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渊明吧 关注:6,794贴子:50,014
  • 7回复贴,共1

两个版本,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悠然望南山)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你更爱哪个版本?
苏轼更喜欢 悠然见南山。


IP属地:广东1楼2023-03-23 16:49回复
    见本无心,望则有意,戴建业老师说的。物我两忘,不能用望。


    IP属地:广东来自Android客户端2楼2023-03-24 23:03
    收起回复
      见南山吧


      IP属地:福建来自iPhone客户端3楼2023-07-09 08:41
      回复
        望南山为是。自苏东坡始,加诸王国维词话,见南山遂为当世定语,可惜众人不悟,可惜。


        IP属地:重庆来自Android客户端4楼2023-08-01 02:27
        回复
          个人感觉是见,望的话倾向于主动,而见则显得偶然。一个是主动的去看风景,在看之前就已经有了期待,有了揣摩。而见则是偶然看到的,古诗,尤其是陶公这般天真朴素之诗词,最重的就是意和偶然之境。其实这就像是禅宗的“悟”,不能是有意的,一定是无心的。是“偶然”看到的,本来心中无有期待,无有期待就无有失望,相当于“意外之喜”。
          举个不恰当的例子,发工资其实并不算多高兴,因为本来就是应该得到的,但路上捡了几百块钱能高兴很久。当然了真捡到钱还是建议还给失主。
          “见”所表现的偶然性也是这样,本来就是“内足于己”,采菊也只是取乐的一个方式,而采菊后抬头偶然看到远处南山的“山气”“飞鸟”,这就有了一种不期而遇的欣喜。也就在这一刻,渊明发出了此中有真意的感叹。“真意”,就是自然。
          陶公虽说以儒家大济苍生为根,但主要思想却是道家,所谓“聊乘化以归尽”“任真无所先”“复得返自然”。一切的一切都是自然而然,不刻意为之。
          菊开了,就去采。采完了,起身时自然而然的看到南山,看到了“山气”“归鸟”等景观。晚上了,山中就是要有雾气,鸟就是要归巢,这都是符合自然本性的。但人类就不同,“昼短苦夜长,何不秉烛游?”“怀役不遑寐,中宵尚孤征”。鸟,山气能顺应本心,自然而然,而“独灵”的人反而不能顺从本性,很可悲啊。
          陶公为诗,写胸中之妙。这首诗当然没有对人扭曲本心的感慨,单纯就是表达隐居生活的快乐。我只是想说,陶公作诗无不自然而然,一语天然万古新,所以自然的“见”当然强过主观的“望”。
          最后,加一下个人的拙见,“忘言”我个人觉得其实除了“至理无言了”外,还有一个原因是无法言。跟谁去说呢?妻子,孩子?他们不理解陶公。朋友,知己?都出去做官了。邻居,村人?“恨邻靡二仲”“深感父老言,禀气寡所谐”


          IP属地:河南来自Android客户端5楼2023-08-25 08:56
          收起回复