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志吧 关注:99,367贴子:643,920
  • 7回复贴,共1

想买一套三国志的书来看,求教哪个版本的好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市面上三国志的版本挺多的,像找一个既全(不是选节)的,文字又好懂(我拍阅读理解能力不够想要好读懂一些的)的,求教买那个版本的好。
另外就是那些早年间出的或是现在已经绝版很难卖到的那些就不用推荐了,推荐了我也买不到。


IP属地:浙江1楼2023-08-23 16:15回复
    《三国志裴松之注全文通译》 有注的译文的就这个了吧 有点贵
    原版的话我看的是许嘉璐主编的《二十四史全译》


    IP属地:上海3楼2023-08-25 16:52
    回复
      今注本二十四史·三国志
      由四川大学历史文化学院中国古代史专业博士生导师杨耀坤教授校注的《今注本二十四史·三国志》,已于2012年1月由巴蜀书社出版发行。该书分装为十二册,118.6印张,长达341万字,堪称鸿篇巨制。
      该书系由中华文化促进会主持编纂,国家“十一五”重点图书出版规划项目、国家财政部重大出版工程资助项目的最终成果《今注本二十四史》中的一种或一史。《今注本二十四史》1994年由文化部批准立项,许嘉璐任工作委员会主任、张玉文任秘书长;张政烺任编纂委员会总编纂,赖长扬、孙晓任执行总编纂。何兹全、林甘泉、伍杰、陈高华、陈祖武任学术顾问。2005年该重大出版工程被新闻出版署列入“十一五”期间(2006年—2010年)“国家重点图书出版规划”。是故自1995年起,迄今已进行了十六年。杨先生也孜孜矻矻为之工作研究了十几个春秋。如今终于修成正果,隆重出版,十分可喜可贺。
      较之以前的同类著作,该书至少有两大优点特色和学术价值。
      一是部头最大,注文最长。蜀汉—西晋陈寿(巴西安汉人,今四川南充人,233—297年)《三国志》为中国古代正史二十四史之一,且为其中特别重要的前四史之一,按所记载的时代(朝代)历史为序即《史记》、《汉书》、《后汉书》和《三国志》。若按作者生活的时代和成书年代,则《三国志》还比范晔(398—445年)《后汉书》早一个半世纪。故历来为学界和世人看重,是了解认识魏蜀吴三国历史的最重要的史书和原始资料文献。陈寿《三国志》较简略,共36万余字(不含标点符号,下同),在纪传体史书中没有志和表。一百多年后,刘宋裴松之(372—451年)为《三国志》做注,弥补了其较简略和没有志与表的缺点,新增注文共32万余字。这样,陈之正文和裴之注文合计68万余字。因裴注成书时间与范晔(398—445年)《后汉书》同时,故其性质和地位等同于经典古籍和原始资料文献。从此两书合并抄写、装订、流传、刊印。以后对《三国志》做注研究的学者代不乏人,但都属于文言古注且不标点,包括民国时代成书、解放初期出版的卢弼先生《三国志集解》(约160万字)。那是迄当时为止关于《三国志》的最详注本。建国后,陈乃乾先生对《三国志》首次做了断句标点校改,并出很少量的校记。1959年由中华书局出版了首个标点本,全书100万字(含标点符号等)。《今注本三国志》比陈乃乾标点本多出241万字,比卢弼“集解”多出180万字。注文长自然注文的内容也就最丰富,研究得最深,涉猎的问题和方面也最多。
      二是在中国古代史学史和古籍整理研究史上还给裴松之的古注做了注,且较详尽深入,具有拓展之功。《今注本三国志》也兼有集解之性质,实乃集以往对陈寿《三国志》及裴松之注研究之大成,并有诸多创新和推进,可谓新意迭出,新见俯拾皆是。
      《今注本二十四史》的出版是中国古代史学史研究和古籍整理方面的标志性重大成果,竖起了一座丰碑,对于弘扬和传承优秀的民族传统文化有着重要的意义。而《今注本三国志》则是组成这座丰碑的几十个构件和部分之一,将永立之于书架,成为治和学魏蜀吴三国历史的学者案头之必备。


      IP属地:安徽4楼2023-08-28 15:34
      收起回复
        方北辰《三国志译注》


        IP属地:安徽来自Android客户端8楼2024-04-02 01:31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