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学吧 关注:233,732贴子:1,341,700

需求可以统计?可以计划?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同样先不说统计的技术和成本了。难道就不能想想我们日常是怎么生活的吗?我们本来打算明天吃白菜和鸡比如,第二天我们手里拿着票子去逛市场,发现今天的白菜和鸡一般般,菜心更加新鲜,突然又想起前两天才吃过鸡,好久没吃鸭了,最后买了菜心和鸭,这再正常不过了,请问你需求统计怎么统计?难道一个人连吃什么都无法自由选择?就不可以随时变更自己的选择?


IP属地:广东1楼2024-04-24 14:45回复
    果然某人提人口统计了,傻不傻,人口统计多少年才进行一次,计划的需求统计是不是也是几年才统计一次?既然要计划,如果统计不精准,大概大概的话,既限制了人们自由购买,同时又不能精确满足每个人的需求,不就是脱裤子放屁么
    注意,这里的自由购买,可不但但指我可以选择我喜欢的,而是包含了我可以随时变更自己的选择,只要票子还在我手里。这种变更最为常见就是一是喜欢,突然又不喜欢了或者喜欢别的了,这种变更时不需要任何理由的。另一种常见的就是我本来想买白菜,结果去到菜市场,发现今天的青菜好像很嫩很新鲜,就买青菜了。不知道某人的计划如何实现这种自由


    IP属地:广东2楼2024-04-24 14:57
    收起回复
      所以国家只能宏观计划,微观市场。
      就拿你说的食物为例,假设一个人平均每天吃一斤肉,一斤菜。那乘以十三亿,就是全国一天的肉菜消费量。再乘以365,就是全国一年的肉菜消费量。所以国家就可以根据这一数据,来进行大概,大概,大概的肉菜总量生产。
      但老百姓每天具体吃什么样的肉和菜,这点以现在的科技能力,就统计不出来了,只能交给市场微观调控。
      比如,全国一周根据需求数据生产出了十斤猪肉,五斤牛肉。但老百姓这周只消费了八斤猪肉,五斤牛肉。所以就剩余了两斤猪肉。所以下一周,生产商就应该按数据的十斤猪肉减去两斤,只生产八斤猪肉。这就是典型的市场微观调控。


      IP属地:重庆4楼2024-04-24 15:52
      收起回复
        果然,某人又来大致统计了,不用精确是吧,那现在就可以统计了,你统计一个试试。你要考虑我们的人口基数,那怕只是误差0.01%,绝对数据可能都是按十万、百万级别来结算的。这个大致统计有什么意义?你计算工时的时候要不要也大致统计
        比如你大致统计一天某个城市需要1万斤新鲜菜心,你多配一些1.1万斤可以了吧,结果实际消耗了1.05万斤,请问你剩余0.05万斤怎么处理,建冷库保存,明天继续供给?明天的还叫新鲜菜心吗?鱼啊那些我就不说了。难道你们就不考虑一下现实和可操作性?
        现在我们那着票子,去菜市场,自己想吃什么买什么,什么新鲜,甚至哪个老板说话漂亮我就帮衬谁。有钱人吃山珍海味那是他们本事,你总不能为了限制他们不能吃山珍海味,连同普通人自由买个菜的权力都给计划了吧


        IP属地:广东5楼2024-04-24 15:59
        收起回复
          所以说有些人真是没有生活经验啊,新鲜的菜很容易辨认,新鲜的一个价,隔夜的一个价,当然市场上有浑水摸鱼的啊,这个另当别论了。票子在我手上,我觉得新鲜的菜价格我可以接受,我就买新鲜的,或者新鲜的价格虽然贵一点,我可以少买一些我也想吃新鲜的,难道我连这个自由都没有?当然,也有人买隔夜的,价格便宜啊,这个也是人家的选择。你的计划,你怎么做,你统计需求,分不分开新鲜和隔夜的蔬菜啊?不管你分不分,都是大致统计,而且只能预多不预少


          IP属地:广东6楼2024-04-24 16:16
          回复
            现实中,每个菜市场,买菜的摊贩数量几乎是固定的,每天那多少菜大致也是差不多的,当然会根据时令有所不同,好了,比如商贩今天进了100斤菜心,结果来买的人特别多,买完了,有些人来晚了没有买到,怎么办?那就买别的啊,买白菜啊,冬瓜啊,自由选择啊。明天,商贩就有可能会稍微多进货一些,想吃的今天没有买到的明天就早点去买咯,就这么简单。


            IP属地:广东7楼2024-04-24 16:19
            回复
              楼上的某位真的是太天真烂漫了,比如某栋楼100人,你大致统计每人的需求可能都是1斤,再预多一些,你配送了110斤过去,按照你的说法,把多出来的10斤都配下去,防止浪费是吧,你怎么配?10斤平均每人多1两,是你去手动给100人去称去分配还是咋滴?比如原来的100斤你已经1斤1包装好了,每人多配的1两你分好了怎么打包?你或许说大致就行了,你多2条,他多3条,好了,两家人分配到菜心,一称,甲比乙多了半两,一天两天就算了,再分猪肉,又少了一些,人家问你一句,你都做计划了,怎么还这样,凭什么,我没劳动吗?我偷懒吗?为什么就有人比我多分配,你怎么回应?


              IP属地:广东8楼2024-04-24 16:25
              回复
                基于可预测的因素基础上的需求,就有可能大概统计预测,比如基于生理需求的物质需求;基于不可预测的因素基础上的需求,就几乎不可能大概统计,比如基于心理需求的非物质需求。由于后者在经济和需求中是不可忽视的,所以综上,需求不可统计预测。一切认为需求可以统计预测的,要么是侧重于谈物质或者实物需求,要么就是基于反人类的经济思维——先限制或者“计划”人类的需求,那需求不就可以轻松被“统计预测”了吗?


                IP属地:湖北来自Android客户端9楼2024-04-25 03:30
                收起回复
                  很多人的计划经济概念实际上是养殖领域的精准饲养(目的是获得最优的投入产出比,场主获得最大利润),然而他们却臆想着掌控了一切资源的计划经济操控者的目标是满足民众的需求,而不是为了实现操控者的星辰大海


                  IP属地:天津来自iPhone客户端10楼2024-04-25 11:29
                  收起回复
                    你否定统计不就是在否定经济学吗?计划经济的最大问题,是个人认知与群体认知偏差导致的问题,说的好像自由市场能突然解决供需一样,还不是慢慢丰富市场,你们什么时候能抓重点。


                    IP属地:广东来自Android客户端11楼2024-04-26 01:39
                    收起回复
                      一天的需求当然没法精确统计,然而一个人一年消耗多少白菜,菜心,鸡,鸭,这个量不会有大的波动。对于一个省、一个市来说,更是如此。统计范围越广,误差就越小。完全可以根据一年消耗的量,进行生产,还可以保留一定冗余。


                      IP属地:北京来自Android客户端12楼2024-05-03 20:29
                      收起回复
                        楼中楼回复过长发不了,发在这里。市场的罪过不是供应不足,而在于利润,养鸡场要盈利,并且养鸡场的利润,老板拿大头工人只能拿小头。所以你每买一次鸡蛋,就拉大了一次平复差距。占总人口比例很小的老板群体越来越有钱,占总人口比例绝大多数的工人群体越来越没钱,消费潜力越来越小,甚至倒欠老板群体的钱(比如几十年房戴),不得不依靠国家救济。郭嘉财政没钱,又向老板群体借钱,z f欠的钱越来越多,还不起了最后就是经济v机,然后就有可能在经济之外解决问题,比如战争。


                        IP属地:北京来自Android客户端13楼2024-05-03 21:37
                        收起回复
                          哎,就这样吧。不说了。


                          IP属地:北京来自Android客户端14楼2024-05-03 21:52
                          收起回复
                            市场经济中的需求量和计划经济中的需求量其实是不一样的,举个例子:在市场经济中,人们吃猪肉更多而较少吃牛肉,是因为牛肉的价格更高,而在计划经济中,由于没有了价格的限制,对牛肉的需求量必然大幅增加,在产能不变的情况下,显然无法按需求配给,需求统计失去意义,只能平均配给,但这样又会出现一个问题:因为不同的人对牛肉的需求量是不同的,有些人拿到配额可能吃不完,有些人却不够吃,因此而造成资源浪费,结论:行不通。既然如此,那可不可以增加牛肉的产能呢?看似可以,实际上每增加一斤牛肉产量所投入的资源和劳动力可能就会导致猪肉的产量减少三斤,如此来,肉类总供应量就会大幅减少,发生饥荒的风险将无限增加,这就是为什么计划经济无一例外会导致贫穷落后,看到了吗?计划经济无法根据需求统计去达到合理的资源分配,是最糟糕的生产分配制度


                            IP属地:广东来自Android客户端15楼2024-05-04 03:07
                            收起回复
                              然而gc是建立在资源近乎无限的情况下,所有产品都溢出,按需分配,想拿多少拿多少,而不是生产力不足去统计需求,再生产多少。
                              计划已经被证明失败了,不知道有什么好聊的,实际计划就是为了对抗市场发明出来的,本身违背客观规律,失败是必然。


                              IP属地:湖北来自Android客户端16楼2024-05-08 08:53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