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朝吧 关注:7,715贴子:94,204
  • 5回复贴,共1

追寻神秘的泰伯墓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当汉学文明传到百越之地,
百越之人就产生了五大神话故事,
1.於越的大禹陵神话,
2.勾吴的泰伯墓神话,
3.客家的中原神话,
4.广府的秦军后裔神话,
5.闽南的河洛神话。
花开5朵,单表一支。
其中泰伯墓神话产生于勾吴,
今江苏无锡梅村镇有泰伯庙,
泰伯墓在无锡鸿山西南麓,泰伯墓西距梅村5公里,
之所以庙和墓不在一处,因为泰伯墓是后建的,早期并没有。其建始于明朝。
而无锡梅村泰伯庙更早一些,至起码宋朝已有。
无锡鸿山泰伯墓始建之时,距离泰伯故去已经2000年,
也不知道泰伯墓里埋的什么生物?也不知道从哪里找来的泰伯尊体?


IP属地:河南1楼2023-08-31 18:10回复
    泰伯奔吴确有其事,
    但是吴可不止一个,泰伯奔的是哪个吴?
    张筱衡,刘启益等学者,在研究了陕西宝鸡夨国遗址后,认为泰伯所奔之吴其实是夨国。
    在古金文中,夨与吴、虞是相通的,吴字省口就是夨。
    另外今陕西陇县一带有吴山,夨国之得名应与吴山有关,
    张筱衡先生在《散盘考释》一文中说:“夨,吴之省文也。”“吴、娱、虞通用。”
    也就是说,在陕西凤翔一带(在西镇吴山附近)有一个吴国或虞国(吴部落或虞部落)。
    泰伯仲雍离开岐山之后,所奔之处,即是这个吴国或虞国(吴部落或虞部落),
    此地山里尚存明代监察御史杨绍程修葺的太伯庙在,
    岐地另有多处太伯庙如凤鸣镇叩村太伯庙、大营东坡太伯庙、益店太伯庙等等现 ,
    可见泰伯庙不是无锡所独有,
    西岐之吴也有泰伯庙。
    现在有2个吴,
    一是夫差之吴,
    二是西岐之吴,
    最不可能的是无锡,快3000里地了,太遥远了。
    岐山之西的吴,完全有可能。


    IP属地:河南3楼2023-09-09 12:05
    回复
      然而这个西岐之吴,却和文献对不上,
      《史记》《吴太伯世家》——自太伯作吴,五世而武王克殷,封其后为二:其一虞,在中国;其一吴,在夷蛮。
      蛮夷之吴肯定在无锡,
      但是西岐之吴却不在在中国,
      此时的中国,不是国家概念,是指——中土,中原,
      这个西岐之吴,仍然不是泰伯所奔之地。
      第3个吴出现了——中原之吴。
      那么西岐之吴是什么源流?
      为何西岐有一个虞(吴)国?
      一般来讲,建立虞(吴)的,一定是有虞氏建立的,古代有虞氏 活动地点是在山西中条山地区,即夏墟所在之地,也就是晋南。这里是岐山以东的地区。
      有一部分有虞氏迁到西岐附近,建立了虞(吴),留下了古董“散氏盘”,而且附近的山也被称为虞山(吴山),后来称为西镇吴山。
      在山西晋南平陆县(古称河东郡大阳县),有一座虞山,也称为吴坂、虞坂,是中条山的支脉,中条山的东段称为历山,主峰是舜王坪,
      而中条山也称为历山,亦名吴山。
      古代吴虞相通,吴山也就是虞山,也是有虞氏被分封的地方。
      《穆天子传》——“赤乌氏先出自周宗。大王亶父之始作西土,封其元子吴太伯于东吴,诏以金刃之刑
      穆天子传这条记录非常重要——吴太伯于东吴,诏以金刃之刑,
      这个记载太重要了,
      金刃之刑 是什么意思?
      很多研究穆天子传的研究者,都没搞懂,这些人对汉语理解不深,
      刑指的是——任务,
      金刃之刑,金是青铜礼器,刃是青铜兵器,
      泰伯的任务是弄到制造青铜器和刀剑的——铜,
      今山西平陆县一带处于中条山铜矿群,有多个大型铜矿,是中国重要的铜矿产地之一,
      今天,这里仍然有多个大型铜矿,比如铜矿峪大型铜矿,
      太伯奔虞(吴)的目的就是为了铜矿峪大型铜矿厂,
      穆天子传这条记载,明确指出——东吴,
      西岐之吴是西吴,中原之吴是东吴。
      泰伯之墓,不在无锡,不在西岐,就在山西晋南,此所谓中原之虞(吴)


      IP属地:河南4楼2023-09-09 22:08
      收起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