陆逊吧 关注:9,038贴子:183,228
  • 7回复贴,共1
求助

关于二宫之争陆逊之死,是孙权有意还是无意的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是孙权故意逼死陆逊还是无意中“骂”死陆逊


IP属地:宁夏来自Android客户端1楼2023-06-14 02:19回复
    你为什么自己不去读读三国志看看前因后果?陆逊身为封疆,牵涉进了什么事,又做了什么,孙权才派人去责备他?


    IP属地:新加坡来自iPhone客户端3楼2023-06-14 08:32
    收起回复
      孙权想杀人是真的敢直接杀,没对陆逊进行任何政治处罚,而是派人责让,这都能有言论说故意逼死,只能说完全不了解孙权


      IP属地:广西来自Android客户端4楼2023-06-14 09:19
      回复
        这是我之前写的,《吴录》曰:太子自惧黜废,而鲁王觊觎益甚。权时见杨竺,辟左右而论霸之才,竺深述霸有文武英姿,宜为嫡嗣,于是权乃许立焉。有给使伏于床下,具闻之,以告太子。胤当至武昌,往辞太子。太子不见,而微服至其车上,与共密议,欲令陆逊表谏。既而逊有表极谏,权疑竺泄之,竺辞不服。权使竺出寻其由,竺白顷惟胤西行,必其所道。又遣问逊何由知之,逊言胤所述。召胤考问,胤为太子隐曰:“杨竺向臣道之。”遂共为狱。竺不胜痛毒,服是所道。初权疑竺泄之,及服,以为果然,乃斩竺。
        这件事记载在《吴录》,陈寿的《三国志》并没有这段记载,而是裴松之作注的时候补上去的。如果没有裴注的补充,陆逊之死这件事就是“孙权要废孙和,陆逊知道了孙权要废孙和,所以写信和孙权吵了起来,孙权派人责骂陆逊,所以导致陆逊忧死了”。在此基础上,延伸出了更多进阶版本,“孙权隐诛陆逊”,“孙权故意要逼死陆逊”,“孙权整死陆逊打击吴郡大族”等等。
        但是有了这段裴注,整个事件就截然不同。“孙权要废孙和”,这不是一个公开的事情,而是孙权在禁宫私下与杨竺会见时说的。“陆逊知道了孙权要废孙和”,既然这个事情并不是一个公开的消息,那么陆逊远在武昌,他是如何知道。裴注给了完整的解释,南鲁党争愈演愈烈,孙和有些开始忧惧失常。孙权私下会见了鲁王派的杨竺,甚至告诉杨竺自己打算废黜太子。而孙和居然派宫人躲在孙权的床底下偷听了这一切。之后孙和又和陆胤密谋,想要利用陆逊出面为自己说话。于是陆胤便借机去了武昌,告知陆逊孙权要废孙和,可却又隐瞒了消息的来源。为什么这么说,因为在接到陆逊维护太子的上疏后,孙权反应的重点不在废立太子,而在于为什么自己与杨竺的对话千里之外的陆逊如此清楚。孙权为了查清这件事,又专门询问了陆逊,而陆逊则直接告诉孙权是陆胤说的。可见在陆逊看来这一切都是正常的,更没有必要向孙权隐瞒自己是如何知道的。


        IP属地:新加坡来自iPhone客户端5楼2023-06-14 09:37
        回复
          接着事情就开始朝着十分无奈的方向发展。孙权因为宫事被人窃听,心情应当十分不好,他下令抓了杨竺和陆胤拷打调查。而与此同时,在武昌的陆逊由于信息缺失导致和孙权的交流出现了分歧,不断要求前往建业劝说孙权,再加之孙权由于鲁王一党的构陷下令诛杀了同陆逊有通信的吾粲,杨竺因为经不起拷问屈打成招还构陷了陆逊二十条罪责,种种内因外因致使孙权和陆逊的交流变成了:陆逊认为孙权擅行废立,动摇国本,于是“书三四上”;孙权则认为陆逊与太子结党,参与窃听自己的禁宫内事,居然连武昌、荆州都不管了,要来建业当面对质,再加之杨竺诬告陆逊罪二十条,于是有了“权累遣中使责让逊”。最终的结果“逊愤恚致卒”。
          关于陆逊是不是太子党的问题。我的理解,不是。南鲁党争并不是从赤乌七年开始,自孙和被立为太子,而后不久孙霸被封鲁王,两人就已经在明争暗斗。《三国志》孙霸传记载“和为太子,霸为鲁王,宠爱崇特,与和无殊。顷之,和、霸不穆之声闻于权耳,权禁断往来,假以精学”。在赤乌七年之前,哪怕孙霸的党羽全琮全寄父子陷害顾谭顾承,陆逊也未曾牵涉其中,也没有公开表态。铁杆鲁王党全琮甚至还想要拉拢陆逊。试想一下,如果陆逊早就已经是确定的太子党,甚至已经被朝野认为是太子党的主力,全琮为何还要拉拢陆逊?而陆逊给全琮的答复里展现出来的态度也非常明确——“逊以为子弟苟有才,不忧不用,不宜私出以要荣利;若其不佳,终为取祸。且闻二宫势敌,必有彼此,此古人之厚忌也”。一言以蔽之,陆逊并不想参与南鲁党争,而他也不希望其他的人参与。再回头看《吴录》的记载“(太子)与共密议,欲令陆逊表谏”,可见孙和和陆胤是一早就打算让陆逊表态,也从侧面印证陆逊此前从未正式就南鲁之争表谏过。陆胤究竟是如何向陆逊陈述整件事的,如今已经不可考,但是陆逊确实是在陆胤找到他之后才突然开始强势站队,并且态度极为坚决,这与他之前不愿参与的情况完全不同。综上,陆逊并不是很多人认为的一开始就是坚定的太子党,他的态度是有一个明显的转变的,而转变的契机便是陆胤去武昌拜见他。最后他坚决地维护太子(他并不知晓太子和陆胤窃听这件事或者说等他知道的时候,已经太迟了),也并非因为他是太子一党,而更多是出于对国家稳定的考虑。


          IP属地:新加坡来自iPhone客户端6楼2023-06-14 09:38
          回复
            再说说孙权。地摊文学的挚爱是“孙权隐诛陆逊”。先说说孙权这个人吧,他想要处理谁,别管你出身多高,才华几何,他便会直接处理。举几个例子,虞翻、陆绩,这是两个因为嘴巴太毒而得罪了孙权的人,孙权和虞翻曾经因为喝酒差点搞成血案,而陆绩则是直接被孙权调去了交州。张温,曾经被孙权视为和吕蒙一般人物的吴郡张家的人,因为多次吹捧蜀国兼暨艳案发,直接被孙权免职在家。沈友,也是因为和孙权有分歧,无法为己所用,直接被杀。甚至包括最后鲁王孙霸,都是直接赐死。对于皇族亲子尚且如此,难道陆逊就如此特殊,还要考虑陆逊的死法?还有曲解“责让”=“要你自杀”的,诸葛瑾、步骘、朱然、吕岱、顾雍只怕已经死了好几回了(吕壹案“雍等皆见举白,用被谴让”,“复有诏责数诸葛瑾、步骘、朱然、吕岱”)。再退一步说,孙权为什么责让陆逊,因为他认为陆逊牵涉进了窃听案,并且因为杨竺的诬陷,陆逊还是二十条罪的当事人。可以说于情于理,孙权在当时愤怒,并且因此责备陆逊,实在是再正常不过的反应。而且他虽然责备,却并没有进行其他实质性的处罚,仅仅停留在口头上,这就已经说明孙权对于陆逊还抱有最基本的信任。戍边将领牵涉到窃听禁宫这样的事件,若是孙权真的故意铲除陆逊,这便是最好的机会。然而孙权没有。只是很不幸,在孙权和陆逊一来一回的争执过程中,陆逊“愤恚而亡”,孙权只能背上这件事的后续责任。
            陆逊死后,其子陆抗承袭了陆逊的爵位并且得到了陆逊五千人的部曲。孙权在向陆抗问讯了事件相关的供词后,也选择相信陆家人的说法。陆胤被释放,杨竺也被处死,后来还被孙权下令流尸于江。后续再也没有陆家子弟因为这件事受到任何处理,陆氏子弟如陆凯、陆胤、陆抗等人在吴国中后期均得到提拔和重用。而由于陆逊的去世,其留下的权力真空,直到赤乌九年九月才正式填补完全。如果是孙权有意针对陆逊,其身亡后的安排却整整拖了一年半多才安排妥当。若是说孙权此举仅仅是为了打击陆逊和陆家,却造成了日后吴郡陆氏“二相、五侯、将军十余人”的盛况,不能不说是天意弄人了。
            综上,陆逊之死是南鲁党争中的一个意外事件。不可否认,陆逊的死亡确实打击到了吴郡陆氏的影响力,同时吴郡大族的影响力也在顾雍、顾谭、顾承、陆逊、朱据等人先后去世的情况下迅速下滑,以至于吴郡大族中无人能够进入孙权最后的托孤名单。但是需要指出的是,这些打击是陆逊死亡所造成的结果,并不是陆逊死亡的诱因。
            最后,在这件事情上,陆逊之死实为遗憾,但是他自己也必须负上一定的责任。但是这个责任在我看来并不是参与立储或者劝谏孙权,我不认为他作为一国丞相在面对这样的局面时应该事不关己高高挂起,这不是忠臣之举。他最大的过失是失察之责。当陆胤来武昌找陆逊之时,陆逊应当先去核实事实,调查清楚前因后果,再做决定。但是也许是因为过分信任自己的亲人,毕竟陆胤兄弟当时已经出仕,口碑是不错的;也许是对于国事和孙权的关心则乱,陆逊犯了失察的问题,可以说这是他人生第一次失察,却导致了最严重的后果。但是从另一个角度想,当陆逊得知国家将陷入易储风波之时,他的第一反应就是希望能够阻止这件事,而不是计较此刻的个人得失或者借这件事为自己做政治投机,这本就证明他是忠诚之士。


            IP属地:新加坡来自iPhone客户端7楼2023-06-14 09:39
            回复
              南鲁之争的发生原因是原本的长年为太子孙登死去,导致后来太子孙和和鲁王孙霸及其党羽为争相弥补空缺而引发的,但后来竟延伸至朝廷。最终以两败谢幕。除却孙权较为犹豫的判断外,《韦昭传》《陆逊传》纷纷凸显出时人“贪小艺无实才“”、“尚毁谤”“文官近利”的特点。二宫之争离吴国建国时已过去25年(从222年算起),建国元老实干一代(如诸葛瑾、顾雍)都已故去,大量新世代正好在这一时间段进入,同是年青一代的太子/鲁王的支持者(顾谭、全寄、杨竺等),在二宫的问题上表现得过于狂热和热情,也是导致二宫矛盾激化的一大重要因素。这场长达八年的争斗,让吴国的朝堂混乱不堪。因为太子被废,鲁王被杀,最终孙权死后孙亮登基。不过因为孙亮年幼,又出现了诸葛恪、孙峻、孙綝先后专权的局面。


              IP属地:辽宁来自iPhone客户端10楼2023-07-09 19:51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