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家话吧 关注:18,671贴子:229,666
  • 1回复贴,共1

粤语口音字考本:咩(埋)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粤语中表示疑问和疑问语气助词的口音字“咩”(埋)(相当于普通话的“什么”和“吗”),其正字为“微”字。

“微”字是会意字,由“彳”+“𢼸”组成。“𢼸”是“头发长乱的人”+“敦促”的组合(甲骨文合補6003賓組),意为“理发”,引申为“认真细致的工作”。而“微”字“彳”+“𢼸”则包含了“遵循”+“理发”两层含义,本义为“像理发般认真仔细”,引申为“认真仔细地工作”以及“仔细”、“细微”、“难辨”、“什么”等义。因此,“微”字自古以来被用作疑问和疑问语气助词。例如:1、做微(做埋)?干什么?2、有微个(有马佳)?(有什么?)

“微”字在日常对话中被反复运用,为何在典籍中却鲜有记载?主要是因为汉语的“文白之分”。所谓“文白之分”,是指古代日常用语和书面用语出现分化,分为“白话”和“文言”两个系统。古人造字是为了记载和交流,汉语最初也无文白之分,后来却因政治制度和社会等级而分化。“文白之分”最早出现在春秋时期,秦火之后更是分道扬镳。在封建制度及其思想文化体系下,“文言”和“白话”是对立的,不仅是雅俗的区分,更是阶级的区分。因此,古代文人写文章务必脱俗求雅,追求古奥高深,背离了语言交流的本质。例如“白话”第一人称“我”在《诗经》中正常运用,到了汉代却用“吾”、“余”、“予”等通假,即使这些字的字义与第一人称无关。“文言”成为文人阶层炫耀才学和彰显地位的工具,不仅造成汉字的误用和流失,更令典籍行文艰涩难以传承。“文白之分”在明清时期受白话小说冲击,于近代“五四”新文化运动才被冲破,然而此时的“白话”已非彼时“白话”。
汉字不死,而粤语则是焕发汉字生命的钥匙。在粤语方言中,“微”字作为疑问用词古今传承、脉络清晰,其演化过程如下:
“白话”发音(从古延续至今)
惠河话:微[mia5妙麻](秦汉)例句:做[妙麻]?(干什么?)→做微?[zu6祖][mia5妙麻]
广府白话:微[mé1咩](汉唐)例句:做咩?(干什么?)→做微?[zou6][mé1咩]
客家话:微[mai6埋](唐宋)例句:做埋?(干什么?)→做微?[zo5][mai2埋]
“文言”发音(融合后被同化)
惠河话:轻微[kyāng mì]
客家话:轻微[kyāng mi2]
广府白话:轻微[hing1 mei4]
由于“文白之分”,“微”字在日常对话中被反复运用却不为人所知,因此人们用发音相近的“咩”、“埋”等口音字代替。口音字不仅造成汉语拼音化、假名化,还会破坏汉字“音、义、形”三位一体的特质,对汉语来说是非常危险的现象。口音字不是粤语的标签,更不是粤语的灵魂,口音字的滥用会让粤语与古汉语切割,更会让粤语矮化、边缘化,必须予以正视!


IP属地:广东1楼2024-04-30 22:44回复
    做嘛mǎi西


    IP属地:广东来自Android客户端2楼2024-05-25 02:26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