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朝吧 关注:7,715贴子:94,204

关于夏文化起源的新线索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夏文化来源于河南龙山文化,二里头是夏都斟鄩等观点正在被越来越多的考古事实证明自相矛盾,难以令人信服。而近期的一些考古发现,揭示出了一些夏人起源的线索。首先总结一下目前对夏的文化定义的一些共识:夏文化是龙山时代晚期到二里岗时期(早商),山西,河南一带为核心的早期青铜文化。在这个范畴内有几个耐人寻味的考古发现:


IP属地:上海来自Android客户端1楼2024-02-18 15:16回复
    1. 龙山时代山西最有代表性的陶寺文化被什么势力取代了呢?我们知道陶寺在BC2000年后被石峁人征服形成了陶寺晚期文化,BC1900左右龙山晚期又被一股势力毁城扒墓后彻底废弃,而陶寺最晚期的墓葬于之前相比,埋葬制度有了重大变化,布局特点与殷墟西区商代墓地的小区布局类似。也就是说,陶寺最终被来自东方的势力摧毁并废弃了。


    IP属地:上海来自Android客户端2楼2024-02-18 15:17
    回复
      夏大概率是石峁


      来自手机贴吧3楼2024-02-18 20:52
      收起回复
        2. 再看陶寺以南的运城地区在BC1900年左右龙山时代晚期发生了什么:宋建忠先生提到运城地区在这一时期经历过重大的社会变革,之后的东下冯的文化面貌同之前龙山时代的三里桥类型相去甚远,张莉教授也指出这一时期晋南地区发生了急剧的聚落和人口减少现象,结合陶寺晚期文化被毁灭的情况,显然晋南地区这段时间发生过大规模惨烈战争,被某种势力征服了,那么凶手会是谁呢?


        IP属地:上海来自Android客户端4楼2024-02-21 20:33
        回复
          嗯,很好的文章


          IP属地:河南来自Android客户端5楼2024-02-24 10:36
          回复
            3. 线索就藏在东下冯类型的考古发现中,王晓毅先生通过分析陶器后认为:运城地区在龙山晚期受到过来自晋中东太堡文化的强烈影响,东下冯类型同东太堡文化有很多相同的文化特征。而东太堡文化被认为是东方的后岗二期邯郸涧沟类型(可能是2百多年后早商下七桓文化的主要来源)西进,同晋中游邀文化结合形成的考古文化,有鼎、罐等商文化特征。


            IP属地:上海来自Android客户端7楼2024-02-25 13:22
            回复
              4. 我们再看看关于河南二里头类型来源一些考古学家的观点:即二里头类型更可能是晋南东下冯类型南下扩张的结果。
              王克林先生认为二里头文化的主要炊盛器如鬲、甗、斝等,发现的时间都晚于东下冯类型,形制又多与其晚期相接近,这就决定了二里头类型的一些主要文化因素是源于东下冯类型。袁广阔先生指出:二里头类型反映上层文化的墓葬、灰坑、礼器礼制等方面特征指向了忻州游邀文化和陶寺文化。
              也就是说二里头类型不像来自河南龙山文化或新砦文化,而更可能来自晋南的东下冯类型,河南龙山文化只是被征服的底层土著文化。这种观点也符合古代文献中关于晋南是夏墟,大禹活动范围在晋南的记载。


              IP属地:上海来自Android客户端10楼2024-02-29 20:08
              回复
                5. 根据上述线索,我们可以还原出二里头文化的形成过程,即龙山文化晚期,晋南地区陶寺中期大城在经历惨烈战争后被石峁文化南下征服,形成了陶寺晚期文化,这期间被破坏的陶寺大城得到修复和扩建,其势力范围扩大到了运城地区,形成了影响范围超过方圆1500公里的相对统一文化。但不到100年,东方后岗二期文化邯郸涧沟类型的一只部落,西进到晋中,同当地游邀文化结合形成了东太堡文化,该文化之后南下晋南,经过大规模战争捣毁并废弃了陶寺晚期文化、并征服了整个晋南地区,在和当地遗留人群融合后形成了东下冯类型,即早期夏文化。之后东下冯类型南下征服伊洛地区后,形成了二里头类型。


                IP属地:上海来自Android客户端11楼2024-03-04 18:26
                回复
                  6. 由上可知东下冯类型是晋南在陶寺晚期文化的基础上被东太堡文化征服后形成的混合文化,而二里头类型则是东下冯类型南下扩张的产物。因此二里头文化同时具有石峁文化特征和东太堡文化特征。之前有些考古学家怀疑二里头文化(包括东下冯、二里头、卫辉)是早商文化,是因为其源头之一的东太堡文化具有商文化特征。近期也有人认为二里头文化来自石峁,是因为其另一源头的陶寺晚期文化具有石峁文化特征。


                  IP属地:上海来自Android客户端12楼2024-03-09 08:27
                  收起回复
                    都是假的,还在这里自说自话。。。。根本就没有真的东西。~


                    IP属地:湖北13楼2024-03-11 18:29
                    收起回复
                      整天说 西史伪。。。自己就没几个真东西。


                      IP属地:湖北14楼2024-03-11 18:30
                      回复
                        我现在 断 黄帝外经 为 伪。~


                        IP属地:湖北15楼2024-03-11 18:30
                        回复
                          随便举些例子,,
                          妇好是谁,文献怎么没这号人物?
                          芈月是谁,文献怎么没这号人物?
                          曾侯乙 是谁,,文献上怎么没这号人物?
                          晋侯苏是谁,,文献上怎么没这号人物?
                          子乍是谁,文献上怎么没这号人物?
                          太多了。


                          IP属地:湖北16楼2024-03-13 18:46
                          回复
                            文献还没杜撰完成的时候,先搞了些假文物出来。。
                            造假文物的速度太快。。。河南造青铜器工艺很强的。。那些造青铜器工艺品的大妈的水平连国家队都认可了。~


                            IP属地:湖北17楼2024-03-13 18:49
                            回复
                              反正现在又解释不清楚 三星堆的东西的 归属。。。以前三星堆没弄这么多东西的时候,就说河南好。。现在三星堆的东西出来了,又搞个四川中心论,四川夏朝论出来。。。


                              IP属地:湖北18楼2024-03-13 18:52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