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国吧 关注:123,219贴子:1,662,868
  • 1回复贴,共1

《禹治水年代兼生卒年考》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禹治水年代兼生卒年考》
作者:谭晓斌
禹治水十三年的信息,来自《夏书》等资料。
《史记•河渠书》引《夏书》说,“禹抑洪水十三年,过家不入门”。
据《孟子•滕文公上》,“禹八年于外,三过其门而不入”。
孟子所言,也当出自《夏书》或类似的资料。
因为禹娶妻生子发生在治水期间,所以这表明他于治水的第六年结婚。
《尚书•益稷》载禹自述,“予创若时,娶于涂山,辛壬癸甲。启呱呱而泣,予弗子,惟荒度土功”。
禹在辛日结婚,到了第四天亦即甲日,就治水去了。
可见“八年”是从婚后离家算起。
《水经注•淮水》引《吕氏春秋》说,“禹娶涂山氏女,不以私害公。自辛至甲四日,复往治水”。
不过,今本《吕氏春秋》无此内容。
《吴越春秋•越王无余外传》记载:
禹三十未娶,行到涂山,恐时之暮,失其度制,乃辞云:“吾娶也,必有应矣。”乃有白狐九尾,造于禹。禹曰:“白者,吾之服也。其九尾者,王之证也。涂山之歌曰:‘绥绥白狐,九尾痝痝。我家嘉夷,来宾为王。成家成室,我造彼昌。天人之际,于兹则行。’明矣哉!”禹因娶涂山,谓之女娇。取辛壬癸甲,禹行。十月,女娇生子启。启生不见父,昼夕呱呱啼泣。
这里提到了禹结婚时的年龄。
《艺文类聚•祥瑞部下》引《吕氏春秋》:
禹年三十未娶,行涂山,恐时暮失嗣,辞曰:“吾之娶.必有应也。”乃有白狐九尾而造于禹。禹曰:“白者,吾服也。九尾者,证也。”于是涂山人歌曰:“绥绥白狐,九尾庞庞。成于家室,我都攸昌。”于是娶涂山女。
但是,今本《吕氏春秋》无此内容。
这可能是引用者误将《吴越春秋》写成了《吕氏春秋》,也有可能是今本《吕氏春秋》存在缺损。
《吕氏春秋聚•音初》说,“禹行功,见涂山之女。禹未之遇而巡省南土,涂山氏之女乃令其妾待禹于涂山之阳,女乃作歌,歌曰:‘候人兮猗。’实始作为南音”。
这是今本《吕氏春秋》中,有关禹娶涂山氏之女的一条信息。
虽然在今本《吕氏春秋》中,没有禹三十岁娶妻的内容,但是他的结婚年龄应为历史事实。
《周礼•地官•媒氏》说,“令男三十而娶”;
《礼记•内则》说,“三十而有室,始理男事”;
《礼记•曲礼上》说,“三十曰壮,有室”。
这显然是以禹结婚时的年龄作为标准。
尧舜禹启的纪年,我已考订:
西元前2088年,尧元年;
西元前2068年,尧二十一年(舜摄政元年);
西元前2061年,尧二十八年(舜摄政八年);
西元前2060年,舜元年;
西元前2027年,舜三十四年(禹摄政元年);
西元前2011年,舜五十年(禹摄政十七年);
西元前2010年,禹元年;
西元前2008年,禹三年(益摄政元年);
西元前2002年,禹九年(益摄政七年);
西元前2001年,启元年;
西元前1963年,启三十九年。
大家可以去看拙文《夏商起始年考订》和《尧舜纪年考订》。
《太平御览》等文献引《竹书纪年》说,“禹立四十五年”。
不过,这个“四十五年”是通年。
诸侯“三十六年”加天子“九年”,共计四十五年。
因此,禹的父亲崇伯鲧于舜十四年去世,舜十五年是崇伯禹元年。
《真诰》引《竹书纪年》说,禹的儿子启“即位三十九年亡,年七十八”。
因此,启生于舜二十一年。
《文选》引《尚书大传》说,“维十有五祀,舜为宾客,禹为主人”。
《尚书大传》中的这一信息,无疑来自很古老的档案。
“十有五祀”指舜十五年,亦即崇伯禹元年,舜和禹会面,他们肯定谈论了包括治水在内的许多问题,禹领命治水显然就在这一年,又因为启生于舜二十一年,所以禹娶涂山氏之女在舜二十年。
到了舜二十七年,治水取得成功。
从舜十五年到舜二十七年,共历十三年。
我们由舜二十年时,禹三十岁,可知其生于尧十九年,去世的时候,六十九岁。
西元前2088年,尧元年;
西元前2070年,尧十九年,崇伯鲧之子禹诞生;
西元前2068年,尧二十一年(舜摄政元年);
西元前2061年,尧二十八年(舜摄政八年);
西元前2060年,舜元年;
西元前2047年,舜十四年,崇伯鲧去世;
西元前2046年,舜十五年(崇伯禹元年),禹领命治水;
西元前2041年,舜二十年(崇伯禹六年),禹在涂山娶妻;
西元前2040年,舜二十一年(崇伯禹七年),禹之子启诞生;
西元前2034年,舜二十七年(崇伯禹十三年),禹治水成功;
西元前2027年,舜三十四年(崇伯禹二十年、禹摄政元年);
西元前2011年,舜五十年(崇伯禹三十六年、禹摄政十七年);
西元前2010年,禹元年;
西元前2008年,禹三年(益摄政元年);
西元前2002年,禹九年(益摄政七年),禹去世,享年六十九。
(2024年4月9日)


IP属地:上海1楼2024-04-09 15:36回复


    IP属地:安徽来自Android客户端2楼2024-04-10 18:49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