再看这段,可能很多人会给出“装逼”、“不说人话”的评价。确实,以现在的眼光看,这段剧情全程尽在故弄玄虚、装神弄鬼了,但这也正是我们前面所提到的,随着人的成长,我们看待事物的眼光也有了变化。长大后的我们不会轻易就被几句看似牛逼轰轰的台词给唬住,我们会仔细去思考那些角色说的话是不是真的有道理,我们会发现,曾经觉得吊炸天的那些台词,其实大多数的逻辑都不成立,它们只是在我们未曾觉事时,让我们的心中产生“这是啥啊,太牛X了吧”的感觉。
                但这又如何呢,就算它是毫无逻辑、狗屁不通的废话又怎么样呢?我说过,现在的我们看剧,是没有办法找回曾经的感受的。从仙1、仙3之后,仙侠剧之所以走下坡路,除了那些拖后腿的演员和剧情外,不也正是因为再也没有哪部剧能够带给人那种震撼心灵,仿佛自己真的“悟道”了的感觉吗。
                最起码,仙1的编剧可以写出那样的台词,导演能够剪辑出那样的画面,能够让曾经的观众们,真的有一丝自己参与到那个仙侠世界,跟着角色一起“殉道”的体验了。
                至于那些话是否有道理,是不是在给观众灌输歪理,我只想说,“去TM的道,不会真有人想着看了一部电视剧就能够‘悟道’吧。”看完后观众如何去理解是观众的事情,但看剧那一刻的体验与感受,才是最重要的事。
                再说了,“看剧”和“剧评”之间本身就存在着滞后性,大部分人是不会在看剧的同时去实时思考自己对剧的理解的,所谓的评价和解读,也都是在看完了剧之后,静下心来,有了时间才能去记录自己的感受。
                但即使时隔近20年,仍然还有人会将自己对仙1剧情的解读整理出来,做成视频,至少也证明剧里的那些台词也并非完全没有可取之处吧。


                IP属地:上海8楼2024-05-08 00:12
                回复
                  我觉得,有人曾经喜欢这部作品,之后无论是继续喜欢,还是无感脱坑,这都是很正常的事情。但观众们,不必因为自己的喜好不同而陷入彼此的争吵、攻讦之中。
                  网络上我们能看到的大部分言论,其实背后都是带有自己目的的。如果某一天,网络上突然出现了关于一部剧的大量黑帖、抑或是无脑吹捧的帖子,大概率都是水军公司在背后捣鬼。作为看客的我们,没有必要参与其中,或者说参与也需理性,不论是出于什么心态发表出过激的言论,都只能导致严重的对立,而这正好落入了背后推动者的下怀,毕竟挑起对立就是最容易获得流量的方式。


                  IP属地:上海9楼2024-05-08 00:12
                  回复
                    《仙剑奇侠传1》和《又见逍遥》都是非常优秀的好剧,双方都有各自的优点和不足,正是这些形形色色的衍生剧、小说、动画,连带着游戏本身一起,才构成了那多元且庞大的仙剑世界,身为观众,只需根据自己的喜好挑选感兴趣的内容就好。
                    唯一遗憾的,恐怕就是20年前的《仙剑奇侠传1》,和20年后的《仙剑奇侠传1:又见逍遥》之间,却没有几部能拿得出手的国产仙侠剧吧。
                    对于观众而言,这又何尝不是一种悲哀呢。
                    (完)


                    IP属地:上海10楼2024-05-08 00:12
                    收起回复
                      第8楼被吞掉了,我申诉一下试试看


                      IP属地:上海来自iPhone客户端11楼2024-05-08 00:24
                      回复
                        仙1在金典,但是在有了《又见逍遥》后不会在有人去看仙1了,其他的都不说,单从那视频分辨率基本就没人会再去看了。这就好比一双老北京布鞋和一双乔丹鞋放你面前,你会选谁?除了有情怀的老人偶尔还会穿穿布鞋(就好比老版粉偶尔会看看老版)我不信还会有人选布鞋(仙剑新观众)。


                        IP属地:四川来自iPhone客户端12楼2024-05-08 00:33
                        收起回复
                          就拿射雕英雄传来说,17版射雕刚出来也是被08版饭圈粉一顿黑。结果呢?短短7年时间的评论人数(9万人)就超过了08胡歌版2倍(17年08版评论数4万1,目前是5万,7年时间增加了1万,经典的83版7年间也只增加了4000多),用管中窥豹理论来看说明这7年时间观看17版的人数是08版的8倍。也就是说这7年间看射雕的观众有80%选择观看最新的17版。数据就摆在这里的。


                          IP属地:四川来自iPhone客户端13楼2024-05-08 00:47
                          收起回复
                            说的很客观了,观点也基本认同。
                            就是05版人家自己都说是喜剧了,咱们还是不要把它划归到仙侠题材了吧。


                            IP属地:河北来自Android客户端14楼2024-05-08 06:05
                            收起回复
                              佩服,这才是真正的客观的评价。这时代有很多人没有脑子,人云亦云的,好坏都分不清楚。


                              IP属地:湖北来自Android客户端15楼2024-05-08 12:39
                              收起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