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漫画吧 关注:6,368贴子:65,078
  • 26回复贴,共1

中国漫画赔钱虚火的根本原因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2022年末“有妖气”漫画网关闭了,国漫的前景问题又成为了大家讨论的焦点。其实国产漫画圈长久围绕着一种焦虑情绪,现在的市场状况被很多圈内人士形容成“畸形”和“病态”。一方面,国产漫画的产量非常巨大,国漫的读者群不断扩张,点击率上升,热度提高。另一方面,漫画平台和漫画企业、漫画家纷纷抱怨赚不到钱,有些网络平台的收费标准已经达到一页一毛钱了,依然入不敷出。国产漫画产业呈现虚火的状态。同时,很多漫画家批评平台不能推荐好的作品,流水线类的龙傲天爽漫大行其道。漫画平台却表示他们的推荐都依据了客观的点击率和流量,于是这一代读者的水平和见识了又成为大家诟病的重点。
为什么漫画这种事业会在中国遭遇困境呢?本文作者以为,这与企业方未能把握漫画消费群体的真实结构有关。
看画书、漫画的群体有两大类:第一类,漫画迷群体,也是漫画的主要消费群体,日本称他们为御宅族。从世界各国的经验来看漫画或者画书的主要消费群体是一个特定的群体,这些人往往对造型、画面和线条格外感兴趣,也就是说这些漫画迷喜欢漫画的深层次原因是他们属于美术作品爱好者,起码是美术类作品的欣赏者。他们对漫画有着共同的审美诉求,并非单纯地把漫画当作故事的载体,比如日本手冢治虫画过的一些作品,后来的漫画家采用其中的故事重新创作,依然可以收获不少读者。漫画迷、画书迷在选择娱乐方式时,漫画拥有不可替代的位置,影视、小说、游戏都无法取代漫画的地位。在全世界范围内,漫画迷、画书迷群体之间可能语言不通,文化背景不同,但是他们对漫画、画书的审美和品好是相近和类似的。所以很多日本漫画能够在欧美畅销,并被拍成电影;一些欧美的漫画也能够在亚洲地区风靡;不少日本漫画家还会设法购买中国早期的连环画进行收藏。
看漫画的另一类群体就是泛漫画阅读者,这个人群非常广大,以青少年和女性读者为主,他们往往对美术欣赏没有格外的兴趣,只是受潮流影响去看漫画,看漫画的习惯也仅会陪伴他们一个短暂的时期。他们喜欢漫画,主要是为了读一个好故事;有的女性读者看漫画,仅仅是为了漫画角色靓丽的青春形象。对泛漫画阅读者而言,漫画只是一个普通的故事或者青春形象的载体,如果小说能够更迅捷和便宜的承载故事,影视能够更鲜活地承载那些青春的形象,他们就立刻会选择放弃漫画。在泛漫画阅读者看来,漫画是可替代的娱乐方式。在漫画的消费方面,他们会非常谨慎,他们会将漫画同游戏、影视、文学进行比较,漫画显然不是其中的首选。他们虽然人数更广大,但是他们却不是漫画的核心消费群体。这些人因为天然对美术不敏感,所以也不会因为接触过一段时间漫画就转变成漫画迷群体,两类读者之间有截然的横沟。
由此可见,漫画、画书并不同于网络游戏、小说和影视、音乐,它相对小众,核心消费群体比较固定。
现在中国网络漫画主要在几个大型网站上展示和销售,数量非常庞大,而且每部漫画会以免费十几章或者几十章的方式吸引读者。这样就吸引了大量的泛漫画阅读者,这些泛漫画阅读者贡献了绝大多数的点击量,他们的艺术鉴赏能力平庸,喜欢的漫画作品往往色彩明艳,故事套路而简单,人物造型大同小异、充满感官刺激。这样的作品由此获得了更高的流量,从而在网站上凸显出来,以致影响了国漫的特点和潮流。但是如前文所说,这些泛漫画阅读者并不专情于漫画,在漫画消费方面也是谨慎和吝啬的,他们决定着国漫平台的审美方向却不肯多付钱。而另外一部分漫画阅读者——漫画迷群体,他们有着相对更高的审美能力,泛漫画阅读者以爽文和时尚为名推举起来的漫画作品往往得不到他们的青睐。但是漫画迷群体人数上却不占优势,他们倾向的漫画作品在网站内总因为流量过低而被边缘化,被淘汰。国漫平台上越来越缺乏漫画迷们欣赏的作品,他们虽然较泛漫画阅读者有着显著的漫画消费热情,但是也不会在国产漫画网站花太多钱。漫画迷群体是漫画市场的消费基础,这样,国产漫画在利润方面也就失去了基础保障,虽然获得了大批粉丝和点击率,但唯独赚不到钱。
所以国产漫画企业如果想摆脱这种赔钱虚火的困境,就应该正视自己真实的可能消费群体,减少免费漫画,筛选网络关注者,精准地投放作品。
(作者:侯百川)


IP属地:北京1楼2024-04-23 11:04回复
    投资我的漫画?我的现象级剧本画成漫画能拯救国漫,说是拯救,实为爆锤国漫市场


    IP属地:江苏来自Android客户端2楼2024-04-27 07:29
    收起回复
      这篇文章看到了中国漫画市场表现出来的,明显的现象。
      第一,看到了漫画平台的虚高,指出中国漫画市场貌似繁荣,其实一地鸡毛。平台、作者与读者各自尬作违和,始终不在一个频道。
      第二,分析了读者群,指出有钱的读者与真正的漫迷的差别。实际上是指出读者群本身不够规模,市场小而分化,支撑不起漫画事业和产业的正向健康循环。
      第三,甚至以此观察为结论,认为中国的漫画只是小众市场,无法和小说电视剧等行业并列。这个结论,其实是没有真正理解什么是漫画,甚至并不真正理解什么叫文化市场。
      中国漫画的问题,绝不是资本、平台、作者和读者某一个的问题,而是都有,且相互关联,甚至互为因果。这就是死循环,恶性循环。现在成了死节一样,不从整体上,全面上,立体加上帝视角,根本无法解开。仅仅某一个方随发展而得到改善,马上就会受到其他各方的制约,然后让业者力不从心,无奈绝望。
      其实中国的漫画与,中国足球很相似。根子在市场建立的起步,被外来原因及传统旧习带得偏了,逐渐远离了事物的本质特征以及运转规律,然后成了负面和负能量循环。
      这个问题,不是单个行业人能够决定的,而是整个社会必须参与讨论,才有可能搞明白的。
      也只有搞明白了原因,才有真正解决的一天。
      我相信,总有一天,会的。


      IP属地:四川3楼2024-04-30 15:30
      收起回复
        我觉得楼主这样的类似思考,以后会越来越多。
        所以,总有一天,会有更多的人看到问题,然后讨论问题,最后逐渐形成解决的共识。在这个共识能被全社会重视的时候,就是解决问题的时机来临了。
        我们真的应该思考什么是艺术,什么是漫画,什么是文化及文化市场,思考文化市场的繁荣与高水平作者作品的关系。思考美学对各种艺术的存在意义和价值,思考独立,独立地思考。
        我认为,有一个比较容易取得共识的观点,就是大众化的艺术相比小众的艺术,更有市场价值,也更能够繁荣。而小众化的艺术,也需要整体繁荣的艺术市场的支撑,否则会惨不忍睹。


        IP属地:四川4楼2024-04-30 15:43
        收起回复
          单纯从爱好和收藏来说,最近几年国外的漫画进来得比过去多很多。我觉得欧漫,值得我们中国人重视和思考。
          法国的漫画地位好像非常高,法国的历史会请大师级的漫画作者,用漫画的形式,成为教科书的一部分。
          甚至有些传说的历史,也因为采用了漫画表现,将虚幻的意识用可见的平面图形加以固化,虚拟成真。
          我始终认为,漫画,最大的价值就是表现想象,表现非现实的内容。尤其那些能将虚幻的想象世界具象成可信可乱真的漫画世界的作品,尤其有价值。
          我们中国,缺乏莫比斯,米罗曼纳拉等等大师以及作品。


          IP属地:四川5楼2024-04-30 18:03
          收起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