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汉吧 关注:4,930贴子:68,126
  • 74回复贴,共1

有理有据的论证汉武帝晚年并不糊涂,太子刘据必须死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一楼致敬雄才大略的千古一帝刘彻


IP属地:北京1楼2024-01-05 10:35回复
    天家永远都是先君臣后父子,作为太子,你太弱他必然起废长立幼的心,你太强,那就是他的政敌


    IP属地:山东来自Android客户端2楼2024-01-05 11:33
    回复
      一、大汉帝国的当时都背景
      1。以武立国。
      虽然有晁错的输粟捐爵制度,但是总体继承秦代的军功勋爵名田宅制度,在“五大夫”以上的高级爵位,还在需要战功获得的,这就是所谓的汉承秦制,所以汉朝除了皇帝,说话算话的是文臣吗??不,是军功贵族集团。
      2。儒家成为主流,且是公羊派儒家。
      公羊学派是西汉前期和东汉时期的官学。公羊学派的两大主要观点:
      一是要限制王权,
      (1)“天子一爵”,即天子也只是爵位的一种,天子并非“天”的化身;
      (2)“天人感应”,即统治者的行为会带来灾异吉凶,这在今天看是迷信;
      (3)“君臣以义合”,即君臣效忠关系并非生来就有的,不是绝对的,这一思想和孟子那一段著名的“君之视臣如手足,则臣视君如腹心;君之视臣如犬马,则臣视君如国人;君之视臣如土芥,则臣视君如寇仇”很接近;
      (4)“通三统”,即王权没有永恒,历史是演进的。
      二是如何对待春秋时代的上下失序、纷争乱世
      (1)“华夷之辨”,一种朴素的文化民族主义/道德民族主义(不是完全的血统论)
      (2)“大复仇”,即抬高复仇(主要指公仇而非私仇)的地位;
      (3)“张三世”和“经权说”,简单来说就是世道分为据乱世、升平世(小康世)、太平世(大同世)。春秋属于乱世,在乱世中推行周礼王制难以实现,维持一个稳定秩序已是非常难得。这也是为什么孔子在著述《春秋》时要赞扬齐桓晋文,齐桓晋文显然不是“王道”而是“霸道”,但霸道适用于乱世,这也是汉朝中前期在黄老之术之后行“外儒内法,儒皮法骨”的原因。
      (4)“大一统”说。
      公羊学派的代表是董仲舒,汉武帝刘彻听取了董仲舒的意见,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公羊儒学成为西汉的主政学派。
      另外一派就是谷梁派。
      谷梁学派为西汉后期的官学,谷梁派的观点:
      (1)相比公羊学派,谷梁学派更尊奉王权,讲“君君臣臣父父子子”意思是做君主的要像君的样子,做臣子的要像臣的样子,做父亲的要像父亲的样子,做儿子的要像儿子的样子。
      (2)公羊学派“尊理想王”,而谷梁学派则是“尊现时王”;
      (3)公羊学派讲“经权”,所以天子不能履行职责的时候,诸侯(如齐桓晋文)可以代行其责、“尊王攘夷”;而谷梁学派反对这种行为;
      (4)此外,谷梁学派对”“大复仇”等理论也是不以为然的;
      这就是汉朝权利和思想界当时都现状。。。。以武立国,而且是硬骨头有仇必报的公羊派儒家当政。
      苏武就是典型的公羊派儒家,所以苏武才说:南越杀汉使,屠为九郡。宛王杀汉使,头悬北阙。朝鲜杀汉使,即时诛灭。独匈奴未被惩罚。明知道我决不会投降,想要使汉和匈奴互相攻打。匈奴之祸,从我始矣。---典型的公羊学说做派,大汉的剑要为大汉的梨获取土地,要什么和平。
      -----但是太子又做了什么呢?请接着看下文


      IP属地:北京3楼2024-01-05 11:55
      回复
        咱们接着说,刘据当时都做了啥,又有哪些不利于他的因素
        1.太傅(太子的老师)石德,认为对匈奴作战的危害很大,主张恢复和亲。又跟谷梁学派的人混到了一起,天天在太子耳边怂恿太子和平美好,和亲很棒,要以德道感化匈奴,治理国家。
        2.太子集团在军方代表人物,李陵兵败浚稽山。公元前99年,李陵率领5000丹阳精兵,无战马的情况下,步行出塞,在漠北浚稽山遇到匈奴王庭八万主力,激战兵败。太子在军方的支持,随着卫青、霍去病的去世,李陵的战败,彻底消息。
        3.如图,这是假设,但不是胡说,请仔细看分析
        漠北决战霍去病当年曾经射杀了李广的儿子李敢,原因是李敢不敬卫青!没多久霍去病就死了,24岁英年早逝,记载是暴病。但是什么急病呢?语言不详!霍去病唯一的儿子,武帝视为明珠一样的霍嬗在跟着武帝封禅的时候,无缘无故的死了。而且是前一天还活蹦乱跳,可以跟着武帝上泰山,祭祀神明,第二天就忽然死了。我要是霍去病集团的人,我也会怀疑。冠军侯早逝,也就算了。少主也早逝?你这蒙谁呢?太子集团的,你们敢拍着胸膛说你们没有搞花样吗?为什么是太子会成为怀疑对象?答案很简单——在当时,李敢有个女儿嫁给了太子刘据,而李敢的儿子是刘据的男宠…霍去病杀了李敢,刘据会没反应?再看巫蛊之祸中霍氏集团的做法。霍光等人的奇怪反应就能知道:身为尚书令,寸步不离武帝身边的霍光,却一言不发,坐看卫太子覆亡。而作为北军护军使的任安,同样做壁上观。但凡任安和霍光,任何一个人站到刘据这边,情况都会完全改观。反过来再看李陵兵败浚稽山这事,伏波将军路博德是怎么坑李陵的,顺便说下路博德是霍去病麾下大将。李陵战前夸下海口,只需要5000步兵就能直捣单于廷,汉武帝一看小伙有勇气,好你去吧,我派路博德接应你。路博德知道后上书汉武帝,陛下啊,现在秋季正值匈奴马肥之时,不可与之开战,臣希望留李陵等到春天,我们再一起出击。这一句就把李陵坑了,汉武帝以为李陵胆怯后悔了,大怒要求李陵立刻马上,给我出兵。李陵到浚稽山与单于激战八天,路博德也不去救援,坐看5000汉家儿郎覆没在了漠北。
        综合以上如何呢,请接着看下面


        IP属地:北京4楼2024-01-05 11:55
        收起回复
          把这一些列的事情都串起来,我们不得不大胆的假设,太子集团的覆灭是有必然因素的。要恢复和亲,就是在颠覆自己父亲50多年的执政理念,也是在侵犯军功贵族集团的利益;要以道德感化匈奴,治理人民,就是在违背汉家儒皮法骨治国之道,又参与了害死霍去病进一步得罪军方,为了国家的未来,为了军队的未来,为了政策的延续性,万家哭不如一家哭,太子你必须死。
          巫蛊之祸的后果:
          对内:几乎彻底的清除掉了以太子刘据为核心的利益集团。仅仅有记载,其牵连而死者,数以万计。 甚至,只要是曾经进过刘据的太子宫大门的士人,也是统统处死!谷梁学派遭受了毁灭性打击,几乎差点咽气。这就意味着,这里面的水,深的恐怕连记录历史的史官,也不知道其中的深浅。
          对外:事后汉武帝清醒过来,为儿子报仇,陷害太子的人全部处死,大将李广利也牵扯其中,但正带兵在边境打匈奴,为赎罪带领全部汉军精锐深入漠北,想用战功回来免罪,但是劳师远征又无补给,结果全军覆没,七万汉家儿郎就这样全部丧送在李广利手中,给国家民族造成极大的损失。
          巫蛊之祸的刘彻的角色:
          表象:糊涂的老人,听信谗言,命令奸臣搜查太子宫,发现了巫蛊,儿子起兵诛杀奸臣,这个老人又派兵镇压自己的儿子,导致儿子被搜捕的时候自杀,事后又牵连了很多无辜的人。
          目的:操控全局,消灭太子党的谷梁派势力,消灭陈旧的卫氏外戚集团,安抚军功贵族利益集团,保证儒皮法骨政策的延续性,继续压制地方豪强诞生的苗头,维护中央集权大一统的根本,甚至说巫蛊之祸是刘彻一手操控的也不过为。巫蛊之祸一石三鸟:1、更换不合格的继承人;2、消灭卫氏外戚集团;3、最大限度的打压谷梁派,延缓了门阀政治的诞生。可以说巫蛊之祸为西汉帝国续命了50年。
          失控与不足:
          逼死了儿子,背负上了千古的杀子之名。
          七万汉军精锐葬送大漠,横亘漠北的范夫人城失守,战略全面收缩,镇压西域的力量消失,西域诸国纷纷叛汉。
          总体来说,巫蛊之祸虽然对汉朝有一定损害,总体利大于弊,打压了门阀士族的土壤,打击了门阀士族的支持者谷梁派。
          直到汉元帝开始推崇谷梁派,汉元帝自幼长于深宫妇人之手,熟读四书五经,“柔仁好儒”。父亲宣帝批评他:“汉家自有制度,本以霸王道杂之,奈何纯任德教,用周政乎?”意思就是汉朝有自己的制度,是杂用王道(儒家仁政)和霸道(法家刑法),怎么能只用仁德教化,学周朝的政治制度呢? 汉元帝上台后门阀开始出现苗头,比如在元帝之时废黜了陵邑迁徙制度,汉成帝时门阀政治就出现萌芽,王氏外戚寸功未立,一门封五候,三公轮流做,王莽甚至授予了公爵的爵位,称安汉公。仅次于封王。随后王莽篡汉,西汉灭亡。
          也就是巫蛊之乱直接给西汉又续命了50-80年


          IP属地:北京5楼2024-01-05 11:56
          收起回复
            你在刘据吧也发帖了,我在这里也回复你一下吧
            一、“答案很简单——在当时,李敢有个女儿嫁给了太子刘据,而李敢的儿子是刘据的男宠…霍去病杀了李敢,刘据会没反应?”
            李敢(?—前118年)
            霍去病(前140年~前117年)
            刘据(前128年—前91年)
            触鹿事件发生时,刘据只是个十岁左右的小孩子,他跟李家儿女此时没有关系。李禹是唐朝皇帝追认的祖宗,从来没有他是太子男宠的说法。
            关于这段历史,正常人的理解,是皇帝为了缓解两家矛盾,所以把李敢的女儿许给了刘据,太子就是个缓冲矛盾的工具人罢了。
            况且刘据杀霍去病跟自残有什么区别,断自己的臂膀?在古代,血亲就是天然的政治同盟,管你粉丝网友怎么看,古人就是认为,你们一家人都是亲戚,天然一体。
            楼主有想法很好,但建议先理清时间顺序。
            二、《史记》《汉书》从来没记载过:
            1.刘据反对汉武帝打匈奴,支持和亲;
            2.汉武帝觉得刘据子不类父,不合格;
            《汉书》记载汉武帝说刘弗陵“类己”的时候太子已经死了两年多了
            《汉书》只记载了太子奉诏学完《公羊》后又自己学了《谷梁》,《史记》和《汉书》没有任何记载说太子反对《公羊》(他就不会两样合着来吗?又不是二极管)
            当然你可以觉得《资治通鉴》比《史记》、《汉书》更靠谱,每个人都可以有自己的看法。
            资治通鉴出现之前,很多人评价过巫蛊之祸这段历史,阎缵、张皓、韦凑、张九龄等等,他们的评价矛盾集中点都在江充之谗上和子弄父兵上,大多都和班固意见相同。很多唐朝诗人都写过关于戾太子或者望思台的怀古诗,白居易、郑还古、罗隐、胡曾,尤其是胡曾,写咏史诗很有名的,有150首,像这种写史诗、怀古诗的,一般都阅读过大量史料,他们的诗都没有提到过太子因反对打匈奴和武帝政见不合或者子不类父这一点,都只是同情太子冤、恨江充谗,或者怪武帝听信谗言。总之,资治通鉴之前的人都认为巫蛊之祸就是江充进谗造成的冤屈,都对太子报以同情和惋惜,都没有提到父子二人因政见不合而疏远。在宋当代,甚至宋之后一段时间资治通鉴的看法也不是主流。宋代苏过《思子台赋》是按父亲的嘱咐所为,苏轼在为之所作的序中,清清楚楚地说明了让其作赋的用意,算是司马光当代人的看法,北宋唐庚、金元时期朱自牧、元代吴师道等人都写过关于巫蛊之祸的诗,所持都是汉书的观点,从来没人提到资治通鉴里记载的那些点。就连康熙提到汉武帝和戾太子也只说两人是因为见不上面才造成悲剧。“尔奏引戾太子为比。戾太子父子间隔,朕于二阿哥常遣内监往视,赐食赐物。今二阿哥颜貌丰满,其子七八人,朕常留养宫中,何得比戾太子?”
            三、汉朝废太子不是没有先例,景帝怎么废刘荣的,汉武帝是亲历过的,谁家废太子搞出这么大阵仗,搭上几十万人的性命?
            汉武帝这么不待见刘据还让他当了30年太子,还真是不容易,他怎么不早给那些喜欢的孩子铺路,王夫人给刘闳请封洛阳王,汉武帝都因洛阳有武库不同意,让他当了齐王;昌邑王髆可是活到后元元年,巫蛊之祸三年以后,既然那么喜欢怎么不顺水推舟立他为太子啊?何必要把他母家族的干干净净;那么喜欢刘弗陵,何必太子死了四年多都不立太子,最后临死前三天才立太子。
            没有备份继承人的情况下搞死继承人。我建议还是尊重一下汉武帝作为一个权力人物最基本的zheng zhi智商。
            四、巫蛊之祸利大于弊,这种说法,我看不懂,但我大为震惊。
            《前汉纪.卷十五 孝武皇帝纪》
            征和二年……秋七月。使使者江充掘巫蛊于太子宫。
            充从上至甘泉。还逢太子家人乘车行驰道中。充以属吏。奏没入其车马。太子使人谢罪。不听。遂奏。上曰。人臣当如是矣。大见信用。迁水衡都尉。后上使充治巫蛊事。充将胡巫掘地求桐人。及为他奸怪征验。辄收栲。烧金钳灼彊服之。民辄相引以巫蛊。劾以大逆亡道。死者数万人。莫敢讼其冤。
            江充带着一群外国神棍残害汉朝百姓,“烧金钳灼彊服之。民辄相引以巫蛊。劾以大逆亡道。死者数万人。莫敢讼其冤。”百姓到底做错了什么要被这样对待。这就是利大于弊?
            《汉书.武五子传》赞曰(班固评价):及巫蛊事起,京师流血,僵尸数万,太子子父皆败。
            我真的分不清,说汉武帝故意发动巫蛊之祸,是真心在吹汉武帝英明,还是反串黑。
            给汉武帝立这样一个惨绝人寰、灭绝人性、六亲不认、视百姓如草芥的人设,图什么呢?秦粉都知道给秦始皇立仁君人设了。
            五、汉武帝本人对巫蛊之祸的定性:
            汉武帝本人亲自盖章巫蛊之祸是李广利和刘屈氂阴谋逆乱。“朕之不德,自左丞相与贰师阴谋逆乱,巫蛊之祸流及士大夫。”田千秋为太子说话就直接拜为丞相了,还不能说明汉武帝的态度吗?
            《汉书.公孙刘田王杨蔡陈郑传》【千秋上急变讼太子冤,曰:“子弄父兵,罪当答;天子之子过误杀人,当何罢哉!臣尝梦见一白头翁教臣言。”是时,上颇知太子惶恐无他意,乃大感寤,召见千秋。至前,千秋长八尺余,体貌甚丽,武帝见而说之,谓曰:“父子之间,人所难言也,公独明其不然。此高庙神灵使公教我,公当遂为吾辅佐。”立拜千秋为大鸿胪。数月,遂代刘屈氂为丞相,封富民侯。】【上报曰:“朕之不德,自左丞相与贰师阴谋逆乱,巫蛊之祸流及士大夫。朕日一食者累月,乃何乐之听?痛士大夫常在心,既事不咎。虽然,巫蛊始发,诏丞相、御史督二千石求捕,廷尉治,未闻九卿、廷尉有所鞫也。曩者,江充先治甘泉宫人,转至未央椒房,以及敬声之畴、李禹之属谋人匈奴,有司无所发,令丞相亲掘兰台蛊验,所明知也。至今余巫颇脱不止,阴贼侵身,远近为蛊,朕愧之甚,何寿之有?敬不举君之觞!谨谢丞相、二千石各就馆。书曰:‘毋偏毋党,王道荡荡。’毋有复言。”】
            唉,汉武帝都知道往刘屈氂李广利身上甩锅,某些人再拼命把锅抢回来摁他身上,再添油加醋镀上一层钛合金。
            六、汉武帝的确是个伟大的君主,他的优点很多,功绩也很多。
            他在抗击匈奴捍卫政权上的确有不可磨灭的贡献,同一时期对南越、朝鲜都有军事行动,的确在疆域拓展上做出了贡献,同样他在历法、zhidu、caizheng等多方面也有诸多改革,加强了中央集权,他用人不拘一格,提拔任用了大量的人才,同时他还是个文艺青年,文学水平不错。咱要吹也吹点正儿八经的功绩,哪怕你吹《秋风辞》呢,吹巫蛊之祸展现出汉武帝的英明、利大于弊,我真的是……无话可说,何必非得在汉武帝伤口上撒尿。


            IP属地:山东6楼2024-01-05 15:44
            收起回复
              太子也有培植自己的势力,文官以丞相为首内亲有皇后和公主,更别提武官当中大部分还是卫霍的部将,他自己娶李敢女儿顺带拉拢李广家族,公孙和公主撕混在一起诅咒武帝,说明当时太子的人都在盼着皇帝死,其他暗地里诅咒盼驾崩的估计也不少,刘据杀完江充等人还敢起兵跟武帝鱼死网破多少是有些底气在的,只不过他没有料到真正起兵却没什么人响应他追随他,说他不通权术吧他敢起兵造反,说他通权术吧他敢起兵造反。


              IP属地:广东来自Android客户端7楼2024-01-11 23:53
              回复
                钩弋干不干政不重要,但是钩弋若是在,绝对不可能让昭帝的性生活被一个外臣欺压到这份上。
                更讽刺的是,某些人眼里一心传位给小儿子的刘彻,死后却不被小儿子待见,刘彻葬礼小儿子不参加(这点可以参考曹睿)。


                IP属地:江苏来自Android客户端9楼2024-01-14 06:54
                收起回复
                  汉武大帝也不需要弘治这种内外都衰的可怜人看上啊。他既不能为母复仇,又不能传嗣后人,还受制一个品行恶劣的女人,丢人极了。


                  IP属地:四川来自Android客户端53楼2024-01-30 17:54
                  回复
                    早就说过,本吧禁止霍黑!在本吧黑霍,拉黑我,请滚出一万里!


                    IP属地:四川来自Android客户端54楼2024-01-30 17:55
                    回复
                      那个大妈怎么还敢来西汉吧嫌上次没被拉拉猫骂爽


                      IP属地:江西来自Android客户端61楼2024-01-31 12:06
                      收起回复
                        听说这个老女人最近去微博挂人了


                        IP属地:广东来自Android客户端62楼2024-01-31 13:20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