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操吧 关注:60,812贴子:1,283,804
  • 7回复贴,共1

从实践层面分析葛亮专权不篡位的原因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一般而言,分析葛亮为什么当权臣,却不自己篡位,或者给诸葛瞻篡位铺路,都会从刘备鱼水情,托孤之恩讨论,进而分析葛亮道德多高尚,人品有多好,所以是自身道德水准高,才专权而不篡位。
几乎没人从实践角度,分析葛亮篡位可能性多高。
那么,我试着从实践层面,分析一下,如果葛亮想篡位,成功的可能性有多高。
一、葛家人丁凋敝和继承权问题
我认为葛亮不篡位的最重要因素,是葛家在益州,人丁凋敝,且继承权问题很大。
葛家在益州,有以下这些人。
葛亮的亲弟弟,葛均。
过继自诸葛瑾的儿子,养子诸葛乔。
养孙,诸葛乔的儿子,诸葛攀。
养曾孙,诸葛攀的儿子,诸葛显。
亲儿子,诸葛瞻。
诸葛均生卒年不详,子嗣无载。
诸葛均要么无子,要么只有女儿,或只有独子,我们分情况讨论。
只有女儿,或者独子,不然葛亮不会特地找诸葛瞻借子,因为诸葛瑾借子,还是征求了孙权同意的。
初,亮未有子,求乔为嗣,瑾启孙权遣乔来西,亮以乔为己適子,故易其字焉。——三国志诸葛亮传
但,葛家葛亮一系,连诸葛恪、诸葛融被族诛后,认回诸葛瑾一脉的诸葛攀都有记录,诸葛均一点记录都没有显得很不正常。
如果诸葛均无子,那么诸葛均很可能早亡,否则应该跟诸葛瑾借子,延续香火。
诸葛瑾除了借给葛亮的诸葛乔,留在身边的,还有两个儿子,诸葛恪和诸葛融。
养子诸葛乔,刘禅继位那一年(223年)身故,享年25岁。
年二十五,建兴(元)年卒。——三国志诸葛亮传
养孙诸葛攀,早卒,年岁不详。
假如诸葛乔、诸葛攀都按14岁生子。
以葛亮死时为时间点(234年)。
诸葛均(181之后-?)不确定是否活着,长水校尉。
诸葛乔(198-223)身故,驸马都尉
诸葛攀(最早212-253之后)最多22岁,行护军翊武将军。
诸葛显(最早226-?)8岁。
诸葛瞻(227-263)7岁。
葛亮死的时候,亲生儿子诸葛瞻不过七岁,养孙诸葛攀最多22岁,养曾孙最多8岁。
那么问题来了,假如葛亮成功篡位,继任者是立养孙诸葛攀,还是亲儿子诸葛瞻?
葛亮死时,爵位可是传给亲儿子诸葛瞻的。
大家还记得刘封是怎么死的吗?
更何况,诸葛瞻出生时,刚好是葛亮第一次北伐,结果大败亏输。
从“万人必死”的目空一切,迅速转变为《后出师表》的畏首畏尾。
葛亮对李严说,若灭魏斩叡,帝还故居,与诸子并升,虽十命可受,况於九邪!
没有足够的功绩,葛亮保住权势都够呛,何况篡位?
更何况,就算成功篡位,如果葛亮乐意把养子当正式继承人,爵位就给诸葛攀了。
让诸葛瞻作继承人,葛亮就要赌诸葛攀对权势毫无兴趣,愿意一路扶持诸葛瞻到成人,并还政。
二、权力来源
很多人喜欢拿曹操和诸葛亮对比,来说明葛亮的忠心。
然而,曹操的专权和葛亮的专权有本质上的区别。
曹操的专权,基础是曹氏宗族,以及自己东征西讨,重塑汉室,彻底架空刘协。
都说曹操分不清哪些是投奔自己,哪些是奔着刘协来的,难道刘协这个橡皮图章就能分清了?
没了刘协,曹操依旧能征战天下,定鼎北方,没了曹操,刘协可能就死在洛阳,不管是饿死,还是死于董承、韩暹争权夺利。
而葛亮的权势,来源于刘备的认可,刘禅的放权。
葛亮固然提拔了很多人,但蜀汉的政权基础,来自刘备父子的汉室血脉。
葛亮要篡位,刘备旧将首先要跳出来跟葛亮掰腕子,益州本土人也可能跳出来乱中取利,葛亮提拔的人也可能分裂。
葛亮要是真的篡位,蜀汉大概率就要覆灭在内乱里了,不像曹丕篡汉,风平浪静,只有曹植哭汉亡,金城苏则估计听了邻州蜀汉传出来的献帝被杀谣言,给献帝发丧,但压根没有叛乱。
综上所述,葛亮几乎没有篡位的群众基础,且继承人问题,可能直接导致葛瞻“暴毙”。
因此,葛亮专权,自己享受权倾朝野的快感就满足了,而不会想着篡位,风险和收益完全不成正比。


IP属地:江苏来自Android客户端1楼2024-04-13 00:56回复
    不敢篡


    IP属地:浙江来自iPhone客户端2楼2024-04-20 22:38
    回复
      魏延吧有人分析过,就是打又打不过,当大官还能连吃带拿喽


      IP属地:北京来自Android客户端3楼2024-04-22 02:36
      回复
        分析的挺好的


        IP属地:北京来自Android客户端4楼2024-04-22 02:36
        回复
          诸葛本身就不具备篡位的客观条件,自己亲生儿子出生之后就把养子诸葛乔干掉了,篡位的必备条件是后继有人,如果司马懿不是有司马师司马昭的话,他是不可能发动高平陵的,而且诸葛北伐成果真的太差了,威望也没怎么涨,那么就剩下桓温的老路了,建立不了军功那么就废帝来提高威望,但是关键是桓温在诸葛之后,没办法学习
          ZZ人物来说,主观的情感都是次要的,一个人篡不篡位跟他想不想没关系,客观条件成熟了,自然就上去了,客观条件不够,想也没用,曹公对东汉已经够好的了,在条件允许的情况还是延续汉朝,要知道曹公的上位条件是绝对满足的,确实是自己不愿意上位的,有的人说诸葛忠臣,曹公奸臣,本身所处的客观环境完全不一样,诸葛完全不具备篡位的客观条件,曹公是具备了但是自己最后也没走出那一步


          IP属地:加拿大5楼2024-05-02 08:37
          回复
            除非叫刘葛亮,不然最多扶持个别的刘,不然伪汉不就立不住了吗,取乱之道啊


            IP属地:江西来自Android客户端7楼2024-05-26 01:38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