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宫吧 关注:83,211贴子:789,985
  • 5回复贴,共1

凸形月台的起源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读建筑史学刊《蒋嘉元 孙晓倩:宋代以来高等级建筑殿阶基制度及称谓的演变》笔记
B站视频里宋代皇宫大庆殿台基布局类似太和殿(图一),前部凸出一个月台的做法是不对的,凸形月台是辽金元明清的做法。
凸出一个月台,这是辽代人重视礼佛的需要,才在佛殿前部增加的设置,比如明初瞿昙寺大殿的月台,只在两侧有台阶,正面无台阶,这明显是做佛事的需要(图二)。这种做法继承自金代岩山寺南殿东壁南侧壁画里的月台,也是正面无台阶,从两边上去。(图三)
这个月台,早年叫露台,原先是孤立的放在院心的(图四 大金承安重修中岳庙图),后来被安置在大殿前部。
唐佛光寺大殿无月台,宋代契丹使朝聘图(图五)也无月台,各种活动就在院子里进行。
宋代大庆殿有两层大平台,做法类似小雅鹿鸣之什图中的样子 图六 ,但比图六再多一层而已。上面一层叫丹墀,下面一层叫龙墀,广场地面叫沙墀,合称“三墀”。图七
辽金元明清金銮殿的凸形平台,只有顶层有宽阔空间,下面两层都很窄,只能容下一排卫士。
名称也改了,丹墀改为指广场地面,即宋代的沙墀,而最上面的平台丹墀改叫露台,后来又叫月台或丹陛。二者之间的各层因为太窄,丧失了专门名称。图八


IP属地:河北来自Android客户端1楼2024-04-13 05:16回复
    洛阳宋西京文明殿遗址有月台,但是是与殿同宽


    IP属地:北京2楼2024-04-15 18:18
    收起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